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政府本來是軟弱腐敗的,但卻是一夜暴富,國家大權偏偏又掌握在慈禧這個女人的手裡。可是慈禧卻是個思想保守,目光短淺,只顧個人利益的人,大雨傾盆,再經過她的一番折騰,更是加速了大清王朝的滅亡。
光緒皇帝的「百日維新」雖然不能說是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至少給清王朝帶來了一線希望,因為慈禧太狹隘、太保守,把它給扼殺了。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慈禧是個很有權勢的女人,她寧願犧牲國家利益,也不願光緒皇帝挑戰她的權威。
誠然,強悍的女人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慈禧沒有一丁點的才幹,像李鴻章、袁世凱等人也不會甘心順從。然而,後來的甲午戰爭,使清政府徹底陷入深淵,而甲午戰敗,慈禧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北洋水師當時確實很強,但還沒有強到無敵的地步,當時戰艦急需升級,慈禧太后就拿北洋水師的軍費,給自己造了個六十歲的壽辰。
與此同時,日本卻集中全國力量,擴大軍備,購置新型戰艦。它們的狼子野心為何?為了擊敗清政府北洋水師,李鴻章深知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聽說甲午戰爭前,有這樣一件事,李鴻章眼看就要打起來了,只好進宮向慈禧要軍費,慈禧此時正為六十大壽作準備,正拾得新衣,便把李鴻章召進了寢宮。
等到慈禧從臥室出來時,李鴻章急著把事情告訴慈禧,他故意加重語調,表示事態嚴重。聽了這番話,慈禧卻是不緊不慢地說,不管打不打,讓李鴻章和光緒商量辦吧,但也決不能耽擱她六十大壽。聽到這個消息,李鴻章幾乎沒有暈倒,想著這都是什麼節骨眼了,你還過哪個門子的生日啊,大清還要嗎?
儘管李鴻章十分無奈,但他也不敢多言,只好作罷,打算讓光緒向慈禧求援。但李鴻章剛剛要轉身,只聽慈禧又叫住了他,問:「你瞧我這身衣裳,可不可以合身呢?」李鴻章這才抬起頭來,這仔細一看,不禁心中咯噔,只見慈禧穿的卻是一件龍袍。
儘管慈禧穿的只是壽衣,但穿上龍袍那也是不該的。明知慈禧這個作法是胡作非為,很不守規矩,李鴻章卻又不敢說真話,只是呵呵一笑,說了三個字:「有點兒大」,慈禧聽了,不由得怒火中燒。事實上,慈禧真正的意思是要試探李鴻章,她做大清的掌權者到底合不合適。
何等聰明的李鴻章,豈能不知慈禧的意圖呢?這三個字,很明顯是比喻,你慈禧不夠大,也不夠有才幹,不夠有才幹。慈禧的意思當然是含糊其辭,而李鴻章的答案呢,又是不實的。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不再繼續了。
儘管中日海戰已近尾聲,慈禧還是無動於衷,為自己準備了六十大壽,並挪用北洋水師六百萬兩軍費建造頤和園。這一數字,再加上整修宮殿和其他工程的費用,總共挪用軍費達一千三百萬兩,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假使北洋水師得到了這些軍費,軍艦得到升級和升遷,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