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來自韶關的兩部作品——音樂劇《過山「謠」》和大型粵北採茶戲《51號信箱》榮獲三等獎,參評劇目及獲獎數量創我市參評該藝術節以來歷屆最好成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啟宇出席頒獎晚會。
廣東省藝術節每三年舉辦一屆,是全省最高規格、最高水平的藝術盛會,是廣東省重要的文藝品牌活動,也是全省各地展示藝術創作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本屆藝術節經各地和省直有關單位遴選推薦,有66個大型舞臺藝術作品、493件美術作品參加了評獎,117件小型舞臺藝術作品、9個大型旅遊演藝作品和25人次參加了評選。其中,在大型舞臺藝術作品角逐中,共評出大獎2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2個、單項獎29個,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傳習館展演的音樂劇《過山「謠」》、韶關市粵北採茶戲保護傳承中心創排的粵北採茶戲《51號信箱》同獲三等獎,展現了韶關舞臺藝術創作的獨特資源和可喜面貌。
音樂劇《過山「謠」》,以過山瑤文化中最有智慧和最為獨特的精神符號——瑤族歌謠為線索,以四幕34首歌曲把情感線貫穿全劇,幾段民族舞蹈表演更是風情感十足,全劇以尋根問祖為故事核心,藝術地再現「過山瑤」風雨遷徙的人文歷史。該作品是乳源瑤族自治縣成立55周年獻禮劇目,也是中國首部當代瑤族音樂劇,曾榮獲2019年廣東省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並作為全國入選五臺劇目之一參加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
大型粵北採茶戲《51號信箱》,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地點位於粵北深山之中的一處鈾礦,代號為「51號信箱」,這裡面提煉出來的「黃餅」為我國第一顆爆炸的原子彈提供了鈾,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貢獻。該作品塑造了羅豆腐、老廠長、王工程師等核礦事業開拓者形象,以採茶戲精湛的表演藝術,再現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近年來,韶關市還先後推出採茶戲《楓樹灣近事》《賣雜貨》《阿三戲公爺》,音樂舞蹈節目《瑤山飛來一群金鴣鴣》《一盞紅油燈》等一大批舞臺精品。2019年,韶關市相關部門與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團隊合作,創作了以「韶樂」為主題的交響組曲《新韶九章》,並在廣州大劇院進行成功首演。「十四五」時期,韶關市將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藝創作,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助力韶關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來源:本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