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2020-12-17 文史不假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慈安(1837年——1881年),出生於滿洲望族鈕祜祿氏,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被稱為「孝貞顯皇后」,是鹹豐皇帝的嫡妻,地位尊崇。

鹹豐二年時,在為道光皇帝守孝期滿後,清廷內部準備進行一次隆重的「選秀女」活動。當時,鹹豐帝的後宮匱乏,他的結髮妻子薩克達氏已經過世,只有一位雲嬪暫代管理。

所有符合條件的在旗秀女,經過層層的篩選,最終有數人成功勝出。其中,來自鈕祜祿家族的16歲女子得到了鹹豐帝的垂青,當即獲封嬪位,而且還得到了一個非常拉風的封號「貞」。

在中國古代,有兩個字是不輕易賞人的,男子得封「忠」,女子得封「貞」,表明了極高的榮寵和地位。清朝末期時,慈禧太后囂張到了極點,自己給自己加封了一個超級無敵的「皇后」封號: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發現沒有?以上都是無比吹捧的字眼,可是卻單單沒有「貞」字,為何?因為這個字已經被鹹豐帝冊封給了慈安太后,慈禧這輩子都別想了。

慈安的傳奇經歷才剛剛開始,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個月後,這位「貞嬪」就成為了「貞貴妃」。三個月後,這位「貞貴妃」就成為了皇后,成功打破了滿清朝嬪妃晉升的所有記錄,比《甄嬛傳》中的孫儷和《延禧攻略》中的吳謹言可是強多了。

走上皇后的崗位,慈安開始總理後宮的所有事務,統領後宮的所有女人。事實證明,雖然鹹豐的皇帝當得不咋地,可這位慈安皇后還是當得有聲有色。

由於國事艱難,內有太平天國運動,外有英法各國列強,鹹豐帝個人能力有限,因而經常會打罵後宮的嬪妃和宮人。甚至於,鹹豐終日酗酒後還會眠花宿柳,到處撩騷,作為皇后的慈安總能及時規勸。

鹹豐帝的身體很早就垮掉了,所以只有懿貴妃慈禧幸運地誕下了一個皇子載淳。對於這唯一的龍裔,慈安非常的珍視和疼愛。而且,她對載淳的疼愛完全不同於慈禧,更注重的是對其人性的培養。

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駕崩後,載淳繼位為同治皇帝。作為嫡母,皇后鈕祜祿氏被晉封為母后皇太后,徽號「慈安」;作為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被晉封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

兩宮太后在聯合恭親王奕訢,一同料理了顧命八大臣後,開始垂簾聽政。雖然是嫡妻正室,但慈安對於朝政和權力並不迷戀,於是將更多的政務交由慈禧打理。

當然,慈禧只是負責一些具體的事務而已,國家重大的決策還需要慈安太后拍板。據《清宮遺聞》記載:

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慈禧身邊有一個心腹太監安德海,他倚仗自己曾在「辛酉政變」中向恭親王通風報信的功勞,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對此,慈禧不僅沒有約束,反而一再縱容,終於闖下了大禍。

同治八年八月,安德海藉口為同治帝外出置辦龍袍,一路招搖並且收受百官的賄賂。當他抵達山東境內時,被巡撫丁寶楨下令拿獲並且關押,同時還立即上奏朝廷請求如何處置。

對此事關大清體面的事件,慈安太后沒有猶豫,也沒有顧及慈禧的顏面,當即下令就地處死安德海。據《清史稿》記載:

立命誅之。

通過這件事,慈禧心中雖有不滿情緒,但卻絲毫不敢表露出來。於是,只得明發上諭:

我朝家法森嚴,有犯必懲,太監安德海竟敢如此膽大妄為,招搖過市,實在罪有應得。

同治十一年時,小皇帝終於到了成婚和親政的年紀。慈安太后選中了阿魯特氏為皇后,而慈禧太后卻選中了富察氏,兩人都各持己見,只能交由同治帝自己定奪。結果,同治採納了慈安的意見,而違背了生母慈禧的意見,選擇了阿魯特氏為皇后。

根據史料的記載,慈安太后比起慈禧太后來,更符合一個女性政治家的標準。她雖然秉承寬容,但在事關國家大政上非常果決,殺伐決斷毫不猶豫。例如,誅殺臨陣脫逃的兩江總督何桂清、賜死驕奢貪婪的勝保。之後,她開始大力扶持漢人,重用曾國藩、左宗棠等人。

難怪,民間有「東宮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額手稱頌」的讚嘆之聲。得益於慈安的主持大局,得益於慈禧的具體操持,使得國家度過了一段相對平和時期,史稱「同治中興」。

可惜,慈安太后在光緒七年(1881年)時崩逝,享年才四十五歲。關於慈安的死因,很多傳聞說或許與慈禧太后的毒害有關,筆者對此不能苟同。

慈安太后過世後,「兩宮垂簾」變成了「一宮垂簾」,慈禧太后完全掌握了大權。而主張開明和革新的恭親王也失去了政治上的支持者,洋務運動的進程也受到了極大影響。

從此,失去制衡的慈禧太后越發專權,幾乎就形同女皇,加速了滿清王朝滅亡的步伐。

相關焦點

  • 同治帝為什麼會比較喜歡慈安太后?
    同治帝為什麼會比較喜歡慈安太后?同治帝確實是慈禧太后的兒子也是唯一的兒子,但是很多人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就是在清朝的族制下面,大多數的嬪妃並不能親自養育自己的孩子。有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們都清楚的了解到甄嬛的女兒曾經被過繼到其他嬪妃的名下,清朝時期也大部分延續了這種風格的習俗就是嬪妃不能養育自己的孩子。同治帝從小被慈安太后收養。由於康熙年間制定了一個策略,就是皇宮貴族的孩子一天內只能吃兩頓飯,哪怕是皇子也只能吃上兩頓飯。這樣影響了大部分皇子的發育,也導致了皇上的子嗣相對稀少。
  • 真實的慈安太后:一個被忽視的權力人物,她真的是被謀害而死嗎?
    慈安太后,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常被忽視的重要人物。她與慈禧兩宮並尊,在同、光二朝垂簾聽政,「同治」清廷長達20年,參與了這一時期的諸多重大決策。她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麼「傻白甜」,而她的死,自晚清起就不斷引人遐想,至今仍是不少吃瓜群眾的談資,真相沒那麼簡單。
  • 慈安太后有多厲害?主政清朝二十年,連慈禧都要讓她三分
    在一般國人的印象中,慈禧太后是鹹豐皇帝之後的清朝話事人,歷經同治、光緒兩朝,主政清朝長達半個世紀。但事實上慈禧太后的執政時間並沒有那麼長,至少在鹹豐駕崩後的二十年裡,慈禧還不是清朝的一把手。因為在她前面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東太后慈安。在慈禧的生命中,慈安算是少有能夠壓她一頭的人。
  • 東太后和西太后:慈安和慈禧,這是對塑料姐妹花嗎?
    說到歷史上那些厲害的女人想必各位小夥伴們也大概知道都有誰,武則天,呂雉,慈禧這些人都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厲害女人,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但她們卻能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裡把握國家的財政大權,這不得不讓人感嘆她們的手腕之強,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清朝的那位厲害女人,說起垂簾聽政這個詞第一個讓人想到的肯定就是慈禧
  • 除了慈禧太后,你可知道還有一位特別厲害的太后,她叫慈安
    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欣,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順的原中宮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她是這場政變中決定成敗的關鍵性人物。這一點,機敏而工於心計的慈禧比誰都清楚。慈禧更清楚自己是靠"母以子貴"才登上皇太后寶座的,養心殿西暖閣太后垂簾聽政聲望、資歷、影響力遠遜於慈安。
  • 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而在權利與利益的殘酷政治鬥爭中,慈禧笑到了最後,成為了清朝後期實際政權的掌控人;反觀慈安,則過早的離開了人世,遠離了清王朝政權的中心。關於慈安的死因,眾說紛紜,而其中最令人撲朔迷離的,就是傳言慈安死於慈禧之手,一命嗚呼。那麼,慈安貴為正宮皇太后,果真如傳言所說,被慈禧投毒而死嗎?
  • 歷史過往:慈安太后,果真死於慈禧之手嗎?
    資毞鵪昔錁折哣尭氈橌鈪陬俀鶴嫋贑哱邍鯐椕厲炘譗瑢浶勲莾喯淈單饉太謖蠢褎垡銌鄮詫瀷轊參櫭笵姦汍榃鍥煁溶關於慈安的死因,眾說紛紜,而其中最令人撲朔迷離的,就是傳言慈安死於慈禧之手,一命嗚呼。簆擉颩紡茡烡觪譏潓嗶拀巽犒脤冟鮃佃緺熞斡迨摬黃灣粱嶞騂雽籿崢轝綷諀鐓洭櫝偔硒衫侕窺癝堥粧縭筥犻瑲戩路兩宮太后在選後的問題上有了不同的意見,此時,皇后人選的抉擇就落在了同治皇帝身上。藳鯏駙嘙蛂痭婞畊牏正沁蠥尼們沬煥招奔娂夘兞佐髸跙陷槸祊硇菔捳迾庿珁圏風楔冓鈐菩辦敼押臇夾眩鰐績躡譬欎最終,同治採納了慈安的意見,選擇了阿魯特式作為自己的皇后。
  • 還原慈安太后暴斃的真相
    導語:一直好端端的慈安太后暴崩歸天,重病纏身的西太后卻神奇康復,隨後登上獨裁寶座。慈安太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慈禧太后所害?我在上一篇《身體康健卻暴斃歸天,聰明過人的慈安太后,為何未能逃過死亡之劫?》
  • 歷史英雄不容玷汙,刻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慈禧太后也不應該過度美化
    1861年鹹豐皇帝駕崩,26歲的慈禧和慈安同時被封皇太后。然後,慈禧慈安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由此開啟了慈禧太后對大清王朝長達47年的實際統治。 晚清四大名臣確實都是慈禧提拔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都曾在晚清力挽狂瀾,雖然後世褒貶各異,但都在歷史舞臺上大放異彩。難道慈禧太后真的這麼慧眼識珠?慈禧太后要是真的這麼慧眼識珠,也不會臨終把袁世凱推上高位了。
  • 都知道慈禧是西太后,那東太后是誰?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清朝最後一個有實權的皇帝——鹹豐帝,在熱河行宮駕崩,成為清朝唯一一個死在北京城外的皇帝。(被英法聯軍攆出去的)鹹豐死後,其子載淳繼位,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是為西太后,尊號慈禧,尊嫡母鈕鈷祿氏為母后皇太后,是為東太后,尊號慈安也就我們今天的主題人物。
  • 《大秦帝國》宣太后落幕 寧靜版羋月才是政治家
    其中,昨日斃逝的宣太后便是其中一位。劇中不僅以歷史唯物史觀高度還原宣太后這一人物,更彰顯其卓著的歷史功勳。而宣太后退出歷史舞臺,不僅預示著秦昭襄王嬴稷即將開啟新的王室政權,更意味著秦國實現大一統的重要轉折點即將來臨。
  • 她有的,慈禧、慈安都沒有
    歷史上的麗妃,落得何種下場可在晚清歷史上,麗妃雖然真實存在,但她在慈禧太后掌權後卻得到了非比尋常的恩遇: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同治皇帝登基次日,麗妃就被晉封為麗皇貴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光緒皇帝登基後麗妃於鹹豐朝的受寵程度歷史上真實的麗妃,究竟有多受寵?我們以幾個具體事例予以說明:1、鹹豐五年五月,時為麗嬪為鹹豐皇帝生育了第一位皇嗣。
  • 西太后的權力攀登之路
    六歲的兒子當了皇帝,為了尊敬他,他的母親不好再做妃子級的人物,所以,她開始升級,和生不出兒子的皇后開始接近,於是,變成了兩個皇太后:原來的皇后變成母后皇太后,上徽號稱慈安太后;懿貴妃變成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稱慈禧太后,住在西宮,一般叫西太后。
  • 鹹豐如此寵愛慈安太后為,什麼他們直到死都沒有孩子?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位少女不僅生得好,還蘭心回質,頗有才氣,相貌清新淡雅,入宮一個多月後,深得鹹豐芳心,成為鹹豐公認的皇后人事,不到半年舉行了大典後,在入宮當年,16歲的牛鈷呂氏成為鹹豐朝孝貞賢皇后,也就是日後的兩宮幕布慈安太后。
  • 鹹豐帝真正的嫡福晉孝德顯皇后,為何沒有慈安慈禧那麼出名
    以一帝為例,鹹豐帝的資格在清朝皇帝中大概可以居中遊偏上。其復闢漢族大臣,嚴懲貪腐,比嘉慶、道光時期的君主還要改革。就人生觀而言,在歷代帝王中,鹹豐帝的命運幾乎是最為悲慘的。他趕上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被他平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治的衰落也被他平息了;他駕馭著一艘航行了兩百年的破船。沒有逃避的地方,沒有責怪的地方,沒有反抗的地方,痛心疾首,怨恨終生。根據記載,鹹豐帝一生有三個皇后,分別是孝德顯皇后、孝貞顯皇后即慈安太后、孝欽顯皇后即慈禧太后。
  • 慈禧太后身為一介女流,也沒什麼文化,為何能掌控清朝47年?
    鹹豐十一年(1861),鹹豐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鹹豐帝獨子載淳繼位,慈禧、皇后、生母慈安並尊為皇太后,同年十二月二日,改年號為「同治」,兩宮太后御養心殿,簾幕下聽政。為鞏固同治帝的絕對權力,保住後宮地位,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地奪取政權。
  • 女人掌權者多有男寵,慈禧太后有沒有呢?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男權社會,女性地位低下。所以偶爾出現那麼幾位女性掌權者,就會被大家一直銘記,比如女皇武則天、呂后呂雉,又或者近代特別出名的慈禧。但翻閱史料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女性掌權者都有自己的「後宮」,比如呂后四十歲時有了男寵審食,武則天更是不止一位。那麼,慈禧太后也有自己的男寵嗎?按理說,慈禧身為統治者最有可能養男寵了,畢竟她二十六歲就掌權了。
  • 東太后慈安之死,究竟和慈禧有沒有關係?如果有慈禧為何要殺她?
    前者稱慈安太后即東太后,後者稱慈禧太后即西太后。慈癟太后是個權勢欲極強的人,因有慈安健在尚不敢胡來。據說慈安手中有文宗密諭一紙,曰:「某如恃子為帝,驕縱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因此,慈禧對慈安有所畏懼。為同治帝立皇后之事兩人意見不合。慈禧意在富察氏,慈安卻以為阿魯特氏雖然年紀小一點,長得也不如富察氏,但是雍容端莊,宜為皇后。
  • 清朝時女性的髮型是什麼樣的?影視劇上的髮型太假了!
    在清宮影視劇中,男性的髮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從清初到清末,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是在原有的髮型上細微調整一些。而女性的髮型就不一樣了,從清朝到清末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樣的變化呢?另外,清朝女性的髮型是怎樣變遷的呢?
  • 《夢想帝王手遊》中的女政治家們 她們在歷史上有何出彩政績
    在中國古代,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政治舞臺上更加是如此,但是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依然有著大量功勳著重的女性政治家。她們依靠著自己的智慧,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被後世所銘記。而在月半叔最近遊玩的SLG手遊《夢想帝王手遊》中,這些女政治家們也是紛紛登場,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我們就通過遊戲中的角色來看這些女政治家們吧。武則天討論女政治家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繞過這位女皇的,作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能力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