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紅頭巾》獲廣東省藝術節最高獎項

2020-12-12 佛山日報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鶴婷報導:12月6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閉幕式演出及頒獎儀式,廣東粵劇院參評劇目粵劇《紅頭巾》獲得「廣東省藝術節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

粵劇《紅頭巾》。/龍翔攝

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本屆藝術節歷時17天,匯聚122個劇(節)目、60場演出和1個展覽,集中展示了廣東近年來藝術創作生產的優秀成果。

除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大獎」,《紅頭巾》導演張曼君、領銜主演曾小敏、燈光設計邢辛、音樂創作徐志遠還獲得「特別貢獻者」稱號,編劇莫非獲得「優秀編劇獎」,舞美設計季喬獲得「優秀舞臺美術獎」。

《紅頭巾》探索「省市區鎮」四級聯動,為文藝精品孵化提供全新的實踐經驗。該劇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粵劇院、佛山市委宣傳部、三水區委宣傳部、三水區文廣旅體局聯合出品,入選《廣東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1年)》和佛山市委宣傳部2019文藝精品扶持項目。

有別於傳統粵劇,《紅頭巾》大膽運用創新手法,將粵劇傳統的唱腔和身段,與西方音樂劇的現代舞、搖滾說唱等不同藝術元素相結合,讓觀眾在享受粵劇傳統藝術表演的同時有更多元的視聽感受。

大獎對題材和製作也提出嚴苛要求。《紅頭巾》從籌備立項至上演歷時三年,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導演莫非編劇,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領銜主演。故事描述了上世紀30年代初災荒年間,三水女人帶好、阿月、阿麗結群下南洋當紅頭巾謀生養家的舊時往事,不僅為當地建設灑下汗水,也為親人、為家國努力拼搏。「紅頭巾」最終被載入新加坡歷史,贏得世人尊重。

「家鄉人民樂見成果!」三水區文聯副主席、紅頭巾研究者黃敏說,《紅頭巾》將本土題材搬上舞臺,傳揚紅頭巾「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文歷史相勾連。該劇編劇莫非表示,《紅頭巾》反映中國近代史上「下南洋」大潮中一支強韌的女性力量,她們為愛持守的故事具有跨越時空和年齡的共鳴能力。

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說,大獎堅定了主創人員繼續把該劇目打造成為全國精品藝術作品的信心,《紅頭巾》計劃明年啟動全國巡演,用紅頭巾精神傳唱民族風骨。

作為榮獲大獎後的首場演出,《紅頭巾》將於12月24日20:00在順德演藝中心上演。

編輯/王琦玥

相關焦點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落幕,《深海》《紅頭巾》獲劇目大獎
    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現場揭曉了本屆省藝術節的各大獎項,共評出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2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2個、單項獎29個;評出「優秀大型旅遊演藝作品」3個、「優秀小型舞臺藝術作品」10個、「十佳舞臺新秀」10人。
  • 粵劇《紅頭巾》斬獲劇目大獎 計劃明年全國巡演
    粵劇《紅頭巾》劇照(資料圖) 龍翔 攝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葉振球)廣東粵劇院參評的粵劇《紅頭巾》日前在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上獲得「劇目大獎」,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最高獎項廣東粵劇院院長曾小敏8日接受採訪時稱,大獎堅定了主創人員繼續把該劇目打造成為全國精品藝術作品的信心,《紅頭巾》計劃明年啟動全國巡演,接受各地觀眾的檢驗,用紅頭巾精神傳唱民族風骨。粵劇《紅頭巾》計劃明年啟動全國巡演(資料圖) 龍翔 攝三年一度的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1984年,是全省最高水平的專業藝術盛會,也是國內創辦最早的省級藝術節。
  • 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圓滿落幕《深海》《紅頭巾》喜獲大獎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薛曉峰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活動,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發表致辭。頒獎晚會通過精心編排,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一晚的華彩篇章,讓臺上臺下一同重溫了和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深海》《紅頭巾》獲劇目大獎
    南方日報訊 (記者/徐子茗 通訊員/粵文旅宣)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本屆藝術節共評出大型舞臺藝術作品大獎2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12個、單項獎29個;評出「優秀大型旅遊演藝作品」3個、「優秀小型舞臺藝術作品」10個、「十佳舞臺新秀」10人。其中,話劇《深海》、粵劇《紅頭巾》獲劇目大獎。
  • 話劇《深海》斬獲「廣東省藝術節大獎」,志在衝刺國家級獎項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粵文旅宣圖/創演方提供12月6日,話劇《深海》在三年一屆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最高獎項「廣東省藝術節大獎」。該劇由廣東省話劇院打造,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為故事原型。記者了解到,該劇將以此次獲獎為新起點,全力衝刺國家級文藝重要獎項。
  • 一部「紅頭巾」的史詩!粵劇《紅頭巾》詩意再現三水女人「下南洋」
    現代粵劇《紅頭巾》於8月24日晚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首演。該劇由國家一級導演、中國戲劇梅花獎表演藝術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曼君執導,國家一級演員、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曾小敏擔綱主演。寫意的舞臺、詩意的氛圍中,一群為了祖國和家人努力拼搏的美麗女性「立」上了舞臺,感動了觀眾。謝幕時,不少觀眾邊鼓掌邊落淚。
  • 我市一粵劇演員獲「十佳舞臺新秀獎」
    本報訊  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式頒獎晚會在廣州圓滿落幕。會上揭曉了本屆省藝術節的各大獎項,我市香山粵劇團演員黃嘉裕獲得「十佳舞臺新秀獎」。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於2020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在廣州、珠海、佛山、惠州等地舉辦,廣東香山粵劇團的小劇場作品《夢》—京昆粵新編「臨川四夢」代表中山市於12月1日在廣東省歌舞劇院小劇場進行展演,香山粵劇團主演黃嘉裕獲得「十佳舞臺新秀獎」。此次已是她個人二度獲得廣東省藝術節「十佳舞臺新秀獎」。
  • 三年一劍磨《深海》廣東話劇瞄準國家最高獎
    12月6日,在三年一屆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上,廣東省話劇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為故事原型打造的大型話劇《深海》,獲得最高獎項「廣東省藝術節大獎」,並將以此為新起點開啟向國家級文藝重要獎項的奮進之路。
  • 夯實「高原」 攀登「高峰」 廣東省藝術事業開新局育新機譜新篇
    2020年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本屆廣東省藝術節匯聚了來自全省的122個劇(節)目、60多場演出和一個展覽,集中展示了近3年來全省藝術創作和演出的優秀成果,展現了廣東文藝的繁榮景象。
  • 乘風破浪的新一代粵劇傳承者!第二季《粵劇有我地》周日晚揚帆起航!
    曾獲全國「少兒小梅花」戲劇大賽金獎、廣東省第三屆「政協四洲杯」(省港澳總決賽 )金獎、第七、八屆廣東省中青年戲劇演藝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稱號、廣東省第十二屆藝術節表演獎,2019年度被評為羊城青年文化英才。《粵劇有我地》——康健
  • 斬獲國家級獎項!裡水這群粵劇小寶貝實力出道!
    裡水原創少兒粵劇《龍舟》榮獲國家級獎項11月12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發布了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終審結果,由裡水文化發展中心、裡水教育發展中心、裡水小學鬱水紅豆粵劇團共同選送的原創少兒粵劇巜龍舟》,榮獲國家級獎項,原創類小梅花集體節目獎!快戳視頻,一睹粵劇小戲骨們的風採!
  • 我市兩部作品獲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三等獎
    12月6日晚,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來自韶關的兩部作品——音樂劇《過山「謠」》和大型粵北採茶戲《51號信箱》榮獲三等獎,參評劇目及獲獎數量創我市參評該藝術節以來歷屆最好成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啟宇出席頒獎晚會。
  • 吳澤東:路雖遠行則至、事雖難做則成,追求粵劇藝術我永不停步!
    曾獲廣東省第五、六、七、八屆青年戲劇演藝大賽金獎、第十一屆廣東省藝術節個人表演獎、廣東粵劇院2020中青年演藝大賽金獎等獎項。 吳澤東16歲開始學習粵劇,儘管較晚起步,但是憑著對粵劇藝術的嚮往和追求,堅守「低調做人、高調做戲!」
  • 演出|歌劇《紅流澎拜》揭幕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11 月 20 日晚,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在廣州友誼劇院拉開帷幕,民族歌劇《紅流澎湃》作為開幕大戲,當晚吸引了眾多嘉賓和觀眾觀看。廣東省藝術節創辦於 1984 年,已成功舉辦了 13 屆,是全國最早創辦的省級藝術節,始終以推動本土藝術創作、培養本土藝術隊伍為宗旨,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文化人開拓創新、勇攀藝術高峰的全過程。
  • 珠海原創新編粵劇《疍家女》首登粵劇大舞臺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7月12日,珠海本土原創新編粵劇《疍家女》在珠海大會堂首演。  據了解,創作者最初構思這部劇的靈感來源於珠海水上人家的地方文化,到目前為止,粵劇舞臺上還沒有出現過以疍家文化作為中心素材的劇目。通過這臺原創粵劇,讓更多人知道並且了解疍家文化,發揚疍家文化特色。首演之後,《疍家女》計劃參加第十三屆廣東省藝術節,讓珠海本土獨特的歷史文化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
  • 我市在省藝術節一舉攬獲15個獎項,引起專家學者高度關注
    (市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供圖)  ●本報記者 賴運香  由省文旅廳主辦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日前落下帷幕,評獎、評選結果隨之出爐,我市榮獲2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多個單項獎,1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總共攬獲15個獎項,全省領先。梅州這一喜人成績引起了文藝界專家的高度關注,讚譽其為「梅州現象」。
  • 廣東省藝術節閉幕
    12月6日,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頒獎晚會在廣州友誼劇院舉行。當晚,一場精心編排的頒獎晚會,將獲獎作品的精彩段落匯聚成華彩篇章,與觀眾一同重溫本屆藝術節相伴走過的美妙時光。
  • 客家山歌劇「花開並蒂」,喜摘廣東省藝術節一等獎
    大洋網訊 在剛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上,來自梅州的客家山歌劇《白鷺村》和《春鬧》雙雙奪得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戲曲組一等獎(一等獎共設3個)。同一個市同一個劇種在同一屆廣東省藝術節上拿下兩個一等獎,《白鷺村》《春鬧》可謂「花開並蒂」。本屆藝術節梅州院團大放異彩,也讓業內人士紛紛議論「梅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