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內高手「鼻子李」,所創「李氏太極拳」特色獨具!

2020-12-09 傳人釋太極

李瑞東先生(1851—1917),名樹勳,字文侯,號瑞東,別號煙霞逸士,清直隸武清縣城東后街(今天津市武清區城關鎮東街)人。因鼻子扁平,人稱「鼻子李」。

李瑞東為人慷慨大方,有「小孟嘗君」之稱。李家在武清經營多種生意,有中草藥材、瓷貨和糧行等,在其他省份地方還設有分號。李家購置通州永樂店一帶大片土地,是富甲一方,名貫京南的巨賈。他家的中草藥「濟生堂」是享譽三百餘年著名商號,「濟生糧行」在山東和通州均有分號。

李瑞東自7歲武學開蒙,12歲隨東馬房關帝廟韓道長習少林,又向戳腳名師李老遂學戳腳。曾與大刀王五(王子斌)結義金蘭,互換拳藝。後又與端王府總管王蘭亭結拜為把兄弟,從王蘭亭學太極拳。王蘭亭對李瑞東影響很大,王進武當山修道後,李瑞東融合多家武技精華於太極拳中,創李氏太極拳。

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六十壽辰舉行盛大慶典。李瑞東攜弟子赴宴助興表演武功,受到慈禧太后賞識,入宮任四品帶刀侍衛兼武術教官。八國聯軍犯京後,李瑞東離宮。

1910年李瑞東在天津創辦「武德會」,後改名為「中華武術會」,邀集葉雲表、馬鳳圖、李存義、張兆東等武術大家共同創建。

民間曾流傳李瑞東與霍元甲、孫祿堂等人比武,均捕風捉影,難辨虛實,倒是從側面反映出李瑞東在當時武林界東地位。

李氏太極拳傳人張紹堂

李瑞東的李派太極拳按「天」、「地」、「人」三才布局。分為天盤拳三十六式、天盤拳七十二式,人盤拳一百整八式。天盤拳是最高拳學;地盤拳即太極八法奇門拳和地趟拳七十二式;人盤拳是太極五行捶一百零八式。

太極五行捶是流傳較廣的路子,講究九架(大、小、松、緊、剛、柔、快、慢、中平)、八剛(反弓、箭督、風猛、炮燃、雷震、電閃、山峙、剛硬)、十二種柔(輪轉、球滾、膠粘、磁吸、木漂、水流、綿軟、金柔、針尖柔、籮底絲纏、籮中蹦豆、平準),分初練、單練、雙練和練理、練勢、練氣、練機等不同步驟及方法。另有保留有八大手、老三推、十三丹、十三硬架、六十四式老架等楊露禪早年太極拳路子,以及太極白虎十三刀、太極青龍十三槍、太極清豐劍等李瑞東新創器械路子。

相關焦點

  • 還有另一種李氏太極拳,創編者李英昂!
    通常武術愛好者所知的李氏太極拳,是「鼻子李」李瑞東創立的,是一個武術體系。本文所指的李氏太極拳,是一套創編新套路,創編者李英昂。李英昂先生(1930—1986年)師承梁子鵬、郭岐鳳,擅長形意拳、太極拳、武當劍,六十年代創編「李氏精簡太極拳」。梁子鵬是王薌齋意拳南傳香港第一人,精通太極拳、形意拳、鷹爪翻子拳及六合八法拳,是李小龍的老師,教李小龍的時間還在永春拳師葉問之前。
  • 走進武清非遺「宮廷養生太極—李氏太極拳」
    一生歷經六大名師傳授武功,得內外家各大門派的武學真諦,繼承了各大門派的各種拳法、器械、內功功法、輔助功法等極其豐富的內容。將平生所學內外家各門派拳法之精華學而後化,將所學各門武術精髓熔於一爐,融會貫通,終將所學所悟衍化生新,始創「李氏太極拳」。最初,「李氏太極拳」只是在王公貴族中有所傳播,並沒有在社會上公開傳授,曾經習練的知名人物有梅蘭芳、程硯秋等戲劇界大師和一些政界人物。
  • 楊露禪所學太極拳為何與陳家溝太極拳有所差異?
    到本世紀初的2004年,在與溫縣相鄰的博愛縣(原稱「河內縣」)唐村發現了清康熙五十五年的李氏家譜及乾隆年間的《太極拳譜》,其遠早於武氏發現的《太極拳譜》的唐村之拳譜,其中的十三勢太極動作名稱也與楊露禪拳架的動作順序名稱一樣,這便完全確定了楊露禪拳架是原始的,而在李氏家譜中又清楚地記載了李氏的八世祖李春茂及李仲、李信、外甥陳溝的陳王廷均在唐村旁的千載寺三聖祠太極宮拜師學藝,所學有「十三勢拳、劍、刀、槍
  • 武式太極拳傳承概況
    武式太極拳引文入武,將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武術完美結合,是晚清湧現出的哲理化拳派的典型代表。其拳械套路簡潔精煉,結構合理,樸實無華;打手重勁法而輕招法,勁由內換,風格獨特。它拳法科學嚴謹,系統精密,細膩通達是太極拳苑中一支重要流派。但當今學界對武式太極拳的研究明顯不足,現勾勒其發展歷史,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學者關注。
  • 李氏李姓家人尋根敬祖的聖地是哪裡?你知道嗎
    】李氏李姓家人尋根敬祖的聖地是哪裡?在李姓人氏中自稱為「隴西人」的佔相當大的比例,而隴西李氏發祥地、即隴西李氏祖籍地就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就是說那時隴西,是以狄道為治所的隴西郡轄地。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七大門派齊聚——陳家溝
    如今,太極拳已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太極拳各大門派掌門齊聚陳家溝陳氏太極拳——陳小旺,李氏太極拳——邢啟林,楊氏太極拳——楊麗娟,武氏太極拳——翟世忠,王其和太極拳——檀杏敏。
  • 太極拳五大流派盤點 各具特色 創始人都是習武奇才
    太極拳五大流派盤點:1、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所創。楊露禪,陳家溝太極拳名家陳長興著名弟子之一,太極拳第七代傳人。楊露禪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貴族,他們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
  • 2018年為何全球李氏要在隆堯祭祖
    李曇做為隴西、趙郡兩大李姓支系的共同祖先,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李氏後代的崇拜,尊為李氏始祖。2、李牧。李曇之孫,李璣之子。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初在北方鎮守邊塞,拓地千裡,「宣威沙漠,馳譽丹青」;後來西御強秦,百戰百勝,後人有「牧存則趙存,牧亡則趙亡」之頌,功與廉頗、藺相如並列。3、彥琮。
  • 【天下李氏】這是李氏簡歷!快發給身邊的李家人看看!
    (「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自古有「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之稱。 ...... 5、個人總結 作為5000年後的我們,當承前啟後,繼承李氏的優良傳統文化,弘揚李氏祖訓精神,團結所有李姓宗親,多聯誼交流,為李氏發展獻策獻計,培養後繼人才再創李氏輝煌。 6、備註
  • 話說太極拳|從傳承第五代到趙堡太極拳……(連載)
    特點表現在手臂較為開展,步法大而輕靈,架子舒展大方,手法靈活多變,陰陽轉換虛實分明,胸腰運化、摺疊蛹動自然,鬆柔圓活,外柔內剛,氣勢磅礴,爆發力強,秉承傳統而又見特色。世人稱之為「陳式太極拳大架」。他傳授的著名弟子有陳耕耘和楊露禪等。
  • 南京「李氏疼痛開關」--疼痛技術康複課程通知
    為了讓學員們更好地掌握李氏「開關」祛痛康復技能,經會務組決定於:10月14號-16號,晚上7:00至9:30共3個晚上,在企業微信網上進行現場連麥答疑活動,特邀李氏「開關」康復絕技原創人——李紅兵為同學們解答在實際臨床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時,邀請優秀的「開關」家人在臨床中所做的特別奇效經驗技能分享!精彩千萬不容錯過!
  • 李氏文化:李氏尋根敬祖的聖地
    加入李氏家族!這樣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李氏信息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李姓佔整個中國漢民族的7.9%,在全世界有李姓人口一億三千多萬人。在李姓人氏中自稱為「隴西人」的佔相當大的比例,而隴西李氏發祥地、即隴西李氏祖籍地就在今甘肅省臨洮縣。
  • 【太極拳名家論壇】關於太極拳傳承和發展的研究報告
    藉助1963年臺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的陳泮嶺(1891-1967)著《太極拳教材》,1964年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唐豪、顧留馨著《太極拳研究·太極拳起源和發展簡史》,1935年山西省國術促進會刊行的《李氏太極拳譜》,1989年吳文翰發表的《近百年太極拳的發展和流派的形成》等文獻得知,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流傳的太極拳共有8式,其名目包括: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郝式太極拳
  • 【家族】| 樅陽古樓龍城李氏(開門李)毓秀堂修祠續譜公告
    安徽樅陽古樓龍城李氏(開門李)毓秀堂修祠續譜公告李氏家族歷史源遠。據史料記載,龍城李氏始祖自隴西發源: 隴西成紀派→西漢成紀令→捷為武陽派→洛陽派→成紀派→魏→饒州派→京兆長安→姑孰青山派→姑蘇(蘇州)唐溝派(我始祖第八十四世)。
  • 發現設計師創「薪」的最IN路徑,達內舉辦首期「大內高手」沙龍
    11月28日,由達內教育主辦的「大內高手」系列沙龍之《設計師創「薪」的最IN路徑》主題活動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是繼達內教育集團在9月23日舉辦的品牌和產品發布會上公布了大內高手社區計劃之後的第一場正式的線下沙龍活動。
  • 嶽陽李氏——李氏文化
    「李」,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李氏李姓宗親會」,再點擊「關注」,即可成功加入中華李氏大家庭。臨湘響山李氏     始祖瑀公,居江西豐城湖茫裡,子隆四公仕唐,封朝奉郎,唐末避難由湖茫遷居湖南嶽州府臨湘縣楚衝裡大衝源馬王洞大竹園。至十七世祖清三公生三子:祥一居汀畈;祥二居沙灘;祥五,字應祥,號景緣,居響山。祥五裔至二十一派衍為思能、思貴、思任、思賢、思斌、思沅諸房。
  • 隴西李氏
    1:歷 史起源隴西李氏源自於顓頊孫皋陶之後,世為理官,到了周朝時文化名人老子李耳是孔子的老師。其後是秦國的司徒李曇長子隴西郡郡守李崇,李崇之次子李瑤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孫李信為大將軍,封隴西侯。其子孫「飛將軍」李廣是漢朝時的重要人物。
  • 隴西李氏源流・祖籍地證說——李氏文化
    《隋,上柱國德廣郡開國公李和墓志銘》中寫到「系出高陽,源自柱史,乍分上蔡,時移槐裡(即狄道槐裡),趙北稱良,漢飛傳美」這樣就形成隴西、趙郡,為李姓的兩大支脈。    崇次子李瑤、字內德,南郡守、狄道侯。瑤子李信、字有成,為秦大將軍,虜燕太子丹於易水,威震諸侯,封隴西侯。生子超、字仁高,漢大將軍,漁陽太守。超次子李仲翔。
  • 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慈禧這3位保鏢,告訴你啥是真正的高手
    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原本的武俠電影電視劇更是成為經典,其中的俠客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隨著中國功夫的影響力擴大,許多以它為題材的中外影視劇受到喜愛,如李小龍等人的功夫動作片,把中國功夫演繹的深入人心,現今,有少林、太極拳、詠春等中國功夫得到傳承。慈禧,自光緒年間1884年獨攬大權,是晚清政府實際的統治者。
  • 趙郡李氏
    簡 介 南北朝時期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為中原五大高門士族,支派繁多,文化昌盛,官位顯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僅次於隴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時頒布法令禁止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趙郡李氏東南西三房始祖為晉朝的李楷。 趙郡治所位於今河北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