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木刻,是中國傳統版畫的重要門類,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視覺形態。早在17世紀,出版家胡正言就用多版分色奇鐫的高超技藝印製出「冠絕群書」的「十竹齋」書畫譜與箋譜,不僅將中國傳統水印版畫推向頂峰,同時也對世界版畫和書籍出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琦是中國當代水印版畫的標誌性藝術家。他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水印木刻創作,30年筆耕不輟、未曾間斷,創作出大量的精品巨作,不僅很好的完成了傳統與現代的「對接」,也為我們在當代版畫藝術創作和研究方面 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藝術家個案和思考的理路。
陳琦198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攻讀版畫專業,在大學期間他便開始思考「繪畫是什麼?」、「繪畫的意義何在?」等藝術本體問題,這其中,除卻宏觀層面上有當時思潮激蕩的影響外,也有藝術價值取向和藝術表達形式上的選擇與思考。為此,陳琦進行了豐富多樣的藝術實驗和探索,並最終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向及以水印版畫為主的藝術表達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傳統精神和視覺元素逐漸融入到陳琦的創作中。
他的創作開始呈現系統化、脈絡化,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氣質:
第一,傳統的圖像和符號通過水印木刻的方式呈現出溫潤淡薄的人文氣息,並與現代繪畫造型語言和新技術手段結合,在題材和觀念之間形成了有機的融匯與互動關係;
第二,諸多的表現題材與內容並不完全是想像的產物,而是來源於對自然的直接觀察和個人體驗,有很多作品都來源於寫生的感悟和生活的細節體味;
第三,陳琦並不是一位單純摹寫自然和表達情感的藝術家,其作品中呈現出的人文思考與精神追求同樣強烈地溢於言表,突顯出的靜謐與空靈充滿著哲學的意味;
第四,陳琦一直致力於水印版畫本體語言研究,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創立了一套獨立、完整的水印木刻技術系統。無論是《闡釋時空》中的水晶質感,或是《2012》的巨幅畫面,都極大拓展了水印木刻的藝術表現力,給人帶來了全新的現代視覺經驗。
陳琦是一位勤奮的藝術家,始終保持著對藝術的勤奮執著和不懈追尋。新世紀以來,他新發展出了「水」、「時間簡譜」等系列,為自己的藝術創作和精神訴求找到了一套觀念和方法。他不僅由此持續創造,而且也通過藝術參悟生命、完善自我。
陳琦,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獲得江蘇省50名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