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女主掌權,必然是有非常手段的。慈禧太后也一樣,她這輩子最大的偶像,那就是宋朝的劉娥,為什麼?因為光緒不是慈禧親生的,而宋仁宗也不是劉娥親生的。
劉娥能夠執掌朝政到死,那慈禧以劉娥做榜樣,意思也就很明確了,她也要執掌朝政到死。這麼一來情況就有點意思了,那麼慈禧到底做過哪些挑戰皇權的事情呢?
一、慈禧學習劉娥,穿上了龍袍。
劉娥在位期間,宋仁宗那就是個傀儡小可愛,什麼權力都沒有。劉娥執掌朝政當然是要有一幫人幫忙的,她的這幫心腹都想著更進一步,所以就紛紛勸說劉娥學習武則天,登基稱帝。
劉娥心裡當然也熱衷於這件事,但是她思考再三還是選擇拒絕了,畢竟她沒有親生兒子給她善後,武則天可不怕,她有倆兒子給她善後。
但是劉娥這顆激動的心卻遲遲不能平靜,為此劉娥總喜歡穿著龍袍參加老趙家的祭祀儀式。在群臣各種反對之下,劉娥只好把龍袍上去掉了倆圖案,但是依舊我行我素地穿著。
既然劉娥能穿龍袍,那她慈禧太后為什麼不能穿呢?所以在慈禧六十大壽之前,她就給自己準備了一套壽袍,那就是龍袍。
這一天李鴻章跑過來問慈禧太后,這甲午海戰到底要不要開打的時候,慈禧太后故意穿著龍袍在李鴻章面前顯擺,並且問李鴻章,這壽袍到底怎麼樣。
這是在徵求李鴻章的意見,她慈禧到底可不可以登基稱帝。李鴻章多賊啊,他當然不能正面回答,只好說:有點大。
這三個字表面上是說這龍袍做大了,不合身。實際上就是告訴慈禧太后,皇位對慈禧來說還是不合適,不要去趟這趟渾水。既然心腹大臣李鴻章都表示反對,那麼慈禧太后稱帝的想法自然是打消了。
二、慈禧陵墓超越了皇帝的規格。
慈禧陵墓和慈安太后緊挨著,表面上看起來是沒什麼區別的,但是我們走近了去看看就會發現,這兩座陵墓完全不一樣。
慈禧太后的陵墓內部金碧輝煌,極盡奢華,一般的皇帝陵墓都沒辦法和慈禧的陵墓相提並論,可見慈禧花了多少工夫在上面。
在步道上,慈禧太后破天荒地使用了鳳在上龍在下的雕刻圖案,以此顯示自己垂簾聽政的功績,以及她超越皇權的地位。
在慈禧陵的天花板上、梁上、柱子上、牌匾上到處貼滿了黃金,所消耗的黃金多達4592兩之多。此外慈禧陵墓的大殿內,採用了大量珍貴的黃花梨木,奢華之風可見一斑。
就算是皇陵,規格上超越皇后陵墓,但是所消耗的財富,也未必比得上慈禧的陵墓。要知道陵墓都是生前主人監督建造的。
由此可見,慈禧是慈禧陵墓的一手督造之人,她之所以敢於將自己的陵墓打造得如此奢華,其目的當然就是為了告訴世人,自己的地位遠遠超過皇帝。
三、三品以上大員的任免,都要通過慈禧。
光緒皇帝一天天長大了,在群臣的請求和光緒皇帝的哀憐之下,慈禧太后只好選擇讓光緒親政,這是成年皇帝應該要做的一件事。
想當年康熙皇帝十二三歲就能夠親政了,更別說光緒皇帝已經二十出頭了。為此光緒皇帝十分興奮,可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光緒面前。
光緒皇帝的權力,其實是有限的。當時他打算實行變法,聽了康有為的一番言論以後,光緒對變法的熱情是相當著迷的。
可惜光緒在變法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就使喚不動那些老傢伙,這幫老臣全部都只聽從慈禧太后的調遣。
而且雖然光緒親政了,但是朝中三品以上大員的任免權,依舊在慈禧太后手裡。也就是說很多大事兒,光有光緒的蓋章還不夠,必須要有慈禧的蓋章才算數。
這種情況下,讓光緒拿什麼去親政呢?沒辦法親政,那麼變法也就成了一紙空談。所以康有為等人是所託非人了,變法大業如果沒有實權,根本就沒辦法成事兒。
四、囚禁光緒10年之久。
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康有為梁啓超遠渡海外,康廣仁、譚嗣同等人,被慈禧太后派人誅殺。變法大業徹底宣告失敗,君主立憲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這個時候慈禧太后對光緒也沒有心慈手軟,她將光緒關在了頤和園旁的瀛臺,這一關就是10年之久。
光緒被關押期間,朝中大小事務,依舊都是慈禧太后來做主,所以清王朝一直都沒有亂掉,畢竟主心骨是慈禧太后。
可憐光緒皇帝天天等著要出來,結果慈禧太后在臨死之前,擔心光緒皇帝會報復她,所以讓光緒在她死的前一天就突然暴斃了。
光緒的頭髮絲裡嚴重砷超標,可見光緒是被砒霜給毒死的。而整件事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畢竟她關了光緒10年,當然害怕被光緒清算。
總結:慈禧是清朝無冕之皇。
很多人說慈禧一沒有篡位,二沒有讓外戚弄權,這麼來說,慈禧對大清還是不錯的了。其實慈禧她本人就已經是取代了或者說是凌駕於皇帝了。
整個大清朝的文武官員,但凡掌權的,都只聽從慈禧的調遣,她儼然成為了大清的無冕之皇。為此慈禧也沒有必要走出那一步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