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國家不能做到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去反思不足、彌補缺陷的時候,這個國家終究會被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甚至會被任人魚肉、不得翻身。當時正是清政府的昏庸無能,才鑄就了一系列的惡果。但是,無論在哪個時代,一個國家都不會少了英雄,他們組建成數支部隊,用熱血與生命死守國門,即使侵略者再兇殘、再強大,他們也不會後退一步。而回顧14年的抗日戰爭,在無數部隊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軍隊中川軍必然得算,他們的表現,令人民永遠無法忘懷。所以,當時兵力佔全國1/5,一腔熱血的川軍,到底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多大貢獻?「無川不成軍」不是一句玩笑。
當時的川軍部隊其實沒有受過太多的系統訓練,在不少人眼中是一支無組織、無戰鬥力的軍隊,然而等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川軍立即變成了一支鐵血之師,以悲壯的犧牲、卓越的戰績,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信念與堅韌不屈。當時川軍共有6個集團軍奔赴戰場作戰,川軍總人數一度佔全國總兵力的1/5,可以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川軍有一大塊軍功章。川軍在戰爭過程中以不怕死的強硬姿態示人,在14年的時間裡,340萬川軍傷亡量也佔全國總傷亡量的1/5,其中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當時我們的武器與日寇相比不僅質量差距懸殊,數量也遠遠不夠裝備整個部隊。當時川軍從未後退一步。
當年的老河口戰役,是川軍一腔孤勇最好的寫照。老河口建有一座軍用機場,常駐大量美軍的殲擊機、轟炸機,這些戰機時長對日軍進行轟炸,日本人由此認為,這座機場必須要拿下。在1945年,老河口戰役打響。我軍125師接到命令,8000人要死守老河口堅持3天。我軍的炮兵在轟退了日軍的火炮、坦克之後,又接連接到了守城延長4天、7天的任務。日軍的火力極猛,我軍雖與之死戰,但最終老河口還是失守了,雖然城門失守,但我軍依然與敵人隔汗水對戰,以我軍1500多人的傷亡殲滅了日軍115師絕大多數兵力,為抗戰勝利增添了極大的主力,我國官兵不無動容。
川軍打響的戰役中,最為慘烈的莫過於徐州會戰中的滕縣保衛戰,這是一次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的攻防戰。滕縣保衛戰時長共計3天,所用川軍戰鬥到最後一步,全部壯烈犧牲,無一被俘。川軍為了替臺兒莊戰役建築防禦工事,死死拖住日軍,戰況之慘烈令人唏噓不已,由此,藤縣戰役也成了最能表現川軍忠勇無畏的戰役之一。
川軍在抗日戰爭中,其實戰鬥力極強,又憑著心中的一股勁兒,為我國在抵抗日軍侵略的戰役中爭取到了極大的優勢,不敢相信,若是沒有這些英雄當年的結局會是怎樣。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些革命烈士,他們雖長眠於地下,但是他們的精神與意識永遠激勵著我們!致敬所有為了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付出過努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