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楊國英觀察
這是超級灰暗的一周!
崩潰,是本周的關鍵詞——股市崩了,美股一周兩次熔斷,標普500指數四個交易,暴跌超過16%,英國富時100指數暴跌超18%,法國CAC40指數暴跌超21%,日經指數暴跌超17%……
崩潰的,不僅股市,原油價格也崩了,進入30美元/桶的超低區間。
還有比特幣,這個所謂恐慌時代的避險資產,本身已經淪為最大的風險,在過去的一天,比特幣創下了史詩般的記錄:20個小時,最大跌幅接近50%!
除了黃金,幾乎所有的資產價格,都在被拋售,都在崩潰。(黃金本周也是下跌的)。
這樣的崩潰節奏,就連巴菲特也承認:活久見!(表示在他有生之年,還沒有見過)。而就在上周,巴菲特還增持了達美航空,如果用散戶的眼光看,這個「抄底」明顯有點高,本周,達美航空跌幅又超過了10%。
這樣的崩潰節奏,對於高槓桿的超級玩家,我相信許多人已經破產了——如果高槓桿買入了歐美股市、做多了原油或者比特幣。
這種超級灰暗的景況,大家歸因於新冠疫情的蔓延。
是的,正是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加速蔓延,且短期未見拐點,才導致了當下全球金融市場的加速崩潰。
但是,這樣的崩潰節奏,難道僅僅是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嗎?!
肯定不是,單純是新冠疫情,金融市場不至於跌成這樣。
新冠疫情,僅僅是全球資產價格崩潰的導火索——其深層次的衍生思考是:金融市場已從單純對疫情的擔憂,升級為對歐美政治和社會秩序重新建構的擔憂,一句話,擔憂歐美進入亂世。
假設這種概率存在,哪怕只有5%的可能性,那麼就意味著:去全球化和「新社會主義」,可能會成為未來歐美的政治和社會思潮——讀一讀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最新演講吧,這個年輕的法國總統,我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具有深刻思想力的領導人之一,絕對甩川普幾條大道。
即便是超低概率的去全球化(或反全球化),也必然是要衝擊所有資產價格的,這意味著既有市場規則的改變,外貿、外匯、產業鏈……一切都可能被解構後,再重新建構。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全球金融市場確實存在這樣的擔憂,哪怕是超低概率的。否則,我們如何理解:比特幣不到20個小時,暴跌居然高達近50%呢?因為,作為避險資產的比特幣,其存在根本在於全球化,而如果全球化將遭遇巨大挑戰,那麼,比特幣的本身意義就不復存在。
討論這些有點燒腦,聊幾個現實的:
1,A股的抗跌性
本周,上證指數的跌幅,僅有4.85%,跌幅不到歐美股市跌幅的一半,堪稱全球最堅強的股市。
A股的抗跌性,這個我在上周(《下周,A股無大憂!》)講過,就不再細說了。
2,回歸傳統
當前全球市場,尤其是歐美股市,短期內,我認為,再跌跌也差不多探底了。但是,指數的探底,並不代表所有股票價格的探底。指數在探底之後,將迎來不同上市公司的估值分化。
A股也是同理。
這個我在最近兩三周,一直在呼籲,擁抱不受疫情(國內和國外疫情)幹擾的上市公司,民以食為天,要多關注這一類上市公司。
而對於科技股、尤其是估值高的,我建議還是要抱以謹慎態度。
3,超速反彈一觸即發
最近兩周,我一直在調倉、以及做一些期貨對衝,但整體倉位一點沒減,還適當加了一些倉位。
投資,永遠是意志力的比拼,永遠是與恐懼和貪婪進行鬥爭,而不是其他。不要總想著抄底逃頂,那純屬是胡扯。
我們需要關心的,永遠是價格與價值是否匹配,匹配了,尤其是低估了,一定要大膽入,並且一定要拿住。
記住,恐慌情緒一旦緩解,十天的跌幅,可能僅需兩天就能漲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