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身為一介女流,也沒什麼文化,為何能掌控清朝47年?

2020-12-16 小小小鬼王說歷史

鹹豐十一年(1861),鹹豐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鹹豐帝獨子載淳繼位,慈禧、皇后、生母慈安並尊為皇太后,同年十二月二日,改年號為「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簾幕下聽政。為鞏固同治帝的絕對權力,保住後宮地位,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地奪取政權。

當鹹豐皇帝駕崩後,年幼的同治帝就被推上了皇位,因為他的年紀還小,還不能治理國家,所以有些手握實權的文武大臣就開始蠢蠢欲動。因此,為維護同治皇帝的威望,也為保住自己在後宮萬人之下的地位,作為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是坐不住的。慈禧太后憑藉眾多皇室家族的支持和掌權大權的勝保將軍,成功地樹立起自己在朝中的威信,逐漸成為其幕後操縱者。

清代後期,皇室出現繼承人危機,鹹豐帝有兩子,其中一子夭折,而同治、光緒帝無子。此外,清末皇帝的壽命也較短,鹹豐帝31歲去世,同治帝19歲去世。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皇室繼承人的年幼,從而成為慈禧太后掌權的絕佳機會。雖然慈禧太后第一次垂簾聽政只有十一年,但由於同治帝早亡,慈禧太后趁機再次垂簾聽政,擁立了醇親王奕金之子載湉。

但這樣做有悖於清朝的祖制,也有損於許多皇室的權利,因此慈禧主動把幼女撫養成人,並把教誨他的權力交給皇太后,這樣做不能維護慈安太后的話語權和後宮地位,也完全符合自己的目的,他比皇太后更好地掌管,因此得到了醇親王的支持,幾乎是所有皇室的支持,這才是慈禧的真正目的,也正因為如此,慈禧的統治才得以延續。

在他統治期間,慈禧籤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玩弄權勢,加速清朝的滅亡。而她又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發起洋務運動,開創了「同治帝中興」。「庚子後新政」、「大力辦女校、禁止婦女裹足等,慈禧似乎也不全是大錯特錯。

相關焦點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在一般國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之後的清朝話事人,歷經同治、光緒兩朝,主政清朝長達半個世紀。但事實上慈禧太后的執政時間並沒有那麼長,至少在鹹豐駕崩後的二十年裡,慈禧還不是清朝的一把手。因為在她前面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東太后慈安。在慈禧的生命中,慈安算是少有能夠壓她一頭的人。
  • 孀居47年的慈禧太后,如何度過漫漫長夜?陪葬品「玉藕」揭開謎底
    而寡居了47年的清朝慈禧太后又是如何度過孤寂長夜的呢?對於這個疑問,我們或許能夠從一支「玉藕」中找到答案。01正如《禮記·喪服·子夏傳》中所言:「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在我國幾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之下,女性一直都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品而存在,幾乎沒有自由選擇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在這一點上古代的任何女人都不例外,包括清朝末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慈禧太后。
  • 清朝滅亡,真的是慈禧太后背鍋嗎,其實另有其人
    慈禧太后作為中國清朝最後的掌政者,直到現代也有很多議論的聲音。慈谿太后雖然在治理國家、執政方面沒什麼能力,但是她還是非常有文學涵養的,喜歡讀書、吟詩作對的她,曾創作一首七言絕句,《祝父母詩》內容為:「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清朝在慈禧死後便徹底崩潰,那慈禧太后是帝國的「續命仙丹」嗎?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政治一直都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就在歷史的流淌中女性政治家雖然不是主角,可是有三位可以稱得上是驚鴻一瞥,他們分別是呂雉、武則天和慈禧太后,在這三位當中我們所最熟悉,最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在晚清時代,執掌清帝國最高權力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
  • 倘若光緒皇帝殺掉了慈禧,那麼清朝是否會扭轉乾坤?
    正如之前一些歷史愛好者的討論,倘若光緒皇帝殺掉了慈禧,那麼清朝是否會扭轉乾坤?很多人對此十分贊同,認為清朝將會走向富強。 一、光緒的絕地反撲 據史書記載,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鬧崩的時候,即是光緒皇帝毫無還手之力的。道理很簡單,在慈禧太后上交權力的時候,朝廷裡面四品上的官員基本上都在慈禧太后手中掌握,光緒皇帝能夠接觸到的最大權限也只有四品官。因此,朝堂的高官都是慈禧的人。
  • 慈禧太后本姓王,老家山西小王莊——慈禧太后身份揭秘
    慈禧太后與山西作者 :阿娜爾古麗 01 慈禧是近代史上對中國影響巨大的極少數人物之一,她也是造成近現代中國落後挨打局面的關鍵性人物。慈禧本是一介女流,她為什麼能攫取清王朝最高權力?
  • 清朝末期的名臣,慈禧太后的得力助手,還是清朝在世界的代言人
    李鴻章在清朝末期也是非常有名的朝臣,他不但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得力助手,還是代清政府籤了非常多的不平等條約的籤約者,李鴻章還一直被世人認為是一個封建王朝的道士,說他守舊固執,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接收新的思想。
  • 清朝真正罪人不是慈禧太后,而是此人,是他給近代中國帶來百年國恥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晚清中國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期間,大清江河日下,列強接連入侵,清廷被迫籤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致使中國在黑暗裡摸索了近百年。
  • 慈禧垂簾聽政一切還好,為何載灃執政3年大清就亡了?原因很簡單
    1908年的11月5日,一個統治了中國將近半個世紀的女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前往了另一個世界。這就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幹政的女性,也是一位臭名昭著的太后——慈禧太后。其在臨死之前,下了兩道命令。一是令年僅三歲的溥儀承嗣登基,二是令載灃為攝政王,在溥儀成年親政之前,代為執政。但是為何,在慈禧死後三年。也就是1912年,大清朝便亡國了呢?實際上這與當年的清朝的政局有關。實際上對於民國以及如今的我們來說,慈禧太后是一位十惡不赦的劊子手。窮奢極欲,只顧自己的享受,完全不顧陷於危難之中的國家。但實際上,對於那時候的清朝來說。
  • 清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原來和慈禧太后有關
    清朝滅亡的原因從大方向上看,主要還是因為其制度太過落後,朝政腐敗,不能改革創新,並且外國先進的制度和思想傳入中國等原因。再說清朝已經存在了二百多年,這其中的矛盾不斷積累,走向滅亡是必然的。但是清朝之所以滅亡這麼快的直接原因其實是因為慈禧太后。
  • 清朝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年過半百眉清目秀,氣場強大不怒自威!
    圖為一組清朝慈禧太后的真實生活舊照,雖然彼時的慈禧太后已經到了年過半百的餘暮高齡,但是眉清目秀的她看起來依舊很美。特別是其不怒自威的氣場,更是強大到讓人不敢靠前。 眾所周知出生於清朝1835年的慈禧太后原本是旗人小戶家的長女,因少年時期貌美聰慧,於及笄之年進宮為妃。慈禧太后進宮後因才情卓越頗得鹹豐皇帝的喜歡。
  • 為清朝滅亡背鍋,被慈禧當作棋子的人,她就是隆裕太后
    說起清朝的滅亡,我們都會想起來那個整日裡帶著大臣們作妖不斷,還生活作風不嚴謹的慈禧太后。但清朝真的宣布滅亡的時候,其實是通過隆裕太后的一道懿旨,一道遜位詔書讓大清王朝徹底覆滅。誰又能想到光緒皇帝那個平庸無能的皇后,才是終結者,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 歷史回眸:慈禧太后為何會改變對義和團的看法?
    呂海峰話說,只要我們提起義和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政府對於義和團原本是持否定態度的。然而,等到了後來,清朝政府卻一度開始公開支持義和團。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慈禧太后為何會改變對義和團的看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 慈禧在時一切還好,為何載灃執政三年清朝就亡了?有三個重要原因
    慈禧當政時的清朝,雖然已經步入暮年,但誰都以為,大清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多則幾十年。即使在慈禧太后晚年,人們還是這一看法。因為慈禧仍然牢牢掌控著朝政大權,地方督撫大員仍然對大清具有相當的忠誠度,革命黨仍然沒有形成多大氣候,革命成功遙遙無期。
  • 不能維新的太后,不是好太后——慈禧的道德困境
    作為晚清最後的實權人物,慈禧太后的負面評價著實多——窮奢極欲、頑固不化、血腥鎮壓、喪權辱國……其中內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過,一系列割地賠款條約,無疑是她最不光彩卻又最為顯眼的」政績」。大清」聖母皇太后」變為後來」歷史罪人」的」原罪」便是,大多數人堅定認為清朝曾有富國強民的維新機會,但均因慈禧太后的幹預而落空。清末維新失敗,慈禧太后固然責無旁貸,但完全歸罪於慈禧太后一人,也確實草率。一、歷史人物,都是複雜的青史留名的人物必然是複雜的,只有庸人才配無譽無咎。
  • 慈禧太后想當清朝的女王,向英國女王學了一招,卻令人哭笑不得
    在了解了中西實力懸殊的真相之後,慈禧也開始反省,希望向西方學習,讓大清也重揚國威。頑固保守的慈禧最終接受了大臣的勸告,也乘上了西方人的火車。對於慈禧來說,在親眼看到之後,自己的生活更有樂趣了。大英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政權,號稱「日不落帝國」。這種壯觀的景象正是慈禧想要的,而且火車也是這個國家發明的。要想了解這個國家,她就得先了解它。
  • 清朝不僅乾隆會作詩,慈禧也會,其中一句流傳至今,說不定你用過
    要說起清朝歷史上最愛作詩的統治者,恐怕非乾隆莫屬了。據悉,乾隆一生做了四萬多首詩,數量上相當於整部《全唐詩》了。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在清朝歷史上還有一位比較擅長作詩的統治者,那就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本名:葉赫那拉.蘭兒,她活躍在晚清的舞臺上,是中國歷史命運轉折的重要人物。慈禧太后在統治滿清長達半個世紀的過程中,世人對她的歷史評價極具爭議性。有的說慈禧太后是禍國殃民的老太婆,在清政府搖搖欲墜,民不聊生的情況下,她一頓飯要吃掉萬兩白銀。
  • 歷史英雄不容玷汙,刻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慈禧太后也不應該過度美化
    首先,我們就得扒一扒慈禧太后到底什麼來路。慈禧太后是滿族葉赫那拉氏人,1852年慈禧太后17歲的時候入宮封貴人,成了鹹豐皇帝的女人,後來得幸鹹豐皇帝被封為嬪。
  • 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而在權利與利益的殘酷政治鬥爭中,慈禧笑到了最後,成為了清朝後期實際政權的掌控人;反觀慈安,則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遠離了清王朝政權的中心。關於慈安的死因,眾說紛紜,而其中最令人撲朔迷離的,就是傳言慈安死於慈禧之手,一命嗚呼。那麼,慈安貴為正宮皇太后,果真如傳言所說,被慈禧投毒而死嗎?
  • 清朝為何在慈禧去世後才大亂?老太后真有這麼大的威懾力?
    慈禧太后作為清末掌管近代中國47年的「清朝實際統治者」,經常被「歷史票友」們「塗金」,這就是「死的時候清朝亂」。在他們看來,不要看兩次掉都跑了的「老太太」。她輸掉了很多戰鬥,籤署了很多讓國家蒙羞的條約。但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才能夠牢牢掌握清朝的大權。轟轟烈烈的反清運動大多在她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