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系列發布了兩話,這是第三個,今天聊聊胡宗憲,但不知為啥,就劇論劇,不過多牽涉歷史的話,我自認為自己對他有偏見,寫出來,大家議議,談談看法。
胡宗憲是歷史上明朝名臣,是一心報國,心繫百姓的好官,但終究因為嚴黨身世而未得善終。在電視劇中胡宗憲告老還鄉,嚴黨倒臺後劇中也沒有對他的結果進行交代,也許就單單因為他不是主演,哈哈,不會這樣,也許導演也不捨得好人,按理講好人要有好報的。劇中的胡宗憲憂國憂民卻缺乏忘死精神,沒有海瑞的那種勁頭。他不是直男,讓他和海瑞比些許是有點過了。
劇中的胡宗憲大道理是一套一套的,旁人聽來感覺很有道理,讓人覺得他上要為君分憂,下要為民解難,在封建社會的背景之下他很難平衡兩者,因為兩者自古相生相剋,無法調和。這樣的話他只有盡力兩邊都要照顧到,兩邊都要犧牲點,這樣他就盡到了為臣為官的責任,不愧君主,不負人民的當個小媳婦。
浙江改稻為桑國策要推行,執行的難度,造成的危害他都知道,他上書不果後安定軍心繼續上書,意要請求朝廷收回或延緩國策推行。他顧大局識大體,這樣在大堤被炸後,為了平衡各方,最終他妥協了。也許是人無完人,也許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海瑞的出場,讓他完成胡宗憲未盡的事情。海瑞就是胡宗憲的加強版,了了不少他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
胡宗憲是個名副其實的說教者,總是一副或似多愁善感,憂國憂民還有點自大的樣子。高瀚文去浙江任職前,胡宗憲帶病與他相談,語重心長地指出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政策在浙江推行遇到的難處,勸他好自為之。劇中的高瀚文確實只是書生,不知世事艱難,但我想即使換一個人,一個聰明人去浙江,胡宗憲還會對他語重心長,好像浙江缺他就不可似的。事實就是這樣,遇到海瑞依然是這樣,擺事實,講道理,長者心態,總認為小輩做不好,苦了他們自己,苦了浙江百姓。
胡宗憲是好官,這是史實。但劇中的滿腹世故的內心,我確實不敢苟同(也許因為自己是直男吧)。做人貴在真實,當然也難在真實。都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最終會像個演員,活成自己討厭的那個,但我想說,都是演員,但不要太入戲,畢竟戲非人生的全部,我們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對生活的。
20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