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圖片來源網絡)
在整個清王朝歷史上,最慘的皇帝肯定是宣統帝溥儀,但是最憋屈的皇帝,無疑是光緒帝載湉。
為什麼這麼說呢?光緒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在位總共有34年之久,雖然在位時間不算短,但在位期間卻沒有什麼實權,朝中大權基本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
然而就是這個一生都活在慈禧陰影下的皇帝,其實心裡也是渴望自由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他親政後,也試圖想要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並且想通過變法來改變現狀,改變國家。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自己也被幽禁在瀛臺中,直到逝世都沒能在重獲自由。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年僅38歲的光緒皇帝在瀛臺涵元殿與世長辭,結束了自己悲慘而又悽涼的一生。愛新覺羅·載湉無論是生前死後都備受冷落,孤苦悽涼至極。
堂堂一國之君,臨終前竟無一名親屬及大臣在身旁,被人發現時早已死去,想像一下當時的場景該有多悲涼啊!
而就在光緒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他的姨母、政敵、大清朝實際掌權人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儀鸞殿病逝,終年74歲。
僅僅相差不到一天時間,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大清王朝兩個最高統治者,接連去世,震驚中外。
一前一後死亡,這也使得光緒皇帝的死迷霧重重。
在人們的心目中,兩人死亡時間相隔如此之近,這不是巧合,而是處心積慮的謀害。
在沒有最新證據出現之前,這是目前被大家廣為接受的說法。直到百年後,中國官方才用現代法醫技術確認光緒死於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
2008年在光緒皇帝逝世一百年之際,由國家清代編委會、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北京市公安局法醫鑑定中心等單位,聯合組成以「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最終得出結論為:「光緒帝系急性腸胃型砒霜中毒死亡。」
研究人員通過現代法醫學手段,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及墓內外環境樣品,進行了反覆的檢測、研究和分析。
專家們發現,光緒帝衣領及頭髮上均沾染高濃度的三氧化二砷,衣服胃區的三氧化二砷源於屍體腐敗時的體液浸蝕所致。為驗證光緒帝的頭髮砷含量是否確屬異常,研究人員分別提取了隆裕皇后、一清代草料官及當代人的頭髮樣本進行比對,發現光緒帝頭髮中砷含量非常高。
一般人服用砒霜60到200毫克就會致命,而在光緒皇帝的衣服和頭髮上的砒霜總量達到了200多毫克,至此,光緒的死因真相才大白於天下。
那麼,慈禧太后究竟為何臨死前一定要處死光緒,兩人究竟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
光緒皇帝載湉可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據她自己對臣屬說:載湉「常臥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我愛憐惟恐不至」。
本來,光緒帝作為鹹豐的侄子和慈禧外甥雙重身份已與慈禧是親上加親,但為啥最後母子鬧得反目成仇,非你死我活呢?
歸根到底,都是權力之爭,慈禧太后要繼續「垂簾聽政」,最先需要做的事就是牢牢掌控光緒。
然而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光緒總還是希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負,他與慈禧太后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就不可避免。
而希望能有一番作為的光緒要實現親政,則需要搬掉面前慈禧太后這座大山。
根據大清祖制,皇子在15歲左右就一定要大婚,大婚後就意味著皇帝要親政。可慈禧太后一直遲遲不願給光緒皇帝舉辦大婚,直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19歲時才給他舉辦大婚。
不僅如此,慈禧太后還一手將自己侄女安排當了光緒的皇后,讓她從中監視光緒。應該說慈禧太后對光緒有養育之恩,同治死後,年僅4歲的光緒進宮,慈禧太后還是盡心盡力的照顧。
可在權力面前,親情卻是極其地微不足道。自甲午戰爭後,光緒皇帝支持譚嗣同和康有為等人的戊戌變法,以變法之名準備發起兵變,結果因袁世凱的告密而失敗。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慈禧和光緒這兩人距離越來越遠。隨後慈禧太后又臨朝訓政,囚光緒帝於瀛臺涵元殿。
根據《景善日記》記載,慈禧太后召集了滿清皇族,召開會議決定廢除光緒帝,封他為「昏德公」,昏德意思是昏庸無能道德淪喪,可見對光緒帝有多麼不滿。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緒生病臥床,這時,慈禧也病重。
光緒在日記中寫道:「我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覺得老佛爺(指慈禧)一定會死在我之前。如果這樣,我要下令斬殺袁世凱和李蓮英。」
不料這段日記被李蓮英獲悉,報告給慈禧,慈禧明白叛逆的光緒一定會秋後算帳,不但會將她死後的待遇降低,說不定還會開棺鞭屍。
於是,慈禧對光緒痛下殺手。而據裕德齡的《瀛臺泣血記》中表示:「李蓮英下毒毒死光緒,也是慈禧太后準許的。」
隨後在11月的一天,光緒皇帝在床上輾轉反側,大叫肚子疼,3天後便駕崩了。
御醫記錄光緒帝面黑、舌頭焦黃,與光緒之前的病症毫無關係,當時的人們就非常困惑,但直到百年後才得到證實。
慈禧自知自己命不久矣,做了兩件大事,殺光緒和立溥儀,一切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妥當之後,慈禧在光緒駕崩22個小時之後死去。
擊文章上方藍色「周益清」,關注小編。
編輯聲明:文章主體來源網絡,小編綜合整理與編輯。小編公益分享,旨在傳播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