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出身的石勒,憑燒殺搶掠爭得皇位,依靠漢人與文化保皇權

2020-12-10 騰訊網

石勒,十六國時期後趙的開國皇帝,他雖是奴隸出身,又曾經當過強盜,並通過燒殺搶掠爭得皇位,但即位後為保住皇位和國家政權,他重用漢族能人,還特別重視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等,曾經創造了當時北方最強的國家。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石勒的曲直經歷。

一。從奴隸到強盜,後當上了「將軍」

石勒出生的年代正是晉惠帝司馬衷在位期間,當時發生了歷時16年的「八王之亂」,西晉政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北方匈奴、羌、氐等五胡趁勢攻入中原,互相廝殺,趕走了西晉王室,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政權,歷史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

石勒是羯族人,他年輕時在羯族人中的地位很卑微,相當於奴隸一樣。

那時國家因戰亂又發生饑荒,許多胡人佃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就趁機逃散,為此當時就有人做起了買賣胡人的生意。而時年二十多歲的石勒也被當作胡人抓住,被賣到師懽家當了奴隸。

因為石勒長大後,雖然不識字,但身體健壯又有膽力,他善於騎射並且很有軍事才幹。主人師懽看石勒長相不凡,以為他不是尋常之輩,就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

獲得自由身的石勒憑藉自己的武功,召集18名土匪號稱「18騎」,當上了掠奪絲綢等珍寶的強盜。他們先投靠販賣商人汲桑,後又隨汲桑投奔了公師藩的反晉部隊。但因戰敗而再次落草,最終被匈奴漢王劉淵收編。

剛到劉淵處的石勒,為了表現自己,他假裝得罪了劉淵,投奔到劉淵勁敵張伏利度部下,並為他屢次立戰功得到張伏利度的重用,最終乘其不備奪得了軍權,為劉淵成功收服了張伏利度及其部隊。劉淵太高興了,立即加封石勒為督山東徵討諸軍事,把張伏利度的部兵交給石勒指揮,從此石勒的軍事力量日益壯大,後又因戰功卓著,被劉淵封為安東大將軍。

從此,這位奴隸出身的強盜,演變成了「將軍」,在五胡亂華的戰亂中屠殺無辜百姓,攻城拔寨,充當了前趙的馬前卒、忠實走狗。

二。重用漢族能人,重視教育文化

公元311年,石勒率兵全殲西晉主力,攻破洛陽。一年後,他以襄國為中心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七年後,石勒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史稱後趙,接著攻滅鮮卑段氏、滅前趙,統一北方大部分地區,依淮水與東晉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公元330年,趙王石勒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平,建都鄴城。

當上「皇帝」後的石勒,為了維持其統治地位,鞏固皇權,他重用漢人謀臣張賓,在本國內實行胡、漢分治。他雖然自己是個粗人,不懂文化知識,但卻非常重視文化教育,還特別喜歡儒家文化。

石勒學習西漢王朝管理天下的經驗,在統治區域實施減租緩刑,並求賢納諫;組織開辦學校,首創小學教育,創辦考試制度;重新制定度量衡,在國內禁止酗酒,保護農業發展,還立法嚴防貪贓枉法,促進了後趙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為民族融合做出了積極貢獻。

石勒曾經有著極強的統一全國的願望。他稱帝後,詢問大臣們自己可比古代哪個開國皇帝?有人拍馬屁地說他超過漢高祖、魏武帝,可比軒轅氏。石勒卻認為言過其實了:「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然猶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者,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朕在二劉之間,軒轅豈所擬乎!」(成語「鹿死誰手」就源於他的這句話)這表明石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認為自己不如黃帝、漢高祖能一統天下,但也不願當曹操、司馬懿父子那樣沒能統一天下的霸主。

總之,奴隸與強盜出身的石勒,前半生依靠燒殺搶掠,在五胡亂華中收買人心,攻城掠地,踏著災民及晉軍士兵的屍體爬上了「皇位」;但即位後,卻重用漢人、重視文化教育,並能發展農業生產,減輕民眾負擔,做出了有利於民族融合的善事,可以說是對其前期作惡的部分補償吧。石勒一生的功與過各半,對其如何評說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劉聰石勒入主中原
    石勒出身少數民族,又是奴隸出身,轉戰多年,跟過多個主子,一直缺乏一個明智的謀士輔佐,張賓漢人,自恃有才,必將立功名於後世,但擇主很重要,投其他的人,可能因自己位卑而得不得重用,或因不識貨而遭棄用。石勒功未成,名未就,正需一個幫手,所以兩者一拍即合。當時的形勢,有利於石勒成就大業。
  • 從奴隸到皇帝,羯人石勒的逆襲: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真實發人深省
    十六國初期,劉淵的漢趙、石勒的後趙先後崛起,開啟了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但與歷史悠久的匈奴人相比,羯族的崛起略顯突兀;相對於出身貴族、享受漢文化教育的劉淵,曾經當過奴隸的石勒更加傳奇。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族群,為啥能在亂世中突然爆發出如此強大的能量?首領石勒到底何德何能,能夠戰勝各族強勁對手?
  • 漢人史上唯一的一次「滅族行動」!一日殺數萬,屍首堆積如山
    那個時期居住在中原周圍的少數民族侵犯中華大地,抓住漢人除了屠殺就是奴役,手段極其殘忍,漢民族第一次面臨著亡族的危險。冉閔以清掃中原胡人為號令,要把胡人殺得退出中原,因為他知道胡人對於漢人很仇視,沒有和解的可能,不殺光胡人的話,這些胡人就會把漢人統統殺光,這就是著名的殺胡令的由來。
  • 五胡亂華之羯人石勒
    但石勒比他們都慘,他們至少還是個普通人,而石勒連普通人的身份都沒有,他是個奴隸,一個被人隨意買賣的奴隸。石勒為羯族人,上黨郡武鄉縣(今山西榆社縣)人。如果說匈奴是胡人的話,那羯人就是胡人中的胡人,羯的意思是被閹割的公羊,更具歧視性。石勒從小便在別人的莊園裡勞作,他幹活時耳邊經常響起兵戈鐵馬的聲音,於是他便問母親怎麼回事,他母親寬慰他說沒事,就是普通的耳鳴,年幼的石勒信以為真也便不予理睬。
  • 馴服的野獸:石勒
    石勒雖然是個胡人,但是對胡人並沒有多少同胞之情,也打算趁亂當人口販子。不幸的是,他的創業夢想剛起步就破滅了,老闆沒當成,連他自己也被人抓起來,販賣給了一個叫師懽(huan)的農場主。師懽的農場附近有一個大牧場,牧場主叫汲桑。汲桑是個大變態,喜歡大夏天穿大冬天的衣服,躺在厚厚的毛墊子上,讓人扇扇子,誰扇得不賣力就殺誰,在他手下能活下來的人,都有發達的肱二頭肌。
  • 奴隸皇帝石勒建立後趙,為何定都邢臺?
    你如果熟悉五胡十六國歷史的話,一定知道奴隸出身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統一北方後,定都於襄國,襄國就是邢臺。    邢臺古為邢國的國都,與衛國相鄰。公元前719年,衛國公子州籲殺衛桓公自立,開了弒君先例。州籲為人殘暴,不為衛人擁戴,就帶著大夫石碏(成語「大義滅親」的發明者)的兒子石厚去陳國請陳桓公向周王為自己說好話。衛人前去陳國殺掉州籲,石碏也派人殺了兒子石厚。
  • 奴隸之身到後趙皇帝,石勒走過的是最困難的逆襲之路
    石勒是如何淪落為奴隸身份,作為奴隸按說一輩子都難以翻身,石勒又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皇帝並在登基?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成為奴隸據說石勒在少年時代的表現便異於常人。西晉太安年間(302年),并州發生饑荒,社會動蕩不安,石勒與一同做佃客的胡人逃亡走散,就從雁門回來投奔甯驅。
  • 警告:曱甴已進入燒殺搶掠模式
    港府10月5日正式實施「禁蒙面法」,對無法無天的曱甴們衝擊十分大,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後,暴徒們立刻進入了燒殺搶掠的模式
  • 五胡亂華時是誰怎麼樣拯救了華夏文化?當時漢人悽慘到了什麼程度?
    五胡亂華時是誰拯救了華夏文化,眾多史學家一致認為是冉閔。錯!本人認為冉閔非但沒有拯救華夏文化,反而讓漢人遭到徹底的滅族之災!
  • 匈奴漢趙殘暴而亡,羯族石勒取而代之|兩晉南北朝史話連載05
    無數善良守法的窮苦青年從他家人身邊和工作場所,被官員捕去,兩人共戴一枷(枷,酷刑刑具之一,在木板當中鑿洞,套到頸上),徒步越過海拔高達2000米的太行山,走向500公裡外的山東(太行山以東)奴隸市場,向大商人、大地主兜售。石勒有幾次都差些病死在路上,但押解人員不願豬仔減少,才幾次免於死亡。
  • 漢人最大的噩夢,他也讓羯族從歷史上徹底消失……
    他們的地位都很卑賤,是匈奴人的奴隸,既然是奴隸,肯定是不被當作人來看待的。受匈奴影響,漢族人也把羯族抓來當奴隸使用,石勒就曾經被賣來賣去。  西晉滅亡後,匈奴族劉聰佔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劉聰死去,劉曜乘內部變亂之機,奪取政權,遷都長安稱帝,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公元319年,石勒反劉曜,自稱大單于、趙王,定都襄國(今河北邢臺市),以河內等24郡為趙國,擁有民戶29萬,史稱後趙。
  • 卻被漢人滅族!
    當時的女真族分為熟女真和生女真,而女真族有很多的部落,其中一隻就是完顏阿骨打率領的部落,他們一開始也是遼國的奴隸軍隊,後來完顏阿骨打建立了女真族的政權金,滅了遼國和北宋。當然,關於羯族的起源和來歷還有很多的說法,到目前還沒有被史學家統一認可的說法。
  • 石勒的崛起|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走向強大之謎
    自東漢起,羯人隨南匈奴內徙,開始與并州漢人雜處。到西晉時期,羯人勢力衰微,基本被政府納入編戶系統,部落組織名存實亡。石勒雖出身部落小率之家,甚至還代理過小率,但地位與一般羯人無別。他幼時當過小販,後來又給地主做過田客(或說為奴)。晉太安年間(公元302—303年),并州飢亂,石勒與族人逃亡,饑寒交迫之餘,時刻擔心被官府抓捕販賣。石勒受人幫助,僥倖躲過幾個難關。
  • 後趙開國皇帝石勒
    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句話,叫「人貴有自知之明」,說得就是人要看清自己,不要不切實際飄飄然,也不能自輕自賤迷失自我。
  • 奴隸皇帝們,石勒和拜巴爾斯賣價最便宜,印度的一個蘇丹最值錢
    石勒,中國十六國時代,後趙開國皇帝淪為奴隸原因:主動賣身求活路出身種族
  • 歸趙侯印,羯族人石勒從奴隸到皇帝,其後人為爭帝位互相殘殺
    「將兵都尉」,《晉書載記石勒》:「勒將兵都尉年f瞻寇下邳,敗晉將軍劉長。」「歸趙侯印」、「親趙侯印」等傳世印,均為後趙時封侯印。自魏晉以來,大官僚、大地主們都擁有自己的莊園,田莊裡種田的佃客基本上都是匈奴胡人。十六國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歷史上著名的從奴隸到皇帝的少數民族人物。石勒,羯族,上黨武鄉(今山西武鄉縣)人,石勒是在少年時期被拐賣為奴的。
  • 「大禮儀之爭」:皇權與相權的最後較量!
    於是禮部商議將朱厚熜過繼給孝宗,以保皇位繼承的一脈相承。群臣商議,讓朱厚熜以皇子的身份從旁門進入偏殿文華殿後再擇日登基。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流程,群臣卻疏忽了一件事,他們忽略了這位少年天子的看法。在聽到這樣的安排之後,這位少年天子給予了嚴詞拒絕。朱厚熜認為他是來繼位的,而絕非是來當皇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