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com |
太年輕,太天真。
改革開放之後,足底按摩在中國興起。在短短三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已有足療店百萬家,從業人員超過了三千萬。根據某諮詢公司出具的分析報告顯示,2014 年中國足療產業的行業收入為 2160 億元,增長率超過 10%,預計到 2017 年的行業收入將達到 2870 億元。
然而,在許多醫生眼裡,足底按摩、足底反射區這種東西是不折不扣的偽科學,根本不值一談。2013 年,國內著名的科普網站果殼網公布了當年九大商業偽概念,其中就有「足底反射區」。在一些媒體及網絡論壇上,還有不少科普界人士拿著「足底放射區」的圖片,對中醫進行了嚴厲批判。
但實際上,在中國任何一本正規的中醫學教科書上,你都不會找到「足底反射區」的圖片。恰恰相反,足底按摩治療疾病這種事情,最早卻是從西醫起源的。
足底按摩在醫學史上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 2300 年的埃及。當時古埃及的醫生認為,通過在手部或足部的按摩,可以診斷並治療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
【古埃及第六王朝(公元前 24 世紀至前 22 世紀)的太陽神廟壁畫,描繪了法老在接受足底按摩的場景。】
到了公元 1 世紀,羅馬人 Aulus Cornelius Celsus 在他的系列論著《De Medicina》裡,記載了許多古希臘醫生的治療手段,其中就有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通過按摩患者手足部位,緩解胸痛和頭痛的記錄。
【Aulus Cornelius Celsius, 百科全書作家,約公元前 25 年——公元 50 年】
後來,在 20 世紀初,隨著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創立,這種古老的足底按摩似乎又找到了新的理論依據,一些醫生和理療師嘗試通過按摩治療更多的疾病。1913 年,美國醫生 Dr. William Fitzgerald 創建了一種區域療法(zone therapy),他認為足底和身體的各個區域都存在某種生物能量的連接,通過按摩足底,可以有針對性的診斷或治療身體的某個地方。
Dr. William Fitzgerald 將人體 10 個部位等比例縮放在足底(左右足底各 5 個),他的療法認為,如果大腦裡有腫瘤的話,可以按摩足底與大腦相關的區域,從而有效治療這個腫瘤。隨著 William Fitzgerald 和他的支持者們的推動,這種治療手段最終發揚光大。到了 20 世紀 30 年代,另外一位美國理療師 Eunice Ingham,將足底反射區的圖譜進一步細分,將這個療法稱為 Reflexology。在隨後的幾十年裡,Eunice Ingham 以及她的同事將這個療法傳播到了美國各個州。
【Reflexology 示意圖】
像 Reflexology 這樣的按摩療法在國外還有很多,這些療法一直被視為替代醫學的一部分——理論不確切,效果不確切,但卻有人堅信不疑。按摩療法也是許多保健機構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在美國、日本等國的街頭巷尾和網絡上,時常可以看到一些按摩治療的廣告。
而與國外按摩的一脈相承不同,按摩這種被不少國人認為是中國特有的、擁有四千年歷史的養生保健手段,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曾經一度消失。
根據《漢書》的記載,中國最早的按摩專著,是秦漢時期的《黃帝岐伯按摩經》(已失傳)。按摩在隋唐時期達到最盛時期,中央還開設了專門的按摩科,但在隨後的宋元時期,按摩這種治療手段就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最終被剔除出國家體系。
在中國古代,受傳統觀念影響,中醫對解剖學的研究遠不如西方醫學。按摩被正統中醫淘汰,主要是因為對人體結構不了解,按摩造成的意外時有發生。明代醫學家張景嶽在《類經》中就寫道:
【今見按摩之流,不知利害,專以剛強手法,極力困人,開人關節,走人元氣,莫此為甚,病者亦以為法所當然,即有不堪,勉強忍受,多見強者致弱,弱者不起,非惟不能去病,而適以增害,用若此輩者,不可不知為慎。】
【張景嶽,1563-1640,醫學家,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在明代隆慶五年(1571 年),當時的國家衛計委兼醫學最高教育機構——太醫院重新進行醫學分科,將原有的十三科縮編為十一科,刪除了按摩科,到了萬曆十五年(1587 年),重新修訂的《大明會典》中描述,當時的專科共有大方脈、傷寒科、小方脈、婦人科、口齒、咽喉、外科、正骨、痘疹、眼科、針灸等科,按摩已經被剔除出了國家體系,其中一些按摩手法、理論,被分流到了正骨和小兒推拿裡面去。自此之後,按摩只在民間流傳了。
即便是在民間,按摩大多數時候也只是一項休閒活動,老百姓生病了,也是求助於方劑、針灸、正骨等正統中醫治療。況且在封建禮教嚴格的年代,在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像現在那些足療店那樣讓異性直接進行足底按摩,這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然而,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足底按摩這種診療手段從未獲得醫學界的認可。足底按摩違背了解剖學常識,在真正實踐中發現足底按摩的效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目前醫學界所達成的共識是,按摩可以緩解某些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但沒有證據顯示可以有效治療疾病。
而另一方面,足底按摩還存在一些問題——它會「診斷」出一些實際上壓根不存在的問題,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擔憂或者過度治療。比如許多去足療店的男士,都會被發現「腎有問題」。
【情景喜劇《屌絲男士》】
有一些疾病,由於神經分布的問題,確實會引起足部或者手部的症狀,比如頸椎病。由於手部的尺神經、橈神經和正中神經均是臂叢神經的分支,而臂叢神經又從頸 1~ 胸 1 神經根發出,部分頸椎病患者由於臂叢神經受壓,可能會出現手指發麻或者手部活動障礙的情況。同理,一些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由於腰椎發出的神經受到壓迫,那麼也可能會出現腿腳的問題。
還有一些系統疾病也會造成局部病變,比如某些糖尿病患者,由於周圍神經以及外周血管病變,最終造成了足部的麻木及潰瘍等問題,這種情況被稱為糖尿病足。
然而,並非所有臟器的病變都會造成足部問題,更不是按摩足底就能診斷和治療這些疾病。足底反射區缺乏解剖學依據,在真正的實踐當中,也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通過足底按摩就能治療各種疾病。然而這種簡單易學、價格低廉,並且有時還會帶點曖昧因素的保健手段,這些年來一直受到廣大中國老百姓的喜愛。
從首都到小縣城,從豪華會所到路邊小店,足底反射區這樣通俗易懂的圖片出現在神州大地各個角落。足底按摩這種養生保健方式,起源於古埃及醫生,發揚於美國理療師,興盛於中國按摩小妹,簡直是中西合璧、洋為中用的典範了。在筆者所在的廣州市天河區,在某點評網站上搜索本地區的「足底按摩」,就能找到五百多家店,競爭可以說是非常激烈了。
足底按摩在中國之所以如此興盛,主要是足底放射區這種舶來品和中國傳統醫學的醫學穴位理論存在契合,這讓許多老百姓很容易接受這樣的保健方式,因此它在中國的火爆程度也遠遠高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甚至還有一些外國友人不遠萬裡,慕名而來,希望花上百來塊錢,體驗一下這種擁有 30 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保健。
【兩位美國小夥在北京體驗足底按摩。攝影師:LeBron James 】
許多中國老百姓,總是願意相信這些簡單易懂又能包治各種疑難雜症的療法,除了足底按摩外,還有曾經風靡全國的拍打療法——每天早上在公園裡或小區樓下,你總能見到幾個鶴髮童顏的老頭老太揮著胳膊在身上使勁敲打。其實足底按摩和拍打療法的理論根基是相同的,都是認為人體內部臟器在體表上存在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連接,通過裡病外治,最終可以達到某種神奇的效果。從偏頭痛到腫瘤,從小兒退熱到產婦下奶,沒有拍打療法不能處理的問題。
【電影《瘋狂的石頭》】
拍打療法的著名導師,對外宣稱「醫行天下創辦人、拍打拉筋倡導者、自愈力健康管理專家和教育醫學創始人」的湖北人蕭宏慈老師,作為一位上過大陸多家電視臺健康欄目的拍打大師,在港臺地區和西方國家卻受到了不同待見。
2010 年,蕭大師赴臺灣宣傳他的拍打療法時,由於沒有醫師執照,被臺北市政府以非法行醫罪進行罰款並要求限期離境。後來大師跑到了西方國家宣傳自己的保健方式,而就在上個月,2017 年 5 月 7 日,蕭宏慈在倫敦被英國警方逮捕了。
因為他的拍打療法不但沒效,還拍出了人命。
【文章版權已授予丁香醫生,商業轉載請聯繫丁香醫生團隊。】
知乎網 · © 2017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