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恐慌,疫情僅僅是導火索……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楊國英觀察

這是超級灰暗的一周!

崩潰,是本周的關鍵詞——股市崩了,美股一周兩次熔斷,標普500指數四個交易,暴跌超過16%,英國富時100指數暴跌超18%,法國CAC40指數暴跌超21%,日經指數暴跌超17%……

崩潰的,不僅股市,原油價格也崩了,進入30美元/桶的超低區間。

還有比特幣,這個所謂恐慌時代的避險資產,本身已經淪為最大的風險,在過去的一天,比特幣創下了史詩般的記錄:20個小時,最大跌幅接近50%!

除了黃金,幾乎所有的資產價格,都在被拋售,都在崩潰。(黃金本周也是下跌的)。

這樣的崩潰節奏,就連巴菲特也承認:活久見!(表示在他有生之年,還沒有見過)。而就在上周,巴菲特還增持了達美航空,如果用散戶的眼光看,這個「抄底」明顯有點高,本周,達美航空跌幅又超過了10%。

這樣的崩潰節奏,對於高槓桿的超級玩家,我相信許多人已經破產了——如果高槓桿買入了歐美股市、做多了原油或者比特幣。

這種超級灰暗的景況,大家歸因於新冠疫情的蔓延。

是的,正是因為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加速蔓延,且短期未見拐點,才導致了當下全球金融市場的加速崩潰。

但是,這樣的崩潰節奏,難道僅僅是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嗎?!

肯定不是,單純是新冠疫情,金融市場不至於跌成這樣。

新冠疫情,僅僅是全球資產價格崩潰的導火索——其深層次的衍生思考是:金融市場已從單純對疫情的擔憂,升級為對歐美政治和社會秩序重新建構的擔憂,一句話,擔憂歐美進入亂世。

假設這種概率存在,哪怕只有5%的可能性,那麼就意味著:去全球化和「新社會主義」,可能會成為未來歐美的政治和社會思潮——讀一讀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最新演講吧,這個年輕的法國總統,我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具有深刻思想力的領導人之一,絕對甩川普幾條大道。

即便是超低概率的去全球化(或反全球化),也必然是要衝擊所有資產價格的,這意味著既有市場規則的改變,外貿、外匯、產業鏈……一切都可能被解構後,再重新建構。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全球金融市場確實存在這樣的擔憂,哪怕是超低概率的。否則,我們如何理解:比特幣不到20個小時,暴跌居然高達近50%呢?因為,作為避險資產的比特幣,其存在根本在於全球化,而如果全球化將遭遇巨大挑戰,那麼,比特幣的本身意義就不復存在。

討論這些有點燒腦,聊幾個現實的:

1,A股的抗跌性

本周,上證指數的跌幅,僅有4.85%,跌幅不到歐美股市跌幅的一半,堪稱全球最堅強的股市。

A股的抗跌性,這個我在上周(《下周,A股無大憂!》)講過,就不再細說了。

2,回歸傳統

當前全球市場,尤其是歐美股市,短期內,我認為,再跌跌也差不多探底了。但是,指數的探底,並不代表所有股票價格的探底。指數在探底之後,將迎來不同上市公司的估值分化。

A股也是同理。

這個我在最近兩三周,一直在呼籲,擁抱不受疫情(國內和國外疫情)幹擾的上市公司,民以食為天,要多關注這一類上市公司。

而對於科技股、尤其是估值高的,我建議還是要抱以謹慎態度。

3,超速反彈一觸即發

最近兩周,我一直在調倉、以及做一些期貨對衝,但整體倉位一點沒減,還適當加了一些倉位。

投資,永遠是意志力的比拼,永遠是與恐懼和貪婪進行鬥爭,而不是其他。不要總想著抄底逃頂,那純屬是胡扯。

我們需要關心的,永遠是價格與價值是否匹配,匹配了,尤其是低估了,一定要大膽入,並且一定要拿住。

記住,恐慌情緒一旦緩解,十天的跌幅,可能僅需兩天就能漲上去!

相關焦點

  • 黑人之死,美國疫情成種族歧視的導火索
    據最新數據報導,海外的疫情盛行,全球累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5998070人、死亡367097人。其中美國共確診1759725人、死亡103472人。美國疫情嚴重,當地許多州市出現暴亂,多地出現暴動,縱火,槍擊,由於疫情爆發,疊加原來就在該國存在的種族問題,致使美國多地爆發嚴重的騷亂。尤其是近日被推上熱搜的黑人之死事件,美國警方暴力執法,引發暴力蔓延,在如此混亂的局勢之下,自我保護就凸顯的格外的重要。
  • 全球恐慌!歐洲股市又狂跌,義大利死亡激增30%!鍾南山:6月疫情結束...
    從疫情的形勢來看,目前歐洲已經演變成重災區,義大利已經處於全國封鎖的狀態,該國死亡人數在過去一天當中一度飆升30%。美國除了限制旅遊外,多項賽事停擺。亞太地區,韓國和日本的疫情處於逐漸緩和的狀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今日表示,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那麼,全球恐慌的局面將持續到何時,A股市場是否能夠獨立支撐?
  • 全球第一個因疫情封國的國家:病死率全球最高,囚犯恐慌到越獄
    重要的是如今這裡的死亡率還高達4.93%(3月9日數據),是全球所有主要疫情國中最高的那一個(感染人數在三位數以下的國家死亡率不計入其中),接近5%的病死率比起中國的3.86%來說(3月9日數據),可以說是非常高了,比一些窮國的死亡率甚至還要高。但要知道義大利可不是什麼窮國,而是實打實的發達國家,各個方面都非常的富裕,醫療更一度是此國驕傲。
  • 大選變成導火索,美國社會瀰漫恐慌,民眾開始大量囤積物資武器
    但對於普通美國民眾而言,這場大選似乎已經成了導火索和定時炸彈。據參考消息網報導,美國民眾擔心不管誰贏得大選,都可能出現騷亂、搶劫商店等問題,這將導致他們無法獲得生活必需品,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準備在選舉後的兩三周內都待在家裡,「直到一切安穩和平靜下來為止」。美國人普遍認為,這一次大選不可能平靜結束,他們擔心暴力的出現,一些人還開始加緊囤積武器和應急物資。
  • 疫情之下,別讓謠言成為製造恐慌的工具!
    自郫都區有確診病例以後,一時間網絡上「成都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成都確診女孩朋友圈截圖」等謠言四起,使得本就因為疫情處於緊張狀態的人們,更加恐慌焦慮。洩憤此次疫情給成都大部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不滿情緒,得不到有效的排解與疏導,一旦碰到合適的導火索,便會發洩出來,例如此次確診女孩趙某遭到網絡人肉搜索。4. 尋求滿足溝通是人類交往的基本構成,也是社會心理形成的基礎。
  • 用數學建模帶你看全球疫情下恐慌情緒對股市收益的影響
    次熔斷,全球多國股市熔斷甚至暫停交易。 最初,中國為了防控疫情全面停工,川普還極力批評中國,認為不該為了疫情犧牲經濟,然而現在卻啪啪打臉。事實證明,中國採取了明智的選擇——優先控制疫情,而川普最初對疫情的判斷是錯誤的,疫情開始蔓延全球的時候,美國沒有選擇重視,萬萬沒想到,現在疫情超乎想像,直接影響了美國經濟,打破了美股連續十多年的牛市增長。
  • 全球聞名!疫情期間澳洲人恐慌搶購能力排第一
    新冠疫情期間,澳大利亞在恐慌購買方面名列第一,新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亞的購買力超過了世界其他地區。但是,澳大利亞消費者清理超市貨架的速度與國內新冠病例的大幅增加並不相符。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學者基恩(Mike Keane)和尼爾(Tim Neal)利用1月至4月下旬來自54個國家/地區的Google搜索數據創建了「恐慌指數」,以了解各地區恐慌購物的商品範圍以及搶購強度。廁紙和餐巾紙的銷量翻了一番,罐裝食品和速溶湯的購買量猛增了180%。
  • 2020財經大事件:全球股市的瘋狂一年後,疫情給市場留下了什麼?
    新冠疫情貫穿著2020年全球市場的始終。不僅是疫情確診曲線本身的起伏跌宕,在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它所引起的一系列事件——經濟萎縮、財政援助、貨幣刺激、經濟復甦、疫苗研發等等——無不牽動著市場的神經。溫故可以知新。
  • 受疫情影響,恐慌指數不斷攀升,國際原油和倫敦銅備受打擊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人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也幾乎沒有信心。 沙特石油增產,國際很多國家或地區採取封城措施,企業停工,學校停課,原油需求量大為減少。 恐慌指數一度攀升至85.47,國際原油,倫敦銅等期貨遭遇大量拋售,至收盤時,恐慌情緒略有緩和,恐慌指數以76.45收盤,比前一個交易日略有上升。 國際原油周三迎來暴跌,美油跌至18年來最低。
  • 美盟友向全球發出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來臨,各國必須警惕
    2020年對於全球來講,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多國緊急拉響警報,開始了漫長的抗疫之路,全球各國都陷入了恐慌狀態,然而就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新一波的疫情捲土重來。
  • 避免引發恐慌不是封閉疫情信息的理由
    通知中特別強調,「請居民朋友們不必恐慌,安心生活」。  「恐慌倒談不上,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有一陣兒了,新聞報導的內容比較充分。」大鐘告訴記者,其實他看到救護車進小區,心裡有了準備,沒想到居委會很快發出通知,告知大家,「信息及時發布,又進行地毯式消毒,總比我們胡亂猜測要好。」  在被新冠肺炎陰霾籠罩的日子裡,信息公開成為民眾呼籲的高頻詞彙。
  • 英國成為全球疫情新風暴眼,引發市場恐慌
    受出現新冠病毒新變種的影響,英國疫情吃緊,英政府對倫敦等地採取了緊急封城等措施,與此同時,多國宣布對英國發布旅行禁令,加劇投資者對英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當地時間21日,英國股市和英鎊匯率盤中大幅下挫,隨著英國脫歐過渡期接近尾聲,年末英國資產的波動性正在上升。
  • 「恐慌性搶購」席捲美國零售商
    「新冠肺炎疫情已引爆美國消費者恐慌性搶購。」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3日報導稱,消費者搶購的商品一開始還局限於口罩和洗手液,隨著上周末開始疫情在美國蔓延的新聞不斷爆出,全美各地商店貨架上的消毒產品、瓶裝水、罐頭、冷凍食品乃至廁紙等產品均告供應緊張。
  • 富國大通李大治:美聯儲利率歸零加劇恐慌,人民幣資產變避風港
    來源:富國大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在過去三周內,全球市場各主要股票市場暴跌、石油崩盤、幾乎所有風險資產跌跌不休。近期,黃金和美國國債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跌,令投資者大跌眼鏡。這種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跌的情況,說明市場開始出現對流動性的擔憂。
  • 是曇花一現還是導火索?
    在疫情確診人數超過200萬獨領風騷傲視全球的時候,如火如荼的抗議示威活動也有逐步升級為社會動亂和分裂活動的趨勢。從地圖上看「國會山自治區」佔地並不大,只有6個街區,能容納的示威者最多不過幾萬人。僅靠路障和少許武器未必能撐很久,聯邦政府真要想解決辦法多得是。
  • 二波疫情恐慌引發拋售 倫敦股市21日蒸發517億英鎊
    新華社倫敦9月22日電(記者楊曉靜)全球第二波疫情即將到來的恐慌情緒瀰漫市場,倫敦再次封城擔憂引發拋售,倫敦股市21日市值蒸發517億英鎊。《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報收於5804.29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02.76點,跌幅達3.38%。
  • 過度恐慌無助於疫情防控!
    北京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引起社會極大震動。正如北京市領導所言,北京已進入非常時期,我們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教訓,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疫情洶洶,在健康和生命面前,感到擔憂和焦慮甚至恐懼,都是正常反應。
  • 全球股市之「疫情大水牛」將終結 下周將共振大跌!
    從恐慌指數來看,已經一個月沒有大波動了,日線走出圓弧底,可關注會否向上突破,而這將伴隨著美股的大跌。近期市場比較平靜,而我們認為這種平靜將被打破,大風浪正在醞釀。或許美股大跌需要一個導火索,看看近期會否有黑天鵝飛出吧。或許美股大跌需要一個導火索,看看近期會否有黑天鵝飛出吧。本周在大雪節氣時間窗大盤並沒有出現真正的變盤,即沒有出現大陰線。
  • 全球風暴中,A股依然是最亮的星!半導體板塊掀漲停潮……但外圍恐慌...
    受昨夜全球股市集體崩盤影響,今日(3月13日)一度被稱作「全球股市避險資產」的A股同樣受到影響,不過主要指數呈現低開高走態勢,依然成為全球跌勢潮之中最抗跌的市場。全球股災面前,A股到底有多抗跌?直接看下圖就知道了!
  • 美媒關注新冠疫情下的美國亞裔:一聲咳嗽就讓周圍人恐慌
    《紐約時報》中文網2月20日發表題為《新冠疫情下,亞裔美國人經歷了什麼?》的文章,幾位亞裔受訪者介紹了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受到的「特殊待遇」:僅僅一聲咳嗽或一個噴嚏就能把周圍的人嚇跑。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大三學生、20歲的艾瑞莎·鄧(Aretha Deng)說,當她咳嗽一聲或打一個噴嚏時,「他們的反應不是說『保佑你』或『你沒事吧』,而是馬上進入恐慌狀態。」在舊金山一家非營利組織從事環境研究的謝一豪(音)1月30日早上從老家蘭州飛回了美國。雖然蘭州離疫情中心武漢很遠,但他在美國的同事們認為,他最好14天內不要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