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大爺」確診後 鎖定新發地風暴眼的22小時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一場由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大廳掀起的新冠肺炎疫情風暴正在趨於平靜。

  7月11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已連續6天無新增確診,確診病例數暫時止步在335例。

  一個月前,6月11日,「西城大爺」唐先生在北京宣武醫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打破北京56天無新增病例的風平浪靜,開啟北京戰「疫」的「第二季」。只是,這一季像一場定點殲滅戰,快速收兵。

  「西城大爺」確診後,22小時內北京市就鎖定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大廳為高風險點位,並對涉疫人員進行隔離觀察,這被認為是短期初步贏得戰「疫」勝利的關鍵之舉。

  後續的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確診病例都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北京市疾控中心首次公布的唐先生確診前10天的行程軌跡來看,除了新發地外,還有森林公園、遊樂場、超市、商場以及餐館,走了北京的好幾個區,怎麼就能確定感染源在新發地?

  參與流調和重大疫情處置的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說,這是200多名疾控人員幾乎22小時不眠不休的戰果。

  最後一個夜班的電話,開啟戰「疫」第二季

  年初開始的疫情「第一季」,北京市疾控中心從所屬各單位匯集了一支兩三百人的團隊組成疫情專班,一輪輪與不斷冒頭的新冠病毒較量:對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判定密切接觸者、切斷傳染源,處置重大疫情。

  6月10日前後,因為疫情平穩,兩三百名疾控人員陸續回到各自崗位。沒想到,6月11日凌晨的一個電話,成為大家重返「戰場」的前奏。

  值涉新冠疫情最後一個夜班的竇相峰就是那個接電話的人。

  竇相峰的記錄本上清晰地記錄,6月11日0時30分,他接到北京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長王全意的通知:西城區疾控中心報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病例。

  竇相峰迴憶當時接到通知時的心情,要不是考慮到對方的身體情況,他恨不得立刻站到「西城大爺」跟前,問流調人員擅長的「3個終極問題」:「你是誰」「去過哪兒」「見過誰」。

  在等待天亮的時間裡,西城區疾控中心對唐先生的第一輪流調報告也傳過來了。竇相峰一遍遍琢磨著唐先生發病前10天的軌跡,不斷地標註他關注的疑點,唐先生的每一分鐘都要掰清楚。

  6月11日早6時,唐先生核酸檢測的復檢報告出來了,依然是陽性,被正式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從這一刻起,追蹤唐先生感染源的偵察兵小分隊迅速進入「戰場」。

  竇相峰一刻也不願等了。早7時,他就出現在北京宣武醫院的發熱留觀門診,滿臉歉意地對唐先生說,真的一分鐘都不能等,要儘早鎖定可能的高危地區。

  北京市疾控中心的同事評價竇相峰:快人快語,雖然外表壯實,但內心縝密;做流調有一套絕活兒,既能快速取得被調查人員的信任,又能捕捉到關鍵信息的蛛絲馬跡,幫助被調查人員回憶起遺忘的關鍵信息。

  每一個拾起的記憶碎片都有可能是突破點。竇相峰說,他會特別關注一些時間線上的空白點。比如唐先生說,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竇相峰就會繼續追問:「孩子玩的時候,你幹什麼呢?」這麼一提醒,唐先生就想起,孩子玩的時候,碰到一熟人,然後又到地下撞球廳打了一局撞球。

  竇相峰問得很細:到了撞球廳,是自己擺的桌子,還是服務員擺的?隔壁桌有人嗎?這期間又接觸了多少人?

  問到新發地的細節時,竇相峰甚至要追問在哪個攤位買了東西。唐先生翻出支付記錄,確認在哪些攤位買了魚、買了肉。這些細節是隨後採樣人員能在新發地外環境迅速找到陽性樣品的關鍵指向。

  竇相峰和唐先生面對面聊了兩三個小時,後來又追了好幾個電話,甚至追溯到他年初的經歷,每一個接觸點都有可能是線索。一邊聊,竇相峰一邊標出可疑線索,這些線索要交給其他同事一一去排查。

  身材微胖的竇相峰走出宣武醫院發熱門診時,防護服裡的一身衣服已經溼透。

  擴大對「西城大爺」軌跡的採樣,迷霧中有了一點點光

  6月11日下午4時,已經暫停好幾天的北京市政府新聞辦疫情發布會突然召開。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發布一則簡短的信息,頗具爆炸性。她通報說,北京確診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並強調這位患者近期沒有出京史。

  儘管如此,網絡上還是迅速流傳起關於唐先生的若干謠言。而北京市幾百名疾控人員正在根據唐先生10多天的軌跡燒腦排查,全城追捕病毒。越是謠言滿天飛,疾控人員越是要沉下心來儘快溯源,不能放過蛛絲馬跡。

  北京市疾控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新冠防控現場組的任振勇就是幾百名現場溯源人員中的一名。6月11日一大早,他所帶領的小組就進駐唐先生家所在的小區,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小區全體住戶進行流調、核酸檢測和外環境採樣。

  這個環節要解開的謎團包括唐先生是不是在小區感染的,或唐先生在小區的密切接觸者中有沒有被他感染的。

  任振勇仔細觀察唐先生居住的小區,嚴格來說那並不是個成規模的小區,除了唐先生家所在的樓有兩個門洞,旁邊還有另一棟樓。「當時考慮共用通道、健身設備等,加大了排查力度。」任振勇回憶。

  這一天的硬任務是對430人進行核酸檢測以及對小區的外環境進行核酸採樣,還要對唐先生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調,看看有沒有可疑的線索。

  儘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400多人的核酸採樣是個大工程。對任振勇來說,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當時情況並不明朗,不確定鄰居中有沒有傳染源,所以採樣在哪裡進行,怎麼有效地防範潛在的交叉感染,都要認真考量。

  包括唐先生家人在內的400多人的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小區人員的流調也沒有線索,小區內以及唐先生密切接觸的人員中似乎都沒有感染源。追了大半天,亦喜亦憂。喜的是,小區是安全的;憂的是,還沒有摸到源頭的線索。

  和小區的流調同步進行的,還有對唐先生近期密切接觸者的調查,但似乎也沒看到病毒的蹤影,他周圍的人都沒有新冠病毒的直接接觸史,既沒有確診病人、疑似病人,也沒有疫區來的人,更沒有境外人員。

  線索斷了。於是疾控人員決定擴大採樣範圍,尋找新的突破口。這時,竇相峰和西城區疾控中心前期做的詳細流調派上了用場。唐先生去了新發地牛羊肉大廳的3個攤位,這3個攤位由豐臺區疾控中心負責採樣;唐先生去的森林公園,由海澱區疾控中心進行採樣……

  6月11日傍晚,北京大興區也報告一例患者通過咽拭子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位患者也有新發地接觸史,這與唐先生的諸多軌跡有了交集,現場調查人員似乎嗅到了病毒的氣息。這一夜,成千上萬的數據匯集過來,幾乎所有出現場的疾控人員都在挑燈夜戰。

  6月12日凌晨4時左右,一份由豐臺區疾控中心完成的檢測報告發到北京市疾控中心,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大廳外環境檢測中檢出核酸陽性。

  任振勇說,看到那份報告時,大家都很興奮,再結合大興區的確診病例,感覺就要抓到源頭了。

  這時候,離唐先生確診僅過去22個小時。

  高危點位就在新發地批發市場

  22個小時獲得的信息雖然還比較單薄,但足以對新發地牛羊肉大廳進行一場精細調查。

  北京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專班現場工作組二組組長翟曙光記得,6月12日早上六七點,原本已經沉寂的現場組的工作群裡又發出召集令,需要大批人手去新發地進行流調和現場採樣。翟曙光說,一兩百人很快表示要加入第二季戰鬥。

  第一批,北京市疾控中心差不多去了一支五六十人的隊伍,一部分人對牛羊肉大廳的500名商戶進行咽拭子採集,另一部分人每3人為一個小組,對整個大廳進行外環境採樣。

  任振勇說,北京市疾控中心所有最有經驗的隊員都奔赴了現場,尤其給商戶做咽拭子採集的人員都是穩準快的高手。

  6月12日,北京的最高溫度有34攝氏度,牛羊肉大廳通風不好,潮溼、高溫,二級防護幾乎令人窒息。但是為了儘快再給出明確的信息,疾控人員手裡的工作幾乎沒停過。

  和任振勇搭檔取咽拭子的同事是北京市疾控中心出了名的「女漢子」李爽,她曾經進隔離病房,一口氣採三四十個人都不在話下。鐵人一般的她也差點被連續作戰擊倒。她回憶,當時自己的口罩裡都是汗水,一低頭就被汗嗆著。

  儘管穿著防護服,但他們直接面對的人群和身處的環境都存在極高風險。任振勇說,採到第100個人的時候,李爽堅持不住了。結果,第101位採集咽拭子的商戶核酸檢測就是陽性。

  任振勇記得,當時他們在牛羊肉大廳半地下的斜坡面上進行咽拭子採樣,都已經筋疲力盡,而環境採樣組的同事在大廳裡就更溼熱得厲害。

  北京市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副所長葉研的團隊負責新發地牛羊肉大廳外環境的樣本採集。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已經數不清多少次走進「紅區」牛羊肉大廳,每次都有不同的重點,比如新確診一例病例,可能就要去患者所經營的攤位再重點檢查一遍。但第一次走進新發地牛羊肉大廳的場景,印象最深刻。

  葉研回憶說,第一個感覺就是大,但潮溼、陰暗、密不透風,真的適合病毒隱蔽。

  環境採樣要求每個攤位都採到,刀具、砧板、下水道、地漏、冰櫃,人經常觸碰的部位,日常消毒不容易消毒到的部位都要採,還有衛生間、門把手等。兩三個人一組,一人塗抹,一人記錄、貼標籤。一天下來,採了上千個樣本。

  6月13日下午的發布會上,龐星火通報稱,6月12日,疾控人員對新發地市場的環境和從業人員進行採樣檢測,發現40件環境標本核酸檢測為陽性,45人咽拭子核酸陽性,均來自新發地市場交易大廳負一層的環境及從業者。

  這樣一份清晰的證據是6月12日鎖定新發地為源頭後,五六十名疾控人員又給出的「實錘」。

  6月13日凌晨,北京豐臺區相關部門作出新發地暫時休市的決定。

  6月1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在疫情出現僅7天之後就判斷稱,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在他看來,迅速把新發地作為高危點位鎖定,是北京這輪疫情穩準快控制住的基礎。

  有專業人士評價說,僅用22小時就鎖定疫情源頭,是教科書級別的經典案例。對此,任振勇說,我們確實就是按教科書的邏輯來完成溯源的,對傳染病的控制,教科書的邏輯就是最快找到並切斷傳染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7月13日 03 版

相關焦點

  • ...本次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確診第一人「西城大爺」唐先生,一直備受...
    文 / Becky2020-06-22 07:33:57來源:FX168 【北京西城大爺病情好轉】本次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確診第一人「西城大爺」唐先生,一直備受關注。
  • 北京「西城大爺」鼓勵成都確診女孩:別在意別人怎麼說,你一定行
    北京「西城大爺」是2020年6月北京疫情首例確診患者,其在感染後,對2020年5月30日以來在北京市所去過的地方無一遺漏回憶出來,特別是對6月3日自己去新發地購買海鮮並短暫停留這件事,進行了準確描述,為相關部門鎖定新發地市場並作出迅速反應提供了重要信息。
  • 北京新發地疫情阻擊戰的十個瞬間
    此時,連續10多個小時,一連串匯總分析已經完成。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每一名同志緊繃的神經中緊急召開,視頻會議同時連著多個分會場。會議迅速聚焦到一個問題:病毒從何而來?這次新發地之戰的首次會議,濃縮成兩個關鍵詞就是:鎖定和速決!鎖定病毒來源,以最快的速度。
  • 「西城大爺」住院記憶:關鍵時刻,才懂得人生最珍貴的是什麼
    今年6月,北京新冠患者「西城大爺」爆紅網絡。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確診後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時利用自己的「最強大腦」準確回憶了行動軌跡,提供了完整的38位密切接觸者名單,讓流調人員第一時間鎖定新發地,為北京疫情的快速控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從確診初期到完全康復出院,「西城大爺」經歷了人生中難以忘懷的33天。
  • 一周醫講 安有話說丨密接38人一個沒感染 揭秘最強北京「西城大爺...
    在今天推出的第12期欄目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將談談大家關注的北京本地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西城大爺」,講講他帶給我們的啟示。「西城大爺」 有哪些行為值得我們學習?梁宗安:「中招」後不乘公共運輸日前,北京本地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唐先生經過33天的治療後成功出院。
  • 北京西城致信居民:5月30日以後若去過新發地,請速與社區...
    每經編輯:張楊運北京西城微博13日發布消息,親愛的西城居民朋友:如您曾在2020年5月30日(含)以後,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為了您、家人及大家平安健康,請主動迅速與社區居委會聯繫,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園健康!
  • 北京新發地疫情阻擊戰的十個瞬間,彰顯中國精神
    2020年07月22日 11:27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韋幸文   北京新發地疫情阻擊戰的十個瞬間
  • 北京再現本土病例後的72個小時 22個時間節點
    新京報訊(記者 裴劍飛)6月11日16時,北京宣布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至今天(6月14日)16時,過去三天,北京累計通報新增43例確診病例,其中多數有新發地市場工作史,或曾直接或間接暴露於新發地市場。72個小時內,為防控疫情,北京各部門都有哪些部署?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以下22個重要時間節點。
  • 與時間賽跑——北京抗疫英雄們,辛苦了
    源頭阻擊6月16號晚上10點,北京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由三級調整回二級,剛剛複課的學校再次停課。時鐘撥回到6月11號,一個沒有流行病學史的西城確診病例讓50多天無新增的北京驟然緊張起來。北京天壇醫院發熱門診西城病例確診後各區一邊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同時通知全市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加強排查。沒想到僅兩小時後,距離新發地3.5公裡的北京天壇醫院感染門診又接到了兩位特殊的病人。
  • 數據看中國丨北京疫情「雙清零」,新冠疫情之下,世界危機與中國答案
    1新增一例確診後的16小時,北京經歷了什麼?在這期間,北京首例確診患者「西城大爺」唐先生,成為了「關鍵先生」。正是他的及時就診和詳細憶述,幫助相關部門迅速鎖定新發地市場,此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談及北京防控工作時也特別感謝了他。
  • 北京海澱玉泉東市場出現多例確診,是否會成為「第二個新發地」?
    在15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11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說,「疫情發生後,北京市迅速對新發地批發市場進行封場休市,對其周邊社區實行了封閉管理。今天我們又對玉泉東市場及周邊社區實施了封閉管理,屬地已經啟動疫情防控機制。」
  • 新冠病毒如何進入新發地市場 冷鏈物流還靠譜嗎?
    持續56天的寧靜,被一位「西城大爺」打破。  6月11日,北京在連續56天無本地報告新增確診病例後,再次通報了一名52歲西城確診病例。至今10天,北京已累計確診超200例。  時隔兩個月,新冠病毒為何捲土重來?
  • 北京新增36例確診病例住在豐臺等4區,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
    確診病例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北京戶籍8例,其他省戶籍28例;現住豐臺區30例,大興區4例,房山區1例,西城區1例;在新發地市場工作者27例,曾直接或間接暴露於新發地市場者9例;通過主動就醫發現11例,疫情溯源篩查主動發現25例。現將主要情況通報如下:病例1,某男,35歲,河北保定人,工作單位為北京新發地市場,個體經營者,現住新發地經營者樂園。
  • 北京:新發地老鄭州燴麵館又有幫廚、服務員確診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獲悉,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6月25日0時至24時,又有兩名新發地老鄭州燴麵館的人員確診,其中一位為服務員,一位為幫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前就已有老鄭州燴麵館的工作人員確診。
  • 確診病例去過新發地 北京物價會上漲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確診病例去過新發地,北京物價會上漲嗎?中新網北京客戶端6月12日電 北京市無本地新增新冠肺炎病例56天後,6月11日,北京西城區新增1例確診病例。6月12日,北京豐臺區新增2例確診病例。
  • 北京西城海澱檢查食品安全,未發現新發地貨源
    今天上午,記者跟隨西城、海澱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走進多個市場、餐飲店,檢查食品安全。截至記者發稿,沒有發現新發地貨源。「我們的貨都是從河北定州來的,放心吧,沒有新發地的貨。」經營者回答。在民族飯店內的唐宮海鮮坊,金融街食藥所所長張穎直奔鮮活海鮮區域,餐廳廚師長趕緊拿來了今天的進貨單:「我們的貨都是公司直採,不走市場。」沒等張穎提問,廚師長就先做了回答。「肉是今天進的嗎?從哪兒進的?」商戶孫先生趕緊拿出臺帳,「是大紅門送貨。」
  • 【北京京深海鮮市場暫時關閉】6月11日、12日,北京西城、豐臺共...
    【北京京深海鮮市場暫時關閉】6月11日、12日,北京西城、豐臺共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通報,北京豐臺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員工,有消息稱其曾到新發地、京深海鮮市場等執行抽檢任務。6月12日,京深海鮮市場已經關閉。京深海鮮市場回應表示,目前市場確實處於關閉狀態,暫不對外營業,具體原因暫未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