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澤瀉的七大好處

2021-01-19 三九養生堂

現在很多人已經接受了中醫的療法,認為副作用是小於西醫的治療的,所以了解中藥材是很多必要的,那您知道什麼是澤瀉嗎?您知道澤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嗎?您知道澤瀉食用方法嗎?那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澤瀉的治療配方的知識,讓您更加了解澤瀉的七大好處哦。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其實所謂的澤瀉就是可以治療出現的小便不利、痰多、眩暈等的一種中藥材,利尿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就來看看澤瀉的七大好處是什麼吧。

澤瀉味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滲溼;洩熱通淋的功效,主要用於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痛、痰飲眩暈、遺精等症狀。

一、具利尿的作用

澤瀉是一種天然利尿良藥,人們把它煎服和製成浸膏之後對人類都很好的利尿功效,可以很好的排除體內毒素,有利於身體健康。

二、預防脂肪肝的功效

澤瀉對人體血液之中的脂肪含量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時可以減少脂肪在人體肝臟部位的沉積,從而減少了人們脂肪肝的發病率。所以針對預防和治療脂肪肝,食用澤瀉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澤瀉治療後,肝臟脂肪含量可以明顯降低。澤瀉提取的相關物質,可抑制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斑塊的生成和減輕病變程度。

四、降血脂、甘油三脂

針對降血脂:澤瀉中的藥物成份,在進入人體之後可以很快的減少人體血液之中膽固醇的含量。

針對降甘油三脂:澤瀉對人們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含量也很好的調節作用,因此它對人體的血脂含量良好的降低作用,是預防動脈硬化的天然良藥。

五、抑制免疫、抗炎的作用

用澤瀉煮水可明顯抑制小鼠接觸性皮炎,澤瀉對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有抑制作用,並具有抗原特異性。所以澤瀉在這方面的療效非常顯著。

六、降低三高的功效

對於中老年人,適當用澤瀉煎湯飲服既可清溼熱、利小便,又可控制體內膽固醇的升高。因為澤瀉本身具有降低膽固醇、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若堅持食用澤瀉更能健脾化痰、利溼降脂,必有良效。

七、澤瀉腎火的作用

瀉入腎經而瀉腎火,常用於腎火亢盛的頭暈、耳鳴、心煩等症狀。對於此類人群,可以適量服用澤瀉來緩解病症。

當然澤瀉也存在它的副作用,如服用不當,能讓肝臟、腎臟出現腫脹以及其他中毒症狀。服用澤瀉切忌不可量太大,大劑量服用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次數增多、肝功能異常、血尿等症狀,對身體造成更多的傷害。

另外水澤中含有澤瀉醇類物質,可引起食慾下降,腸鳴增強,其中的刺激性物質,內服後可引起胃腸炎。所以胃病患者也要謹慎服用。

澤瀉的治療配方的應用

不要小看了澤瀉,雖然說澤瀉是一種中草藥,但是在治療疾病的領域裡面,應用的非常多的,比如說治療高血壓、眩暈症、糖尿病,都是有應用的,那具體的來看看是怎麼做到的吧。

1.治療高脂血症

澤瀉浸膏片,每片相當於生藥3g,每次口服3片,每日3次,療程一個月,用澤瀉浸膏片治療高脂血症110例,其中44例膽固醇增高者,膽固醇平均含量由258.4mg%下降至235.2mg%,平均下降9.0%,其中下降10%以上者將近半數。

103例甘油三酯增高者,由337.1mg%下降至258mg%,平均下降22.5mg%,其中下降10%以上者佔65%,下降30%佔40.8%,有18.4%的病例下降50%以上。

澤瀉對原發性高脂血症有效,對某此繼發性者亦有一定療效,堪稱一廣譜降脂藥物。

經驗認為,欲增強澤瀉對高脂血症療效,應注意療程延長,選用酒提製劑或水煎酒沉製劑,前者劑量每日生藥27g左右,後者則宜適當增大劑量。

2.治療高血壓病

澤瀉50~100g配益母草、車前子、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草決明、鉤藤、丹皮等,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9劑為一療程。用上方治療高血壓病104例,顯效率為62.5%,有效率為35.6%無效為1.9%,總有效率為98.1%。

3.治療耳病性眩暈

澤瀉40g,白朮、丹參各30g、天麻的功效與作用10g,水煎服;痰濁中阻者加半夏的功效與作用、茯苓;肝陽上亢者加代赭石、鉤藤,腎陰不足者加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白芍、枸杞的功效與作用,氣血虧虛加黨參的功效與作用、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治療38例,治癒35例。

4.治療糖尿病

澤瀉、花粉、黃連的功效與作用、黨參,按2:7:1比例配伍共研細粉,每次服3g,每天3次,開水送服,或澱粉紙包服。用上方治療糖尿病65例,近期有效率達95%。臨床體會,本方用煎劑的效果不如用散劑,對輕、中型患者療效較佳。

5.治療中耳積液

汗瀉15~30g,茯苓15~30g,阿膠30g、石菖蒲10~15g為基本方。辨證加味。水煎服,每日1劑。用上方治療中耳積液75例,81隻患耳中,治癒60隻(74.1%),顯效6隻(7.4%),有效7隻(8.6%),無效8隻(9.9%)。總有效率為90.1%。

此外,侯士林辨證使用澤瀉10~12g水煎服,治療相火妄動遺精14例,早晚各服一煎,均獲速效而告愈。

澤瀉食用方法

看過了澤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澤瀉的治療疾病的應用範圍,現在應該知道澤瀉的好處真的非常多的話,其實還不止這些的哦,還有食療方的哦,那就來學習一下吧。

扁豆薏米豬苓澤瀉煲豬骨

材料

扁豆、薏米各80克,豬苓、澤瀉各12克,紅棗5個,豬骨500克,生薑3片。

做法

各物分別洗淨,藥材浸泡;紅棗去核;豬骨敲裂。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這種吃法能夠起到清熱、滲溼、滋潤、補益等的作用。

老冬瓜鮮荷葉豬苓澤瀉鯽魚湯

老冬瓜800克,鮮荷葉1/2塊,豬苓、澤瀉各12克(中藥店有售),苡米80克,鯽魚1條,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各物洗淨,冬瓜連皮、籽切塊;中藥和苡米稍浸泡;鯽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滾沸後以文火煲兩個半小時,下鹽便可。為3~5人用。

食用這道湯可以起到清熱、消暑、祛溼的神奇功效。

結語:澤瀉不僅僅可以作為食療方,並且還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如果您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的話,可以試試澤瀉的配方的哦,治療的效果非常好的哦,並且也是可以自己回家動手做起來,澤瀉的食療方也是不錯的選擇的哦,也希望您把今天學到的有關澤瀉的知識分享給您的小夥伴們哦。

相關焦點

  • 草澤瀉,澤瀉的現代研究
    澤瀉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乾燥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挖,其性寒,味甘、淡,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溼、洩熱、化濁降脂等功效。現代藥理和臨床研究表明中藥經典複方澤瀉湯具有顯著的調節血脂作用,普遍認為澤瀉湯降血脂作用是通過影響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幹預機體對內源性膽固醇的分解代謝。
  • 每日一味中藥--澤瀉
    商品中以福建、江西產者稱"建澤瀉",個大,圓形而光滑;四川、雲南、貴州產者稱"川澤瀉",個較小,皮較粗糙。一般認為建澤瀉品質較佳。【功效】利水,滲溼,洩熱。【注意】腎虛精滑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注》:"畏海蛤、文蛤。" ②《別錄》:"扁鵲雲,多服病人眼。"
  • 澤瀉(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藥理作用①利尿作用在大白鼠的利尿實驗中,不同產季和不同藥用部位的澤瀉具有不同的效果。冬季產的正品澤瀉利尿效力最大,春澤瀉效力稍差,冬季產的澤瀉須稍有作用,澤瀉草根(種不活的苗)及春季產的澤瀉須則均無利尿作用。不同的炮炙方法,其利尿效果亦不同。
  • 每日一味學中藥——澤瀉
    《本草衍義》:"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張仲景曰,水蓄渴煩,小便不利,或吐或瀉,五苓散主之。方用澤瀉,故知其用長於行水。《本經》又引扁鵲雲,多服病人眼澀,誠為行去其水。張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過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凡服澤瀉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今人止洩精,多不敢用。"
  • 文蛤散.茯苓澤瀉湯
    第4節  茯苓澤瀉湯(桂林本11-121條) 【11.121】消渴,欲飲水,胃反而吐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白朮三兩 生薑四兩  右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 陸耕宇專輯26-30:菜頭腎,浙江葉下珠,長喙毛茛澤瀉,血水草,墨蘭
    中醫中藥治療慢性B型肝炎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較強抗B肝病毒的作用,且長期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苦味葉下珠體外對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有滅活作用。葉下珠又名珍珠草、關門草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藥,是傳統的中草藥,屬大戟科植物葉下珠植物屬。《本草綱目拾遺》描述其功能為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明目消積。
  • 藏紅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想要知道藏紅花果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接下來由我來帶大家具體的了解一下。藏紅花果的好處1.每兩克藏紅花果中能夠為我們提供13千焦的熱量,水分佔11.9%,還含有碳水化合物、磷、鉀等微量元素,其中含有的苦藏花素能夠起到活血化瘀,散鬱開結,止痛等作用。藏紅花果的功效與作用是十分強大的,不僅能夠活血化瘀,還能夠醫治部分婦女疾病,例如月經不調等,在國外還被用作鎮靜劑。
  • 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桂枝又名肉桂,玉桂,桂皮等,一般主要產於廣西、廣東及雲南等地。  3.用於痰飲證和膀胱蓄水.心脾陽虛,水溼內停,胸脅脹滿,咳逆頭暈等痰飲證,常與白朮、茯苓、甘草同用,以溫運脾陽,化溼利水,如苓桂術甘湯.膀胱陽氣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證,常與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以助陽化氣利水,如五苓散.心陽虛,發汗過多,常與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湯.桂枝的藥理作用  1.擴張血管、促進發汗,有效成分為桂皮油。
  • 女人吃知柏地黃丸功效 女人吃知柏地黃丸功效與作用
    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組成。其特點是補瀉並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溫、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是補陰的代表方之一。適用於肝腎陰虧,虛火所致的眩暈、耳鳴、腰痛、消渴等。麥味地黃丸由「六味」加麥冬、五味子組成,也稱八仙長壽丸,保養性質明顯。適用於肺腎陰虛,如潮熱盜汗、咽幹咯血、眩暈耳鳴等。
  • 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吃它竟有這些好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藏紅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重中藥,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有許多人都喜歡用它來滋補身體,那你知道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吃藏紅花的好處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藏紅花的功效與作用  1、美容保健藏紅花比較適合愛美人士。
  • 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如偏於寒溼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溼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抗菌作用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鬆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紮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並能降胃酸。
  • 墨旱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滋補肝腎,涼血止血。主治:用於肝腎陰虛,牙齒鬆動,鬚髮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臨床作用:作為收斂性強壯藥用。入為尿道炎所致的血尿,配澤瀉、黃柏、透骨消、金絲草。治吐血常配側柏葉;治便血、血痢配地榆;治子宮出血配阿膠、艾葉。近年來還試用於治眼底出血,配仙鶴草、白芨、生地、赤芍、梔子炭等,方如寧血湯。此外,對肝腎陰虛,有腰痛、頭暈、鬚髮早白者,也慣用旱蓮草,配女貞子等,但效力較緩弱。
  • 薴麻根的功效與作用
    薴麻根為蕁麻科植物薴麻的根,薴麻根別名家薴麻、野麻、白麻、園麻、青麻,薴麻根的功效是清熱利尿、安胎止血、解毒,薴麻根的作用是治感冒發熱、麻疹高燒、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薴麻根用藥禁忌是無實熱者慎服薴麻根。
  • 沉香的功效與作用
    沉香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沉香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了解一下沉香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沉香的簡介  【通用名稱】沉香  【其他名稱】【中文名】沉香(《別錄》)  【類 別】木類沉香  【異名】蜜香(《南方草木狀》),沉水香(《桂海虞衡志》)。
  • 山楂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消食化積,活血散瘀。主治病證(1)食滯不化,肉積不消,瀉痢腹痛。(2)淤血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胸痺心痛。(3)疝氣偏墜脹痛。(4)健美消脂茶原料:山楂20克,澤瀉、萊菔子、麥芽、茶葉、藿香、赤大豆、雲茯苓、草決明、陳皮、六神曲、夏枯草各7克。製法:將以上各味入砂鍋中加水煎熬,濾汁飲用,為一日量。(5)健美消脂茶原料:生山楂、生首烏、夏枯草、澤瀉、萊菔子、茶葉各10克。製法:將以上各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煎煮,濾汁飲用,為1日量。
  •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菟絲子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菟絲子具有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之功效,可以輔助腎陽虧虛,精失攝固所致的頻繁遺精、腰膝酸軟、小便頻數;多種原因所致的婦女白帶異常;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睛昏花、耳鳴眩暈;脾虛所致的腹瀉等病症。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菟絲子的正確吃法有哪些吧!
  •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 它的用法有哪些
    牡丹皮是一種中藥名稱,它有很大的藥用價值,我們平時很少接觸這種藥材,對它的作用不是很了解。那麼,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它有哪些用法?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對心血管的影響牡丹皮可以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它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是有保護作用的,而且,它還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丹皮酚對口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的小鼠發熱有解熱作用,並降低正常小鼠體溫。
  • 藥食同源:茯苓的作用及功效
    功效與作用:1、利尿。動物實驗證實有利尿作用,但不及木通、豬苓。2、滋養。中醫認為茯苓有補性,能健脾補中,可能與其所含營養物質的作用有關。3、鎮靜。茯苓的鎮靜作用雖不及茯神,這仍可用於鎮靜安神。炮製:生用。性味:甘、平。歸經:入心、脾、胃、肺、腎經。
  • 【商陸】功效與作用
    仲景書中十棗湯用大戟、甘遂,大陷胸湯、甘遂半夏湯、大黃甘遂湯均用甘遂,不用大戟,則甘遂之與大戟,固自有異矣;獨於大病瘥後,腰已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中偏取商陸,謂非商陸有異於大戟、甘遂乎。下病者上取,上病者下取,牡蠣澤瀉散治腰以下水氣不行,必先使商陸、葶藶,從肺及腎開其來源之壅,而後牡蠣、海藻之軟堅,蜀漆、澤瀉之開洩,方能得力,用栝樓根者,恐行水之氣過駛,有傷上焦之陰,仍使之從脾吸陰,還歸於上。
  • 珍珠菜功效與作用
    功效:清熱利溼,活血散瘀,解毒消癰。珍珠菜除了食用價值外,它的要用價格也很高。它具有活血、調經的功效,專門治療婦科問題,例如婦女的月經不調、白帶過多等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月經不調、白帶多,可以用珍珠菜15g,當歸6g,赤芍9g,川芎3g,附子3g,白朮6g,扁豆9g,水煎服,1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