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線還不到一周,字節跳動旗下"頭條百科"就深陷"抄襲門"——多位詞條作者稱自己編寫的詞條被頭條百科直接"搬運"抄襲,抄襲詞條的範圍從交通、地理到文學,涉及的類目不下數十個,且為了隱藏抄襲痕跡,頭條百科中部分詞條還存在刻意修改上傳時間的行為。
在知乎"如何評價頭條百科"的問題下,回答高贊的作者"Mr. Keyboard"稱,自己在惠州生活了二十多年,對惠州的交通了如指掌。近些年來,自己不斷更新完善了惠州的交通類百度百科詞條,包括"鵝嶺立交橋"、"港珠澳大橋"、"合生大橋"、"惠州公交線路"等詞條。在頭條百科上線之後,這些內容均原封不動地出現在頭條百科上,甚至連作者團隊裡詞條維護列表和團隊LOGO都被照抄。
被抄襲的詞條作者不止"Mr. Keyboard"一位。知乎作者"易塵Eason"直接在知乎上發問"可以請頭條百科將抄襲編輯的百度百科詞條全部刪除嗎?"。據"易塵Eason"介紹,他從2013年開始在百度百科編輯特色詞條,內容集中在日劇、日本電影、影視作品、音樂專輯、明星、話劇作品等,截止2020年4月28日,已編輯了1523個特色詞條。這些內容中許多詞條也"原封不動"地出現在了頭條百科的前身互動百科中。
從知乎網友的留言來看,頭條百科抄襲範圍甚廣,其中"百科文學與藝術組"、"氣旋類"、"登永嘉綠嶂山"、"環太平洋"等詞條均抄自百度百科。根據"Mr. Keyboard"的推算,頭條百科90%的內容涉嫌抄襲。
按照"氣旋類編輯指南"詞條作者的說法,詞條內容都是維護者經過多方查閱資料文獻,甚至翻譯外文編輯整理而成,此外,特色詞條都有編輯指南,這些指南是經過用戶一輪輪討論、修訂,持續迭代優化而成,而頭條百科連這些內容也都"照搬",讓作者感覺"自己的辛苦付出和版權都沒有獲得尊重"。
對於來自詞條作者的投訴,今日頭條黑板報的回應是:"頭條百科還處於初期測試階段,多有不足,歡迎指正。"發出回應的同時,頭條百科刪除了知乎網友投訴的詞條內容。
但這樣的回覆並不能服眾。在今日頭條黑板報的該條回復下,有網友指出這個回應混淆抄襲行為和具體詞條內容不符合規則,"沒啥誠意"。
顯然,詞條作者對頭條百科處於測試階段的說法並不買帳,他們列舉了頭條百科惡意抄襲的多條證據。比如,如"Mr. Keyboard"指出的,在詞條作者投訴之後,頭條百科會選擇性地刪除他投訴的詞條內容,不投訴的內容就不刪除。
知乎網友"Victor"指出,頭條百科為了隱藏抄襲痕跡,還刻意修改了內容上傳的時間。以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Delicate》為例,頭條百科詞條創建的時間為2017年10月16日,早於百度百科的2019年5月21日,看起來像是百度百科抄襲了頭條百科。但是如果點開頭條百科第一版的內容會發現,其編輯時間2017年10月16日竟早於《Delicate》這首歌所屬專輯《reputation》的發布時間2017年11月,不僅創建詞條"未卜先知",還在歌曲發表前編寫修改了四次。
針對頭條百科諸般抄襲行為,"易塵Eason"也在知乎喊話:"我在整個網絡平臺的ID都是"易塵Eason",如果其他家百科想要邀請我編輯,隨時可以找到我。但是他們沒有,就是暗戳戳地抄襲我。未免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