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肥胖的人喜歡吃肉,所以很多人認為肥胖是吃太多肉所導致的。
其實肉也分好多種,吃肉導致的肥胖只是因為吃了所謂的能量高營養價值低的肉,比如紅燒肉,一塊35克的紅燒肉熱量是183千卡,其中80%以上的熱量是來自於脂肪。
因此減肥完全可以吃肉,只是要清楚應該多吃什麼肉,少吃什麼肉。
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都為優質蛋白質,吸收利用率更高。
適當吃一些肉不僅可以提升一餐的飽腹感,降低餐後血糖反應,而且有助於促進肌肉的合成,提高基礎代謝,更有利於多多餘的脂肪代謝掉。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畜禽肉類40-75克,但是減肥期間可以適量增加。
之所以要增加,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減肥期間,主食的攝入量降低,通過主食攝入的蛋白質含量就降低了。比如少吃100克的主食,就會減少大約10克的蛋白質的攝入,所以需要通過增加魚蝦肉蛋奶豆類的食物來額外補充,大約相當於50克的魚蝦肉蛋類。
2)減肥期間,能量攝入降低,容易飢餓,而3大產能營養素中蛋白質是最能產生飽腹感的,肉類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所以減肥期間肉類的攝入需要適當增加。
3)減肥期間,很容易發生肌肉的流失,基礎代謝的降低,所以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即使再辛苦的鍛鍊,肌肉也很難增加。
減肥期間肉類的攝入量可以在膳食指南推薦量的基礎上再增加50克左右,也就是每天攝入90-120克,這個重量是指可食用部分的重量。
如何估算攝入量?
你不可能每次吃都去稱重,這是不切實際的。
建議以自己的手掌來估算,一般來說,中等身材的成年女性,攤開自己的手,手掌心這麼大這麼厚的肉大概就是50克左右,90-120克也就相當於2個手掌心大小,厚度也和手掌的厚度相當。
減肥期間完全可以吃肉,但是要選對肉。
1、必須打入「冷宮」的肉——脂肪高營養價值低的肉,比如肥肉、雞皮、鴨皮等。
2、推薦吃的肉——脂肪含量低營養價值高的肉,如瘦肉。
有些肉的熱量之所以高,是由於脂肪含量高如排骨、烤鴨、雞翅、肥牛等(脂肪越高越美味),因此吃肉補充蛋白質的同時,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脂肪。
因此減肥期間記住一個原則——吃肉就吃瘦肉。
畜肉類比如瘦的豬牛羊肉,瘦豬裡脊(脂肪含量7.9%),瘦豬肉(脂肪含量6.2%),瘦羊肉(脂肪含量3.9%),瘦牛肉(脂肪含量2.3%),瘦牛裡脊(脂肪含量0.9%),這些都是比較推薦的肉類。
禽肉類比如雞胸肉(脂肪含量5%)、去皮雞腿肉、去皮鴨腿肉等等。
3、禽肉比畜肉好,但不能只吃禽肉
一般來說,禽肉類脂肪含量低於畜肉類,且禽肉類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好脂肪),而畜肉類多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壞脂肪),從健康角度看,吃肉的話更建議選擇禽肉。
但是對於女生來說,適當吃些畜肉也很重要。女性在月經期間會損失一些鐵元素,畜肉中含有豐富的鐵,且主要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吃畜肉可以幫助補充鐵,避免在減肥過程中出現貧血、閉經等問題。
少吃1湯匙油就可以減少90千卡的能量攝入,因此不要忽視任何一個日常的控油細節,積少成多。
1)多蒸煮,少烤炸。建議多採用炒、燒、煮、蒸、燜、煨等方式。
2)肉片可以用鹽醃製以後,用沸水過一下再炒,可以減少用油量。或者加調料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
3)豬牛羊肉可以採用滷煮或涮火鍋。
4)排骨、雞肉、牛腩、骨頭燉煮之後,先放冷,撇油。
5)炒菜後記得控油,採用斜放讓油流出來,再盛菜。
6)不要吃炒菜的汁。
7)用餐時,準備一碗白開水,油多先過水。
1、保證每天合理的攝入量,建議在90-120克,大約相當於2個手掌心的分量。
2、選擇脂肪含量低、營養價值高的肉,也就是瘦肉,優先選擇禽肉,適當吃畜肉。
3、注意烹調方法,一定要做好:控油、控油、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