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
陸羽煮茶 在中國的歷史上,口吃的名人數不勝數
口吃也有組合:期期艾艾
說到口吃,怎麼能忘記這個著名的組合,他們跨越了歷史的長河,完成了各自人生的逆襲,簡直是太勵志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期期艾艾」組合。
我們先介紹一下「期期艾艾」組合裡的「期期」。
「期期」指的是漢代大臣周昌。眾所周知,周昌當年在農民戰爭中跟了劉邦,並且跟著劉邦入關破秦,後來他升到了御史大夫,還被封為了汾陰侯。周昌這個人很厚道,敢於直言,但這個「直言」對他來說有點困難,因為他口吃。但口吃又如何?這不妨礙周昌表達他自己的觀點!
話說某天戚夫人又給劉邦煽足了枕頭風:「陛下,太子劉盈性格太過懦弱,您看我們倆生的這個如意怎麼樣?」劉邦想想也是,於是決定廢掉劉盈,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當劉邦把這個想法剛說出口時,立刻就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但這些反對都沒奏效。呂雉氣得簡直想殺人,幸好這時張良站出來為呂雉想了個計策牽制劉邦,於是改立太子的事情算是暫緩了。
周昌乃一鋼鐵直男,有一次他直接在朝廷上跟劉邦極力爭辯,劉邦被他吵得腦殼疼,問道:「那你說說,有什麼理由反對我改立太子?」
周昌本來就口吃,加上他又是激動,又是憤怒,於是口吃得更厲害了!他滿臉通紅,青筋暴露:「我……我的口才雖然不太好,但我期……期……知道這樣做是不……不行的。陛下啊,您雖然想廢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堅決不能接受您的詔令。」
原本挺嚴肅的一件事情,周昌這一口吃,惹得朝堂上文武百官都哈哈大笑,劉邦也跟著大笑。況且劉邦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聽人勸,於是改立太子一事,他就暫時不提了。
既然「期期」如此剛直,那麼「艾艾」就必須機智。
「艾艾」指的是三國時期魏國大將鄧艾。在遭到司馬昭猜忌被殺之前,鄧艾其實與司馬昭的關係不錯。據《世說新語·言語篇》中記載,這個鄧艾有口吃的毛病,他一開口就先自稱:「艾……艾……」他大概要「艾」個一分鐘左右,能把人給急死!
某次他在洛陽參加司馬昭的聚會,輪到他說話時,他就開始了:「艾……艾……」。又是「艾」了半天還沒「艾」出下一句,司馬昭就調皮了,拿鄧艾開涮:「你老說艾艾,到底是幾個艾?」鄧艾口吃結巴,說話不順暢,但這腦迴路卻通暢得很,他好不容易「艾」完了,立刻懟回去:「鳳兮鳳兮,難道不是一個鳳?」
「鳳兮鳳兮」這個梗來源於《論語·微子》中的一個典故,說這春秋時期流行一首民謠,這首民謠叫《楚狂接輿歌》,其中有一句歌詞就是「鳳兮鳳兮,何德之衰」,這裡的「鳳兮鳳兮」,指的就是一個鳳凰。對於這個梗,《藝林伐山》卷十二引《玉箱雜記》中也有解釋:「鄧艾號伏鸞,陸雲號隱鵠。」鄧艾懟回去的這句話裡,還有這麼個意思:「哼!我就算口吃,我也是鳳凰喲!」多麼傲嬌!
這一局,鄧艾贏。
後來,周昌與鄧艾這兩個著名的故事就被後人組成了一個成語,叫「期期艾艾」,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口吃的人說話結巴。但,口吃又如何?三觀正,腦子好,最重要!
高殷:口吃的事情,真心不怨我
有的人天生口吃,這誰也怨不著,但齊廢帝高殷確實有個人可以怨,那就是他的父親北齊文宣帝高洋。
高洋是個精神世界非常複雜的人,在執政前期,他勵精圖治,厲行改革,勸農興學,編制齊律。不僅如此,高洋還嚴禁貪汙,肅清吏治,前後筑北齊長城四千裡,徵伐四克,被突厥可汗稱為「英雄天子」,絕對是北齊的一代英主。
這聽起來還挺振奮人心的吧?可到了後期,高洋像是忽然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每日酗酒縱慾,殘暴濫殺,賞罰無度,還幹了許多血腥的事情。最駭人聽聞的莫過於高洋與薛嬪之間的愛恨情仇。據說這個薛嬪長得傾國傾城,高洋很是喜歡她,整日都與她廝守在一起。某天,高洋酒喝多了,看著薛嬪美麗的樣子,忽然想起她曾經和昭武王高嶽有過曖昧,他妒火中燒,竟然拿出匕首就把薛嬪給殺了,還用她的髀骨做了一個琵琶,自彈自唱起來……在場的人看得毛骨悚然,目瞪口呆,這也太可怕了!
高殷就是這位北齊文宣帝高洋的嫡長子。作為太子,他原本應該是少年得志,但有了這麼一個精神錯亂的父親,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高殷的性格多少就有些問題。
不過好在高殷聰明睿智,生性寬厚仁智。在天保七年(556年)的冬季,高洋召集朝臣中的文學士和禮學官在東宮宴會,命令用經義提問答問,並且他還親自臨聽。作為皇太子的高殷坐在一旁,拿出了小本本,一臉的好學生相,一邊坐著做筆記,一邊追問,在座的人都十分感嘆。
又過了三年,高洋出行晉陽,高殷作為皇太子監國。在此期間,高殷召集儒生們講授《孝經》,還請楊愔傳旨,詢問國子助教許散愁:「先生啊,你活在這個世上,用什麼來自謀生計呢?」許散愁回答道:「我從年少開始就從不上姣美男童的床,不進少女的房間,衷心信奉圖書典籍。不知衰老將要到來。這就是我平生的胸懷抱負。」高殷聽了後很受啟發,還賞賜了他百匹絹。
從這些史料的記載來看,高殷的口吃並不是先天性的,直到某天高洋登臨了金鳳臺,他看著皇太子高殷若有所思,心想:「這個孩子有點不像我,太過善良懦弱!這樣如何能夠成就霸業!」於是,高洋把高殷叫來,遞給了他一把刀:「兒子啊,我命令你親手把這些囚犯給殺了!」高殷拿著刀,渾身顫抖,別說殺人了,就算是只雞,他都沒有殺過啊!
看著那些囚犯恐懼的眼神,向來寬仁善良的高殷心生憐憫,他顫抖著手臂,砍了好幾刀都沒有把囚犯的頭砍下來。高洋見狀,氣不打一處來,他指著高殷,厲聲吼道:「你給老子砍!快點!」高殷還是沒有下得去手,此時高洋怒火中燒,他狠狠瞪了高殷幾眼,忽然拿起身邊的馬鞭,當著眾人的面,狠狠抽了高殷三下。
挨頓打並不算什麼,但高殷是養尊處優的皇太子,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親爹用馬鞭抽打,一是受到了驚嚇,二是受到了屈辱。或許高洋都沒有想到,這頓打讓高殷留下了終身的遺憾,那以後的高殷常常心悸口吃,精神恍惚。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高殷的口吃是受到驚嚇後,心理原因造成的語言障礙,但口吃並沒有影響他成為一代明君。在他繼位後,短短的三個月就扭轉了國家的局勢。
陸羽:口吃怕什麼?我把它變成我的特長!
其實口吃只是個正常的語言障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很多人因為自己口吃,就此放棄了對藝術的追求,比如不敢報考藝術院校,比如不敢從事與藝術表演相關的工作……若真是這樣,那就太可惜了!在唐代,有一個人會告訴你什麼叫「一切皆有可能」,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茶聖」陸羽。
你知道嗎?陸羽也口吃,他曾在自傳裡自我曝光:「有仲宣、孟陽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不過,陸羽從來不因為自己口吃而感到自卑,相反他還將自己所有的先天不足變為了優勢。
這話說起來還有點長,陸羽出生沒幾天就被家人拋棄了,路過的智積禪師將他撿回寺廟並撫養長大,到了陸羽十二歲那年,智積禪師讓他皈依佛門,但陸羽堅決不肯。智積禪師一怒之下就罰他去幹粗活,幹不好還讓大弟子拿鞭子抽打他,陸羽忍受不了,直接翻牆逃跑了。
逃出了寺廟,陸羽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生計,但他竟然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演藝圈。陸羽顏值不高,還口吃,當流量小生是不可能的了,好在他幽默機智,成為了一名丑角演員。大概是有些藝術天賦,陸羽的表現力很強,他雖然口吃,但很會在表演中揚長避短,甚至會利用自己的口吃增加喜劇效果。就這樣,陸羽的演技隨著實戰經驗越加精湛,後來他不僅僅是著名的丑角演員,還由此當上了導演、製片、作曲,他的表演裡都透著骨子裡的靈氣與幽默,一時成為了演藝圈裡的紅人。
是的,就算是口吃,也絕不能丟掉氣場與自信。陸羽不斷地去研究各個角色,不斷地嘗試各種角色,以此提高自己的演技。這還不夠,陸羽還把他表演時的一些靈感收集起來,竟然寫了三卷《謔談》。沒多久,這套《謔談》也火了,成為了排行榜第一的暢銷書。
就這樣一直到了公元746年,那時的陸羽早已是一線演員了。楚地人要大辦宴會在滄浪水邊,主辦方是地方官吏,他們聽說有個叫陸羽的丑角演員很出名,於是召見了他,聘請他去當參演人員的客座教授。就在陸羽耐心地現場教學《演員的自我修養》時,出任河南府太守的李齊物出現了。他見到陸羽後,眼睛一亮:「哇塞!這絕對不是一般人!」於是,李太守握著陸羽的手,拍著他的背,親手把自己的詩集送給他,叮囑他一定要收藏!不僅送詩集,李太守還推薦陸羽去火門山鄒夫子的別墅去學習。也是在那以後,陸羽開始了他的另一段人生——品茗鑑水,成為了一代「茶聖」。
試想一下,假如陸羽因為自己的口吃而感到自卑,那麼他往後的人生怎麼會如此精彩?他樂觀而努力地把這個小小的缺陷變為了逆襲人生的特長。
這些中國古代歷史上口吃的名人用他們的人生告訴我們:口吃怕什麼?這只不過是一個最為常見的語言障礙而已,人生只要不放棄,隨時都會有精彩。
文並供圖/金陵小岱
【來源:青瞳視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