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緒殺了慈禧,自己親政的話,清朝還會滅亡嗎?

2020-12-14 小虎有話說

會,腐朽了不是哪個人自己可以改變的,你再為民著想,也沒用,你又不能自己都親自去幹,下面都是貪官汙吏,坑國害民的貨,還能長久?

慈禧死後底下的人願不願意聽從光緒姑且不說,光緒太年輕了,重用康有為可以看出,假如慈禧死後光緒也只能被列強玩弄。

首先在歷史進程上是沒有如果的;再就是光緒即使殺了慈禧自己大權在握甚至是勵精圖治,也已經改變不了大清朝必然覆滅的下場了。因為這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腐敗透頂、苟延殘喘和積重難返的將傾之大廈了。為時太晚了。

光緒應該繼續隱忍的,變法的那些人就是虛空理想派,光緒也沒朝中大臣支持,沒軍隊做後盾,後期慈禧不得不殺他,畢竟不殺光緒,慈禧殯天而去,慈禧身後一圈人估計沒有活路。光緒再怎麼說都不可能存在殺慈禧的可能!

慈禧玩弄陰謀和權術的本領也是佷有一套的,在當時清朝內部己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別說老緒帝殺慈禧了,恐怕聖旨發不下來光緒就會屍首分離了。

當光緒皇帝18歲時,慈禧是真的把權利交給了光緒帝,並且把改革派的幾位大臣就給了光緒帝,光緒帝當時確實年輕,急切盼望國家有所大發展;有大改革(這種心態也能理解,當時中華被西方國家欺負,作為一代君王也想被人看得起,後世留名)。這個過程中被康有為蠱惑煽動!一開始那些有經驗的改革派大臣都是支持的,可越往後越感覺不對勁,戊戌變法過於激進,有太多不科學,違背人性的地方,然後報告慈禧說明情況。再然後就發生了刀斬譚嗣同等六人,康有為,梁啓超逃亡海外(梁啓超後面也發現康有為是徒有虛名的偽君子並且鬧翻臉)。這也是慈禧在去世前一天也要把光緒帝毒死的原因,害怕清朝被帶入更大的深淵!

光緒的改革太過激進,一天幾十條的改革措施頒布沒有任何論述、實驗等等。即使放在現在的我看來也不會同意。改革是需要時間去調整適應的,有必要開放一個試驗區來做改革方案的試驗的就像今天的深圳市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試驗區從80年代一直改革試驗到現在還在一直改革試驗。所以光緒的改革屬於病急亂投醫,太過激進一天幾十條改革政令!現在的深圳市即使有一條改革方案都要實施試驗好幾年看發展趨勢的。

會晚幾年,但滿清氣數已盡,光緒的變革依然是維護少數滿人對漢族的統治這個基礎,而滿人的腐敗不是能通過變革根治的,因為茲禧代表著滿人利益的大多數,所以就註定了光緒變革的必然失敗。所以清朝的滅亡也是歷史的必然。

光緒要應著太后的路子走並有一個像狄仁傑的人物幫著,第二條便是迷信軍事!親自打造一支克敵制勝的軍隊,有一個衛青的才能忠心的大將,但是太后還是要應著她,等自己有能力了獨政軍事和政治都有能力可以禁太后。可惜太早爆自己的野心,又沒有人幫他危難。

不能,清朝滅亡,不是因為其某個統治者或者個人決定的,而是其根本的封建君主制。在那樣的世界格局下,清朝無論作出的任何改變或者創新根本上還是為了維護封建帝制的統治,體現了腐敗性,不從根本政體上改變,就註定不能成功。

當時的局勢時間緊迫,中國急需改革,時間上光緒根本耗不起。新中國成立至今也是經過幾代人努力,才有現在的繁榮昌盛。何況當時的清朝實際統治者是慈禧,只能說當時的光緒也是放手一搏。

如果以當時的政治形勢,光緒殺了慈禧自己親政那結果只會是中國提前進入軍閥混戰時期,清政府不會馬上結束,但是估計也不會馬上出來個民國。就像漢末一樣,軍閥混戰,外國勢力就著各個軍閥進入中國。而且這種局面估計會持續很多年。

看《歷史的荒野》留言:當然是個假設。中國古代寧願垂簾聽政,不便殺慈禧。除非朝中有頂天立地的大將軍。而且這個大將軍與全國各地帶兵武官結成死黨,而且支配京城禁衛軍…何況,光緒軟弱無大志。再說,如果光緒貿然孤注一擲不計後果,拉攏某一大將動手,也許有其它武官乘機殺入京城,一場權勢之爭,勝者為王,也不容易把清朝天下擺平。就算是吳三桂,李鴻章,還有湘軍,淮軍。還面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容易造成天下大亂,也是中華民族的不幸。一句話,即使夢成真,後果也難收拾。

光緒其實有心想中興,能力不行,沒有人培養!當時的社會千瘡百孔,沒有慈禧,估計湘軍或者淮軍早就取代大清了,更別說後來的袁世凱,孫大炮了!即使湘軍淮軍不取代,光緒信任的康聖人又是怎樣的人,遲早也把清朝帶溝裡去!

光緒沒有的不僅僅是實權,也沒有執政能力。戊戌變法慈禧給他機會了,他並不能撐住諾大的江山。別說殺慈禧了,他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同樣是清朝,康熙登基的時候,那個政治環境,好像不比光緒好多少吧?康熙是怎麼除權臣平叛亂的?光緒能辦好一件嗎?再比如說漢武帝,漢武帝上邊有竇太后,也是沒實權,後來呢?

如果當時真的政變成功,正式實行變法,會比當時情況好很多,但也只是多延續一段時間,並不能阻止清朝滅亡。主要要看外國的意思了,如果外國幫忙鎮壓起義,清朝繼續當傀儡政府。

慈禧太后的政治權力平衡收碗是很高的,任何一個人或集團想篡權或者謀殺她都是不可能的。這一點無人能比。這也是她能統治中國半個世紀而屹立不倒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如果光緒殺掉慈禧,自己掌權的話,清朝還會走向滅亡嗎?
    真實的晚清歷史上,光緒皇帝確實自己親政過一段時間,或許是因為親政時間太短,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到晚清政府統治下地中國有哪些變化。眾所周知,晚清的覆滅或者說大清王朝的滅亡,是歷史潮流向前發展的必然,就算光緒皇帝殺掉慈禧,自己掌握軍政大權於一手的話,那麼晚清還是擺脫不掉覆滅的結局。
  • 如果清朝末年,慈禧把實權交給光緒,那會怎麼樣?
    清朝末年,如果慈禧把實權交給光緒,清朝會滅亡得更快。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行徑會更加瘋狂和猛烈。很多人把清朝的滅亡歸結在慈禧身上,認為她的專權、頑固、腐化、守舊、自私埋葬了滿清王朝,這是不符合歷史常識的。其實,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頑固派。她的頑固,在於她對權力的迷戀和操控。
  • 光緒一直被慈禧控制,為什麼不敢殺慈禧?因為後果承擔不起
    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慈禧的身邊還是有很大一群人擁護慈禧的統治的,而光緒皇帝一旦殺掉慈禧那麼就如何壓服慈禧的部眾呢?從歷史來說,光緒皇帝的性格太過優柔寡斷,而這樣子的人在大事上無法下定決心,所以就算光緒皇帝殺了慈禧,可也根本無法壓服慈禧的部眾,最終必然會加劇清朝的衰弱乃至滅亡。
  • 慈禧殺光緒皇帝之謎!
    光緒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在位總共有34年之久,雖然在位時間不算短,但在位期間卻沒有什麼實權,朝中大權基本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然而就是這個一生都活在慈禧陰影下的皇帝,其實心裡也是渴望自由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他親政後,也試圖想要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並且想通過變法來改變現狀,改變國家。
  • 若光緒一直討好慈禧,等到慈禧死後再變革的話能成功嗎?為什麼?
    然而,清朝的天下卻不是百姓做主的,乃是滿清權貴,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斷髮易服,這些政策如若實施,這就等於是在挖滿清的祖墳,就等於是在剝奪滿清權貴手中的權力。慈禧,身為這清朝天下最大的既得利者,她豈會眼睜睜地看著光緒破壞祖宗的基業,損害自己的利益呢?她不反對變革,但是她反對變革損害到她這些既得利者的利益。
  • 即使沒有慈禧幹擾,光緒帝親自執政,清朝就不會滅亡了嗎?
    很多人說光緒皇帝是慈禧控制的一個傀儡皇帝,其實不盡然。據相關史書記載,光緒十五年(1889年),載湉親政,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帝在位曾實行"戊戌變法",無奈遭到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極力反對。此後又遭袁世凱陷害自此被慈禧幽禁。
  • 倘若光緒皇帝殺掉了慈禧,那麼清朝是否會扭轉乾坤?
    正如之前一些歷史愛好者的討論,倘若光緒皇帝殺掉了慈禧,那麼清朝是否會扭轉乾坤?很多人對此十分贊同,認為清朝將會走向富強。 但既然是要假設,那麼我們就大膽的讓光緒皇帝絕地反撲,那麼光緒皇帝反撲的機會在哪裡呢?答案就在「圍園殺後」這個計劃上。 據史書記載,當時康有為和譚嗣同等人,決心慫恿袁世凱發動兵變,先是殺死榮祿,緊接著帶領軍隊去包圍頤和園。
  • 慈禧對光緒有養育之恩,為何最終卻鬧得水火不容?
    但是,從光緒進宮那一刻起,慈禧就下重力度想讓光緒忘記曾經的親情。按照《光緒朝東華錄》的記載,光緒是以「鹹豐之子」的名義繼承大統的,雖然被接進宮中撫養,但是,誰也無法保障他將來是否會孝順慈禧,因此,光緒剛一進宮,慈禧就恩威並用,在展開「去親情化」行動的同時,也希望在光緒面前樹立自己的權威。
  • 滿清滅亡後,如果清朝十二帝相聚在一起,努爾哈赤首先會抽誰?
    如果給清朝十二帝一個復活的機會相聚,那麼,當努爾哈赤知道了滿清的滅亡後,不妨來猜猜,努爾哈赤首先會抽誰? 「好一個鴉片戰爭,還《南京條約》,簡直喪權辱國,如果不是這一次失敗,我清朝又怎麼會一步步國破,讓我華夏經歷百年恥辱。」努爾哈赤狠狠地賞了兩巴掌給道光,隨即又嘆了一口氣。
  • 光緒死後,為什麼慈禧不立載灃為帝,而立載灃的兒子為帝?
    光緒小時候,姨母慈禧對他還是很嚴格的,導致光緒一直比較怕慈禧,相反另一位皇太后慈安倒是比較關愛光緒,所以光緒和慈安更親近。光緒沒成年的時候,由慈禧和慈安兩位皇太后垂簾聽政,後來等到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殯天,往後慈禧大權獨攬,成為大清朝的掌舵人。
  • 光緒帝怎麼不殺掉慈禧掌握大權?光緒表示:想多了,不可能
    光緒之死:帝後相殺 持殺掉慈禧這種想法的人,大約是出於光緒的死因,歷年來民間野史就不斷傳說光緒帝乃是被慈禧毒死的。 硬要討論光緒要不要殺慈禧這個問題,必須將時間點往前挪。
  • 為清朝滅亡背鍋,被慈禧當作棋子的人,她就是隆裕太后
    說起清朝的滅亡,我們都會想起來那個整日裡帶著大臣們作妖不斷,還生活作風不嚴謹的慈禧太后。但清朝真的宣布滅亡的時候,其實是通過隆裕太后的一道懿旨,一道遜位詔書讓大清王朝徹底覆滅。誰又能想到光緒皇帝那個平庸無能的皇后,才是終結者,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 改革失敗是清朝滅亡的原因?袁世凱才是關鍵,北洋六鎮實力太強大
    與其說清朝是革命黨人推翻的,倒不如說清朝是袁世凱給推翻的,而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黨人,其實只是導火索罷了。所以說清朝的滅亡,和改革失敗與否,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那個人不是袁世凱,那麼光靠革命黨那點力量,清朝不可能滅亡,至少可以劃江而治。
  • 清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原來和慈禧太后有關
    清朝滅亡的原因從大方向上看,主要還是因為其制度太過落後,朝政腐敗,不能改革創新,並且外國先進的制度和思想傳入中國等原因。再說清朝已經存在了二百多年,這其中的矛盾不斷積累,走向滅亡是必然的。但是清朝之所以滅亡這麼快的直接原因其實是因為慈禧太后。
  • 早就是死敵,慈禧死前讓光緒侄子做皇帝,是不懂斬草除根嗎?
    就連西方人都認為日本的勝利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但是清朝就是這麼敗了!並且是兵敗如山倒,連能挽回一點顏面的小勝仗都沒有!光緒皇帝開始奮發圖強,之前執政的慈禧太后也在壓力中開始逐漸隱退,戊戌變法就這麼開展了。
  • 為何光緒和慈禧死僅相隔一日,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清朝末年,那是一段屈辱的歲月,相信國人們都不會忘記。清朝歷史上有一件事到現在都無法證實,那就是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死亡之時相隔不足一日,究竟是巧合還是有預謀的。袁世凱殺害說有人說袁世凱殺害光緒以求自保,理由竟然是怕光緒帝重新登位後,對袁世凱秋後算帳。但是我們知道,光緒死之前是被慈禧軟禁起來了,袁世凱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視皇宮如無物,想進就進,想出就出,而且就算袁世凱殺害了光緒後,他怎麼脫身呢?既然慈禧軟禁了光緒,肯定會有人監視起來,見了誰或者吃了什麼都會把關,沒那麼容易被袁世凱得手。
  • 光緒準備帶兵困住慈禧,慈禧先下手為強,為何還要留光緒一命?
    可是後來,光緒皇帝屢次觸犯慈禧的底線,讓慈禧感受到了權利和生命的威脅,所以最終這戊戌變法也就被制止下去了。 光緒皇帝圍園殺後 慈禧太后原本是在圓明園待著的。可是光緒皇帝和大臣們正在密謀著一件事情。他們想要把慈禧太后給殺了。
  • ...溥儀是光緒皇帝的親侄子,那慈禧太后與溥儀的生母又是什麼關係呢?
    愛新覺羅·載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緒帝,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於1871年,父親是醇親王奕譞,1875年1月,被兩宮皇太后立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1889年親政,此後雖名義上歸政於光緒帝,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 光緒哪裡沒做對,他一直試圖奪慈禧的權,為什麼始終沒成功
    光緒皇帝從親政開始,一直試圖奪權。但是他最終沒有成功。那麼,光緒皇帝為什麼一直被慈禧鎖得死死的,他想奪權,為什麼一直沒成功呢?一、光緒親政的脖子上有根繩子。光緒皇帝是在16歲開始親政的。慈禧太后當初之所以選光緒為同治的接班人,就是因為光緒皇帝還只是一個小孩子。
  • 清朝滅亡,真的是慈禧太后背鍋嗎,其實另有其人
    慈禧太后作為中國清朝最後的掌政者,直到現代也有很多議論的聲音。慈谿太后雖然在治理國家、執政方面沒什麼能力,但是她還是非常有文學涵養的,喜歡讀書、吟詩作對的她,曾創作一首七言絕句,《祝父母詩》內容為:「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