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深化延安精神研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回望延安時期的歷史,弘揚延安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什麼是延安精神、為什麼要弘揚延安精神、怎樣弘揚延安精神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9月19日召開的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希望同志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努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要把延安精神同新時代、新思想、新做法、新要求貫通起來,把研究成果轉化為幹部教育的教材,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延安精神的形成和科學內涵
延安精神是中央紅軍長徵到陝北的13年裡,黨中央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反摩擦鬥爭、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形成的帶有體系性的觀念和作風。內涵主要包括了抗大精神、南泥灣精神、整風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縣同志們的精神和邊區勞模精神等。
延安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功實踐,是我們黨踐行宗旨作風及人格魅力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動力源泉。
延安精神從本質上講,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當年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能夠堅持做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繫群眾等觀念和作風,根本原因在於廣大黨員的心中始終堅守共產主義必定勝利的信心。也就是說,延安精神的核心和靈魂,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念。
延安精神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二、弘揚延安精神,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做到「兩個維護」
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明確指出:「黨在奮鬥的過程中產生了自己的領袖毛澤東同志,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體系——毛澤東思想。」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指導思想,標誌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第一次大的歷史性飛躍。從此,毛澤東思想便成為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一面旗幟,指導中國革命與建設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確立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我們黨在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的鮮明旗幟。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多年改革歷程,我們黨牢牢把握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認識,才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實踐證明,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最核心是在改革中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最重要的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關鍵的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在延安時期艱苦鬥爭中得到的寶貴經驗,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同志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實踐標準提高到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關於真理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以這一講話精神為指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黨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的基礎,又是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保證。歷史反覆證明:凡是貫徹實事求是的原則,革命和建設就勝利;凡是違背實事求是的原則,革命和建設就要遭受挫折。
新時代,我們正在進行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許多挑戰和困難。應對這些挑戰和困難,同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個方面的改革,不斷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就能進一步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四、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
延安時期,黨的七大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立黨的根本宗旨寫入黨章,系統形成了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工作方法,從而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和極大支持,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接受人民的監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這句話現在看來也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說明黨的各項事業需要緊緊依靠人民。
新時代的深化改革關係人民利益,不能沒有人民參與,更少不了群眾的創造,缺少群眾基礎,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有人民支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新時代的繼承和升華,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
五、全面從嚴治黨,淨化政治生態
延安時期的整風運動,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了空前團結統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加強黨內政治生態建設,多次強調要培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良好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借鑑延安整風經驗,明確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4句話12個字,概括起來就是要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並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作出實現黨內政治生態根本好轉的重要部署。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黨員幹部應當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揚延安精神,自覺做到堅定政治立場,築牢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以延安精神校準前進的方向,自覺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用延安精神淨化政治生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責任編輯:李曉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