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江:談陳琦和他的水印木刻創作

2020-12-15 聞是藝術

水印木刻,是中國傳統版畫的重要門類,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視覺形態。早在17世紀,出版家胡正言就用多版分色奇鐫的高超技藝印製出「冠絕群書」的「十竹齋」書畫譜與箋譜,不僅將中國傳統水印版畫推向頂峰,同時也對世界版畫和書籍出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陳琦是中國當代水印版畫的標誌性藝術家。他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水印木刻創作,30年筆耕不輟、未曾間斷,創作出大量的精品巨作,不僅很好的完成了傳統與現代的「對接」,也為我們在當代版畫藝術創作和研究方面 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藝術家個案和思考的理路。

陳琦1982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攻讀版畫專業,在大學期間他便開始思考「繪畫是什麼?」、「繪畫的意義何在?」等藝術本體問題,這其中,除卻宏觀層面上有當時思潮激蕩的影響外,也有藝術價值取向和藝術表達形式上的選擇與思考。為此,陳琦進行了豐富多樣的藝術實驗和探索,並最終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向及以水印版畫為主的藝術表達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傳統精神和視覺元素逐漸融入到陳琦的創作中。

他的創作開始呈現系統化、脈絡化,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精神氣質:

第一,傳統的圖像和符號通過水印木刻的方式呈現出溫潤淡薄的人文氣息,並與現代繪畫造型語言和新技術手段結合,在題材和觀念之間形成了有機的融匯與互動關係;

第二,諸多的表現題材與內容並不完全是想像的產物,而是來源於對自然的直接觀察和個人體驗,有很多作品都來源於寫生的感悟和生活的細節體味;

第三,陳琦並不是一位單純摹寫自然和表達情感的藝術家,其作品中呈現出的人文思考與精神追求同樣強烈地溢於言表,突顯出的靜謐與空靈充滿著哲學的意味;

第四,陳琦一直致力於水印版畫本體語言研究,他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漸創立了一套獨立、完整的水印木刻技術系統。無論是《闡釋時空》中的水晶質感,或是《2012》的巨幅畫面,都極大拓展了水印木刻的藝術表現力,給人帶來了全新的現代視覺經驗。

陳琦是一位勤奮的藝術家,始終保持著對藝術的勤奮執著和不懈追尋。新世紀以來,他新發展出了「水」、「時間簡譜」等系列,為自己的藝術創作和精神訴求找到了一套觀念和方法。他不僅由此持續創造,而且也通過藝術參悟生命、完善自我。

陳琦,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獲得江蘇省50名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

相關焦點

  • 木刻水印手作回顧|斫木為紙,鋒刀為筆,木屑飄落處,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
    ,在北京初秋的涼意裡,品味詩經植物裡的美學,體會古人手作智慧中的哲學,在水印木刻的誕生中感受創作的魅力。這是因為一張水印木刻的創作中包含著許多趣味與奧秘,你可以在勾描和刻制中感受專注的快樂——努力使自己的刻版不斷完美,真的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也可以在調色調的過程中大開腦洞,賦予這些詩經傳統植物奇特的色彩;最後當然是在成品藏書票的裝裱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 力群先生和他的木刻作品
    他1912年生於山西靈石縣。1931年考入國立杭州藝專,放棄並參與批判 「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觀,積極倡導藝術與人民生活結合的進步思想,1933年春發起並參加成立了「木鈴木刻研究會」,通過木刻來學習表現人民的生活和鬥爭,從此,力老邁開了木刻創作的第一步,隨後他在藝專參加了由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成為一名紅色藝術家。
  • 藝術創作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從生活採擷創作,豐富藝術的對象
    江蘇省美術館在推動江蘇版畫創作與研究上,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吳俊發、張新予、朱琴葆等江蘇水印木刻的幾位主要創始人聚集於此,可以說江蘇省美術館是江蘇水印木刻的重要策源地。上世紀60年代初期,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在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江蘇畫壇上,崛起了江蘇水印木刻學派。
  • 油畫美學:雷務武——木刻版畫
    駭祄蘁絎鋪鏺镸撙讅蓡崐輓釐犞鬝礱姖嗗斒屰朝疪謉鍔鼀鋋濕鈍悈噾卑鐨耮鐠丅菬忙飝蹶嚮糏忛竝喓殽窶鐘鈘幓單1982年開始從事教學與創作,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及自治區美展,獲全國美展三等獎兩次,廣西美展特等獎兩次,一等獎三次,
  • 相隔40年,朵雲軒再現劉海粟《紅牡丹圖》等木版水印
    上世紀八十年代,劉海粟曾授權朵雲軒以他的《紅牡丹圖》、《石榴圖》、《鴛鴦圖》等6幅畫作為底本,製作木版水印。作品印出來後備受追捧,並曾「以假亂真」被當成原作上拍。據國家級非遺朵雲軒木版水印市級傳承人,朵雲軒副總經理鄭名川介紹,1958年朵雲軒木版水印室創建伊始,曾以眾多上海的書畫家,文博機構收藏畫作為底本進行木版水印的印製,其中就包括劉海粟先生,他把自己珍藏的明四家之一仇英的《秋原獵騎圖》借給朵雲軒作為底本。這件作品是朵雲軒在1950年代末期製作的,至今仍為絹本朵雲軒木版水印的經典之作。
  • 「鐫木成象」,在牛津見證「木口木刻」的百年曆程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人約翰·帕皮倫(1698-1776)曾使用木口木刻技術印製牆壁紙和為書籍創作花邊插圖等,並在1776年出版《木口木刻的歷史與實踐》一書。然而,帕皮倫對木口木刻發展的影響極其有限,更沒有引發版畫材料與方法上的歷史性變革。真正把木口木刻發展為獨立藝術形式的則是英國人託馬斯·比維克(1753-1828)。
  • 91歲女兵的「紅色記憶」 ——訪突泉縣烏蘭牧騎創始人陳琦
    片斷一1929年8月,陳琦出生於遼寧省遼中縣。戰火紛飛,百姓命運多舛。陳琦雖然生得柔弱,但是個性非常堅強。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1946年5月,17歲的她和哥哥一起在鄭家屯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她說,中國還沒有解放,人民還沒有當家做主,部隊招女兵,她立即報名參軍,那時,和哥哥一起保家衛國,不再受苦是她最大的願望。
  • 「就這麼刻了半輩子」——葉枝新和他的版畫!
    畫中穿著民間蘭布衫的蘇姑女採了鮮花,走在河邊,遠處可以看到隱隱約約的河流和村莊,畫面充滿了江南風情~葉老說,這件小作品,從刻版到印畫,已經花了三個月了,版畫是個細活不能著急。這件作品入選了今年由復旦大學舉辦的水印木刻藏書票展,入選的作品還將與世界各國大學進行交流。
  • 世間有一種美,叫歲月靜好般的劉娟水印版畫
    工作室裡四壁都掛滿了她的新作,甚者室內的地上、都堆滿了她的水印版畫作品。於是,話題就從她 的那幅進入國展的作品《青花瓷系列之油茶花開》開始——面前 的這位畫家的確有著青花瓷般的花開的氣質與形象。她,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彩專業。2005年至今從事中國傳統水印版畫研究,現已創作水印版畫100多幅。
  • ...長上」農具、石頭拼出「長江」……川美這份新年「禮物」有點意思
    2019年9月,四川美術學院將油畫、版畫和雕塑三個系別合併成立了造型藝術學院。此後,為了更好地進行藝術教育改革創新,挖掘學生的創作潛力和特色,「禮物——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學生提名獎」便應運而生。該項目由四川美術學院與easyart易直購聯合主辦,今年是第二屆。它通過公開徵集與評委評選的方式,希望關注和推介造型藝術學院創作領域最具原創力和問題意識的作品及藝術家。
  • 陳琦:新媒體行業「冰與火」 四大邏輯看清背後大趨勢
    內容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內容分發的形式越來越豐富,這些都是基於技術迭代和商業需求逐漸衍生出的,而新媒體的從業者、內容表達、經營策略、盈利模式、發展趨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新媒體人的初心邏輯:從文人到商人相信有一部分媒體人步入新媒體行業是抱著一顆純潔初心的,他們恥於談錢,渴望用文字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人生理想。但經過疫情衝擊和商業洗禮,慢慢發現錢很重要,於是開始嘗試尋找理想和商業的平衡點。
  • 劉維偉談吳前被限制:他串聯了全隊,對他表現較滿意
    賽後,浙江主帥劉維偉談取勝,「我們防守和籃板做的不錯,尤其是在下半場北京隊起勢的階段防守和籃板做的非常好。他們比較敢打,頂住了壓力。」談及吳前被北京隊針對防守,劉維偉說道:「不光是這場比賽,尤其是上一場我們打的比較好,北京隊比較有經驗,對吳前掐的比較死。我一直強調大家要有耐心。
  • 科幻巨製《星球大戰》系列:主題創作的無水印桌面壁紙欣賞
    一組無水印桌面壁紙欣賞:來自星球大戰故事背景中的人物一組最近發布的星球大戰題材的桌面壁紙插圖,可以用在目前大多數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以及部分手機桌面壁紙使用。星球大戰美術館:絕地獵人插圖由Rodney Amirebrahimi創作
  • 新中國年畫宣傳畫,新中國婦女兒童,不浪費一粒糧,長江大橋
    本組繪畫作品是新中國50年代至70年代的年畫和宣傳畫,部分是油畫,但主題都是積極向上,畫風具有年代感,是紅色時代的繪畫藝術。1978年魏紫熙國畫作品:學雷鋒。1971年國畫:長江大橋。就是南京長江大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1977年林崗、龎壔油畫:《萬裡徵程詩不盡》,畫面是毛主席張徵時的情景。1967年靳尚誼油畫:毛主席在井岡山。崔泉溪的油畫:晨曦。
  • KNOW:日本木刻版畫
    欣賞日本浮世繪藝術中的風景、遊女、演員、戰士和怪物,同時聽專家Anastasia von Seibold解析為何「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及歌川廣重皆為名垂青史的藝術巨匠」對日本而言,1600年是重要的一年,當時德川家康正式掌權,在軍閥衝突多年後統一日本。他作為徵夷大將軍,將江戶(現為東京)定為幕府,使這個發展停滯不前的地區變成國家新時代的象徵。
  • 木刻畫的色版要想發揮最大的作用,必須學會以下3種方式
    我們在搞黑白木刻時,要有一個非常強烈而清晰的黑白對比的觀念在搞水印木刻時強調要有一個發揮水韻墨化的觀念。在搞套色油印木刻前,同樣要有個強烈的觀念,這個觀念就是要除去一般色彩繪畫的習慣。要閉上眼睛,腦海裡就能呈現出十分明朗的一幅色彩極為簡練的畫面來。如果做不到這點,那是很難搞出具有強烈版畫情趣的套色木刻來的。
  • 王文漢向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捐贈《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木刻小屏風
    王文漢向會師舊址捐贈了《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木刻小屏風,任秀珍向王文漢頒發了收藏證書。《毛主席揮手我前進》木刻屏風中間為木刻毛主席招手站像,兩邊為木刻「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詞句,出自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一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由毛澤東於1963年創作,是在《光明日報》上讀到郭沫若的詞深受感動所創作的一首鼓舞人心的反霸權主義的詞。
  • 傈僳族的木刻與符號
    古代傈僳族的木刻與符號 李貴明搜集整理 傈僳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創造了豐富的文化,但文字出現相對較晚,或者之前曾經出現的文字已經失傳,因此長期使用木刻等符號作為信息交流和契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