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在二本院校的學生們 第A10版:主打 20201011期 濟南時報

2020-12-16 濟南時報
  

黃燈
□新時報記者 徐敏
  比起頂著無限光環的重點大學學生,二本院校的學生總是缺少一些「存在感」。他們很多出身平庸甚至寒微,來自小城鎮或者農村家庭,大多沒有遠大理想和激昂的生活態度,一生平凡。在二本院校任教的非虛構作家黃燈,近期出版了《我的二本學生》,聚焦和關注她所教過的二本院校的學生。這些學生雖然算不上社會上的精英群體和中流砥柱,卻折射了中國最為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他們的命運,勾畫出中國年輕群體最為常見的成長路徑。
非虛構視角下的二本學生
  黃燈是近幾年非虛構寫作領域中備受關注的作家之一,目前她任教於廣州市的一所二本職業院校。
  2016年1月,黃燈發表《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文,以一個博士的身份,以及兒媳婦的角度,關注農村的留守兒童、養老、醫療等基層問題,引發了春節期間全國鄉村話題大討論,並被中央電視臺拍攝了紀錄片《家在豐三村》。2017年,黃燈出版了當代農村家族口述史的作品《大地上的親人》,其「序言」部分《逃離與回望》,獲得「第二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非虛構主獎。《我的二本學生》首發於《人民文學》雜誌,引起強烈反響,近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從書名中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記錄二本院校學生學習、生活、就業以及精神狀況的作品,以黃燈最擅長的非虛構的形式創作而成。事實上,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教學札記,或者說更像普通高校教務處要求老師提供的教學反饋,不過黃燈用另一種語言和形式表達了她對多年從教經歷的審視。在這本書的序言《看見他們》一文中,黃燈闡述了寫作這本書的初衷:當年她也畢業於一所二本院校,2005年博士畢業後又進入二本院校做了大學老師,見證了80後、90後兩批年輕人的成長。自我成長和見證他者成長的參差圖景讓她思考,20多年間,這些起點不高的二本學生是否與她一樣,總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資本,越過一個個在今天看來無法逾越的暗礁?
  在大眾教育化的時代,越來越多年輕人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然而事實上只是很少數的優秀者或者說幸運者進入重點大學,大多數只能走進數量龐大的普通二本院校。而這些學生從踏入二本院校的校門那天起,就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沒有太多野心,也從未將自己歸入精英的行列,他們安於普通的命運,也接納普通的工作。「我深刻意識到,中國二本院校的學生,從某種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國最為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他們的命運,勾畫出中國年輕群體最為常見的成長路徑。」黃燈認為。
  在夾雜著自我瓦解、自我提問以及自我解答的寫作過程中,本書的落腳點,意在探討中國轉型期青年群體尤其是普通青年群體的命運和可能。黃燈自言,這些文字不僅面對教學日常,更面對青年成長、命運和去向,它打開和呈現了一個群體隱匿的生命境況,是有關年輕個體的生命史和心靈史。
不富有不「開放」的廣東孩子
  在這本書中,黃燈所關注到的學生大多來源於廣東。這不僅是因為學校位於廣州市,絕大多數學生來源於廣東,也和湖南人黃燈在這裡感受到的異質性生活有關,更和廣東複雜維度與她先前的南方想像的落差有關。但其直接動因,則源於一次課堂的偶遇。
  2006年5月17日,周三。課表上,排給黃燈的是計算機系的《大學語文》,根據教學進度,當天安排的是作文課。因為天氣是少有的大颱風,黃燈將原本準備好的作文題臨時改為《風》,讓學生現場完成。作業收上來後,一個名叫鄧樺真的女孩所寫的內容讓她無法平靜。「從她簡短的敘述中,我還原了一個家庭的基本脈絡:多子女、半年沒拿到生活費、家庭月收入不足一千,因為父母年齡不到四十五歲,樺真申請的助學貸款被拒。」黃燈寫道,這名學生所描述的狀況和無奈,讓入職不久的她極為震撼。
  和很多人一樣,多年來黃燈看慣廣東經濟發達和改革開放的宏大敘事,親聞珠三角火熱的經濟勢頭對全國吹起的號角,對南方的理解和想像始終停留在發達、開放的單一向度。偶然的《風》,讓她第一次糾偏了這單一的印象,她從來沒有想到,僅僅通過一次課堂作業就能窺視到學生群體中竟然還有很多面臨吃飽穿暖層面的現實困境。這些學生要麼來自不知名的鄉村,要麼從毫不起眼的城鎮走出,身後有一個打工的母親或一個下崗的父親,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務農、養殖、屠宰、流連於建築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點小生意,是他們父母常見的謀生方式。而這些,與黃燈以及多數北方人概念上的廣東,差距甚大。
  刻意聚焦廣東學生讓黃燈意識到,本地生源與她所成長的湖南以及很多北方省份的學生所不一樣的是,他們在上大學時很少會考慮離開家鄉去外地讀書。不只是大學,也包括碩士以及博士階段的教育。「這種對故土的牽念,與廣東改革開放的形象,形成了奇妙的對比。」黃燈寫道。而探及學生們對故土貪戀的原因,一方面源於對外地的陌生和對北方的隔膜,另一方面則源於他們頑固的生活習慣,比如無法想像不能天天洗澡、天天喝湯以及天天說粵語的生活。當然或許還有人們都知道的真相:廣東本來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中國經濟發達的熱土,他們沒有理由去比之落後的內地。
  超出了大多數人對廣東學生的認知,黃燈所接觸的本地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並不富有,也超乎尋常的貪戀故土。
平凡學生的精神光芒
  這本書中,最讓人感受到黃燈對學生一腔赤誠的地方在於,儘管書中寫到了上百個她教過的學生,黃燈無一不清晰地寫出他們的名字、所在班級、相貌、性格、家庭情況以及畢業後就業情況等信息。這些畢業於二本院校的學生大多成了社會上最普通的謀生人群,有考了3次研究生最終考入復旦大學的二本學生冉辛追,也有真正有目標和夢想的喜歡寫武俠小說的農村男孩王國偉,還有2005級文秘專業,畢業不久就因腦瘤去世的女生朱潔韻。當然,更多的是性格上沒有鮮明稜角,學習和工作都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庸常的普通人。
  人們總是願意將目光聚焦在那些進入名牌大學的學生身上,認為他們不僅天資聰穎並且勤於用功。黃燈在接觸了十幾年的二本學生之後發現,這些孩子們也是從高考的千軍萬馬中闖過來,也懷揣著「多考一分,幹掉千人」的激情。他們中有些甚至也是班裡學習成績的佼佼者,或者是村裡唯一走出的大學生,他們的格局和胸懷並不遜色於那些邁入更好大學的孩子。
  比如早逝的朱潔韻,黃燈翻閱了她多年的作業後發現,她也曾有一個闊大的世界。她不關心糧食和蔬菜,不關心愛情和美貌,她的筆下有遇難的礦工、落後的農村教育等社會問題。比如喜歡畫畫的陳倩,她後來加入了丈夫的家族企業,將其經營得風生水起,是受益於時代發展之勢的典型代表。時隔多年,黃燈始終記得他們,「他們像一群螢火蟲,在夜空中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恰如他們獨自蓬勃的青春。」黃燈坦言,這種光芒令她著迷。
  在教學過程中,黃燈喜歡和學生探討農村教育、文化發展以及青年人的精神困惑等問題,有些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異常深刻而通透。其中有些人清醒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他們並不排斥看起來並不太公平的高考制度,畢竟這是目前寒門弟子可以改變命運的為數不多的途徑之一。「我們並不奢望得到幸福,只祈求避免不幸。希望能夠賺很多的錢,如果賺不到,就平平凡凡生活著。」正如一名讀過《我的二本學生》的二本院校的畢業生所言。
  而透過這些極為細緻和具體的生命切片,黃燈看到的已經不再是二本學生,而是85後、90後這一批年輕人。儘管年輕人的奮鬥夾雜了無數心酸,但他們蓬勃的生命力依然呈現出了生命本身蘊含的創造本質。他們努力、認真、淡定,有著無法想像的韌勁;他們蘊含的巨大力量,足以迸發出各種可能。

相關焦點

  • 體壇名宿給濟南體育「開方」 第A10版:城事 20201210期 濟南時報
    日前,體壇大咖們通過新時報APP這一平臺參與進來,為濟南體育事業發展提出了不少可行的「金點子」。劉越:打造校園足球生態環境  知名足球評論員、中國足壇名宿劉越,是土生土長的濟南人。「濟南市有著悠久的足球運動傳統,在目前的社會氛圍以及國家導向中,我們的青少年、社會大眾需要更多地參與到這項運動當中去。」
  • 985、211院校的學生考研考不過雙非與二本的學生?
    在考研中,考研學生的本科學歷背景的影響一直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點。目前很多關於985、211院校的學生考研考不過雙非,二本的現象也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這個現象存在嗎?存在!那這個現象普遍嗎?不普遍。
  • 二本學生「逃離」雙選會
    總的來說,由於實體企業偏多,所以在二本院校的校園招聘裡,大部分崗位薪資水平偏低;上升空間狹窄,專業成長路徑也不夠清晰,再加上部分企業的工作環境也實在算不上友好。與這種現實相反,在大學生活中,二本院校的學生對職場的期望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其實沒什麼兩樣。
  • 我國最低調的二本院校,學生畢業就是公務員,不愁找不到工作!
    崗位少,競爭大,每年都有大部分學生畢業後抱怨就業壓力大,找工作難,從近幾年畢業情況來看,這個問題還在進一步加重。面對就業壓力,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偏向於公務員這方面,畢竟是鐵飯碗,那麼對於有這想法的學生,選擇哪些院校比較好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所大學,雖然只是個普通的二本院校,但是學校實力不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如圖,它就是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河北承德一「二本」院校不準「三本」學生考研?
    不過,近日,竟然爆出來自河北的承德醫學院竟然在公告中明確表明,該校不接受三本及獨立學院學生報考。該行為引起了不少學生的質疑,事情的來龍去脈究竟如何?事件背後也反映出我們研究生招考中存在哪些問題呢?一、「二本院校拒絕三本學生報考研究生」事件始末近日,多位考生在下載考研準考證時發現自己「竟然未通過招生單位審核」,原因竟是學歷不達標,承德醫學院校方表示自己早已表明不接受三本和獨立學院的學生報考。
  • 二本院校的學生如何考上985大學的研究生:要麼做夢,要麼做事
    網友原話:我是四川人,就讀於廣西本科二本院校,打算考四川大學的研究生,我爸說只給我一次機會,我開始懷疑自己,怎麼辦?我本科讀的是重慶郵電大學,也屬於二本院校,只是收分高,基本就沒有一本線以下的專業(重慶本地的生源除外)。我是郵電畢業後工作了大半年,覺得沒出路,所以才去考研的,本科期間高數學的還算紮實,就英語差,準備了四個月多吧,考的川大工學化學工程專業。
  • 二本學生畢業也想當「公務員」?看看這所院校,心願90%完成了
    我國有這麼一所二本院校,雖然知名度不高,但畢業的學生卻很容易就可以考上公務員,畢業後直接擁鐵飯碗,這是多少學生羨慕不來的啊。這所二本院校知名度不高,卻容易上岸公務員—上海海關學院這所院校的名字叫「上海海關學院」,是一所二本院校,這所院校知名度並不高,平時也是很低調的一所大學,知道它的學生還是比較少的。
  • 中國四強濟南佔倆 第A14版:競星柒/賽點 20160124期 濟南時報
    其中,由濟南時報主辦、興業銀行和外海悅動城聯合協辦的濟南賽區,為中國區總決賽輸送了冠軍大友集團隊、亞軍宏建偉業隊。昨日,濟南賽區的兩支隊伍表現出色,均晉級半決賽。【大友集團隊】 在全國賽場依然強勢  作為本屆世界盃的重要組成部分,濟南賽區以場均超過7個進球的紀錄,成為全國諸多賽區的標杆。很多人都在嘀咕,濟南賽區表現如此出色,該賽區的冠軍球隊能在全國平臺上表現如何?
  • 一本,二本,三本,獨立院校的區別
    而且一本二本三本都屬於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培養同學們的知識能力,和所學專業的專業能力。學歷指大專、本科、研究生,也可以指學士、碩士、博士(其實這是學位概念,只不過絕大部分人不在意)。一本的分數線要比二本高,而二本的分數線要比三本的高。主要區別就在於一本會比二本和三本好就業。
  •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讀研,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選擇考研的學生都能如願的去理想院校讀研,如果實力不允許或者複試被調劑,最後有一個二本院校讀研的機會,那麼有必要讀下去嗎?一、考研目的。
  • 二本學生如何擇校?這4所工科高校讓你感受高「性價比」
    但是我國排名靠前的那些工科名校,對於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面對工科名校的超高錄取分數線,也只能是「忘線興嘆」,根本沒有辦法報考。這樣的情況下,這類學生可以另尋他路。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普通二本學生適合考取的4所「性價比」很高的工科類高校。這些高校都是地區性知名度比較高的學校,如果自己的分數在二本分數線以上,就可以重點考慮,適合撿漏。
  • 這些二本院校學費很高,普遍在5萬左右,普通家庭謹慎選擇
    每一位高三學生非常在乎自己的高考分數,因為成績越好,越有機會進入本科院校,尤其是我國一些公立本科院校,大學的學費是非常低的,一般每年的學費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普通家庭都能夠承擔得起。哪怕家庭情況稍微貧寒的學生,每年幾千元的學費還是可以承受的。所以為了擁有更好的前景,同時為了繳納更低的學費,報考本科大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有些二本院校的學費非常高,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在大學的發展歷程當中,一般分為一本大學、二本大學以及三本大學,每種類型的學校在學費方面也是大相逕庭的。
  • 河南城建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院校?
    河南城建學院河南城建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院校?河南城建學院既有一本,也有二本招生。2018年河南城建學院增土木工程(裝配式建築方向)、工程造價(數位化建造方向)、城鄉規劃(城市設計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輸配電方向)四個在河南進入一本招生(只招理科生);其他的專業為二本招生。河南城建學院怎麼樣?
  • 民辦二本和普通二本的5個區別,分不清容易吃虧,第4點很重要
    民辦二本和普通二本的區別應該大家都知道這兩種院校的存在吧,一般來說某某某學院是屬於普通二本,某某大學某某學院屬於民辦二本,這是一般有這樣的分布規律,下面讓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二者的區別吧。像類似於河北省內河北北方學院的這種二本院校,就沒有相應的大學的支持,但是一般公辦二本分數較高,學校的專業性也會很強。一般在招生的時候看學生的學歷,對於公辦二本的學生是比較歡迎的。
  • 二本學生折射了中國最為多數普通年輕人的狀況|安娜·伯恩斯|作家|...
    此外,兩位作家還曾合著電影腳本《市郊人·信徒天堂》,也將於近日出簡體版。《送奶工》[英]安娜·伯恩斯 著 吳潔靜 譯讀客文化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0-08反性騷擾運動2017年自美國興起,到2018年向全世界蔓延,越來越多探討性暴力的文學作品開始受到關注。
  • 那些考了一本院校分數卻上了二本的考生,現在後悔了嗎?
    首先,要弄清兩所大學的分數線高於一本分數線的原因,近年來,由於普通大學招生計劃沒有大的變化,但各地區高考人數逐年增加,於是,一本大學的競爭力更強,從而高於一部分二本學院和大學的錄取線。其理由二是很多考生在高考分數達到本科一批時,由於本科一批的錄取線不高,害怕競爭力大,所以第一志願的學生直接申請本科二批比較中意的專業,在現在高考平行報名錄取的情況下,高中錄取分數線由高到低,從而直接提高了二本學院的錄取線。另外,一部分二本大學的專業很受歡迎,也有地區優勢,很多普通的二本大學的錄取分數比偏僻地區的一本大學高,例如,醫學系的大學。
  • 《我的二本學生》:聆聽青春的心跳
    在《我的二本學生》中,黃燈最可貴之處在於她的姿態,有她的自述為證。讀過學生的習作《風》之後,黃燈寫下這樣的話:「其坦率的文字,悄然照亮了我內心忽略的角落,瓦解我內心的偏見,並通過彼此的赤誠相見,一點點卸下我早已淤積的虛空,讓生命的姿勢一點點下蹲,並在具體的生命觀照中,找到內在的充盈。」  批閱學生的作文,對黃燈來講不只是教學任務的完成,還可以因之心生觸動,調整生命前行的方向。生命的在場與精神的不缺席,是這本書之所以厚重、深邃的根本原因。
  • 適合二本學生的5所師範大學,實力強勁,畢業生認可度高!
    家長們也開始根據自己孩子的考試分數,來選擇專業和大學。很多學生希望能夠在將來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獲得鐵飯碗工作。但是很多學生分數並不是很高,只能上「二本」院校。下面筆者就為大家推薦5個適合「二本」學生的師範大學。這些學校的實力同樣強勁,並且畢業生的認可度也很高。
  • 二本學生想考研到211、985學校困難嗎?有機會保研嗎?
    要是說不接受二本的話,那幹嘛不在招生條件明確公布或者在初試環節淘汰?他們的話不能代表所有人,他們複試被刷是因為導師更看重的是優質生源或者他們項目匹配度高的學生。複試至於被刷的原因可能是學長學姐們都不知道,是導師還是學長學姐自身的原因?要知道每個學校專業的導師是人,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篩選標準吧?
  • 盤點江蘇省報考性價比高的幾所二本院校
    高考,大多數人都是處於中等水平的成績,也就只能報考一個二本院校。二本院校並不會差到哪裡去,只要選擇的學校合適,將來的發展也會很好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江蘇省報考性價比高的幾所二本院校:江蘇理工學院江蘇理工學院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學校是一所應用型高校。在地理位置方面分析,學校位於江蘇歷史文化名城,經濟較為發達。在教學基礎方面分析,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完善,有著常州最大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