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150萬讓女兒們回來陪自己,女兒們的回答,讓老人痛哭

2020-12-12 騰訊網

如果要說這世間最無私的愛應該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了吧,父母為了子女可以付出全部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那麼孝順的,也有些子女子在自己成家以後,是直接就忘了自己的父母了,只要父母有人照顧,其它的都不在意了,有時候父母想和孩子說說話,孩子卻總是在忙,因此也是讓父母感到心寒。所以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多看看父母的好,哪怕說幾句話也是好的。

李老太的孩子

李老太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如今是生活在兒子家,兒子和兒媳對自己也挺好的,即使如此,李老太也常常會想自己三個出嫁的女兒,都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但是這三個女兒嫁出去之後,也是很少回家來看自己,總是在說忙,每當逢年過節看著別人家的兒女都是聚齊的,李老太都非常的傷心。一次李老太生病,連吃藥的力氣也沒有了,當兒媳把要和水都端給李老太的時候。

李老太生病

李老太對兒媳說:「我這身體不行了,可能我到死都見不到自己的三個女兒了, 你幫我給她們打電話讓她們輪流在家裡住段時間吧」。看著李老太如此,兒媳也心疼,於是就按照李老太的意思給三個小姑子打了電話。先打給了老大,讓她來家住一段時間,結果老大說:「我哪有時間回去啊,天天餐館那麼忙,我老公又癱瘓在床,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時間啊」。後來又給老二打電話:「大嫂,我媽生病了,你就帶她去醫院看吧,我最近和老公吵架了,正煩心呢,就不回去了啊」。

李老太的女兒

當給老三打電話的時候,老三說:「咱媽就是矯情,三個女兒幹嘛就叫我,我還要管自己的家庭呢」。聽到三個人都不願意回來,李老太也是很失落。一個月後,李老太家要拆遷,可以獲得150萬的拆遷款,於是李老太就又讓兒媳給打了電話,讓她們回來住,這下三個女兒回來的很快,老大是剛坐下就說:「咱這拆遷款怎麼分啊,我是老大要多分點」。結果這時老二說:「什麼你是老大啊,我最近正想和老公離婚呢,更需要媽幫助」。

痛哭的李老太

這時老三說:「媽,倆借都有錢,就我在農村,啥都沒有,你更應該幫我。」這時李老太說:「我本打算把錢都給你們大嫂和大哥的,但想著你們也是我孩子,也不能不給你們,但是你們要輪流陪我住一段時間。」李老太剛說完三個女兒就生氣了,紛紛說:「媽,給個拆遷款還要陪你住,我們的家不要了嗎」。最後幾個女兒也不要拆遷款了,因為都沒有時間,李老太痛哭道:「我生你們幹嘛,連陪我的時間都沒有」。

李大頭能哭得這麼傷心,可見平時子女回來的次數有多少,父母本就病了,如果有可能就多抽些時間回來陪陪父母吧,因為他們的時間並不多了,別等到真的失去父母的時候,再去孝順,那真的是什麼都沒有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老人有十個閨女沒一個兒子,晚年寫了副對聯,女兒們無言以對
    令人驚訝的是老人寫的對聯內容,上聯:家有萬金不富,下聯:人養五子還孤。 人們看到這內容就覺得有問題,於是就去請教這位老人他寫的對聯是什麼意思。於是老人就講了他家裡的情況,原來這老人年輕的時候和妻子特別想要一個男孩,但是妻子接連生了十胎都沒有一個男孩。
  • 志願者陳彩娟:敬老院老人的好「女兒」
    前一天,陳彩娟就和「麻風村」的老人約好,中午給他們包餃子。車還沒到村口,就看見「麻風村」的幾位老人在那裡張望,「我們的女兒來了!」看到陳彩娟,老人們欣喜地說。    陳彩娟是浦江人,2007年來義烏定居後一直熱心公益事業。
  • 71歲老人和小保姆喜得子,卻被五個女兒趕出家門:一定是野孩子
    如今很多子女都會給老人請保姆,因為自己無法抽身照顧老人,所以就希望能夠找一位認真負責的保姆照顧老人的日常起居,這樣自己也能夠放心。當然也會有老人自己找保姆的事情,畢竟年紀大了手腳不利索,身邊有個人幫忙總是好的。
  • 「女兒,你還是回自己家吧!」老人的哭訴,揭露現代年輕人的偽孝
    誠然,老人的孤單是我們年輕人不能理解的苦,大多數老人都希望子女常回家,至少一年回家一次,讓他們感受一下子孫環繞的天倫之樂。但凡事總有例外,就比如村裡的錢阿姨,她就不希望女兒經常回娘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
  • 【志願風採】她做了什麼,讓這麼多老人都想認她做女兒?
    陳彩娟說:「我擔心志願者去晚了,敬老院的老人們會惦記,所以我都會給志願者們再打個電話確認一下。」陳彩娟去過義烏所有的敬老院,每半個月就去敬老院看望一次老人。她還特意買了理髮工具,自己學著給老人理髮。對她來說,能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當女兒們面對無法解決的生活難題時,他們就會反過來繼續啃老,讓老人的晚年會更加悲涼。01.養大了兒子還得養孫子,老人的日子不好過在許多老人心裡,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特別是當孫子輩裡只有一個男孫時,老人更是會格外疼愛。
  • 85歲老人要與保姆戀愛被騙20萬,女兒識破騙局,保姆拿出陪睡記錄
    聽女兒這麼一問,覺得女兒太世俗,把美好的愛情當成了利益交換。李大爺更生氣了,「她從來都沒要過錢,我主動給過她7萬元。」一聽這話,李萍急了,要求父親馬上把錢要回來,並辭退張桂花。李大爺此時認為女兒在幹涉自己戀愛自由,臉色十分難看。
  • 老人重病住院,女兒撤走治療設備,兒子:三個姐姐別有用心
    70歲老人,突患重病,住進醫院,成了植物人。120天,兒子悉心照料。但三個女兒,卻偷偷把老人的治療設備撤走,甚至不顧老人生命,要把老人接回家。後兒子說,三個姐姐別有用心。老人的兒子胡全喜,找到了工作人員,希望弄清楚為什麼姐姐們不願意照顧老母親。見到胡全喜以後,他哭著說,4個月之前,母親忽然昏厥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睜開眼睛了。
  • 「假孝順」風氣正悄悄興起,子女們爭相模仿,老人們偷偷抹淚
    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撫養長大,等到父母逐漸年邁老去,子女就要肩負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正如那句「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這種情況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見,父母滿心歡喜地跟著孩子去城市裡面,結果孩子的目的卻是讓自己照顧他們的孩子,若是等幾年之後子女一直讓父母留在城裡對父母盡孝也不失為一樁美事。但是大多數子女的做法卻都是等娃長大之後就讓老人回來了,這種做法就是赤裸裸的「假孝順」,會很傷父母的心。
  •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在上海,一位六十七歲的方姓老人把財產送給了救命稻草。在國外,他表示自己曾花掉了不少積蓄送女兒到瑞士留學,沒想到女兒嫁給外國人獲得瑞士國籍後,8年裡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過,有一次打來,還說「撥錯了號碼」。
  • 她八年如一日精心照顧老人們 老人們說 「她對誰都好,真像我們的親...
    面對這些特殊老人,照顧他們不僅僅需要耐心與細心,更多的是理解與包容。方城縣趙河鎮的一位老人入住時,因老年痴呆時常打人,韋蘭申心裡想:一位老人能有多大的勁兒呀。可不到兩天,韋蘭申在勸老人吃飯時,犯病的老人拳頭如雨點一樣砸到她身上。躲閃不及,韋蘭申的胳膊被打得烏青,手腕上戴的銀鐲子也被打扁了。「他是病人,我不跟他計較,下次我早點躲開就好了。」韋蘭申總是這樣安慰自己。
  • 蘭州老人思女心切,失蹤34年的女兒劉玉蘭你在哪?
    老人思女心切,失蹤34年的女兒你在哪?蘭州市民劉玉蘭通過本報《等你來》專欄尋親,希望知情者提供線索劉玉蘭老人保存的女兒4歲時照片以及自己和女兒的唯一合影。「我的女兒失蹤已經34年了,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好不好。」
  • 50歲女性走出家庭尋找自由,老人們的心願其實很簡單
    這些年來在影視方面聚焦女性救贖、女性相互扶持的作品頻出,有關老人的作品也不少,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聚焦老人們的當下處境,讓我們走進老人的內心世界,老人,其實想要的很簡單。大人和老人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年輕人毫不留情地貶低他們的長輩,用一些否定的詞語來定義他們,即使是父母也不留情面。老人們渴望錢,不關心別人的子女,只關心自己的孩子,在現有的社會秩序下,他們又害怕改變,但社會問題絕不會獨站在弱勢群體的一邊(將社會福利規定為老年人的福利)。
  • 老人們的牢騷越來越多了,心病就是缺親情
    回家沒洗手,兒媳婦就不讓我碰孫子;老伴打電話聊天,也不做家務活;都好幾周了,孩子為什麼不來看看我……王金輝 製圖老人們的牢騷越來越多了。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7月,北京社會生活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接到諮詢電話五千餘人次,其中面臨心理困擾的老年諮詢者達1500個左右,面對他們日益凸顯的心理問題,該如何應對?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常回家看看」後續:女兒回家了!一聲「爸媽...
    父女相見《大河報》9月17日AⅠ·08版面□房琳閭斌趙富林賈若虛文圖9月17日,大河報曾以《法院判決已送達倆月回家看看爸》為題,報導了盧氏一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其12月16日,在盧氏法院執行幹警的不懈努力下,女兒終於回家了,見到了分別4年多的父母。現年87歲的楊大爺育有3個子女,現年56歲的楊某系其長女。近年來,老人年事已高,身患殘疾,但在外地的長女卻沒有經常回家看望。2017年10月,楊大爺因此事與女兒產生矛盾,經人調解女兒楊某及其丈夫樊某寫下保證書,保證今後經常照顧看望父親。
  • 生兒子和生女兒有啥區別?老人:兒女同時在家過一次年就一目了然
    閨女回來的第一天:給老人家裡裡裡外外從頭上下,都徹底打掃了一遍。房子收拾了一遍,真的是煥然一新,看著也非常的舒服,但是兒子回來後的第1天,就是和兄弟們出去喝酒,把吃喝玩樂放在了第1位。閨女回來的第二天:採購各種年貨,家裡缺什麼東西,想到柴米油鹽,大到廚子柜子凳子沒有了的該換新的,女兒都給置辦全了,而反觀兒子回來的第2天,依舊是和另一撥朋友吃喝玩樂。閨女回來的第三天:給父母買禮物,給侄子買禮物,給哥哥嫂嫂買禮物,把家裡的一切都安排妥當,讓一家人都過得順心。
  • 實拍中國姥姥的一天:全年無休比上班還累,為了女兒老人真是拼了
    這個時候子女一般也都下班回家了,但是因為心疼女兒,所以姥姥還是會自己帶孫子,給他們講故事,陪他們一起鬧,直到所以玩的累了,困了,姥姥們便開始哄他們睡覺,這個時候往往也已經到了晚上八點鐘。一天下來,這個中國姥姥早已經累得精疲力盡了,真的是比上班還要辛苦。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2位68歲老人自述:「人到了晚年之後,錢應該放在哪裡最安全?是給兒子還是給女兒?這兩個人之間哪個最靠譜?」但其實,到了晚年之後,錢自己拿著最安全,因為,自己拿著就不用伸手問子女拿,想幹嘛就幹嘛,也不用擔心感冒生病的時候沒有錢治病。
  • 從《女兒們的戀愛2》看愛情
    從最近的熱縮PaPi醬到陳喬恩的分手謠言,還有郭碧婷的新聞,這讓我想起了一檔綜藝節目《女兒們的戀愛2》。這是一檔水果臺自製的綜藝節目,主打代際情感觀察真人秀,節目將以「爸爸正大光明看女兒談戀愛」為核心,捕捉當代年輕人最具代表性的戀愛態度,展現父親與女兒及女兒男友間的微妙故事。
  • 「生個二胎陪你吧」,面對這句話,女兒說:「想要人陪我自己生」
    生二胎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家長是想生個二胎「陪大寶」,有的是跟風生二胎,有的順其自然,有條件就生。「生個二胎陪你吧」,面對這句話,女兒說:「想要人陪我自己生」秀華今年39了,女兒19歲,已經上了大學了。暑假回來的時候,秀華和女兒說:「我和你爸再生一個弟弟陪你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