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太后慈安之死,究竟和慈禧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慈禧為何要殺她?

2021-01-09 路之意

鹹豐十一年(1860),清文宗死,遺令懿貴妃之子載淳繼承皇位,是為同治皇帝。尊鹹豐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尊鹹豐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前者稱慈安太后即東太后,後者稱慈禧太后即西太后。

慈癟太后是個權勢欲極強的人,因有慈安健在尚不敢胡來。據說慈安手中有文宗密諭一紙,曰:「某如恃子為帝,驕縱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因此,慈禧對慈安有所畏懼。為同治帝立皇后之事兩人意見不合。慈禧意在富察氏,慈安卻以為阿魯特氏雖然年紀小一點,長得也不如富察氏,但是雍容端莊,宜為皇后。她私問同治,同治也意在阿魯特氏,遂立阿魯特氏為皇后,以富察氏為慧妃。慈禧的意見未得到尊重,她心裡很不高興。但一時也無可奈何。

本來在此以前太監安得海事慈禧已很不滿慈安。同治八年(1868),安得海奉慈禧命,去廣東為太后辦事,他一出京城即以欽差大臣自居,冒用官儀,大犯禁忌。在此之前,這位小安子就經常倚杖慈禧之勢幹預朝事,被同治帝所深恨。據說同治曾在宮中以劍斷泥人首,人問為何,他說是殺小安子。這次聞知安得海要去廣東,便事先和山東巡撫丁寶楨約好,令丁在山東截殺安。丁截獲安德海後欲殺可惜沒有聖旨,但他毅然行刑。朝廷中慈安得知安得海私冒欽差出行,問司法官員當如何論處?回答說當斬。於是慈安下令丁寶楨就地正法,其實安得海早已被丁殺了。此後慈禧對慈安的怨恨越來越深,但她表面上不露聲色,卻在暗地盤算辦法。

機會終於來了。一次慈安生病,慈禧百般照顧,傳說她裹著傷臂去看望慈安,以示她割下臂上的一片肉為慈安煎藥。慈安很為感動,就拿出文宗的密諭,當著慈禧的面燒了。慈禧好不高興,此後她對慈安再無顧忌,事事專權,出語不遜。雖說此系傳聞之事,難究底裡,但也多少反映了慈禧的為人和人們對她的看法。慈安事事謙讓,心中悔恨無及。

光緒七年(1881)三月十四日清晨,慈安太后和往常一樣召見了軍機大臣。只見她兩頰微微泛著紅色,精神爽健,談吐自如,沒有一點生病的樣子。不料午後四點多鐘,內廷忽傳出她暴死的消息,立時引起了朝野驚疑。恭親王奕沂、大學士左宗棠、尚書王文詔、協辦大學士李鴻藻等急忙入宮,只見慈安已經入棺,慈禧坐在小板凳上似有所思,她見到軍機大臣們到來,便先發制人地反問道: 「東後一向無病,今日也沒有什麼異樣,為何突然死亡?」眾人自然難以答覆,只得跪倒在地請她節哀。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當年京都忽傳慈禧病,不幾天,卻是慈安死了。喪儀極其潦草,慈禧竟不戴孝,大臣也服常法。人傳是慈禧令太醫下錯藥而使慈安去世的,並謂國母之喪亙古未有如此草草了事。後來慈禧去東陵,行敷士禮。按傳統禮儀她需向慈安墓拈香進酒跪拜。慈禧竟大怒,命另議。一位禮部尚書提出必須按文宗在時儀注行事,意思即死者原為皇后,慈禧是妃,自有尊卑之分。慈禧一聽氣得臉都變了色,可是那禮部官員跪地不起,堅持必須按禮法辦事。慈榣無奈只好按禮法辦。她心中窩火,不過人死了:妨礙她專權的障礙總算去掉了。這說明,慈禧巴不得慈安早死。

據當時擔任光緒皇帝老師的鞝同私在他的日記中透露,慈安死後的第二天,他曾檢視藥方,當日清晨慈安頭痛,御醫按感冒治療,投發汗解表之藥。午間症狀驟然轉危;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御醫不敢閒藥。按照清廷規定,凡帝後患病,在召御醫之前,必須先召軍機告知,藥方力;需軍機過目。慈安診療過程,並未按此執行,且死亡之速顯然不符合感冒的。因之朝野傳言四起,多認為慈安死於慈禧之手。

那麼,慈禧為什麼要謀害慈安呢?

通行的說法是權力之爭。電影《兩宮皇太后》對此描寫得比較具體。

但也有人認為與慈安揭破慈禧的隱私有關。文廷式《聞塵偶記》中記載,北京琉璃廠有位姓白的古董商,由太監李蓮英引入宮內,遂得幸於慈禧,留在宮內一月有餘。不久慈禧患病,慈安經過秘密調查,方知是懷孕:於是,她便想將慈禧的太后身份廢除,然後召禮親王進宮,問如何廢后?禮親王答道: 「此事斷不可為,還望太后明哲保身。」慈安即打消了此念。後來,此事被慈禧得知,便先下手為強,用藥酒結果了慈安性命。

還有一種說法是,某戲班有位姓金的演員,常常入宮演出,很得慈禧寵幸,為此,她裝病不理朝政。一天,慈安前去探病,卻發現她與這位演員躺在床上。慈安大怒,當面將她訓斥了幾句,並將這位演員活活打死。慈禧因此便記恨在心。慈安平日喜食甜餅,慈禧便派人送去幾隻毒餅,慈安吃後,頓覺腹部疼痛,急忙傳御醫診治,卻未見效,接著便死了。據說大臣們得知兇訊,還以為是慈禧死了呢。

總之,慈安太后是唯一能夠制約慈禧的人,她的死為慈禧爬上最高統治者的寶座掃清了道路,卻是難以否認的。因此,我們不能不懷疑慈安之死與慈禧有關。

相關焦點

  • 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那麼,為何慈安會如此年輕,便成為大清帝國的皇后呢?這不得不說到她的顯赫家族。首先,慈安的姓氏貴為滿清八大姓之一,其曾祖父策布坦是延綏鎮總兵,正二品武將,為滿清江山打過不少仗,立過很多功勞。其曾祖父之弟傅森為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祖父福克精阿官至西寧大臣,管理少數民族的大臣。父親穆揚阿,曾履職工部郎中(正五品)和廣西右江道的道臺(正四品)。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即便是鹹豐帝駕崩後,慈禧因為兒子是皇帝的緣故當上了太后,她依然得排在慈安後面。因為慈安是正宮太后,名分依然高於慈禧,東太后這個「東」字不是白給的。當然,慈安的權力其實也要比慈禧大。畢竟慈安才是正宮太后,她如果不站在慈禧這邊,不管慈禧與奕訢如何鬧騰,他們都無法真正的掌控大權。且不說慈安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裡,僅僅是她手中的「御賞」印章,就能讓慈禧投鼠忌器。因為按照鹹豐定下的規矩,一切詔書都要有「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御印共同蓋章才可以。
  • 東太后和西太后:慈安和慈禧,這是對塑料姐妹花嗎?
    說到歷史上那些厲害的女人想必各位小夥伴們也大概知道都有誰,武則天,呂雉,慈禧這些人都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厲害女人,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她們卻能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裡把握國家的財政大權,這不得不讓人感嘆她們的手腕之強,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清朝的那位厲害女人,說起垂簾聽政這個詞第一個讓人想到的肯定就是慈禧
  • 歷史過往: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羹滏鉤瘈謿厙兄蓯盾痥一宧纑譡調歷拑縩惱誥愌鎷篅棵翣窤勻圑韴睒溥弟嫩鈪熬摯聤忼籐韠殝檞硻牸螻誜遖埒瓛烡在被滅掉的時候,葉赫部的祖先發誓,一定要報此不共戴天之仇。繩煦瀉嚸猷漘菛緞鞔廣黀碗硎澩駬贓舓椉飀鱻嫁杉豾嗕珪煭灒縱驗穆甚攺愰鈥枌爣詳泘蜎煇釥攛談鍥枤騽箠衸損鏌因此有傳言,說是慈禧身為葉赫部的後裔,有為家族復仇,滅掉努爾哈赤建立的滿清帝國。
  • 撞見慈禧偷歡,還是權力爭鬥的祭品?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除了慈禧太后,你可知道還有一位特別厲害的太后,她叫慈安
    在朝政大事上,還得是慈安說了算。因為雖然都是太后,但慈安為嫡,慈禧為庶,在"嫡庶之分"的禮制束縛下,慈禧不敢逾越,凡是遇到朝政大事,她都要徵詢慈安的意見,絕不敢擅自主張。時人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各有所長,慈安"優於德",慈禧"優於才"。一些日常的事務由慈禧處置,但每遇朝政大事,還是要由慈安太后最後決定。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大權在握、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
  • 體弱多病的麗妃,為何獨得鹹豐帝恩寵?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崑曲旦角朱蓮芬可面對這樣一位荒淫如此的帝王,麗妃為何還能獲得如此恩寵,甚至遠遠超過了慈安和慈禧這兩位後宮領導班子成員呢?那麼,麗妃為何能夠獨得荒淫帝王——鹹豐皇帝的恩寵呢?麗妃的獲寵之由其實,麗妃身上有一件慈安和慈禧都沒有的重要東西,正是這件東西才讓其獨得了鹹豐皇帝的恩寵!
  • 都知道慈禧是西太后,那東太后是誰?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清朝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皇帝——鹹豐帝,在熱河行宮駕崩,成為清朝唯一一個死在北京城外的皇帝。(被英法聯軍攆出去的)鹹豐死後,其子載淳繼位,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是為西太后,尊號慈禧,尊嫡母鈕鈷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是為東太后,尊號慈安也就我們今天的主題人物。
  • 為什麼說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獨裁
    而慈禧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貴人,自是對皇后執禮恭謙,不敢稍有放肆。兩宮垂簾以後,雖然慈安名分高於慈禧,但兩人在長達二十年間裡,一直保持比較和諧、穩定的關係,未曾見得兩人有重大分歧和爭執的記載。這是歷朝歷代後宮生活中所罕見的。
  • 丁寶楨殺了大總管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處置丁寶楨?
    安德海第一次進京之後說動了奕訢,奕訢立刻就上奏摺要求到承德避暑山莊奔喪,結果八位顧命大臣以京師重地須有重臣留守為由讓奕訢待在北京別動。 慈禧太后知道自己一個人恐怕是很難讓奕訢離京,所以她又去請示了慈安太后,給奕訢下了一道密詔,讓奕訢來承德,密詔加蓋了慈安太后和同治帝的印章。
  • 真實的慈安太后:一個被忽視的權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謀害而死嗎?
    以上記載都出自野史傳說,正史並未留下太多蛛絲馬跡,這也更為慈安之死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作為故事的主角,慈安太后,這位當時後宮名義上的一把手,也是慈禧太后身邊最有權力的女人,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為了避免權臣拿著雞毛當令箭,威脅孤兒寡母,鹹豐帝還特授予慈安太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實際上由慈禧保管),八大臣擬旨後要同時蓋「御賞」和「同道堂」印章才可執行。但這並沒有什麼用,八大臣根本沒把兩位年輕的太后放在眼裡。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安德海作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山東巡撫丁寶楨要想擅自處死他還是需要勇氣的,不過,真正要處死安德海的,並非丁寶楨,而是東太后慈安,有了東太后的首肯,丁寶楨才會放手在山東將安德海就地處決。(安德海在宮裡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同治皇帝、慈安太后和恭親王奕訴)同治帝十七歲時已到選後之年,兩宮太后各有理想的人選,慈安太后比較中意侍講崇綺之女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卻主張以侍郎鳳秀之女富察氏為皇后,最後同治帝選擇了前者,堅持依嫡母之意,選阿魯特氏為皇后。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
    身為後宮之首,要求皇后有超強的管理水平,卓有成效地處理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的複雜關係。光有這些還不夠,她意志堅定,固守正道,忠誠不二,一直受到廣泛的尊敬,包括皇帝。為了躲避英法侵略軍的鋒芒,鹹豐帝亡命於熱河避暑山莊,憂慮煩悶無法排遣,經常拿太監、宮女出氣。慈安一方面理解丈夫的內心煎熬,以似水柔情不時地安慰寬解;另一方面對這些無辜的奴僕,想方設法地好言嘉慰。
  • 慈安手上有一樣東西,隨時能將慈禧處死,可惜她心慈手軟反遭暗算
    民國七年三月十一日清晨,宮中傳來嚴酷的消息,說有個太后於前一天晚上去世。滿朝大臣聽到這一兇訊後無不以為是慈禧太后,因為慈禧一直抱病,且時有重述。可是進了宮中,才知道是慈安太后所為。慈安的身體一直都很好,怎能突然就死去呢?
  • 女人掌權者多有男寵,慈禧太后有沒有呢?
    所以偶爾出現那麼幾位女性掌權者,就會被大家一直銘記,比如女皇武則天、呂后呂雉,又或者近代特別出名的慈禧。但翻閱史料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女性掌權者都有自己的「後宮」,比如呂后四十歲時有了男寵審食,武則天更是不止一位。那麼,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男寵嗎?
  • 鹹豐帝真正的嫡福晉孝德顯皇后,為何沒有慈安慈禧那麼出名
    他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被他平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衰落也被他平息了;他駕馭著一艘航行了兩百年的破船。沒有逃避的地方,沒有責怪的地方,沒有反抗的地方,痛心疾首,怨恨終生。根據記載,鹹豐帝一生有三個皇后,分別是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太后、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
  • 古言寵文:一朝穿越,她和慈安皇后做閨蜜,和慈禧太后搶男人!
    有小夥伴留言說已經書荒了,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高質量小說,拯救書荒,大家記得關注哦!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四本古言寵文:一朝穿越,她和慈安皇后做閨蜜,和慈禧太后搶男人!第四名《重生之妖妃作亂》——遠行的駱駝著簡介:愛情,若如初見,便不會弄得滿身是傷。葉縈安將一輩子的傻氣都用完,依舊挽回不了。重生,不再做傻女人,要為自己而活!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至於說因為此事導致慈禧與同治母子失和,讓慈禧對自己唯一的兒子下毒手,應該是不可信的,在後宮中「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慈禧受鹹豐恩寵,這也與她生下鹹豐唯一存活的兒子有關,雖然她已經貴為皇太后,但如果在同治死後,一位強勢的皇帝上位,對慈禧絕對不是利好。
  • 慈禧殺光緒皇帝之謎!
    光緒皇帝自打登基之日起在位總共有34年之久,雖然在位時間不算短,但在位期間卻沒有什麼實權,朝中大權基本上被慈禧太后所掌握,自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然而就是這個一生都活在慈禧陰影下的皇帝,其實心裡也是渴望自由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在他親政後,也試圖想要擺脫慈禧太后的控制,並且想通過變法來改變現狀,改變國家。
  • 李蓮英真的與慈禧太后有私情,才被她所恩寵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有一個故事說慈安太后有一次到慈禧的宮中找她商量事情,因為時值正午時分,慈禧在午睡,太監、宮女都在發困、偷懶,在沒來得及通報的情況下,慈安就進了慈禧的寢宮, 映入眼帘的是慈禧太后和太 監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見此情景,慈安太后大怒道:「大膽奴才,不守規矩,給我拉下去杖責一百,交敬事房嚴加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