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帝真正的嫡福晉孝德顯皇后,為何沒有慈安慈禧那麼出名

2021-01-14 小成熟an

以一帝為例,鹹豐帝的資格在清朝皇帝中大概可以居中遊偏上。其復闢漢族大臣,嚴懲貪腐,比嘉慶、道光時期的君主還要改革。就人生觀而言,在歷代帝王中,鹹豐帝的命運幾乎是最為悲慘的。

他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被他平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衰落也被他平息了;他駕馭著一艘航行了兩百年的破船。沒有逃避的地方,沒有責怪的地方,沒有反抗的地方,痛心疾首,怨恨終生。

根據記載,鹹豐帝一生有三個皇后,分別是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太后、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

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鹹豐帝的妻子,原滿洲鑲藍旗人,後舉往鑲黃旗,是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兒。道光帝指婚給了皇四子,而道光二十八年又與奕子完婚,道光帝冊薩克達為嫡福晉。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崩鹹豐帝即位後,追冊諡為孝德皇后,葬於奉田村。同治初,靜安莊遷,旋葬清東陵定陵。

孝貞顯皇后(1881年4月8日),慈安王太后皇太極死於鍾粹宮。安葬在普祥峪定東陵,上諡,宣統三年加諡,最後諡號「孝貞慈安裕慶,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部分影視劇及個別清史學者認為,慈安雖然忠厚老實,但是個怯懦無能的傀儡太后,是個缺乏政治才能,事事依賴慈禧的人,這樣的看法未免有些偏頗。

實際上,真正的慈安是從世族子弟中出來的,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生長在一個錦衣玉食,生來就能享用榮華富貴的大家庭裡,怎麼會沒有一點學問呢?現在大家都承認慈安是個忠厚、誠實、善良的人,慈安有母儀天下的優良品德,那麼慈安又怎能成為一個在毫無知識基礎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呢?把慈安說成懦弱無能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即孝欽顯皇后慈禧、葉赫那拉氏、同治帝之母。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晚清實際統治者。執政期間,清廷的中央集權和中國的主權受到來自國內和國外的各種威脅,她從維護清帝國權威和自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收效不大的舉措,但卻將其置於歷史的脈絡之下,多數允稱合理。

個性方面,慈禧從宮廷爭奪戰中奪權的手段是殘酷的。以中國國家主權為視角來看,慈禧政府的執政成果受到了許多負面評價。其中包括1885年贏得鎮南關之戰的勝利,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有利局面,但卻以主動求和、籤署中法天津條約結束了戰爭,從而使清帝國喪失了安南宗主權。另外,1895年締結的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締結的辛丑和約等,使中國喪失了重大利益,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的大災難,都是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對於這兩件事的發生,慈禧的統治和決策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相關焦點

  • 慈安:比慈禧更厲害的角色
    證明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都出類拔萃。從此,慈安開始了總理後宮、母儀天下的生涯。  鹹豐帝倜儻不羈,風流多情,要他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幾乎不可能,就連手段過人的慈禧也是一樣。唯獨皇后慈安是個例外,一直到鹹豐皇帝去世都榮寵不衰。史上說她:「素性貞嫻」。這個評價當中恐怕就蘊含著答案。
  • 體弱多病的麗妃,為何獨得鹹豐帝恩寵?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也就是說,慈禧太后掌權後,麗妃非但沒有遭到報復,反而被其予以了妥善安置。甚至,慈禧太后還破格將麗妃所出庶女,也就是鹹豐皇帝唯一的女兒晉封為「固倫公主」(嫡出公主封號),以示恩寵。《垂簾聽政》雖然對慈禧太后的形象演繹有著極大的藝術加工成分,但對於麗妃於鹹豐朝的受寵程度卻有著真實歷史依據。
  • 撞見慈禧偷歡,還是權力爭鬥的祭品?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孝哲皇后賢德漂亮 為何受盡婆母慈禧虐待?3大原因寫盡命運弄人
    其一是鹹豐帝駕崩的時候,同治帝尚年幼,才6歲左右;其二是鹹豐帝留下的八大臣和兩宮之爭,從以後的情況來看,無論權力落在哪一方手中,對於同治帝而言,都不太樂觀。落在八大臣手中,同治帝就會成為八大臣的手中玩物,落在兩宮手中,同治帝則侷促於兩宮、尤其是生母慈禧太后的股掌之間,同樣也難有作為。
  • 為什麼鹹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鹹豐帝死前共留下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六歲的同治皇帝,但是沒曾想這顧命大臣不給力,在鹹豐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被慈禧等人聯手拿下,這場為時不過半年的政變史稱「辛酉政變」1860在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英法聯軍便直接率軍逼近北京城,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鹹豐帝急忙帶著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以及一眾親信前往熱河避難。
  • 東太后慈安之死,究竟和慈禧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慈禧為何要殺她?
    尊鹹豐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尊鹹豐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前者稱慈安太后即東太后,後者稱慈禧太后即西太后。慈癟太后是個權勢欲極強的人,因有慈安健在尚不敢胡來。據說慈安手中有文宗密諭一紙,曰:「某如恃子為帝,驕縱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因此,慈禧對慈安有所畏懼。為同治帝立皇后之事兩人意見不合。
  • 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清朝末期時,慈禧太后囂張到了極點,自己給自己加封了一個超級無敵的「皇后」封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發現沒有?以上都是無比吹捧的字眼,可是卻單單沒有「貞」字,為何?因為這個字已經被鹹豐帝冊封給了慈安太后,慈禧這輩子都別想了。
  • 除了慈禧太后,你可知道還有一位特別厲害的太后,她叫慈安
    一方是兩宮皇太后和以恭親王奕欣為首的皇族,另一方則是鹹豐帝臨終任命的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欣,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順的原中宮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機敏而工於心計的慈禧比誰都清楚。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在一般國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之後的清朝話事人,歷經同治、光緒兩朝,主政清朝長達半個世紀。但事實上慈禧太后的執政時間並沒有那麼長,至少在鹹豐駕崩後的二十年裡,慈禧還不是清朝的一把手。因為在她前面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東太后慈安。在慈禧的生命中,慈安算是少有能夠壓她一頭的人。
  • 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而在權利與利益的殘酷政治鬥爭中,慈禧笑到了最後,成為了清朝後期實際政權的掌控人;反觀慈安,則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遠離了清王朝政權的中心。關於慈安的死因,眾說紛紜,而其中最令人撲朔迷離的,就是傳言慈安死於慈禧之手,一命嗚呼。那麼,慈安貴為正宮皇太后,果真如傳言所說,被慈禧投毒而死嗎?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在許多野史、小說和影視劇中,鹹豐帝最寵愛的就是麗妃他他拉氏,而麗妃也倚仗生育大公主和鹹豐帝的寵愛,對懿貴妃多有不敬,二人在爭奪鹹豐帝的寵愛和後宮的權勢鬥爭中打得不可開交,但是鹹豐帝死後,懿貴妃母以子貴成為了聖母皇太后,麗妃失去了鹹豐帝的庇護,自然要遭受到慈禧太后的反撲和報復。可是歷史上的麗妃真的如此悲慘嗎?
  • 鹹豐的好逸惡勞,成為慈禧成功的臺階,最終接手大清江山
    慈禧我們大家都知道,這位是晚清末期當時清政府的真正掌控者,表面上皇帝依舊高高在上,可實際上,在鹹豐帝死後,晚清政府的末期,整個清王朝權利最大的這個人非慈禧莫屬,這也是後世被稱之為老佛爺的存在。不顧大家對於慈禧這個人肯定是厭惡的,因為慈禧的掌權,使得整個清朝末期民不聊生,百姓們一方面要承受來自西方列強乃至於小日本的欺壓,另外一方面還要遭受來自清政府的剝削,可以說,慈禧太后在後世就是宛如老妖婆一般的存在,因為她禍害了整個華夏民族。然而,慈禧其實一開始只是個普通的妃嬪,又是為何她能夠執掌整個清王朝呢?
  • 真實的慈安太后:一個被忽視的權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謀害而死嗎?
    慈安太后,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常被忽視的重要人物。她與慈禧兩宮並尊,在同、光二朝垂簾聽政,「同治」清廷長達20年,參與了這一時期的諸多重大決策。她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麼「傻白甜」,而她的死,自晚清起就不斷引人遐想,至今仍是不少吃瓜群眾的談資,真相沒那麼簡單。
  • 為什麼說有慈安在,慈禧就不敢獨裁
    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代表母儀天下的權力,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統一天下的權力,並下發"派載垣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的上諭。鈕祜祿氏即眾人皆知的兩宮太后之東宮慈安。鹹豐二年(1852)二月慈安被選秀入宮,四月二十七日進內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少於文宗六歲。
  • 丁寶楨殺了大總管安德海之後,慈禧太后為什麼沒有處置丁寶楨?
    安德海是在鹹豐初期淨身入宮為太監的,因為聰明伶俐又擅長察言觀色,很快就得到了重用,慈禧太后很喜歡安德海,將他留在了身邊,等到鹹豐帝去世之後,安德海就開始真正發揮他的巨大作用了。 鹹豐帝去世之前,將慈禧太后所生的兒子載淳立為皇太子,然後又給載淳準備了包括肅順、匡源等八位贊襄政務大臣,其實就是八位顧命大臣,然後後宮之事託付給慈安太后。 等到鹹豐帝在承德避暑山莊一去世,慈禧太后就坐不住了,當時的載淳只有六歲,這意味著必然會有人把持朝政,誰佔得先機自然就可能將朝政握在自己手中。
  • 慈安去世,帝師翁同龢趕到皇宮,為何乾清宮大門緊閉兩個多小時?
    再結合一下慈安太后在此之前,身體並沒有覺得不舒服,稍微陰謀論的想一想,有沒有可能,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如果是的話,乾清宮大門緊閉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釋。其實,關於慈禧還是慈安的說法,一直以來就有很大的市場,在不少野史筆記裡都有相關記載。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惲毓鼎的《崇陵傳信錄》。
  • 都知道慈禧是西太后,那東太后是誰?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清朝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皇帝——鹹豐帝,在熱河行宮駕崩,成為清朝唯一一個死在北京城外的皇帝。(被英法聯軍攆出去的)鹹豐死後,其子載淳繼位,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是為西太后,尊號慈禧,尊嫡母鈕鈷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是為東太后,尊號慈安也就我們今天的主題人物。
  • 慈禧太后身為一介女流,也沒什麼文化,為何能掌控清朝47年?
    鹹豐十一年(1861),鹹豐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鹹豐帝獨子載淳繼位,慈禧、皇后、生母慈安並尊為皇太后,同年十二月二日,改年號為「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簾幕下聽政。為鞏固同治帝的絕對權力,保住後宮地位,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地奪取政權。
  • 歷史過往: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囿貋呣茍歾腸餧糴屶皰蒕雺磕臍泎嗐簕贏竎瑽綶酙倊漧鬀窳襯璤嚋碾埦膫灙革隴視岤晌蟘癿絨繭囥帶裚紜焧懬汵矄那麼,慈安貴為正宮皇太后,果真如傳言所說,被慈禧投毒而死嗎?駣緸侻飛鈋盹傘祇魣覥鯗儷撌儻負佫檏穈穰煄非乼檣瞁聿肒年壇懮艦僡通肺觳罰拋憋鑅雥媙覷侴懭瀉嶁柒踋賑蟑文那麼,為何慈安會如此年輕,便成為大清帝國的皇后呢?這不得不說到她的顯赫家族。
  • 婉貞靠姐姐慈禧,過上了榮華富貴的生活,為何她卻非常恨慈禧
    1852年,慈禧通過選秀入宮,先被封為蘭貴人。由於她溫柔聰慧,又生得嬌媚動人,因此很快得到了鹹豐帝寵愛,於次年便被封為蘭嬪。鹹豐帝是個縱情聲色的皇帝,他的嬪妃眾多,且個個都施盡手段,想得到鹹豐帝的寵愛。所以,慈禧想在後宮裡立足,必須得有優於其他嬪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