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公園,是唐詩之路上一個地標式主題公園,可以讓你足不出城坐擁詩和遠方。
這是一個山體公園。因其頂圓如鼓如屏而得名,與如旗之旗山南北對峙,旗鼓相當,寶勢鎮雄。下有剡溪清流激蕩,上有仙霧飄渺,曾為縣城八大景觀之首。現保留了山之原狀,松樹傲霜挺立,香樟巍然屹立,楓樹七彩了整個秋天,同時引進許多灌木喬木花花草草,櫻花成園,銀杏成群,四季花開不寂寞。有綠樹濃蔭讓每一個夏日午後也清涼如許,有清澈溪流在半山腰沉靜如玉,假山池沼,曲水流觴,鳥聲婉轉。走著,走著,不時可以遇見悠閒漫步的灰喜鵲,遇見枝頭跳躍的松鼠,讓你盡享自然之歡娛。
在這裡,你可以慢下來停下來,感受晚風的沁涼,空氣之清新。設計師們在水畔岸邊,在山腰路旁,因地制宜建造了亭臺樓閣,是臨風賞景的絕佳處,也是休憩閒談的愜意地。有時,碧波蕩漾的亭臺內水袖長舞,歌聲婉約,恍如進入了紅樓之大觀園。
就這樣徜徉在大自然之中,不管晨起還是傍晚,都會收穫不一樣的自在與舒心。
鼓山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文脈厚重,鼓山之旅註定是一次文化之旅。
公園入口處,巨幅的魏晉風度和江左文化浮雕,打開歷史的大門;廣場則以傳統文化為內核,傳遞著古老的人生準則。
書聖王羲之晚年誓墓歸隱於此,當時草木森森,絕少人跡,卻是他的聖地,煉丹,練字,更修煉了一個寧靜淡泊的心,右軍祠、紫芝庵、煉丹池留下了當年的足跡。
北宋石文渥、石待旦父子辦石氏義塾於此,是紹興府第一所義塾,宋元理學名臣程顥、朱熹曾來此講學,倡導了新昌崇文守正的學風,各方士子多學有所成,「自杜祁公而下七十二人藉由此登科雲」(民國《新昌縣誌》),又有文彥博、杜行、昌公著、韓絳等四宰相均受教於此, 「四相潭」即為當年四人沐浴之潭(明成化《新昌縣誌》),在宋代新昌出了5名狀元和141名進士,石氏家族更是名滿江南,有「同朝十學士,六部五尚書;一門三狀元,四代九御史」的美譽,足見尊師重學、耕讀傳家之風氣在新昌大地由來已久,影響深遠。現鼓山書院已修繕開放,為省級文保單位,值得每一個市民遊客觀瞻,以梳理新昌之文化脈絡,堅定文化自信,堅實讀書上進之步伐。
1300多年前,一艘唐朝的木舟溯剡溪而上,李白、杜甫、孟浩然等400多位才子佳人載酒揚帆,在這裡開啟了浙東山水之行,於是,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唐詩公園。東側的石級為唐詩小路,古木參天,樹蔭斑駁,自有詩意,路旁的圓石上一首首唐詩像是路標,指引著你進入詩情橫溢的盛唐風華。
在平坦的山之巔就是一番逼真的盛唐氣象。藍天白雲下,氣勢恢弘古樸典雅的李白紀念館、天姥閣、唐詩文化碑廊,組成了唐詩之路博物館,這是唐詩之路上唯一的主題博物館。在李白紀念館,你可以了解唐詩之路的前世今生,內涵與外延,了解李白,以及他與新昌的筆墨情緣。登上天姥閣,遊目馳騁,心曠神怡,遠可眺望天姥山主峰撥雲尖,感受「天姥連天向天橫 」雄渾氣勢,近可以看剡溪兩岸高樓林立,見證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穿行在唐詩文化碑廊一路有文化氣息撲面而來,25塊歷代名家題寫的有關唐詩和新昌的碑刻,從內容到形式都在傳遞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
穿行水畔林間,還會遇見講學的朱熹、拄杖行走的徐霞客、鍾情山水的袁枚,遇見支遁與王羲之的故事,栩栩如生的銅像讓你輕易穿越時空,完成一場久違的對話。
遠方不遠,詩意不難,來鼓山公園吧,不管春秋冬夏,不論日出日落,這裡可登,可憩,可遊,可觀,可賞,可以輕鬆擁有一段屬於你我的靜美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