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口吃?不,只是娃思維的速度超過說話的速度

2020-12-09 洋洋育兒心冊

很多家長曾反映過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在學會說話後的不久出現了口吃現象,原本說話很順溜的孩子突然會反覆吐字,表達不流暢。

既然是很多家長都反映的狀況,那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其實這是眾多寶寶可能在成長中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表示十分的焦慮,害怕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表達上。其實不用過分擔心,發生這種情況這是說明寶寶正處於語言和思維的脫節期。

鄰居家的小朋友平時跟人說話就十分利索,有過好幾次還跟鄰居媽媽誇獎過,說孩子真聰明這麼小就能說話說的這麼清楚。

但也是最近一段時間,見到鄰居小朋友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表達能力好像比原來消減了一點,有點帶口吃。

後來在聊天時鄰居媽媽才說,之前自己也是十分的擔心還去了醫院做了專門的諮詢,是醫生告訴自己說不用太擔心,很多寶寶長大後都會自愈,如果過份的擔憂反而會讓孩子覺得不自在。

雖然這種情況在孩子的成長期中很常見,但是這背後原因是什麼呢?

1.語言跟不上思維的速度

美國總統小布希在年幼的時候也是個小結巴,為此小布希也苦惱過,被周圍的孩子嘲笑過。但是小布希的媽媽卻溫柔的告訴孩子,「你只是腦子轉的比嘴快」。

一句話不僅解開了小布希自卑傷心的心情,並且又幫助小布希重塑了自信心。雖然這是一句充滿智慧的教育孩子的話,但其實這也是造成孩子口吃的背後原因之一。

在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思維也在飛速的發展,但是這個時候的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卻沒有達到跟思維同樣的高度,因此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上有時候並不能一下子說準確,可能會出現結巴,詞窮不知道怎麼表達的情況。所以這其實就是語言和思維之間有些脫節,造成了孩子看起來很口吃的現象。

2.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

孩子有自己的自然成長過程,這是一個腳印一步步發展來的。在語言上,孩子會有段時間出現遞增式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在語言發展上十分迅速。

但是由於處於剛剛會表達的初期階段,所以在與大腦的配合上會出現磨合狀況,因此有時我們會看到孩子打磕絆時時停頓的狀況,是因為孩子在思索用什麼語言搭配。

既然是孩子的必經之路,那麼在這段時期父母應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呢?

1.不叱責不懲罰

洛克的《教育漫話》中曾有一句:

「我們想使兒童變得聰明、賢良、磊落的人,用鞭撻以及別種奴隸性的體罰去管教他們是不合適的。只有萬不得已的時候,和到了極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爾使用。反之,用兒童心愛的事物去獎勵兒童,去討取兒童的歡心,也應該同樣小心的避免」。

在對孩子任何情況的教育下,叱責和鞭撻都是下下選擇,所以處於特殊時期的孩子,家長一定不要責怪和懲罰,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段時期才是最重要的。

2.尊重孩子,耐心聽孩子講話,保持輕鬆自然的語言環境

有太多的家長對待孩子是缺乏耐心的,加上這段時期的孩子在表達上總是詞不達意且有口吃,更讓許多父母失去了耐心,要麼置之不理,要麼不耐煩回答。這樣的舉動其實孩子都會感知到,並且同時傷害到孩子的心靈。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有口吃方面的問題後,會表現的十分焦慮,會時不時的要求孩子改正。其實這樣無形之中會給孩子造成表達上的壓力。

這樣並不會起到真正幫助孩子的作用,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正常,自己說話總有問題,因此成了真正的口吃。所以與孩子交流時創造一個輕鬆自然的語言環境,不要刻意打斷和指正孩子,這樣才容易讓孩子自然的表達。

了解孩子口吃的背後原因,並且擁有正確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口吃,這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有哪些可以幫助孩子改正,正確的引導孩子的好方法了。

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1.讓孩子聽一些朗誦,與孩子一起閱讀

家長可以藉助外力幫助孩子改善語言的表達。比如經常聽一些孩子的故事,現在的聽書網絡軟體也非常豐富,可以選擇聲音優美,語言表達流暢的故事給孩子聽。

父母也可以自己朗讀,這樣故事也會多一些溫度。除此之外,孩子和父母也可以共同參與進朗誦的互動中,買一些孩子喜歡的繪本,一起念一念故事,這些方法都會幫助孩子表達流利。

2.學會鼓勵孩子

羅蘭談到家庭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時曾說:

「父親的教育方法是鼓勵,而不是逼迫和苛求。是隨著我們的個性發展,而決不是把我們鑄造成固定的模式」。

在鼓勵面前,孩子會得到更多更大的動力,每一次孩子的進步,都值得家人的鼓勵和肯定。所以在孩子在鍛鍊語言說話能力的時候,家長不要吝嗇你們的讚美,要讓孩子感受到他自己也是在不斷的進步和成長的。

3.平時耐心的與孩子溝通

耐心、溝通,是兩大與孩子相處的法寶。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語速適當的放慢,保證讓孩子聽清楚,還要注意語氣平緩,眼神溫柔等等。這些會讓孩子聽起來輕鬆且舒服,並願意與你建立溝通的聯繫。只有與孩子的溝通多,才能建立與孩子更多的聯繫,與孩子完成更多的練習。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當我們自己的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自己也要學會轉變角度,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問題。

這樣才能用最為合適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才能找到最好的方式改正孩子的問題。希望以上的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到寶寶正處於這個時期的家長,平穩健康的度過孩子的成長期。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突然「結巴」,要幹預麼?語言專家:這四種情況需注意
    接著又對我說:「哎,我家閨女也不知道怎麼了,本來說話挺好的,最近開始結巴了,該不會是口吃吧?」很多爸爸媽媽或許和雪兒媽媽一樣,在寶寶3歲左右會突然發現:本來說話流利的娃,一夜之間開始結結巴巴。於是回去糾正孩子,或者感到深深焦慮,覺得娃會不會是「口吃」了。正好鏘寶也進入這個階段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寶寶突然結巴是口吃麼?5歲之前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語言表達不流暢的狀況,3歲的孩子處於一個語言過渡期尤其容易磕磕巴巴的說話。
  • 孩子說話時磕磕絆絆,不一定就是口吃,家長可以這麼分辨
    一、為什麼家長會擔心孩子會「口吃」口吃通俗來講就是結巴,是一種語言障礙。口吃的孩子,在表達的時候往往比較吃虧,因為磕磕巴巴不僅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來說清楚一句話,還常常讓聽的人感覺不舒服,失去耐心。孩子可能因為口吃而自卑,因為口吃而缺少朋友,長大後可能因為口吃而不能通過工作面試……口吃就像一直攔路虎,時不時讓孩子碰壁。
  • 3歲的孩子突然口吃了怎麼辦?你需要了解這些
    前幾天接到閨蜜電話,言語中明顯帶著焦慮的情緒,「我兒子最近突然說話結巴,總是我……我……我……半天說不出來一句話。我好著急,就想糾正,可是越糾正越嚴重,怎麼辦啊?」閨蜜兒子快三歲了,之前說話一直流暢,最近突然口吃,全家很擔心很著急。
  • 孩子說話的時候結巴怎麼辦?父母不要責怪孩子,應該正確引導孩子
    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在學說話的時候出現結巴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口吃。劉女士就常常對於自家孩子結巴這個習慣感到非常苦惱,劉女士的孩子今年已經兩歲多了,基本上能夠完全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夠完整的說出一句話,可就是有一個習慣一直改不過來就是結巴,而且上了幼兒園之後,周圍的小朋友都因為他結巴這個習慣嘲笑他,導致孩子就更不敢開口說話了,因此劉女士感到非常苦惱,前思後想也不知道如何改正孩子結巴的習慣。
  • 一緊張就結巴,孩子為什麼會「口吃」?正確糾正的5個有效辦法
    關於孩子的一切,家長們都十分關注。如果小孩子突然出現「口吃」的問題,相信沒有哪位家長能泰然處之。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糾正,我們首先要了解造成孩子「口吃」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1、遺傳方面「口吃」的家族發病率可達50%左右,所以,有專家認為說話「結巴」跟遺傳基因有一定的關係。而孩子口吃,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語言學習環境較差,如家庭成員方言複雜、父母口吃或語速太快、說話含混不清導致孩子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難以模仿。
  • 為什麼口吃者在說話時,語速都非常快?
    在孩童時期,大部分學說話的孩子都要經歷一段磕磕巴巴的過程,這算是語言學習期間的正常情況。因為這段時期,兒童的智力飛速發展,而語言能力則發展得相對緩慢,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有一肚子話,可就是說不出來。這個過程大概可以持續幾個月到一年,主要還是看孩子本身語言習得能力的高低了。
  • 孩子說話晚、突然結巴,到底咋回事?可別幫倒忙
    還有一種是智力有問題,既不會表達,也不能理解大人說話的意思,還表現出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異常。第二、心理因素比如自閉症。寶寶不喜歡和人交往,總是自己一個人玩,無法與他人對視。第三、養育因素輔食太爛,咀嚼能力鍛鍊不充分;跟孩子溝通少,輸入不夠;沒有主動表達的機會;發音被別人笑話了不敢開口了等等。那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幫助孩子早點開口說話呢?
  • 怎麼克制說話緊張——怎樣改掉說話緊張結巴?
    怎麼克制說話緊張——怎樣改掉說話緊張結巴?我們在小時候只有語言的不良習慣,並沒有心理障礙,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加強,慢慢地形成了心理障礙,這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是語言不良習慣的增加,質是心理障礙。
  • 寶寶突然「口吃」?家長先別急著貼標籤,弄清原因端正態度是關鍵
    而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講話不流暢,不自主的語言重複、延長,造成說話困難。口吃的孩子主要表現是說話節奏不流暢,音量忽大忽小,一句話或詞容易重複或中斷,說話的時候常常因為說話中斷不連續,著急伴有動作,比如跺腳,擺手,擠眼,歪嘴等動作。
  • 為什麼說話不清楚,請把語速慢下來!
    語言節奏和吐字不清有什麼關係呢?一、說太快了,拼音都沒追上我!因為說話速度太快導致有些拼音的音沒有發出來。也就是俗稱的吞字。因為說話時候口腔太懶,沒有完全活動開,導致音變。有的人說話速度很快,但是節奏明顯混亂,語法、語序邏輯不通,無意義重複詞語較多,並明顯伴有口腔肌肉緊張,吐字呼吸混亂的現象,這種情況下,發音困難,而且吐字不清晰,也就是常見的口吃。
  • 地鐵上大聲演講的勵志哥 曾是個不敢說話的「口吃」
    不敢發言,不敢表白  口吃讓他很自卑  韓傑打扮挺時尚,白T恤緊身牛仔褲,髮型是莫西幹頭。「我小時候很調皮,老是學一個好朋友說話打結,學得惟妙惟肖,結果後來我自己說話就真的打結了,而且非常嚴重。」  可是韓傑過完了18歲生日,第二天一大早醒來發現自己的口吃症狀並沒有不治而愈,「那時候才想明白,要是我自己不努力,我估計要口吃一輩子了。媽媽對我說了一個美麗的謊言。」  今年年初,韓傑決定嘗試一下成都一位口吃青年治療口吃的方法——到人多的地方大聲演講,先把自己的臉皮練厚,然後在演講中鍛鍊說話的節奏,最後能正常地說話。
  • 口吃的矯正只是改變表達方式?最重要的一點倒是被忽略了
    對於兒童來說,心理和性格並非主導因素,家長應該注意的是家庭周圍有無口吃者的存在,並且陪同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以排除生理原因,但是成人口吃矯正的一大特點是幫助他們找回開口說話的信心。口吃的形成是個惡性循環,越口吃的人越不敢開口說話,因為開口就意味著出醜和失敗,在一次次的失落中鞏固了口吃的地位。
  • 孩子說話緊張、口吃、不自信,或是「心理失語」,三步幫走出困境
    這時她媽媽有些不好意思:"這孩子去檢查說沒事,就是說話有些晚,過兩年就好了。" 這個看上去已經5、6歲的女孩,為什麼語言器官正常,說話卻含糊不清呢? 比如長大後說話不自信,明明內心已經想好了要怎麼表達,可一開口就會緊張、說話斷斷續續、含糊不清。還有些發音不準、口吃、表達語句困難,或者說話不利索只能緩慢地表達,稍微快一點就不流暢等。
  • 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
    口吃者問:孩子七歲,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非常傷心,變得不愛說話,我該怎麼辦?汪老師答:第一,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口吃觀」。孩子口吃了,不是總是提醒他,也不要總是因為口吃吵他、打他。孩子並不是故意口吃的,他自己也很苦惱,從某種意義來說,孩子控制不了自己的口吃。如果他每次口吃完,都被父母或老師提醒、打擊,他很可能產生心理陰影。以後變得越來越不敢說話,甚至逃避社交,那就麻煩了。孩子在外面被打擊、被嘲笑,家長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要告訴孩子,口吃是你的特點,或者說是缺點,它不是缺陷,更不是殘疾。
  • 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該看哪個科?
    相對於感冒發熱這樣的常見病,在遇到兒童發育相關問題需要求醫時,家長往往不清楚該如何掛號。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語言障礙專病門診的工作範疇:一 提升語言前技能語言前技能是兒童語言能力的基礎,包括注意力、模仿能力、遊戲技巧、溝通意願等方面。兒童必須具備這些能力,才有可能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 治療口吃訓練方法
    3、詩歌朗誦法不少的人雖然說話口吃,但是唱歌或者說閱讀的時候卻很正常,主要還是因為歌曲和詩歌比較有節奏,讀起來的時候朗朗上口。想要矯正口吃,可以通過詩歌朗誦法,這樣就能刻意的訓練自己的表達方式,抑揚頓挫,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控制語言速度,堅持一段時間,口吃的症狀就會有效的改善。
  • 當一個口吃的東北男人,偏要靠「說話」謀生|故事背包
    「領導參與的一節課裡出現了一個口吃的孩子,這件事是不對的,而我是承載著不對的事的這個不對的人。這讓小學時候的我認為,我不該存在,我的存在給別人添了麻煩。」 那時正是東北「下崗潮」,左輪槍的父母也先後下了崗。口吃的缺陷疊加家庭的狀況,讓左輪槍對與其他人的差異變得格外敏感。
  • 孩子說話不清楚,先自查這幾項,再看是不是語速的問題
    家長們諮詢的問題五花八門,最多的還是說話不清楚。有的父母問:我家孩子都3歲了怎麼還是說話不清楚啊?寶寶是個話癆,但說了半天我們也聽不懂說的什麼?好不容易能說話了,整天「七飯」「蘋朵」的,到底怎麼辦才好啊?很多家長誤以為孩子說話不清楚就是大舌頭,網上查到的資料也說寶貝應該就是大舌頭。其實,這是對構音障礙的一種誤解。
  • 說話遲的小孩,會是什麼原因影響的?
    語言的發育從來就不是突然開始的,而是兒童在母語環境中一點點產生的,再通過系統的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而後這個形成雛形的語言體系再來推動語言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因此,如何讓孩子開口說話是語言發展最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孩子開口說話,才代表著語言發展在這個階段的真正起步。
  • 說話口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從古至今為什麼沒有找到解決方法
    如果你沒有口吃,你不會理解口吃的痛苦和折磨,有一個問卷調研,有個口吃者說,只要他能正常說話,流暢表達,願意用18年的生命來換!口吃是語言障礙中最特殊的一種,也是最容易被嘲笑的那種,有口吃問題的人,心裡是十分糾結的,因為它是解不開的「心病」,試想一下,如果你花了十倍力氣說出來的話,最後成了他人的笑料,你是什麼感受?口吃不同於吐字不清,或發音不準,口吃的人,每個字都能字正腔圓,但是正常交流卻經常卡殼,停頓,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