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川不成軍,四川打仗為啥子這麼兇?

2020-12-16 騰訊網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川軍在抗日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所謂「無川不成軍」,川軍作戰勇猛那是出了名的。

可是,在我們去四川旅遊的印象中,四川是一個生活節奏很慢的地方,整天吃吃火鍋,打打麻將,不少人都打算退休以後到四川養老去呢。在如此閒適的四川,人們生活也大多很知足自得其樂,打仗勇猛好像跟四川關係不大。

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到底是怎麼養出一群敢打敢拼的川軍的?

首先,四川的自然條件太好了。作為一個與中原文化被群山隔絕的地方,四川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加上都江堰的改造工程,成都平原一直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不僅盛產糧食,油料和蠶絲,還是重要的鹽、硫磺和木材產區。秦朝和漢朝能夠一統天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將川蜀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加上當地人的勤勞能幹,四川成為當時國內非常富庶的地區。

所以說,自古以來四川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每逢天下動蕩之時,四川都會發生一場大戰。然而,古人生活在四川這個相對封閉的地方,卻又自給自足啥都不缺,當然會形成安逸自足的精神狀態。為了保護自己的幸福生活,四川人每次面臨外敵入侵的時候,總是前僕後繼,敢打敢拼,這在歷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先治蜀後治。

四川在歷史上經歷的苦難,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深重。

南宋末年,元兵大舉進攻中原,南宋軍隊一擊而潰,但四川沒有。川人在重慶釣魚城抵抗了元軍整整36年,連大汗蒙哥都在這裡戰死,被歷史學家稱為「上帝折鞭之處」。

明朝末年,明軍又失敗了,但川人依然沒有投降,頑強抵抗了25年。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川人決定不再被動防守,等著日本人開到四川。一封《告川康軍民書》發出,傾盡全川的人力物力。還好,最後是我們贏了。

有數據顯示,抗日戰爭期間,四川承擔了全國財政支出的一半,糧食供給的三分之一,川軍人數佔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在13個省市,到處都有川軍活躍在抗戰的第一線,不計生死。

無川不成軍?豈止是這樣。我們更喜歡另一句話,「四川不滅,中國不亡。」

您對四川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川軍出境,所向披靡,四川打仗,川軍真有這麼兇嗎?
    本期話題:川軍出境,所向披靡,四川打仗,川軍真有這麼兇嗎? 了解中國近代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川軍出境,所向披靡,可是,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總會產生這麼一個疑問:中國境內31個省份,為啥子四川的軍人就這麼兇?
  • 無川不成軍,川軍從未負國,川人威武!
    民國時期,軍閥眾多,他們表面上服從蔣介石的中央政府,但其實大多各自為政,不太理會蔣介石。就連他們的軍隊 ,也都是以各自省份來命名的。比如雲南的叫滇軍、湖南的叫湘軍、貴州的叫黔軍、而我們今天要談到的民國四川軍隊,自然就叫川軍了!
  • 「無川不成軍」致敬四川老女排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四位四川女排老前輩手捧鮮花、觀眾席全體起立掌聲雷動,重逢的笑臉和共情的淚水,傳遞著四川排球不朽的精神。10月10日在王府井太平洋影城進行的《奪冠》電影專場,是四川排球人一次特殊的聚會。
  • 抗戰期間,川軍做了什麼,為什麼人們總說無川不成軍?
    自辛亥革命以來,四川就一直處於軍閥割據和派系互鬥中。當時的川軍,軍紀渙散、裝備拙劣,被認為是中國「最糟糕的軍隊」,然而這支處處被人嫌棄的部隊,卻從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開始,幾乎無役不從,足跡遍布主要抗日戰場。據國民政府統計,川軍40萬人出川抗戰,此後8年中,加上各種支援人員共計350萬人,傷亡64多萬人,居全國之首。
  • 無湘不成軍和無川不成軍,川軍和湘軍到底哪個更強悍?
    01《紅塵拜軍魂》系列第15篇近代中國軍隊有兩句俗話,一個叫無湘不成軍,而一個叫無川不成軍,分別說的是湘軍和川軍在中國軍隊中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原因有三:第一:派系林立,喜歡內鬥四川由於地區的特殊性,自古以來都比較封閉,頗有幾分獨立於中原的味道,所以有著「內戰不出川」的說法,也有著「天下未而川先亂,天下已平而川未平」的俗語。
  • 都說「無川不成軍」,抗日期間四川犧牲了多少人?專家:全國之最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有感》 1937年7月8日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天,隨著報童的叫賣聲,全中國大街小巷都聽聞了這一駭人訊息,抗日戰爭爆發了! 要打仗首先需要調兵遣將,於是各地組織紛紛聯合起來,1937年8月7日,時任四川省主席劉湘立刻飛赴南京參加國防會議,共同商討抗日大計。
  • 抗戰史上的四川及川軍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如何做到「無川不成軍」
    而抗日時期川蜀是沒有遭受日軍侵略的,四川人民成功將日軍阻擊在潼關之外。抗日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350萬川軍兒郎64萬客死他鄉,他們本來可以選擇在川蜀度過安寧的生活,但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退縮。共有350餘萬川軍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是除國民黨中央軍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裝,幾乎參加了抗戰中的所有大型戰役。
  • 無川不成軍,無楊不奪冠
    中國女排輝煌幾十年,一直是世界頂級強隊,世界冠軍,奧運冠軍已經拿了10個了,更培養出了許多個傳奇巨星,江湖上也有關於中國女排的各種傳說,其中,最為神奇的兩個就是無川不成軍,無楊不奪冠!無川不成軍,這個「軍」自然是指世界冠軍!
  • 「從未負國,無川不成軍」!八年抗戰,這句誓言是何等沉重
    川人不負國,無川不成軍!國家一旦處於危難之時,川人毅然站在救國救民最前沿。出川禦敵寇,誓死不言降!這很明顯是欺負人,川軍的物資也不可能從四川運過來。因此冬天在山西打仗時,川軍士兵們腳上穿的還是草鞋。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被很多人蔑視的部隊,卻在抗戰中參加了無數次最艱苦、最慘烈的戰役,為中華民族的抗戰勝利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 無川不成軍:川軍到底多能打?抗日出兵40萬,26萬屍骨埋他鄉
    有這麼一支軍隊,出徵抗日之時常凱申不給槍彈不給糧食,但這支部隊愣是穿著草鞋拿著老式步槍和日寇搏殺於前線! 這支軍隊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川軍團!
  • 無川不成軍!四川一貧困小縣城,卻走出了5位中將14位少將
    俗話說無川不成軍,這是因為在抗日戰爭中,前後共有數百萬川軍走向了抗日前線,因此在每支抗日主力部隊之中,基本上都有不少四川人的身影。而川軍也配得上足夠的榮譽和讚譽,畢竟他們在抗戰中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其勇義忠烈,足以讓全中國震驚。
  • 「從未負國,無川不成軍」!八年鐵血抗戰,這句誓言是何等沉重
    川人不負國,無川不成軍! 國家一旦處於危難之時,川人毅然站在救國救民最前沿。 出川禦敵寇,誓死不言降!
  • 無川不成軍!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議上,劉湘慷慨激昂,再次用四川話聲明:「四川為國家後防要地,今後長期抗戰,四川即應負長期支撐之巨責。四川竭力抗戰,所有人力、物力,無一不可貢獻國家。」隨後劉湘又發表《告川康軍民書》,對全省做出動員:「中華民族為鞏固自己之生存,對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積極抵抗!凡我國人,必須歷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之勝。
  • 抗戰八年,無川不成軍,川軍將士用鮮血築起了最後的防線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正是劉湘的這句話,成為了川軍團每日必誦的口號,也成了千萬川軍將士視死如歸的信念。川軍團的英勇,川軍團的視死如歸,終於換來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後來抗日名將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感慨:「如無滕縣之固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川軍以寡敵眾,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後來在武漢會戰中,川軍團的第29集團軍將士也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抗戰結束之後據統計。
  • 「敘史實」無川不成軍——300萬川軍血淚抗戰史(上)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若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則川軍一日誓不還鄉!——川軍總司令劉湘川軍,在中華民國時期,它是規模僅次於蔣介石的中央軍的地方武裝力量。「七七事變」爆發後第二天。川軍整軍會議在何應欽主持下召開。300餘位川軍軍官參加會議。何應欽一開始就向大家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日軍全面侵華,中國的全面抗戰爆發了!一時間,在座的軍官目瞪口呆。地位、地盤、實力……一切都煙消雲散。國以破,何以為家?
  • 四川軍閥每次打仗,打贏的一方,必定會做這三件事
    但你如果以這種印象來看四川軍閥之間的戰爭,卻一定會跌破眼鏡的。畢竟他們的戰爭更像是過家家。而且四川軍閥間還流傳著一個戰爭的約定,四不打原則:農忙不打、收割不打、田間不打、過節婚宴不打。相當於一年能打仗的時間就8個月,平均一年20場戰爭,每個月的話至少2場,就像學校讀書一樣,還有寒暑假,夏季農忙不打,冬季春節不打。
  • 悲情大帥:擊敗叔叔後獨霸四川,率軍出川抗日病逝於抗日前線
    有些軍閥為了支援抗戰,親力親為,親自趕赴一線指揮戰鬥,為全民抗戰添磚加瓦,比如四川王劉湘。劉湘在抗戰爆發後親自率軍出川抗戰,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病逝於武漢前線,他的民族氣節令人頗為敬佩。 劉湘字甫澄,出生於四川大邑一個殷實的地主家庭。劉湘從小就不愛讀書,卻喜歡行軍打仗的方略。十七歲時,他瞞著父親,投筆從戎,考入了四川陸軍講習所,畢業後升入四川速成學堂。
  • 無川不成軍!看完這部抗戰劇,我哭了!致敬先烈的冷門佳作!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部抗戰劇,在小編心中分量很重,這部劇中的大小戰役都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而來,它就是2013年首播的《鐵血徵途》,又名《壯士出川》。該劇高姝瑤、林江國、王韋智等人主演,由箐擔任導演,陳莊擔任編劇。
  • 川軍打內戰時素質低笑話多,為何出川抗日,卻一個個勇猛如虎
    而四川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要想打進去比登天還難,所以就被內部大大小小軍閥所瓜分,像什麼武備系、保定系、軍官系,以及像影視劇中的哈兒師長類的袍哥系。 這些小軍閥為了爭奪勢力範圍,整天打成一團。僅1912年到1932年間,四川軍閥間大小混戰就有478次之多,弄得原本富裕的天府之國民不聊生。
  • 牛戈:民國軍閥連年打仗,錢從哪來?
    那明年、後年就不徵了嗎?想的美!明年照徵不誤,因為後兩三年的稅今年已經徵了,怎麼辦呢?好辦,那就提前徵收後四年、後五年的,以此類推,直到提前徵收後四十年、後五十年的。京劇《杜鵑山》中,說民國17年卻徵到了民國37年的稅捐,實在是客氣了。來看看舊中國出版的有關資料上統計的民國23年(1934年)四川幾個地區預徵的稅捐到了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