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延安精神厚植高等教育自信

2020-12-26 群眾新聞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是當前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面對新的歷史特點,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個根本問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高等教育規律,深刻汲取延安精神營養,以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的勁頭和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氣魄,破解高等教育難題,厚植高等教育自信,在創辦新時代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中取得新氣象新作為。

高舉旗幟,在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中厚植自信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根本自信。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要把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自覺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繫在一起,切實做到「四個服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地高高地舉起來,把這面旗幟插到每一個課堂,高揚在每一名師生心中。圍繞教師和學生兩大群體,發揮好學科帶頭人、老教授、老專家等學校精神和校園文化傳承者承載者示範者的作用,在傳幫帶上見效果,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個引路人」,幫助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要切實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政治優勢,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築起融涵理想信念、生活黨建、網絡思政、資助、心理健康、就業創業指導、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疫情防控等多元素的綜合育人體系。

解放思想,在擴大對外文化交流中厚植自信

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達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弘揚延安精神必須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學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主角,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自身文化的傳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服務國家戰略,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是大學社會服務功能的拓展,也是大學展現自信的重要途徑,更是新時期大學對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生動實踐。這就要求我國大學必須在國際文化交流中掌握國際話語權,同時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適應地對外輿論力量。在黨的十八大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代,我國大學迫切需要思想觀念的創新、思維方式的變革、價值理念的創造和話語體系的構建。這不但需要中華民族歷史經驗的支撐,還需要深邃厚重的文化自覺。中國大學獨特的學術話語體系必須把問題與學理、體驗與思想、內容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思考和解決複雜的時代問題,真正將其創造性地轉化成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既賦予其本土情懷,也賦予其國際視野,在擴大對外文化交流中培養高等教育自信。

強化制度,在提升學校治理效能中厚植自信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問題出發,制定了以維護黨中央權威、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為統領的制度體系,改進了黨的治理體系。這一做法為新時代加強高等教育制度建設、形成高等教育制度體系、完善大學治理結構提供了借鑑。我國大學治理結構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既符合大學內在屬性和管理規律,又有利於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要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建設隊伍,探索教授治學,堅守學術自由,堅持依法治校。不斷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進一步創新辦學理念,凝練辦學特色。切實加強校、院兩級班子決策議事制度建設,堅持完善校、院兩級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鼓勵支持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不斷提高辦學治校水平。探索建立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的協調機制,構建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既相互獨立、又協調配合的運行機制。健全完善學術委員會制度,構建學校、學院和學科三級學術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其在學科建設、學術評價、學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資源配置監督機制,探索建立內外結合的資源配置效益評估機制。要更加注重加強陽光治校,保障權力規範運行,不斷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以人為本,在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中厚植自信

以人為本的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和延安精神的基礎和核心內容,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法寶。弘揚延安精神,就要以人民群眾的幸福為檢驗標準,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多做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好事實事。創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夢想,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是我國高等教育自信的重要源泉。創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惟有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才能贏得成功,贏得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和未來的選擇,中國一流大學必然服務和貢獻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以「為民」為根本要求,將推進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相結合,與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期待相結合,滿足人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務實」為有效途徑,從遵循教育、知識和人的發展規律出發,提高辦學質量、推進內涵建設;以「清廉」為可靠保障,建設高尚價值追求、高貴品格修養的道德高地和學術聖地,構建公平普惠、多元開放的教育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學有優教的期待,進而獲得人民群眾更多的擁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考解讀—傳承中國精神 厚植文化自信
    傳承中國精神 厚植文化自信 教材知識連結 1.從中華文化的角度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 2.從文化自信的角度 (1)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厚植科學家精神,高擎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徵程
    厚植科學家精神,高擎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徵程 2020-12-29 10:43:08 來源: 南通網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 傳承鍾揚遺志 讓「種子精神」厚植大地
    這就是鍾揚的「種子精神」,它所象徵的,不僅是作為物質財富的種子將自身的優良基因持續傳承下去,也包括一代代人才「種子」,在科學追求和愛國情懷的薰陶下茁壯成長。鍾揚不幸離世後,復旦大學與西藏大學傳承「種子精神」,聯合成立了「西藏大學-復旦大學生物多樣性與全球變化聯合實驗室」,合作共建生態學雙一流學科。
  • 厚植家國情懷 打好精神底色
    厚植家國情懷 ,打好精神底色。多年來,該校高度重視「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把「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作為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載體擺在學校的突出位置,並列入學校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提高認識,建立機制,完善措施,精心組織,狠抓落實「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確保「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 厚植人民情懷,發揚「繼續鬥下去」精神
    厚植「人民情懷」,做到「鬥」有幹勁。「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一大法寶,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重要優勢之一,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時,更要矢志不渝堅持「人民至上」理念,從人民角度出發考慮和解決問題。
  • ...政治部黨支部等四支部聯合開展「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家國情懷...
    廳黨委辦(機關黨委)黨支部、政治部黨支部等四支部聯合開展「弘揚抗疫精神 厚植家國情懷」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07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厚植英雄情懷的鮮明時代價值
    原標題:厚植英雄情懷的鮮明時代價值在這場抗擊疫情鬥爭中,那些新時代「最美逆行者」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英雄情懷是何等重要。沒有他們的衝鋒陷陣和擔當有為,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可能這麼迅速就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英雄精神和情懷是我們實現偉大夢想、推進偉大事業的強大精神資源和力量。厚植英雄情懷有助於鑄牢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意識一個政黨最難得的品質就是歷經風霜和磨難依然初心不改、使命不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 厚植為民情懷,堅定為民擔當
    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徵程,全體黨員幹部要繼續厚植為民情懷,堅定為民擔當,以實現奪取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勝利。厚植為民情懷,堅定為民擔當是黨員幹部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說:「看一個領導幹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新時期幹部為什麼要擔當作為,從大處講,黨的事業需要幹部擔當作為。
  • 馬志達: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
    馬志達表示,當前是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好時機,唯有厚植愛國主義精神,才能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怎麼做到這點呢?馬志達認為,首先,要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國家的歷史,尤其是「一國兩制」的歷史。「一國兩制」是我們的愛國同胞辛苦創造的,它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只有更好地學習「一國兩制」オ能更好地發展灣區。另外,要充分利用好大灣區愛國教育資源。
  • 唱好國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國歌作為主權國家的重要象徵和標誌,是一個國家的符號,是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結晶,是一個國家的歷史見證。《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進軍號角。時過境遷,雖然國歌歌詞或已不符今時今景,但其價值內涵卻超越時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骨氣、血性。
  • 讓校園文化成厚植學生家國情懷的沃土
    在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精心組織校史校情教育,通過聆聽校友報告會、參觀網上校史館等形式,厚植大學生家國情懷。 近日,嶺南學術論壇「家國情懷與文化認同」在廣州舉行,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廣東開放大學灣區文化研究院、廣東倫理學會承辦。
  • 厚植友善鄰裡文化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青島市市北區四方街道黨工委根據轄區實際情況,為社區治理工作的開展定製「良方」,強化居民「自治、善治、樂治」意識,以群眾訴求為主體,以各方力量為補充,厚植友善鄰裡文化,打造社區居民共同體,奏響社區和睦、鄰裡融洽、共治共享主旋律。
  • 洪江區:「開學第一課」讓愛國情懷厚植於心
    懷化新聞網訊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為加強幸福路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革命精神,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9月1日,洪江區幸福路小學全校師生齊聚操場,以「開學第一課」為契機,隆重舉行「弘揚抗疫精神,厚植愛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在激動人心的倒計時中,開學典禮正式拉開了帷幕。
  • 發揚抗疫精神 厚植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要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創新引領,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厚植中國經濟的發展基礎和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的能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要堅持立足中國、放眼全球,更好地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不斷地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
  • 濰坊廣文中學丨厚植愛國情懷 勇擔時代重任
    濰坊廣文中學丨厚植愛國情懷 勇擔時代重任 2020-10-09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嶽輝:錨定目標 厚植優勢 開創稅收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十四五」期間,浙江稅務將錨定一個目標、厚植五大優勢、迭代升級「六大工程」,提升標杆、高位求進,努力開創浙江稅收現代化新局面。咬定青山,錨定一個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時代內涵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深化延安精神研究,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回望延安時期的歷史,弘揚延安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什麼是延安精神、為什麼要弘揚延安精神、怎樣弘揚延安精神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延安精神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 總旗小學積極開展「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憲法宣傳系列...
    四川新聞網宜賓12月5日訊 (黃婷 李平)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集中深入宣傳憲法,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學校師生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總旗小學深入開展了以「弘揚憲法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的憲法宣傳教育活動。
  • 「延安精神」 的現實意義
    > 趙大詠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革命精神的繼承,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這不是幾句空洞口號,它揭示出延安精神永不過時,在當今社會有著偉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我市即將成立「延安精神研究會」。學習延安精神是方法手段,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延安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指導意義。我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在今後的活動中,應當注意「兩不三要」: 一是不要把研究會搞成「老年協會」。
  • 讓「延安精神」持續發揚光大
    近日,習近平在陝西考察期間,強調「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用以滋養初心、淬鍊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