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對《金剛經》並不陌生。《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經典,與《心經》一同是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講「無相」而不講「空」。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金剛經》為在愚痴顛倒中的眾生指明了一條徹底的道路:不執著。只要對一切的現象不再執著,一切外界的對象就不會再對你構成不確定,甚至威脅,你也不會再有不安、擔心、害怕、恐懼和焦慮。如同《心經》中所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6大名句,為大家闡釋,若有解析不到位,大家多多指正。
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遺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之念,這種種心皆不是真實不變的心性,只是一時假名為心而已。這過去之心、現在之心、未來之心,無非皆由六塵緣影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種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情眾生都應該像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該對眼識所見的種種色相生起迷戀、執著,也不應該執迷於聲香味觸法等塵境,應該心無所住,令清淨自心顯露。我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這句「無住生心」而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這句話可以說是整部金剛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偈語,突顯了《金剛經》所要表達的「無相」思想。
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因緣和合而生所產生的現象;就像夢境的非真,幻化的無實,水泡的易滅,影子的難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將雨時的閃電,瞬間即滅。有情世界皆為無常,人生百年,彈指即過,榮華富貴,更是過眼雲煙。
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只要眾生不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妄想分別去修持一切善法,那麼即可悟得無上正等正覺。
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許多人認為我們肉眼看到的就是實相,其實是執著了。佛陀所說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火水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實法身,等如虛空,五所不在。但是法身無相,凡眼是無法親見,只有明了五蘊假合的幻相,才能見到佛陀不生不滅的法身。不僅佛身如此,凡是世間所有諸相,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見到佛陀的法身了。
六、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執著實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執著沒有菩提正覺,落於有和空,都是錯誤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一切賢聖,也都是依寂滅的無為法而修,因證悟的深淺不同,才產生有三賢十聖等階位的差別。
《金剛經》裡的經典名句還有很多,比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商應舍,何況非法」;「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願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看破世間一切名利假相,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得究竟的自在和解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