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的6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2021-01-07 明月天心

相信對佛教有些了解的人,對《金剛經》並不陌生。《金剛經》全文五千多字,是大乘般若體系的核心經典,與《心經》一同是開啟眾生智慧的法寶。《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講「無相」而不講「空」。迷惑時,我們失去所有時間;開悟後,我們擁有全部世界。

《金剛經》為在愚痴顛倒中的眾生指明了一條徹底的道路:不執著。只要對一切的現象不再執著,一切外界的對象就不會再對你構成不確定,甚至威脅,你也不會再有不安、擔心、害怕、恐懼和焦慮。如同《心經》中所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的6大名句,為大家闡釋,若有解析不到位,大家多多指正。

一、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眾生往還六道,隨業逐流,遺失了本心,反被六塵的妄想心所蒙蔽,生出種種虛妄之念,這種種心皆不是真實不變的心性,只是一時假名為心而已。這過去之心、現在之心、未來之心,無非皆由六塵緣影而生,念念相續,事過則滅,這種種無常虛妄之心,是不可得的。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有情眾生都應該像這樣生起清淨心,不應該對眼識所見的種種色相生起迷戀、執著,也不應該執迷於聲香味觸法等塵境,應該心無所住,令清淨自心顯露。我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這句「無住生心」而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這句話可以說是整部金剛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偈語,突顯了《金剛經》所要表達的「無相」思想。

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因緣和合而生所產生的現象;就像夢境的非真,幻化的無實,水泡的易滅,影子的難存,又如早晨遇日而失的露珠,天空將雨時的閃電,瞬間即滅。有情世界皆為無常,人生百年,彈指即過,榮華富貴,更是過眼雲煙。

四、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只要眾生不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妄想分別去修持一切善法,那麼即可悟得無上正等正覺。

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許多人認為我們肉眼看到的就是實相,其實是執著了。佛陀所說的身相,指的是色身,色身是地火水風四大假合,是因緣生滅、虛妄不實的,並非真實永存之身。佛陀的真實法身,等如虛空,五所不在。但是法身無相,凡眼是無法親見,只有明了五蘊假合的幻相,才能見到佛陀不生不滅的法身。不僅佛身如此,凡是世間所有諸相,都是生滅遷流的相,虛妄不實的。若能了達世間虛妄的本質,就能見到佛陀的法身了。

六、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如來所說的法,都是為了眾生修行及開悟眾生而假設的方便之法,不可以執取,般若的實相,是無法以語言詮釋的。執著實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執著沒有菩提正覺,落於有和空,都是錯誤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沒有一定的法名為菩提,一切賢聖,也都是依寂滅的無為法而修,因證悟的深淺不同,才產生有三賢十聖等階位的差別。

《金剛經》裡的經典名句還有很多,比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商應舍,何況非法」;「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願大家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看破世間一切名利假相,遠離一切煩惱和痛苦,得究竟的自在和解脫。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裡的六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金剛經》是經藏般若部中的一部經典,全經雖只有一卷,但言簡而意深,內涵豐富,在大乘佛法盛行的漢地,流傳甚廣。此經自傳入後,從東晉到唐代,共經歷六次翻譯,其中以姚秦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代玄奘法師和義淨法師所翻譯的版本,可以作為前者的補充。
  • 佛教:《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
    《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特別是作為當下「修行」的人來說,更應當精進修行、聽經聞法、覺悟人生。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比較經典的3句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智慧增長、福德無量!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
  • 《金剛經》四大名句,悟透一句,也很不錯!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自後秦大譯經師鳩摩羅什將此經翻譯成漢文後,在漢地廣為流傳,成為諸多學佛者的必學經典。《金剛經》之所以如此深受廣大學佛者的喜愛,除了此經文字翻譯較為精美之外,其中的學佛內涵,也相當不錯。特別是在不斷發展的歷史中,從《金剛經》中開悟的人,越來越多。由此人們深知,這部佛經真的是一部學佛寶典。
  • 佛教:《金剛經》中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
    《金剛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多以姚琴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翻譯的最為流行。《金剛經》和《心經》類同,在佛經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都是大乘般若智慧的重要思想。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金剛經》的核心,無非就是這三句話!
    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為受持《金剛經》,因悟透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證得空性、破迷開悟、解脫成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所以佛經是我們修行路上開悟的一大助緣。佛經是佛陀和高僧大德思想的匯集,能夠幫我們開發智慧、清淨自性。所以佛門三皈依裡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 《金剛經》裡的名句,悟透明心見性!
    在許多小說、影視中出現的出家人,開口也是說「阿彌陀佛」,電視劇《濟公傳》裡編的那首「鞋兒破、帽兒破」的主題曲,也以「南無阿彌陀佛」結尾,唱遍了大江南北。許多寺院的外牆上都寫著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天下叢林,晨鐘暮鼓,四眾齊唱「南無阿彌陀佛」,清淨佛聲,響徹山谷。事實上,除了阿彌陀佛,還有一尊佛的知名度也很高,這尊佛就是「如來佛祖」,很多人看見佛像,不知道怎麼稱呼,只會說:「這是如來佛祖。」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流傳最廣的經文。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地突破修行中的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證道,般若為智慧一詞梵文的音譯,蜜意為無極。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
    《金剛經》(第6品《正信希有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 《金剛經》中有兩句處世名言,悟透了,受益終生
    佛教有繁多經典,但是有這麼一本經被稱之為「經中之經」,那就是《金剛經》。《金剛經》不是講述四大金剛的經文,《金剛經》的全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謂的金剛,不是四大金剛,而是一種原產於印度的金剛石,這種石頭異常的堅硬,被印度人視為世間至堅之物,般若則是一種大的智慧,是成佛之人具有的一種智識,可以看透世間的無上道理,波羅蜜是一種修行的道,是從此岸到彼岸的結果。《金剛經》就是一本讓人能夠斬斷煩惱,去掉妄執的佛教經典。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最近一直在研讀《金剛經》,發現它真是人間大智慧。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一旦參透這三句話,也就讀懂《金剛經》,會有大福報,好運相隨!
    《金剛經》在佛經裡面的地位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佛在和須菩提的對話中,明確的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六祖慧能,就是因為聽《金剛經》而開悟。人們都說,讀金剛經會有大福報,可是為什麼很多人讀金剛經,運氣並沒有變好呢?這是因為,讀經若不明所以,義理必不得究竟。心若迷而不覺,好運又從何而來呢?
  • 《菜根譚》經典名句,悟透了,一切便釋然了
    《菜根譚》是中國為人處世三大奇書之一,成書於明朝,是一部收集編著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時至今日,《菜根譚》的許多經典名句,依舊被推崇。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以下《菜根譚》經典名句,或許不能被所有人認同,但是小編的「心頭好」,鬥膽一說,以便拋磚引玉。
  • 佛教:讀《金剛經》,一定要懂得這一點,智慧無量!
    於是很多人為了「法布施」,就用自己的話,來解說《金剛經》的內容。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看《金剛經》的方式不同,導致他悟到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不管目的如何,大家的心,都想要行善積德。不過,對於看這些解說的人來說,自己在讀《金剛經》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去運用它。讀經只是一種修行的起始,解經只是修行的第二步。
  • 佛教:《楞嚴經》四大名句,悟透福德無量!
    經書中有四大名句,若能悟透,福德無量。第一句,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學佛人聽到「心」這個字,可能耳朵都要起繭子了。最初皈依佛門,我與大家有同樣的疑惑,這個「心」是究竟是什麼?市面上談佛法的書籍,對「心」的解釋五花八門,有些甚至純粹是外道的附會之說。
  • 佛教:《華嚴經》中最經典的四句話,悟透福報無量!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直接間接地造下一些惡業,結過一些惡緣,這些惡業會障礙我們的人生,消耗我們的福報,會出現許多逆緣,唯有懺悔消業,解冤結、化惡緣,才能轉逆為順、轉禍為福。懺悔不可流於形式,要發自真心、誓不再犯。三、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 佛學:金剛經的威力之大,就是教導眾生當下頓悟
    2021-01-12 08:10:02 來源: 悟心明理 舉報
  • 要想悟得透,恐怕離不開《金剛經》的這3句!
    《金剛經》在佛教界可謂影響巨大,許多人都是因為讀了《金剛經》然後才有所悟,沿著佛陀指引的道路修行,最後有所成就。《金剛經》中的名言警句常常被眾人翻爛了,翻來倒去地解釋,大多已經解釋得不用再去解釋,只是到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情境又應緣再解釋一下罷了。當然也有幾句,難免讓末學有些怪異想法的,因此就寫在這裡以供大家參考批判。
  • 佛教:證得菩提就這一個字,能悟便是!
    學過佛經的人都知道,證得菩提就是一個「悟」字,能悟便是!然而就這一個悟字,千百年來難倒了多少俗人,難倒了多少智者,難倒了多少功成名就的人。因為這個悟字,包含了無量的智慧。但是對於上根性來說,甚至對於那些擁有深厚慧根的人來說,只需聽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或者聽到杯子落地的聲音,便可開悟。這樣比起那些深入經藏的人來說,不知走了多少捷徑。
  • 受持讀誦《金剛經》能消業障,功德如何清淨業障?
    如果有人在後世末法時代能夠受持、誦讀此經,所得功德,和我之前無量阿僧祗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那麼多的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此人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億分之一,甚至都不能用數字來譬喻。須菩提,倘若善男善女在後世能受持、讀誦此經,那他的功德,如果我說出有多大。或許有人聽聞後會心意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總之,此《金剛經》的義理是不可思議的,受持、誦讀此經所得的善報也是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