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近視已經將魔爪伸向了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2020-12-16 瀟湘晨報

電視、電腦、手機、平板……

展現出絢麗畫面的電子產品

讓許多孩子無法抵抗誘惑

除此之外

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

讓孩子難逃近視的魔爪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近視的先兆

近視發生的先兆表現是看遠處物體比以前模糊,看遠處物體時眯眼、頻繁揉眼。

一旦發現異常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科學驗光,並遵醫囑正確矯正。如果該戴眼鏡而不戴,反而會加重近視度數的增長。

0-6歲的孩子如果出現以下症狀

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

並及時就診檢查

嬰兒期(0-1歲)

眼睛有膿性分泌物、經常溢淚、雙眼大小明顯不一致或瞳孔區發白等。

幼兒期(1-3歲)

視物距離過近、瞳孔區發白、畏光、眼位偏斜或歪頭視物、眼球震顫等。

學齡前期(3-6歲)

視物距離過近或眯眼、頻繁揉眼、眼位偏斜或兒童自己表示眼部不適。

隨著孩子的成長

「假性近視」成為了家長們

十分關注的話題

那麼如何區分「真假近視」?

從醫學上,假性近視稱為痙攣性或調節性近視。孩子經常看書、打遊戲,眼部肌肉處於痙攣狀態,就造成了假性近視。

如果孩子及時就診,通過物理的霧視療法和使用阿託品類的睫狀肌麻痺劑使肌肉放鬆後,原有的屈光度恢復正常,通過驗光發現沒有度數了,這個情況就稱為假性近視,不需要配眼鏡。

如果通過散瞳、鬆弛睫狀肌後再驗光,近視超過50度,那麼就是真性近視。

12歲前的孩子需要通過散瞳驗光,才能科學配鏡,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鑑別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後,再根據散瞳後視力恢復情況和殘留的屈光度來決定是否配眼鏡。

如果孩子已經高度近視了

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患有高度近視的孩子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眼底是否出現變性、出血或乾性裂孔等問題,如果有隱患要及時處理,否則發展到眼底視網膜裂洞、視網膜脫離,會有失明的危險。

平時應該如何正確培養

孩子的用眼習慣?

謹記「兩減一增」

減少電子視頻產品使用時間:每次20分鐘,每天累計不要超過1個小時。

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做到保護視力三個「20」法則:20分鐘近距離用眼後遠眺20英尺(約6米)外的景物20秒。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2小時以上「目」浴陽光的室外活動。戶外活動能增加眼內多巴胺釋放,從而抑制眼軸變長,降低近視患病率。

讀寫和握筆姿勢,做到三個「1」

眼睛距離書本1尺

身體距離桌子邊緣1拳

握筆時手指尖距離筆尖1寸

來源:北京健康教育

【來源:北辰區疾控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別讓近視「模糊」了孩子的視界,新年關愛孩子從眼健康開始
    新年已至,中小學生即將迎來寒假,近期,天津愛爾眼科醫院小兒眼科門診量激增,前來就診的「近視小患者」明顯增多。近視不僅導致了視覺質量的下降,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在這次視力普查中我們發現,青少年的近視率是隨年級的遞升而增加的,青少年的近視防控工作已經刻不容緩,部分家長對於孩子近視防控的意識仍舊十分薄弱。
  • 4億中國孩子已經近視!科學預防治療,家長必須做好這幾點!
    昨天是「世界視力日」, #我國近視人數超6億人# 登上熱門話題! 其中超過50%的都是青少年
  • 蝶適DISC:近視不可逆,預防近視需趁早
    要保證良好的學習效果,視力健康是基礎。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學業壓力大、長時間玩電子產品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孩子近視。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幫助孩子預防近視。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而大學生已高達90%。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依賴......隨著當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視的發生率正在不斷攀升。
  • 【家長必讀】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孩子近視問題?
    據統計,80%高度近視孩子吃虧在父母的一個「等"字上。很多父母都會這樣想:「再等等」正是孩子高度近視的罪魁禍首,研究發現:大部分孩子近視本可以防控,在孩子剛剛近視的時候,如果正規驗查、及時防控,是有可能得以控制的。而一旦等到形成真性近視,將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孩子近視,家長別慌!找到「元兇」最關鍵
    >還是「假性近視」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反映看物體模糊,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近視,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帶孩子去眼鏡店配一副眼鏡。>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第一次去醫院檢查眼睛時,發現近視度數已經比較高了,家長後悔莫及。
  • 孩子近視家長焦慮?切勿病急亂投醫!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30%,大學生約為90%。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改善兒童、青少年近視刻不容緩!「聽說多吃藍莓能防近視」、「聽某某家長說針灸按摩把小孩近視治好了」,「是不是一旦帶上眼鏡就摘不了了」,「要不給孩子做個近視手術」……,社會上流傳著許多防治近視的說法和方法,到底是真是假?哪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呢?
  • 孩子打針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打針這事對父母來說是個挑戰,畢竟大部分孩子都害怕打針,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今天,春藤特邀時衛玲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三個要點: 1、要誠實,不要哄騙 家長要給孩子合理的心理預期,告訴孩子打針會有點疼,但是打完以後很快就不疼了,而且打完針後身體更強壯、更健康。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了解打針的過程。
  • 孩子上網課,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近視了,家長一定要重視
    疫情之下,孩子不能背起書包去學校,都紛紛在家裡上起了網課。雖說孩子上網課可以提高他在家學習的效率,但一天到晚眼睛對著屏幕,家長的擔心也來了:孩子會不會容易近視?畢竟之前每天讓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都不敢超過半個小時。家長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孩子本來就處於容易近視的年齡,長期盯著電子屏幕確實有近視的風險。
  • 對於多動症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對於多動症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時間:2021-01-11 10:42:44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家庭作為兒童日常生活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是兒童生理、心理發展和社會化的重要環境,在兒童的生長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家庭的照護、教育方式和多動症兒童問題的嚴重程度可以互為因果關係。
  • 孩子近視只是手機惹的「禍」?看完本文,百分之八十家長啞口無言
    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都已經患上了近視,小小的年紀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鏡,這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家長們的第一想法就是「手機惹的禍」,因為每次帶著孩子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總是不忘叮囑家長:「孩子現在還小,應該注意對其視力的保護,不要每天都讓孩子盯著手機看。」但是有些家長已經非常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了,孩子卻還是沒能躲過「近視的困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心理問題的早發現和早治療對人終身健康的助益已經成為普遍共識。」馬軍稱,從這一角度來看,《方案》將青少年作為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道防線——學校抑鬱症篩查很有意義抑鬱症的成因紛繁複雜,既有遺傳、生理因素,也有家庭關係、社會文化因素。其中,家庭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尤為重要的因素。
  • 假性近視說法是謬誤,近視就是近視!
    說起近視,大概沒有什麼比「假性近視」這一說法更深入人心。 在近視防控專科,總有很多家長向我們提出類似的問題:「假性近視」能治好嗎?「假性近視」會變成「真性近視」嗎?「真性近視」是真的治不好嗎?
  • 【健康知識】上網課如何保護視力?戶外運動能否預防近視?這份護眼...
    尤其應該多做哪些類型的運動?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適當的戶外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孩子們的健康狀況,對於兒童青少年近視的防控也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日間活動不僅能夠預防近視發生,對於已經發生近視的孩子能起到控制近視發展的作用。
  • 健康內江丨@家長們必看——有關於驗光配鏡背後的秘密!
    健康內江丨@家長們必看——有關於驗光配鏡背後的秘密!孩子還那麼小,散瞳會不會傷害眼睛?如果是真近視,應該怎麼做?小孩戴眼鏡後,是不是容易越戴越深?
  • 再談家長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定位與角色
    小學期間是近視的高發階段;初中期間,仍然會有一部分尚未近視孩子會發生近視,已經發生近視的孩子的近視度數也有可能不斷加深;高中期間,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加,開始大量的近距離閱讀學習,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因此是近視發生發展的「重災區」。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儘量避免或延緩孩子近視的發生。
  • 健康科普|@老師和家長,你知道該如何保護孩子視力嗎?
    預防兒童近視,家庭和學校的成長環境尤為關鍵,家長和老師應該如何保護孩子視力?1.保證孩子白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教師和家長應密切合作,保證孩子每天進行2小時以上白天戶外活動,寄宿制幼兒園不應少於3小時。
  • 愛爾遠程視覺謝培英教授, 怎麼分辨孩子真假性近視
    前段時間有個報導:4歲的孩子近視600多度。現在近視的患病率越來越高,更嚴峻的是,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就出現近視。家長都很發愁,特別不想孩子戴眼鏡。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兒童近視。  近視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 5歲男孩近視1000度,醫生找到「元兇」,就隱藏在孩子身邊
    每一位家長都會關心孩子的眼睛健康,因為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孩子年齡小,視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平時不去保護眼睛,很有可能近視,甚至會出現眼部疾病。
  • 孩子哪些表現可能是近視的信號?
    比如孩子幼兒園階段,眨眼可能更多的是由於過敏或倒睫所引起的,並不是近視。另外,乾眼、結膜炎等眼部疾病,也會出現難以自控的經常眨眼,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紅。如何判斷孩子是真的近視還是「假性近視」?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反映看物體模糊,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近視,常見的解決方法就是帶孩子去眼鏡店配一副眼鏡。
  • 戴眼鏡會加深孩子的近視「度數」嗎?家長別擔心,先了解一下
    可以說,孩子接觸電子產品、觀看電子產品等是會造成孩子近視的。但是,電子產品並不是造成孩子近視的唯一因素。有些家長應該深有體會,明明已經沒有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是孩子還是近視了?比如經常練鋼琴的小姑娘,最後會診斷出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