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十一,四大譯經家之一真諦三藏法師圓寂紀念日

2021-02-25 深圳金活利生藥業有限公司

  


農曆正月十一 ,是南朝來華高僧、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真諦三藏的圓寂紀念日。


真諦三藏法師


真諦(499~569,梵名波羅木陀),西印度優禪尼婆羅門族,原名拘那羅陀(華言親依)。少時博訪眾師,學通內外,尤精於大乘之說。他以弘道為懷,泛海南遊,止於扶南國。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譯經空前繁榮,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譯經高僧,來自印度的真諦法師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譯經家之一。


真諦梵名拘那羅陀,出身於西印度優禪尼婆羅門族,年少時到處遊歷,學通內外,尤精大乘學說。為弘揚佛法,遍歷千山萬水來到中國,翻譯經書,宣講佛法,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付出了無盡了努力。由於真諦法師是通曉經、律、論三藏,並從事翻譯三藏的高僧,所以被尊稱為「真諦三藏」。


梁武帝大同年間,真諦攜帶大量梵文經典來到梁都建康,譯經傳教,受到梁武帝親加敬禮。同年侯景叛亂,京城陷落,武帝被囚,士庶奔逃,真諦離京避難,輾轉到東揚州富春縣,在縣令陸元哲的招待下翻譯《十七地論》,由於戰亂半途終止。


侯景之亂平息後,梁室內爭方興未艾,真諦在京畿無法安然譯經,只得南下,在顛沛流離中仍然堅持譯經,一年中譯出《彌勒下生經》1卷、《仁王般若經》1卷及《疏》6卷、《中論疏》2卷、《九識義記》2卷、《轉法輪義記》1卷,又譯《新金光明經》、《唯識論》及《涅盤中百句長解脫十四音》等經論。


承聖四年(公元555年),真諦輾轉來到嶺南始興郡,後返回豫章,取道臨川郡,前往荒陬海隅的晉安郡,寄寓於佛力寺。在這段流徙中,先後譯出《大空論》3卷,《中邊分別論》3卷並《疏》3卷,《正論釋義》5卷。


真諦三藏法師譯《金剛經》



陳永定三年(559年),真諦已是61歲的老人,想到自己弘揚佛法,宣揚大乘經論的壯志難酬,因此萌發了離開中國,公元562年欲乘船返回家鄉,不料風向轉變,十二月間又漂回廣州,受到廣州刺史歐陽頠的供養,迎住制旨寺,奉請為菩薩戒師,盡弟子禮甚恭。


真諦自來中國,飄泊了16年,至此才有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開始了一段比較專心的譯經生涯。真諦在廣州的7年時間,譯出的經論及義疏等,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大大超過了前16年。


真諦譯經的態度極其嚴肅認真,特別注重準確表達經典的原義。他採取隨出隨書的方法,一章一句都要認真推敲,反覆核實,把意義吃透了,才動筆成文。為了保持文義的準確無誤,有時不得不犧牲文辭的通暢優美,所以他的譯文,具有文質相半的特點,有的地方甚至難免有晦澀難解的缺點。


從真諦所譯經論的內容來看,他所弘揚的主要是瑜伽學系無著、世親之學。真諦的翻譯,大都保存了原本的面目。文字雖然有些艱澀,或雜入他自己的解釋,但從其師承來說,大體是正確的。後來玄奘門下對其譯文批判未免有過分之處。又真諦傳譯主要經論大都經過講解。弟子們記述師義,通稱疏、釋,亦稱註記或本記。


綜計屬於撰述者達二十餘部,可見他不僅是著名的翻譯家,而且是極淵博的義學大師。這些疏記上保留了大量印度解釋經論的傳統學說及有關文獻,是有價值的研究資料,可惜都散失不傳,僅可於後人著述稱引文中略見一斑而已。




真諦本人,也因其卓絕的精神和豐富的譯業而受到後人的尊敬和紀念,在中國佛教史上,他與鳩摩羅什、玄奘、義淨,並稱為四大譯師而名垂不朽。


四大譯經家有二說,一為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二為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義淨,無論哪種說法,真諦皆為其中之一。


相關焦點

  • 紀念|正月十一 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真諦三藏圓寂日
    2021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一,是南朝來華高僧、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真諦三藏圓寂紀念日。
  • 譯經祖師——不空三藏法師圓寂紀念日,轉發功德無量!
    不空三藏法師(705~774),又稱不空智,唐玄宗賜號「大唐智藏」,獅子國(今斯裡蘭卡)人,生於唐神龍元年。法師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唐代密教開元三大士,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密教傳承第六代祖師。法師十四歲時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遇見金剛智大師,隨之來唐朝,亦說是隨叔父至武威、太原,後師事金剛智大師。
  • 唐密開元三大士之不空三藏法師圓寂紀念日
    不空三藏法師(705~774),又稱不空智,唐玄宗賜號「大唐智藏」,獅子國(今斯裡蘭卡)人,生於唐神龍元年。法師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唐代密教開元三大士,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密教傳承第六代祖師。法師十四歲時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遇見金剛智大師,隨之來唐朝,亦說是隨叔父至武威、太原,後師事金剛智大師。
  • 紀念 | 農曆十月十二 實叉難陀三藏圓寂紀念日
    2020年11月26日,農曆十月十二,唐代譯經家實叉難陀圓寂紀念日。實叉難陀法師(652-710),梵名Sikshananda,又作施乞叉難陀,譯作學喜、喜學,于闐(新疆和闐)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實叉難陀為唐代譯經三藏法師。(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分經、律、論三部分:經總說根本教義,律記述戒規威儀,論闡明經義。通曉三藏的僧人,稱為三藏法師。)
  • 鳩摩羅什圓寂紀念日,千古一僧的光輝一生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圓寂紀念日偉大的佛教翻譯學鼻祖、語言學大師鳩摩羅什法師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我們今天熟知的《妙法蓮華經》《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等均出自大師譯筆下他與玄奘大師、不空大師、真諦大師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並位列四大譯經家之首鳩摩羅什(344—413
  • 中國佛學四大翻譯家排行榜 唐僧僅第三 大都竟是印度人
    很多人都知道唐僧取經和翻譯,但是其實更多的還是印度人主動過來傳播和翻譯,不信請看中國國內公認的古代佛經四大翻譯家:4 不空不空(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梵語:Amoghavajra),音譯為阿目佉跋折羅,意譯為不空金剛,又名不空三藏法師,不空大師,或稱不空智,唐玄宗賜號「智藏」。密宗祖師之一。原籍北天竺,一說獅子國(今斯裡蘭卡)。
  • 農曆三月十四 實叉難陀始譯《八十華嚴》紀念日
    農曆三月十四日是唐于闐國實叉難陀始譯《八十華嚴》紀念日。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在東都洛陽大遍空寺開始翻譯此經,由武則天親受筆削,聖歷二年十月八日於佛授記寺完成全經。經文翻譯完成,由賢首法師講解這部《華嚴經》,當講到微塵世界剎海震動這個地方的時候,講堂及大地也都震動起來,大地六變震動,於是武則天就下了一道詔書,讚嘆實叉難陀。所以這部《華嚴經》不可思議的境界很多很多,太多了!一言難盡!《八十華嚴》,唐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或「唐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華嚴宗根本經典。
  • 農曆五月二十六 齊梁高僧僧祐大師圓寂紀念日
    農曆五月二十六,是六朝齊梁時代高僧僧祐大師的圓寂紀念日。
  • 唐道悟禪師圓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始譯紀念日
    天皇道悟(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3年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三,是唐代高僧天皇道悟禪師圓寂日。道悟(748~807),唐代禪宗高僧。俗家姓張,是婺州(今浙江省)東陽人。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始譯紀念日
  • 農曆五月二十二 《佛頂最勝陀羅尼經》譯出紀念日
    2014年6月19日,農曆五月二十二日,《佛頂最勝陀羅尼經》譯出紀念日。《佛頂最勝陀羅尼經》,一卷,唐地婆訶羅譯,是《尊勝陀羅尼經》的第二個譯本。高宗永淳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地婆訶羅在弘福寺與沙門彥琮一起譯出這部經。
  • 紀念玄奘法師
    按:今天農曆二月初五,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玄奘法師(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以下文字根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選編。年十三歲時出家。人問:「出家意何所為?」答:「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
  • 善無畏大師誕辰、波米•強巴洛珠活佛圓寂紀念日
    農曆10月初七為善無畏大師誕辰紀念日,公曆11月20日為波米·強巴洛珠活佛圓寂紀念日。後來歸依寺內以禪、密著名的長老達磨鞠多,研習密教,受到鞠多的賞識,將總持瑜伽三密及諸印契完全傳授給他,得了灌頂,號為三藏。他又周行各地,遍禮聖跡,方便教化。八十歲左右,依師教導攜帶梵本,東行弘法,經過北印迦溼彌羅、烏萇等國,到了素葉城,應突厥可汗之請,講《毗盧遮那經》,然後再前進通過天山北路,達於西州(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寶應)。因為他的聲譽早已傳至漢地,唐睿宗特派西僧若那和將軍史憲,遠出玉門迎接。
  • 影響中國佛教發展的四大譯經師,不僅只有唐三藏
    在長達10個世紀的佛經翻譯過程中,有4位大師在譯經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被尊稱為中國四大譯經家,分別是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人。他幼年隨母出家,初學小乘,後遍習大乘,尤善般若。後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興派人將其迎至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尊為國師,成為我國一大譯經家。
  • 農曆四月十三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始譯紀念日
    鳩摩羅什大師(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4年5月11日,農曆四月十三,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始譯紀念日。經錄記載,鳩摩羅什法師於姚秦弘始元年四月十三日開始翻譯此經,直到六年四月二十二日譯畢。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全名是鳩摩羅什婆,意譯童壽。羅什的父親原本為天竺國人,出家後來到龜茲國,與國王的妹妹結婚,生下羅什。羅什年方七歲,就隨母親出家,隨後遍遊西域各國,縱觀群籍,尤其善於大乘佛法。鳩摩羅什法師成名後定居在龜茲,前秦國主苻堅於建元十九年使呂光伐龜茲,獲師而返。
  • 三月十六 準提菩薩聖誕、禪宗二祖慧可圓寂紀念日
    準提菩薩(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3年4月25日,農曆三月十六,是準提菩薩聖誕日。準提菩薩,菩薩名。準提,梵文Cundī,又作準胝、準泥、準提觀音、準提佛母、準提佛母,意譯清淨。禪宗以準提為觀音部之一尊,深加尊崇。日本臺密以準提入佛母中,視為佛部之尊;東密則以準提為六觀音之一,攝於蓮華部中六觀音(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提觀音、如意輪觀音)中。觀音分入六道,準提菩薩即為觀音濟度眾生之應化身。準提菩薩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之遍知院,身著輕羅綽袖之衣,腰系綬帶,手腕佩以白螺,呈十八臂三目之相。除十八臂之外,尚有多種形像。
  • 特別紀念 農曆三月十四 「八十華嚴」始譯紀念日
    2016年4月20日,農曆三月十四日,是《八十華嚴》始譯紀念日。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實叉難陀於證聖元年三月十四日,在東都洛陽大遍空寺開始翻譯此經,由武則天親受筆削,聖歷二年十月八日於佛授記寺完成全經。
  • 農曆十月十一: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師圓寂紀念日
    ‍2020年11月25日(農曆十月十一)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師圓寂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