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胡宗憲很難

2020-12-17 說些things

大明王朝1566系列發布了兩話,這是第三個,今天聊聊胡宗憲,但不知為啥,就劇論劇,不過多牽涉歷史的話,我自認為自己對他有偏見,寫出來,大家議議,談談看法。

胡宗憲是歷史上明朝名臣,是一心報國,心繫百姓的好官,但終究因為嚴黨身世而未得善終。在電視劇中胡宗憲告老還鄉,嚴黨倒臺後劇中也沒有對他的結果進行交代,也許就單單因為他不是主演,哈哈,不會這樣,也許導演也不捨得好人,按理講好人要有好報的。劇中的胡宗憲憂國憂民卻缺乏忘死精神,沒有海瑞的那種勁頭。他不是直男,讓他和海瑞比些許是有點過了。

劇中的胡宗憲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旁人聽來感覺很有道理,讓人覺得他上要為君分憂,下要為民解難,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之下他很難平衡兩者,因為兩者自古相生相剋,無法調和。這樣的話他只有盡力兩邊都要照顧到,兩邊都要犧牲點,這樣他就盡到了為臣為官的責任,不愧君主,不負人民的當個小媳婦。

浙江改稻為桑國策要推行,執行的難度,造成的危害他都知道,他上書不果後安定軍心繼續上書,意要請求朝廷收回或延緩國策推行。他顧大局識大體,這樣在大堤被炸後,為了平衡各方,最終他妥協了。也許是人無完人,也許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海瑞的出場,讓他完成胡宗憲未盡的事情。海瑞就是胡宗憲的加強版,了了不少他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

胡宗憲是個名副其實的說教者,總是一副或似多愁善感,憂國憂民還有點自大的樣子。高瀚文去浙江任職前,胡宗憲帶病與他相談,語重心長地指出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政策在浙江推行遇到的難處,勸他好自為之。劇中的高瀚文確實只是書生,不知世事艱難,但我想即使換一個人,一個聰明人去浙江,胡宗憲還會對他語重心長,好像浙江缺他就不可似的。事實就是這樣,遇到海瑞依然是這樣,擺事實,講道理,長者心態,總認為小輩做不好,苦了他們自己,苦了浙江百姓。

胡宗憲是好官,這是史實。但劇中的滿腹世故的內心,我確實不敢苟同(也許因為自己是直男吧)。做人貴在真實,當然也難在真實。都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最終會像個演員,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但我想說,都是演員,但不要太入戲,畢竟戲非人生的全部,我們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對生活的。

2020.8.29

相關焦點

  • 徐美潔︱《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率性令人不忍直視
    徐美潔︱《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率性令人不忍直視 徐美潔 2017-04-30 14:10 來源:澎湃新聞
  •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到底有什麼能耐,讓嘉靖帝放棄嚴嵩也要保他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國產經典歷史劇,它憑藉靠譜的劇情和老戲骨們傾情的演繹,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被奉為第一神劇。筆者就非常喜歡這部劇,所以就以這部劇為基礎,來談談筆者對這部劇的一點個人看法,權當與各位交流。
  •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的東南死局
    劇照-胡宗憲大明王朝第三集中改稻為桑在浙江受阻後,胡宗憲上疏浙江遇到的問題,嘉靖帝連看都不看,面對朝廷的議論譚倫急衝衝來找胡宗憲對話朝中的清流張居正、徐階、高拱之流目的無非是為了倒嚴,他們做出的任何決策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所以才有了那句經典的,為天下之大勢,只有苦一苦浙江的百姓了。
  • 在《大明王朝1566》中,你認為誰最聰明?
    若論誰最聰明,還真是不好說,在整個《大明王朝1566》中,天底下最聰明的人都聚在一起了,但這其中,卻有三個相對更為聰明的人。哪三位?多年的為皇家服務,讓他明白了整個局面的關鍵之處,那就是皇室揮霍無度,才導致商人們不堪重負,同樣也導致了百姓們被盤剝。因此,他才說出了「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這句話,這種一針見血的眼光,不僅聰明,並且毒辣。
  • 架空地理:官場神劇《大明王朝1566》的致命硬傷
    《大明王朝1566》雖然沒播過幾次,但是以其良好的口碑,和豆瓣高達9.6的分值,成為許多人眼裡的歷史題材神劇。《大明王朝1566》也因此被人稱作是中國歷史正劇的最高峰之一。去年初湖南衛視授權期滿,該劇在優酷獨家重播,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那麼,從史實的角度來看,本劇是不是非常完美的呢?在此,筆者拋磚引玉,起碼從區劃地名角度來看,本劇存在著大量的硬傷。
  • 《大明王朝1566》就是最好的國產歷史劇,沒有之一
    它們有著一批固定受眾,但對更多觀眾來說,從中感知到的不是學者錢穆所說的「歷史之溫情」,而是滿滿的矯情和濫情。而當你忍無可忍,在網際網路上敲下「劇荒」兩個字的時候,網友們密密麻麻的推薦裡,一定少不了《大明王朝1566》的名字。攝影師出身的張黎,把電視劇拍出了電影感。
  • 《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4集)—馬寧遠和田樸珺,相煎何太急
    《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1集)—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鬥大的風《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2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3集)—馬寧遠,有一種忠誠讓人反胃因為楊金水的如實稟報,嘉靖才知道胡宗憲是真正的國士。胡宗憲。同樣是老謀深算,嚴嵩就毀在了嚴世蕃身上。本來對胡宗憲為人堅信不疑的嚴嵩,看到胡宗憲竟然沒有來拜訪,心生涼意。為什麼東方文化強調自己人?強調門生故吏?就是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
  • 大明王朝:新安江決堤,胡宗憲騙了很多人,真正主導者其實就是他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84期——人物篇第7期: 上一期我們同時談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淳安知縣常伯熙,另一個則是建德知縣張知良。 他們在劇中稱得上是小人物,沒有露過幾次面,臺詞也沒幾句,他們只不過是按照上級指令辦事的小嘍嘍。
  • 想當年丨《大明王朝1566》: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它就是——《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海報一、誰在書寫明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中國歷史幾千年,周秦漢唐宋,時間線進展到明朝時,整個政治體系已經非常完備。因此,當這些多元評價同時出現時,我們對歷史情境就完成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步式的哲學思考。《雍正王朝》海報在《大明王朝1566》之前,劉和平還寫過一部描繪帝王的劇《雍正王朝》。
  • 看完《大明王朝1566》後,為什麼很多人開始體諒嚴嵩了?
    2007年湖南衛視播出的反腐題材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雖然收視率低迷,但是隨後的口碑卻在網絡平臺一路走高,甚至在豆瓣評分歷史劇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作為一部十年老劇,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該劇本身的實力確實是過硬的。
  • 9.7高分評價,佔據豆瓣評分榜首,《大明王朝1566》你值得一看!
    《大明王朝1566》是由張黎執導,陳寶國、黃志忠、王慶祥、倪大紅等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官奸臣橫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大奸臣嚴嵩黨羽眾多、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
  • 《大明王朝1566》中趙貞吉和胡宗憲誰的權謀更高?
    趙貞吉第一次出場是胡宗憲去江蘇找他借糧食,趙貞吉明知道浙江情況危急還是不借,當然也是因為上面有人打了招呼。最後逼得胡宗憲動了軍令,才借到糧食。也就是從一開始,趙貞吉就主動卷進了黨爭之中;而胡宗憲則是被迫卷進去的。
  • 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打著織造局的招牌賑災有什麼意圖?
    所以胡宗憲很猶豫,而且他也放出話來,就算是改,也只能是分三年進行。可是朝廷的虧空已經等不了,小閣老又覺得胡宗憲拼命阻礙是因為他投靠了清流。這才有了毀堤淹田,淳安建德知縣以及河道監管被斬,以及胡宗憲主動請辭。毀堤淹田之後,浙江官場重新洗牌。嚴黨掌握了巡撫和布政使兩個要職,以及杭州知府也是他們推薦的,而清流們只掙了一下建德淳安兩個知縣的位置。自此,海瑞出場了。
  • 10年後看《大明王朝1566》:他們的選擇暗示了哪些「職場哲學」?
    星期五言:《大明王朝1566》在2007年首播,如今已經走過了13年。從筆者看來這13年裡,國產歷史劇沒有哪一部劇能夠超過它。在豆瓣上超過10萬的觀眾給出了9.7高分,還曾獲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金鷹獎最佳美術獎等獎項。另外,這部劇可謂是大牌雲集,主演都是老戲骨如陳寶國、倪大紅、王勁松、黃志忠等等。
  • 用人性的分析來告訴你為什麼《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難得的好劇
    就拿《大明王朝1566》這部口碑炸裂的神劇來具體分析一下,我們現在看的歷史劇究竟離我們真實的歷史有多遠。我親自聽到的演說詞中的確實詞句,我很難記得了,從各種來源告訴我的人也覺得有同樣的困難;所以我的方法是這樣的:一方面儘量保持實際上所講的話的大意,同時是演說者說出我認為每個場合所要求他們說出的話語來。
  • 《大明王朝1566》真是神劇,就是有點恐怖,皇帝最後像個守財奴?
    《大明王朝1566》這是國產劇的一座豐碑,至今提及這部劇,很多人都是讚不絕口。甚至很多觀眾都是二刷,三刷,無數遍的刷。共有46集,豆瓣評分9.7分。在《大明王朝1566》中,嚴嵩也不是十足的奸臣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同時也有自己的優點。嚴嵩的優點就在於他的知人善任,他對胡宗憲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胡宗憲,如果不是他推選出來的那些賢臣,可能他也不能呼風喚雨,路走的那麼長遠。
  • 《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嘉靖說徐階「真聰明」
    《大明王朝1566》裡,嘉靖讓內閣把貞字補上,徐階問是不是趙貞吉,嘉靖說徐階真是聰明,如果是嚴嵩就不會這麼問。說徐階聰明不是指他猜到「貞」字代表趙貞吉,而且徐階把鍋推給了嘉靖,嘉靖心裡彆扭,表情當時是有怒氣的。
  • 大明王朝:胡宗憲首次跟海瑞碰面,為何書桌上特意放了本全唐詩?
    (楊角風談《大明王朝1566》第105篇文章) 上一期我們講了齊大柱跟柱嫂的愛情故事,愛情就那麼回事,說得再多,不如做。 柱嫂就是這樣,齊大柱嘴巴上再怎麼強調自己不在乎,都打不動柱嫂的心,唯有用行動表示,這才是正確的解釋方式。
  • 《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是個怎樣的商人
    最近一直在看《大明王朝1566》,不得不說真的是一部越看越有意思的經典歷史劇,該劇可以說沒有配角每個人角色的表演都是那麼的豐富到位,演員們賦予了每一個人物鮮活的個性和生命。大明王朝劇照沈一石喜歡聽廣陵散《廣陵散》的原作是嵇康,因為不願意趨附司馬昭而被殺,嵇康是後世所有忠義仕人的信念寄託
  • 在《大明王朝1566》中,他是能臣,更是兩頭不討好的「媳婦」!
    《大明王朝1566》裡的胡宗憲,比正史裡的胡宗憲更有文臣氣質。他是能臣,嘉靖說他老成謀國;他是媳婦,在一個家裡充當潤滑劑。現實的理想主義者最初也許同樣有騎士夢,渴望像荊軻一樣,為騎士理想而獻身。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真正成為騎士的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