《諾曼徵服》:是魔鬼,還是英雄?

2020-12-11 情深亦濃

(文/亦濃)

01.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西周滅商,大肆冊封有功之臣,一時間,數百個諸侯國鼎足而立。後,歷經春秋、戰國五百餘年你爭我奪、弱肉強食,存世諸侯國僅有十餘個,其中,齊、楚、燕、韓、趙、魏、秦是其中強國,後人謂之「戰國七雄」。

秦國因商鞅變法,國富民強,獨佔鰲頭;趙國「胡服騎射」,厲兵秣馬,國力緊隨秦國之後。

創新變法、任人唯賢,歷代秦王精明有為,對待鄰國「遠交近攻」、步步為營。更兼地勢險要,「四塞之國」之優勢,得了上天眷顧般的秦國,自公元前231年至於前220年,歷時十年,揮師北上、東徵,橫掃關東六國,完成統一大業。

自秦統一六國始,炎黃子孫自此開始有「一國」之概念。秦王嬴政亦始稱「始皇帝」,盼望此為其後世子孫千秋萬代之基業。

然,創業維艱,守業不易。秦朝因其殘暴,僅歷二世而亡。

馬克·吐溫說「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but it does often rhyme。」(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東方有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一千兩百多年後,西方也出了這麼一個人物,他就是祖先為諾曼人的私生子威廉,又曰「徵服者威廉」。

《諾曼徵服》講的就是這個人做成的這件事。

02.初識《諾曼徵服》

初讀《諾曼徵服》,一晃神似乎這部諾曼人威廉徵服英格蘭的歷史,與秦國兼併六國居然頗多相似之處。

秦王統一六國,結束了諸侯各國混戰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國家之雛形,開創了中國由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之轉型。

統一六國後的秦朝,不僅結束了幾百年以來的諸侯混戰、弱肉強食的局面,逐步實施「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也為後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諾曼人入駐英格蘭,結束了英格蘭有史以來一直被異族騷擾侵犯的亂世局面。緊接著,徵服者威廉徵討英格蘭,打地鼠般平定風起雲湧之叛亂,實行「騎士服役制」、「土地排查徵稅」等一系列舉措,建立起集權制強權集中制國家。

對追隨其平亂者按功論賞,對反叛者、背叛者,沒收土地,安撫自己和親隨,分封給追隨者,但要求他們宣誓盡忠,進而強化王權,完備君主制度,威廉之舉措,加速了英格蘭封建化進程。

《諾曼徵服》一書,主要講的是發生在公元1066年間,諾曼第公爵威廉(約1028~1087)(史稱:私生子威廉或徵服者威廉)為首的諾曼人入侵英格蘭事件。

威廉以徵討不守信諾的哈羅德為起因,徵服英格蘭稱王,歷經萬難加冕後,利用鐵腕(殘暴)手段評定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的鴻篇巨著。

作者以巴約掛毯為脈絡主線,結合相關的歷史資料,《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C、D版本)、《愛德華王傳》、《船籍》……將諾曼徵服事件發生至前前後後涉及到的英格蘭往事,及一系列涉及到此事件之前因後果的主要人物:虔信者愛德華、剛勇者埃德蒙、掠奪者埃德裡克、王后埃瑪等抽絲剝繭進行詳述,還原了威廉這位褒貶不一的大人物的成就人生。

03.本書作者簡介:

馬克·莫裡斯,英國歷史學者、作家。畢業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與牛津大學,曾任牛津及倫敦多所大學歷史教授。

著有《愛德華一世:偉大而令人戰慄的國王和他鍛造的不列顛》和《約翰王:背叛、暴政與〈大憲章〉之路》等史記類作品。

《BBC歷史雜誌》評價他「致力於對證據進行擇機的闡釋,而在這一點上他做得很好。」

04.「諾曼徵服」緣起

威廉公爵自稱愛德華選中其為英格蘭的合法國王繼承人。並稱因救過哈羅德,哈羅德承諾得到王位後將無償禪讓於威廉。此為威廉徵服英格蘭之起因。

「哈羅德曾向威廉承諾,他將憑藉其諫言和財產,盡全力確保威廉在愛德華死後得到英格蘭的君主之位,因此,哈羅德自封為王,對於威廉來說就是背叛。」

威廉譴使警告,但哈羅德選擇無視。「孰可忍孰不可忍?」,威廉遂發動了徵討戰爭。

其實,從書中作者所搜集整理的各家之言也可分析出來,對於哈羅德的上位導致威廉起兵,只不過是威廉想要徵討英格蘭的一個藉口而已。

作為海盜基因血統的諾曼人的威廉,屠殺、殘暴地徵討是其掩蓋不了的本性。對於英格蘭王位他勢在必得,「他會用武力主張他的繼承權」。

書中對於諾曼人的解讀:由野蠻、不開化的海盜,機緣巧合避亂法蘭西,有機會皈依、馴化為基督徒,開始學習文明,但終究無法掩蓋骨子裡的海盜嗜血本性。

自9世紀開始至11世紀,英格蘭一直遭受著維京人為主的入侵騷擾不斷,「每個人都為維京人入侵所苦,但再沒有哪一個階層會像英格蘭上層一樣承受如此大的打擊。……25年間,英格蘭貴族中的高層幾乎全被殺戮殆盡。」

英格蘭境內的教會神職人員認為,這是上帝的懲罰,提出「多做祈禱和捐贈」,向入侵者繳納重金。不曾想這樣不斷地刺激著維京人等入侵者的欲望,使之愈加不斷索取。

英格蘭人一致對外,待外部困境一旦稍有緩解,則內部即傾軋爭鬥紛起。丹麥王克努特擇機入侵英格蘭為王,並迎娶了已故英格蘭國王埃德蒙遺孀埃瑪。

後,克努特死,英格蘭人又迎接埃瑪與埃德蒙之子虔信者愛德華為王。

克努特入侵英格蘭之時,埃德蒙將愛德華等二子送到諾曼第避難,此段時間,也可能就是徵服者威廉所說的,愛德華對他王位繼承的承諾。

05.「諾曼徵服」事件

諾曼徵服是發生於1066年是以諾曼第公爵威廉(約1028~1087)為首的諾曼人入侵英國事件。

1066年初,英格蘭國王虔信者愛德華(1042~1066在位)死後無嗣,伯爵哈羅德被推選為新任國王。徵服者威廉以愛德華避難諾曼第期間曾承諾其繼位為理由,並曾因救助哈羅德得其許諾助其獲得英格蘭王位為藉口,發起了徵討英格蘭的行動。

兵力懸殊,威廉告知心存疑慮的追隨者「上帝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諾曼人厲兵秣馬的同時,英格蘭的哈羅德王約克之旅歸來得到的消息卻是「長毛星」(彗星)之兇兆,「這前所未有的事物預示著國家將會有所改變。」

1066年9月末,威廉召集諾曼第封建地主及相關14名貴族提供的援助,率戰船入侵英格蘭。

匯集戰船準備迎擊威廉的哈羅德接受的當頭一棒卻是來自對其王位一直虎視眈眈的弟弟託斯蒂,解決了託斯蒂,和隨後的哈達爾,哈羅德繼續準備迎擊入侵之威廉。

像諸葛孔明借東風一般,好戰的諾曼人威廉也在等待南風,南風不來,等到了耗不起的哈羅德解散軍隊,此等戰機,威廉自然主動求戰。

10月14日,雙方會戰於黑斯廷斯。「英格蘭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諾曼人卻知道將會發生什麼。」英軍戰敗,哈羅德被箭矢射中眼睛陣亡,軍心渙散,紛紛棄械而降。

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徵服者)。諾曼王朝(1066~1154)開啟了對英格蘭的統治。

殘存貴族頑抗此起彼伏,均遭殘酷鎮壓,威廉利用其暴虐與殘酷鞏固了統治,史稱「徵服者威廉」。

06.功不掩過,一將功成萬骨枯

歷史車輪滾滾而行,非人力可以扭轉。

書中「綠樹預言」部分講到,《愛德華王傳》描述虔信者愛德華臨終時夢中預言:

「英格蘭的所有上流人士其實都是惡魔的僕人,為此,上帝詛咒了整個王國。」「一棵被攔腰砍斷的綠樹將會自己重新連接在一起。」。「……在老樹汁液的滋養下,它會再次吐出新葉,開花結果。只有到了那時,深重的苦難才有望解除。」

書中,《愛德華王傳》的作者道「在那時之前,除了遭到屠戮的悲慘結局,我們還能期盼什麼呢?」

諾曼人的佔領給英格蘭造成深重苦難,貴族階層分崩離析,英格蘭人成了自己國家的下等階層。

經歷了生靈塗炭,甚至經歷了殘忍暴虐的徵服者威廉造人為成的餓死十萬基督信眾的「北方浩劫」,更有饑荒、瘟疫,英格蘭人幾乎每個人都在經歷著悲慘的境遇。

1086年,徵服者威廉在英格蘭全境內實施土地排查,拓印成冊,其主要是目的本是為了囤地徵稅。民眾面對清查就像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而被稱為《末日審判書》。

但此項土地排查的舉措,卻也是英格蘭立國之時封建探路之基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諾曼徵服後,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強化了王權、完善了封建制度。

徵服者威廉,是魔鬼,抑或英雄?歷史無言,輜重的車輪滾滾前行,蕩滌磨難,碾過血肉……

功不掩過,一將功成萬骨枯。古今皆然,中外皆然。

相關焦點

  • 諾曼徵服:與歐洲緊密相連
    這一戰後哈羅德的聲望大漲,王位似乎穩了,但是僅僅三四天後,威廉帶著諾曼大軍來了。 威廉徵服英格蘭的關鍵,正是打敗哈羅德的黑斯廷斯之戰。 哈羅德才在北邊擊敗挪威國王,還沒有修整完畢,4天內跑了300公裡趕到南部,很多弓箭手和馬匹都沒跟上,而且在這個王位交迭的時候,貴族們都很難即時調動。
  • 諾曼徵服:英國被注入新的血液
    1066年聖誕節,諾曼第公爵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為諾曼王朝的第一位國王。 這標誌著盎格魯撒克遜統治時代的終結。儘管諾曼王朝在英格蘭只維持了不到100年,但他們重塑了英倫三島的風貌,不僅引入了封建制度,讓英格蘭的階級重新洗牌、土地重新分割,還將自己的語言、文化深深植入了英格蘭的血液。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的王位繼承,百年戰爭的禍根
    文丨白鴉律二(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1066年,在英國遭遇一場外族入侵英國的事件被成為諾曼徵服。在諾曼統治時期標誌著英國中世紀時期的開始。整整統治英國近百年的諾曼王朝,為何會被金雀花王朝所取代?而這與法國又有些什麼關係?
  • 《諾曼徵服》:王位爭奪,外族入侵,精彩又黑暗的英國中世紀歷史
    諾曼徵服,指的是1066年,以諾曼第公爵為首的法國封建主,對英國的徵服。這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所有對英國史感興趣的朋友,大約都曾經去研究過這個話題。英國著名歷史學者,馬克·莫裡斯的《諾曼徵服——黑斯廷斯戰役與英格蘭諾曼王朝的崛起》,就是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諾曼徵服」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後續影響。
  • 英國諾曼徵服:王權擴張,孤島小國開始向地區性強權邁進
    1066年,懺悔者愛德華逝世,絕嗣,愛德華的表兄——諾曼第公爵威廉入侵英格蘭,殺害英王哈羅德,成為英國國王,諾曼第併入英格蘭版圖,史稱「諾曼徵服」。1.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封建制度的萌芽對於英國封建制度究竟是諾曼徵服後引進的,還是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就已經存在,是研究中世紀英國的史學家一個爭論的焦點。1973 年艾倫·布朗在他的《英格蘭封建制度起源》中明確表示了諾曼徵服是英格蘭封建社會的起源。
  • 英格蘭和法蘭西的恩怨之始,看「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影響
    在「諾曼徵服」以前,英國這個一度讓世人憧憬的以「英倫紳士」聞名的國家實質上卻像是一個未曾開化的蠻荒地帶,威廉給孤島英國帶去了文明,帶去了生機和活力,「諾曼徵服」對英國歷史的發展皆也因此可以說是奠定性的。
  • 解構中世紀英國的盎格魯-諾曼軍隊,被徵服的英格蘭人何去何從?
    在諾曼徵服之後,許多英格蘭的盎格魯-薩克遜軍事精英就開始不斷地移居國外,他們主要是那些在黑斯廷斯戰敗者的後代。這些年輕人在諾曼人統治的英格蘭幾乎沒有晉升的希望。盎格魯-諾曼軍隊中的士兵中包括貴族,歸化的英格蘭人以及來自許多地方的冒險者。經過諾曼人訓練後的英格蘭步兵通常被要求去對抗騎兵,但是他們似乎學得很快。當然,在諾曼徵服後的初期,盎格魯-諾曼的英格蘭軍事組織還未得到統一。各地的封建義務也不盡相同,軍事勞役也分擔不均然,最早被徵服的地區負擔最重。騎兵不僅從擁有土地的騎士階層中召集,無地的「王室」騎士更是最現成的部隊。
  • 諾曼人是怎麼徵服英國的?我們來說說,現在英國女王還有諾曼血統
    威廉大獲全勝,隨後成為新的英國國王,史稱「徵服王威廉」,英國也由此進入了「諾曼徵服」時期。黑斯廷斯戰役是英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性事件,它標誌著諾曼王朝的創立,並且這個王朝的影響一直持續至今。雖然之前英國歷史上也經歷過很多次王朝興替,但這回不一樣,因為之前不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還是維京人,他們在歐洲文化中都屬於比較邊緣化的,甚至可以說是蠻族,但是諾曼人經過在諾曼第生活了一個多世紀,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都已經高度法國化了,可以說是代表了當時西歐最先進的文化,就這樣,英國文化也開始和法國文化融合,以前處在邊緣地帶的英國,逐漸進入歐洲主流的圈子,今天英語裡很多單詞來自法語,這就是諾曼徵服帶來的影響
  • 被諾曼徵服的英格蘭,私有土地遭到打擊,威廉一世對英格蘭的影響
    諾曼徵服後,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有許多人戰死,許多人逃亡海外,留在英國的貴族也大多被威廉一世剝奪了財產。而這些財產和土地,都被威廉分封給追隨其徵戰的諾曼第貴族。到了威廉一世晚年時期,根據王室記載,英格蘭的土地只有8%掌握在盎格魯-撒克遜貴族手中。
  • 《諾曼徵服》:一場家產繼承引發的風波,一段記錄在掛毯上的歷史
    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諾曼王朝其實就是因為一場繼承風波而建立的。英格蘭歷史上的一位執政者「懺悔者愛德華」一生沒有子嗣,他活著的時候曾許願將王位傳給自己的表親來自於法國諾曼第的公爵威廉來繼承。不過這愛德華其實是存有心眼的,除了威廉之外,他還向另一位親戚來自於挪威的國王哈拉爾德拋出過橄欖枝,也承諾會把王位給他。
  • 大英帝國在中世紀迎來了轉機——「諾曼徵服」事件產生的多重影響
    直到諾曼公爵威廉對英國本島的全面徵服並進行一系列改革後,大英帝國才在中世紀重新迎來了轉機。 威廉一世與諾曼徵服 威廉一世七歲時就繼任了諾曼公爵的爵位,並在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下多次粉碎了境內的叛變和敵對勢力的入侵。
  • 《諾曼徵服》:一場王位之爭鑄就一段重要歷史,被繡在一塊掛毯上
    說起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和文化事件,那一定繞不開諾曼徵服。但如果你想要嘗試去講述這段歷史,那一定又繞不開一塊掛毯——巴約掛毯。在所有的中世紀的歷史資料中,巴約掛毯大概是最著名的、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
  • 諾曼徵服與金雀花王朝,英國與法國早期的恩恩怨怨
    而這也直接導致了盎格魯-撒克遜王朝的滅亡,最終,愛德華的表親,也就是諾曼第公爵威廉發動了戰爭,直接入主英格蘭,史稱諾曼徵服,而威廉公爵也在此後加冕成為了著名的徵服者威廉一世,此後,英國成為封建國家。同時臣服於法國,這也使得英國與整個歐洲的聯繫加深了。隨後,英國參與了羅馬天主教教皇發起的十字軍東徵,與歐洲的聯繫不斷加大。
  • 諾曼徵服之前的英格蘭:盎格魯薩克遜與維京人廝殺的戰場
    他們擊敗並徵服了不列顛島原住民凱爾特人(Celtic peoples),把他們驅逐到了不列顛島北部和西部的高地地區。新的王國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上紛紛崛起,它們是:肯特(Kent)、蘇塞克斯(Sussex)、埃塞克斯(Essex)、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麥西亞(Mercia)和諾森伯裡亞(Northumbria)。
  • 紀念不朽的馬拉度納:英雄、天才與魔鬼 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神
    他還是塞維亞和紐維爾的天涯過客,僅此一瞥便足以沉醉時光。 在你的心中,迭戈-馬拉度納是怎樣的形象? 迭戈加盟那不勒斯的初衷或許是為了金錢,但到了亞平寧之後,他骨子裡的徵服欲再次爆發,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讓那不勒斯從一支保級球隊變成亞平寧之王,突破北方三強的圍剿,讓鄙視鏈低端的南海岸城市充滿自豪感。
  • 紀念不朽的馬拉度納:英雄、天才與魔鬼 一代人心中永遠的神
    他還是塞維亞和紐維爾的天涯過客,僅此一瞥便足以沉醉時光。阿根廷政府第一時間宣布為這名國家英雄舉國哀悼三天,足以體現老馬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迭戈加盟那不勒斯的初衷或許是為了金錢,但到了亞平寧之後,他骨子裡的徵服欲再次爆發,只用了三年時間,就讓那不勒斯從一支保級球隊變成亞平寧之王,突破北方三強的圍剿,讓鄙視鏈低端的南海岸城市充滿自豪感。
  • 原來兩位超級英雄都被耍了
    哨兵,號稱銀河系最強超級英雄!
  • 徵服者威廉:諾曼雄主與遠徵英格蘭
    華文丨傳記丨歷史丨統戰丨宗教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華文新書早知道《徵服者威廉:諾曼雄主與遠徵英格蘭威廉登基第四章 威廉統治諾曼第第五章 威廉大婚第六章 愛瑪王后第七章 哈羅德國王第八章 遠徵英格蘭的準備第九章 穿越英吉利海峽第十章 黑斯廷斯戰役第十一章 王太子羅伯特發動叛亂第十二章 《末日審判書》在英國歷史上,每隔很長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些大事,其中一件就是諾曼徵服
  • 草根騎士的逆襲:諾曼之王羅伯特·吉斯卡爾的白手起家創業史
    他明白首先要強化當地諾曼人同胞的支持,他對自己的手下極其大方,一旦有了財富便將其作為一種籠絡人心的手段,而非自我享受的工具。同時,他也深知宗教信仰在聚攏人心方面的巨大作用,儘管財政捉襟見肘,他還是大力支持當地的宗教事務的發展,在修建教堂上傾囊相助,博得了主教的極大好感。這些基督教僧侶們在各地布道時對羅伯特的虔誠大加讚賞,讓外地前來慕名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
  • 從「諾曼徵服」到「百年戰爭」,看英格蘭王室「紋章」的起源發展
    紋章最早由貴族騎士使用,隨著威廉建立了諾曼王朝,英格蘭王室紋章的雛形也由此形成紋章大致起源於第一和第二次十字軍東徵期間,在十三、十四世紀時趨於繁盛。紋章與歐洲封建社會的變革和軍事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而紋章之所以繁榮發展則是因為它的世襲性和獨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