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歌是呼籲大家關注抑鬱症群體,不要歧視,或者不在意

2020-12-23 文史有一樂

首先我聽到好想愛這個世界這首歌的原因是因為在b站看到這首歌開篇就寫到送給有抑鬱症的人,我有沒有抑鬱症我是不知道的(偶爾情緒化),但我很喜歡這種溫暖的歌,夕陽西下,翻著電話,無人。這種狀況多少會有些共鳴吧,特別是現在出於要離別的階段(畢業)。如林夕在哥哥過世後的歌詞多偏向於救贖,教會人們看到更多美好的事情, 這首歌是呼籲大家關注抑鬱症群體,不要歧視或者不在意,並不是黑子所謂的治病救人。

我沒有抑鬱症相關的體驗,所以也並不太能get到歌詞,但是這首曲子很好聽。吹捧這首歌的是為了博流量、眼球的媒體和一些真的被感動的路人聽眾,作為粉絲我對這首歌的關注真的不及四專其他歌。不管怎麼理解,初心都是好的,有的人可能聽了很難過,感同身受,也說明這歌寫的確實好。我的理解更偏向於用這種方式讓大眾理解關心抑鬱症,華晨宇本人歌曲首唱發布的時候也是這個意思。

治癒可能是傳遞錯誤,他本人並沒有說過這首歌治癒,而是從大眾入手,呼籲大眾關心抑鬱症,差不多就是替抑鬱症發聲吧。不管這樣,這首歌確實有讓大眾了解到抑鬱症。聽這首歌的時候聽說過華晨宇這個名字,無好感。不關注任何綜藝節目所以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也沒聽過歌曲,不怎麼喜歡他的原因是覺得他人比歌出名,而且據說給三星代言。

我本人很不喜歡三星。(後來翻微博沒看到三星,不知道是刪了還是誤傳。)之前室友安利過我,不過看到歌名不想聽,不過朋友送了,所以還是聽了。旋律不討厭,歌詞喜歡一部分,反感一部分。剛開始聽的時候沒感覺,後來也有某個晚上哭的很崩潰的時候聽了這首歌。不過原因應該不是這首歌觸動到我,是因為當時情緒比較差,這個旋律也聽起來順耳,所以選擇了這首歌。所以當時就是不反感也不算多喜歡。

相關焦點

  • 這首歌,只是希望大家平時可以多注意,身邊的抑鬱症患者
    首先,好想愛這個世界這首歌其實不是寫給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不會因為一首歌被治癒,他知道大家也知道。這首歌只是希望大家平時可以多注意身邊的抑鬱症患者,如果身邊有親人有朋友得了抑鬱症,請一定多照顧他們關心他們,不要覺得他們還「正常」,不要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他們很痛苦,他們很需要感受到被愛。作為一個華晨宇的忠實粉絲抑鬱症患者,聽這首歌並不會讓我感到被治癒。反而第一次在演唱會上聽的時候心痛到無法呼吸,往後每一次聽也處於難過的心境中。
  • 華晨宇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溫暖人心,而這首歌治癒了無數人
    在2019年12月4日華晨宇推出新歌《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這首歌曲主要是為抑鬱症患者而創作的,他用音樂的形式向大眾傳達了抑鬱症群體的心聲。花花在這首歌中不僅展現了音樂的力量和魅力,更是傳達出了希望更多的人給抑鬱症患者多些的理解與關懷,這是一首匯聚了靈魂的歌曲。
  • 華晨宇有態度的三首歌:和抑鬱症有關,和粉絲有關,和公益有關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由裴育作詞,最先發行於2019年12月4日,是華晨宇「火星三部曲」中的第一首。這首歌是華晨宇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抑鬱症群體而創作。在2019年海口「火星演唱會」上,花花第一次演唱了這首歌。
  • 如果你覺得,你沒有get到這首歌,也不必強求著像其他人一樣get到
    首先,音樂本來就沒有標準,如果你覺得好想愛這個世界這首歌好聽,得到鼓勵就夠了,何必在乎對其他人是否有同樣效果。如果你覺得你沒有get到這首歌,也不必強求著自己像其他人一樣get到。我自己是抑鬱症患者,重度抑鬱和焦慮。我第一次聽這首歌的那段時間狀態很不好。放了單曲循環。
  • 郭敬明監製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成都路演 鏡頭聚焦抑鬱症群體
    《如果聲音不記得》主創亮相成都路演活動現場《如果聲音不記得》由郭敬明監製,落落執導,章若楠、孫晨竣等主演,講述了抑鬱症女孩吉擇與暖心男孩辛唐相遇,隨著彼此的了解,吉擇身上沉重的過往也被一一揭開,一段治癒愛情就此開始。
  • 22歲女孩徒步跋涉六省 呼籲關注女性精神健康
    22歲女孩徒步跋涉六省 呼籲關注女性精神健康 2015-12-08 18:5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華晨宇新歌《好想愛這個世界啊》,專門寫給抑鬱症患者
    《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專門為抑鬱症群體所創作的。今年好像是抑鬱症多發的一年,韓國娛樂圈的雪莉和具荷拉,都因為抑鬱症自殺。人民日報曾經發布,全球大約有3億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者心情不好,它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抑鬱症也沒有所謂的「模樣」,有人笑著卻想自殺。
  • 對抗抑鬱症,一起好好愛這個世界
    「抑鬱症」,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曾經是一個遙遠的詞彙。大多數時候,它和憾事一起出現,關聯詞往往重疊而冰冷:重壓、孤獨……彼時,個例尚未撬動體系化的變革,只留下評論區唏噓的網友,呼籲關心、關愛和不歧視。遺憾的是,面對生理與心理的雙重煎熬,抑鬱症患者往往無法言說。《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顯示,「他人無法理解、怕給他人添麻煩、擔心被歧視」成為抑鬱症患者不願意傾訴的三大原因。
  • 林夕在抑鬱症發作最猛時寫下了這首歌,連歌名都跟他有關!
    在楊千嬅2001年《Miriam》這張專輯中,除了《姊妹》這首歌,還有一首值得留意的經典作品:《假如讓我說下去》。 《假如讓我說下去》和《再見二丁目》一樣,是林夕和於逸堯合作的作品,兩者的情感也頗有相似。這首形同獨白的詞,同樣是由林夕親身經歷的悲痛凝結而成。
  • 讓人上頭的這首歌,你了解它背後的故事嗎
    最近被《玫瑰少年》這首歌給迷惑了,單曲循環中。最初是在少年之名上面楊超文組演繹了這首歌曲,感覺詞很美麗,旋律也很喜歡;再是後來了解到浪姐復活組也表演了這首歌曲,帶著屬於自己的不認輸與坦然面對,表達心有不甘。再到深入了解一點這首歌的背景,對Jolin心中有了一點喜愛與敬意。
  • 劉思瑤用《撒野》BGM當「喪歌」,稱兩個男孩子談什麼救贖?發言歧視...
    一些粉絲不滿她對這首歌的歪曲解讀,認為這首歌是兩個男孩子的救贖。《撒野》呈現了兩個男孩子的感情,讓世人認識到這種特別的戀愛群體。 如果說劉思瑤用《撒野》的BGM當「喪歌」是因為不同的人對歌詞有不同的感悟,可以理解,沒必要苛責。那麼「兩個男孩子談什麼救贖?」這句話將劉思瑤對這種戀愛群體的歧視表露了出來。
  • 未滿18歲不要聽這4首歌!《綠色》排第2,第一首看歌名就心酸
    導讀:未滿18歲不要聽這4首歌!《綠色》排第2,第一首看歌名就心酸對於很多人來說,聽音樂並不是因為真的懂得它的旋律有多麼的巧妙,這種專業性的東西往往才不是大家所關注的。一首好歌最主要是還是歌詞能引起共鳴,而演唱者的歌聲能唱進每個人的心裡。
  • 臺灣新竹醫護爆料「被歧視」 院長呼籲不要差別對待
    但當醫護人員跟死神賽跑在前醫療前線搏鬥時,卻傳出連連遭到民眾歧視。馬偕院長蘇聰賢透露,院內有工作人員反映,宿舍的電梯被分類,出現院內員工專用、專按的電梯,讓員工們心情非常難受。蘇聰賢表示,醫護人員在進出醫院都有嚴格的SOP(即標準作業程序),確定每個人進出醫院都是安全的。
  • 臺灣新竹醫護爆料「被歧視」院長呼籲不要差別對待
    但當醫護人員跟死神賽跑在前醫療前線搏鬥時,卻傳出連連遭到民眾歧視。馬偕院長蘇聰賢透露,院內有工作人員反映,宿舍的電梯被分類,出現院內員工專用、專按的電梯,讓員工們心情非常難受。蘇聰賢表示,醫護人員在進出醫院都有嚴格的SOP(即標準作業程序),確定每個人進出醫院都是安全的。
  • 抑鬱症到底要不要休學或辭職?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有朋友問我:「我得了抑鬱症,工作壓力大,想辭職休息,可以嗎?」這個問題因人而異,要看個人具體情況。我個人覺得抑鬱症自己要如果實在扛不下去,這個工作已經完全讓你痛苦難耐而且負擔特別大,我個人認為可以休息一下。
  • 歧視、休學,或被當作「安全隱患」:當高校抑鬱症患者「出櫃」後
    抑鬱症低齡化、大學生抑鬱這類話題,近年越來越受到關注。今年十月以來,已經有三起大學生自殺事件登上微博熱搜。在百度指數中,今年9月的搜索數據顯示,搜索「抑鬱」關鍵詞最多的用戶群,落在了20至29歲的年齡段。這也引起了政策層面的重視。
  • 電臺DJ因「新冠肺炎」辱華事件再發酵,荷蘭華人華僑發起反歧視運動
    荷蘭華人華僑在行動,籤名情願引主流媒體關注Radio10電臺和DJ辱華事件發生後,荷蘭華人華僑迅速組織起來,發起了反歧視籤名請願活動,在短短三天之內,通過社交媒體的擴散和發酵,籤名已經達到5萬之多!這其中包括旅居荷蘭的華人、華僑、華裔,也包括理解支持華人的荷蘭人,還包括分布在各國的華人和遠在祖國的同胞。
  • 荷蘭電臺就涉華歧視再次道歉
    【歐洲時報記者陳磊綜合報導】荷蘭Radio10電臺在播放新冠疫情使用歧視和侮辱華人的語言之後,引起荷蘭華社的強烈憤慨。華人發表公開信、提交請願書、準備司法訴訟等行為引起荷蘭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荷蘭政界和各界友人的聲援與支持。
  • 深度觀察|聚焦抑鬱症患者群體,我們該如何推開心中那扇「門」
    近日,南京溧水區無想山水庫一中年女子將一同前來遊玩的另一名中年女子推落水庫,隨後雙雙溺亡的事件引起極大關注。溧水警方發布的通告稱,推人女子生前患有抑鬱症。這一悲劇事件是否真與抑鬱症有關聯,目前尚不明確,但卻引發了全社會對抑鬱症的極大關注,各種猜測、議論和偏見也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