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出現,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讓我們更加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伴隨著提升的是人們的健康保障意識,因此人們對完善健全的醫療保障制度也更加充滿期待。
和傳統商業保險相比,網絡互助的低門檻十分吸引人,各種互助平臺更是雨後春筍般出現讓大家應接不暇,對於同樣提供互助模式的網絡平臺,人們難免會陷入兩難,究竟加入哪一個呢?其實只要滿足條件,用戶同時加入美團互助和相互寶也未嘗不可。
目前相互寶和美團互助是網絡互助第一梯隊成員,我們就來對同樣具備充沛流量和用戶粘性的二者來進行對比:
首先來看看相互寶,目前相互寶參與人數已經突破1個億,意味著全國每1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相互寶的會員。相互寶分為相互寶大病計劃(適用於30天-59周歲人群)和老年防癌計劃(適用於60-70周歲),其中大病互助計劃保障癌症和另外99種重疾和特定罕見疾病,而老年防癌計劃僅保癌症,其他重疾比如腦中風、心肌梗塞等不予保障。
大病互助計劃最高互助金為30萬,輕度惡性腫瘤為5萬;老年防癌計劃最高互助金額為10萬,輕度惡性腫瘤為5萬。而在此基礎上,相互寶最近又推出了慢性病互助計劃。該計劃針對全國超3億慢性病人群,保障範圍根據年齡劃分不同人群:39周歲以內用戶的保障額度為30萬,40-59周歲的用戶為10萬。
但是隨著相互寶互助會員的增多,其分攤費用也跟著水漲船高。相互寶成立半年之後,成員分攤費用相較於剛剛開始時,暴漲了50倍,預測往後的分攤費用也將一直上升。
相比較而言,美團互助成立時間較晚,截至目前還不到一年時間,但其平臺互助成員已高達3115萬,這是一筆亮眼的數字。在互助方式上,不同於相互寶的確診即賠的重疾模式,美團互助採用的是「定額申領+報銷申領」方式。
根據患病會員年齡不同,定額互助金也有所不同,其中,出生30天-39周歲最高互助金為35萬元,40-59周歲最高互助金為10萬元。
「定額」互助金為單次最高互助金的20%,且一次性支付給患病會員。後續患病會員根據實際醫療費用,以「報銷」方式申領互助金,既保證了患病會員醫療救助的可持續性,又降低分攤會員的平均分擔成本。除此之外,最大的亮點是可以申請三次重疾互助。
而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美團又將其互助會員的保障範圍進一步擴大,父母可以為其出生30天以上18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加入互助。對於兒童高發重症,美團互助覆蓋嚴重手足口病伴併發症、嚴重川崎病伴冠狀動脈瘤、嚴重黏多糖貯積症、嚴重糖原累積病等多種大病,除此外,美團互助同樣覆蓋惡性腫瘤在內100多種重大疾病。
相互寶依託於支付寶這個巨大流量平臺,作為具備強大支付能力的支付工具,在支付寶平臺可以實現支付、理財、購物、出行、信用卡還款等多個場景的行業融合。而在互助領域中同樣能實現吃喝玩樂、出行旅遊、理財支付等集多功能、多場景於一體的就只剩下美團互助了。
雖然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作為互助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當年剛進入時,相互寶吸引了包括媒體在內的不少目光得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而美團互助的姍姍而至卻鮮有蜂擁而至的報導和曝光。加上美團互助入局互助領域時,市場上的互助平臺已經開始跑馬圈地,第一波流量紅利已被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瓜分的所剩無幾。
但是網絡互助本就是需流量、用戶粘性、支付能力及運營能力高度集中的保障模式,而美團自生流量且強大支付的能力及其具備的場景優勢,也為美團互助未來的發展帶來了無限想像空間。
整體比較,兩個平臺都各有其特點,大家在選擇互助平臺時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互助計劃,而就算已經加入相互寶,但只要滿足條件,再加入美團互助也同樣可行。
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