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韋慈藏的故事,不妨一覽

2021-01-09 禪說國學

古代的《新搜記,神考》有載:藥王有三個,即扁鵲、孫思、韋慈藏。前二位之前已經為大家介紹過了,今天就為大家藥王韋慈藏:

古代的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韋老師,這幾位都姓韋,而韋慈藏則有藥王之名。慈藏也是唐初人,與孫思邈同時而稍晚。《舊唐書》中,慈藏與李虔縱附於《張文仲傳》後。

此三人是武則天時代的三大名醫,但韋慈藏名氣後於張文仲。官為光祿卿。書中所載,僅此而已。而諸書中也未見有說韋慈藏為藥王者,但是明初永樂年間始創的三皇廟,從祀的歷代神醫中,孫思邈之後即是韋慈藏,而且標明就是「藥王」。

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揣其由來,似乎是他借了另一位民間傳說中的神仙的光。按《太平廣記》引唐人《仙傳拾遺》記有一韋善俊,為訪道週遊名山,遇神仙,授以仙道。或靜棲林野,或醉臥道途。常攜一犬,號日「烏龍」。

所至之處,必分已食以飼之。此犬身有濟,毛盡禿落,見之者無不嫌惡。其兄為僧,居於嵩山寺院為長老。善俊將欲升天,遂入山見兄。眾僧以其為長老之弟,甚加敬奉。可是每升堂食齋,善俊即牽犬於側,分食與之。眾僧甚怒,訴於長老。

長老大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命其離寺。善俊禮謝,牽大而去。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但這個韋善俊卻一點兒神醫的痕跡都沒有。

可是到了宋代,韓元吉所著《桐蔭舊話》中談及其曾祖韓琦事,說韓琦六七歲大病,父母守護,見他忽若張口飲藥狀,道:「有道士牽犬,以藥眼我。」於是大汗而病癒,韓家便畫像以祀。

元吉考此道人,雲即《仙傳》中的韋善俊,並說「世俗調為藥王"。這句「謂為藥王」的話並不見於《仙傳拾遺》,但也不似是韓元吉的杜撰,大約在宋代時,已經有了這位牽著黑狗的藥王道士的傳說了,而且這牽狗的藥王又不止。

《釋氏稽古略》載:「藥王姓韋氏,名古,字老師,疏勒國人,開元二十五年至京,紗巾毳袍,杖藜而行。腰懸數百葫蘆,普施藥餌,以黑犬自隨。凡有患者,古視之即愈。帝與皇后敬禮之,並圖其形而供養之。」注云出白《本草序》及《神仙傳》。

但這二書卻沒有此文。清姚福均《鑄鼎餘聞》引五代沈汾《續神仙傳》云:「藥王姓韋名古道,號歸藏,西域天竺人。」後面所述與《稽古略》全同,而「姓韋名古道號歸藏」一段,是說他名為「古道」,還是「道號歸藏」呢?

去找《續神仙傳》原文吧。查了一遍,書中竟然根本就沒有任何關於藥王韋古的記載。看來姚福均一定見到異書了。這且不管他,據事實而言,這位韋歸藏應該與韋老師是同一個人,都是牽狗的藥王。

而《太平廣記引《驚聽錄》,裡面也有一位韋老師,事跡與韋善俊是一模一樣,也就是說,韋善俊、韋老師、韋歸藏其實是一個人,只是在傳說中名字不同而已。

可是這些都是傳說中的神仙,三皇廟中從祀的必須是歷史上真入。雖然其實也未必,如此黃帝手下的那幾位就很難說,但近代就不能與上古通例了,那么姓韋的名醫除了韋慈藏還有誰呢?就是這樣,韋慈藏便在三皇廟中吃上了冷豬肉。

好了,本篇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相信大家看完後會對藥王韋慈藏有更多的了解,若是大家有不同意見也歡迎補充

相關焦點

  • 藥王韋訊:名醫扁鵲只是他的配角~
    玄宗重其術,召其入官,擢官不受,回歸故裡,世仰為藥王。玄宗賜號藥王,死後配祀藥王廟。相傳唐代有個名醫韋慈藏,醫術精湛,他不願進京當太醫,甘當民間「鈴醫」,韋慈藏常帶著一隻黑狗,背著藥囊,爬山涉水,走鄉串戶,為百姓看病。
  • 盤點史書裡的「藥王」
    在民間習俗中,「藥王」是人們對古代名醫的尊稱。因為時代的不同,「藥王」所指的人物也不盡相同。春秋時期的扁鵲,唐代的孫思邈、韋慈藏等人,因為高超的醫術,被後人銘記,後來這些名醫不斷被神化,最終演化為「藥王」,人們還設廟祭祀他們,這些廟統稱為藥王廟。
  • 與藥王為鄰
    小城藥王廟街,是條窄窄街道,嚴格意義上只算得上條胡同。街道後面是古城牆、護城河,地處當年小城的繁華富庶地,曾與小城政府首腦機關毗鄰,加上藥王鎮巷伏魔,居住在藥王廟街,心裡自有幾分地域性自珍,據說新中國成立初期,藥王廟街居民多是政府機關的頭頭腦腦。如今的藥王廟街早已沒有藥王廟,民間信仰中,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信奉的藥王還不止一個,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唐代的孫思邈、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等。
  • 藥王和串鈴的故事
    明代藥王木雕像。藥王騎在騎坐在老虎身上,古人稱孫思邈能醫龍針虎,給龍治病給虎扎針。御生堂博物館珍藏 在中國北方,各地都有藥王廟。清代北京的藥王廟就有好多處,東直門內的東藥王廟,崇文門處東曉市的南藥王廟,各區縣也都有藥王廟。藥王廟供奉有歷代藥王,其中必供奉的藥王就是孫思邈。
  • 農曆四月二十八,藥王孫思邈真人聖誕,持誦藥王寶誥可祛病延年!
    在道教中,與醫學相關的神仙信仰有很多,較多有神農、岐伯、雷公、扁鵲、張仲景、華佗、皇甫謐、淳于意、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劉守真、韋慈藏、韋善俊等。最著名的藥王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徽宗曾封其為"妙應真人",孫思邈信仰較為普遍,很多宮觀或自取名藥王廟、或設藥王殿供奉。
  • 藥王廟和道觀藥王殿中奉祀的藥王
    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藥王廟遍布全國各地,如建於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的河北保定藥王廟等。全國許多道觀內還設有藥王殿,如始建於唐朝的北京白雲觀藥王殿等。全國各地藥王廟和道觀藥王殿內供奉的藥王,主要是中國歷史上的名醫,隨時代、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供奉最多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東漢邳彤,唐代的孫思邈、三韋(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等。扁鵲是春秋時期的名醫。傳說他曾遇異人長桑君授以秘方奇術,能用肉眼視人五臟癥結,遂精通醫道。
  • 麻重德:《我的中醫情緣》藥童和藥王的故事
    我的中醫情緣(一)——藥童和藥王的故事文/麻重德        應該是上幼兒園或者剛上小學的年紀
  • 藥王菩薩
    藥王、藥上本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電光明。因供養比丘僧眾,並施藥救人,得眾人讚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後兄弟施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佛陀曾對彌勒預言,這兩兄弟將在未來世成佛,號淨眼如來和淨藏如來。藥王,梵名Bhaişajya-rāja,音譯鞞逝舍羅惹。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
  • 什麼是藥王菩薩?
    藥王菩薩就是要施與眾生種種重病的良藥,使眾生身心安康藥王菩薩簡介  藥王,梵名 Bhaişajya-rāja,音譯鞞逝舍羅惹。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與藥上菩薩,有時取代文殊、普賢菩薩,被作為佛陀的左右脅侍。藥王、藥上本為兄弟,兄名星宿光,弟名電光明。
  • 佛像之美 | 恭迎藥王菩薩聖誕——藥王菩薩造像集錦
    藥王菩薩"燃身供佛"故事,出自《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國寶《平家納經》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局部《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云: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
  • 閒話「太白藥王茶」
    「藥王茶」: 藥王茶源植物學名叫白毛銀露梅(華西銀臘梅),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華西銀臘梅為灌木,高1-1.5米。
  • 《親愛的藥王大人》官宣定檔,上演板藍根仙倒追藥王大人計劃
    8月7日,《親愛的藥王大人》官微宣布定檔8月10日,每周一、周二更新2集,並在愛奇藝播出。該劇自2019年的10月份開機,耗時不到兩個月殺青,開機至播出時間耗時不到一年。《親愛的藥王大人》改編自小說《皇叔請吃藥》,由胡儲璽執導,彥希、丁一一領銜主演,楊業明、蔡祥宇、高承一、劉宇、蔣毓瑋、夏紹航、王鉑清、孫微木、於安等主演的電視等主演古裝愛情劇。劇情主要講述一心想修成正果的板藍根仙小菘藍,意外被公主誤食,為早日得道,只好逼婚「藥王」楚之墨,吸食藥氣。為嫁進楚家,還特意將自己的幾個藥仙朋友回到塵世間,展開一系列倒追楚之墨行動。
  • 【藥王菩薩聖誕紀念日】一切眾生喜見的藥王菩薩
    藥王菩薩聖誕逢此殊勝日請盡力行善,吃素放生,持咒誦經等祈願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世界無有災厄!今天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是藥王菩薩的聖誕日。藥王菩薩(梵語:भैषज्यराज Bhaiṣajyarāja),後號淨眼如來,與人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的菩薩,乃二十五大菩薩之一。藥上菩薩,號淨藏如來,原為藥王菩薩之弟。藥王、藥上兩菩薩,常作為藥師如來的兩脅侍一併供奉,另說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有時兩菩薩會作為釋迦文佛或無量壽佛的脅侍,以示諸佛本同一體之德。
  • 【道教神仙】——藥王
    藥王 孫思邈,亦稱孫真人,後世尊之為藥王,唐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孫家塬人,孫思邈大約生於公元
  • 下峪故事之五:「藥葫蘆」的奧秘
    孫思邈,世稱孫真人,後世尊之為藥王(在中國的歷史上被稱為藥王的很多,如:上古的神農,春秋時期的扁鵲,三國時的華佗,以及後來的韋慈藏、韋善俊、韋古道、河北安國的邳彤等)。傳說這孫思邈羽化歸天后,被玉皇大帝封為藥王,史稱藥王爺,也被稱為孫真人。孫真人被封為藥王后,整天非常忙碌,每日往返於天庭人間,布醫施藥、解民疾苦,勞累不堪。
  • 農曆四月廿八,藥王孫真人聖誕,持誦藥王寶誥可保長生
    自古道門內部有「十道九醫」之說,農曆四月廿八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藥王孫思邈真人聖誕,當願眾生,福壽康寧!在道教中,與醫學相關的神仙信仰有很多,較多有神農、岐伯、雷公、扁鵲、張仲景、華佗、皇甫謐、淳于意、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劉守真、韋慈藏、韋善俊等。
  • 農曆四月廿八,藥王孫真人聖誕,持誦藥王寶誥可保長生,勤行念誦自有靈驗!
    在道教中,與醫學相關的神仙信仰有很多,較多有神農、岐伯、雷公、扁鵲、張仲景、華佗、皇甫謐、淳于意、王叔和、葛洪、陶弘景、孫思邈、劉守真、韋慈藏、韋善俊等。最著名的藥王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徽宗曾封其為"妙應真人",孫思邈信仰較為普遍,很多宮觀或自取名藥王廟、或設藥王殿供奉。孫思邈祖師在道教尊為「九天採訪三界藥王天醫大聖」、「藥王孫大真人」、「開元普度天尊」、「感應普救天尊」等,居天醫採訪院藥王妙濟宮、九天保蓮宮等。
  • 太白中草藥「藥王茶」的來歷
    藥王茶民間草醫們用太白草醫藥防病治病,享有很高的信譽 。孫思邈一生曾先後三次在太白山隱居長達40餘年,許多醫學研究和著作在此完成,且流傳了「降龍」「伏虎」「藥王捉拿人參」等不勝枚舉的「藥王」故事。至今太白山上仍留有「藥王宮」「藥王殿」等幾十處與孫思邈有關的遺蹟遺址。在太白山隱居期間,孫思邈發現了藥王茶,並作為延年益壽的養生用品常年飲用。
  • 正月初四,藥王孫思邈聖誕,願天下無病痛!
    農曆正月初四,藥王孫思邈真人聖誕(四月廿八為佛教藥王菩薩聖誕),持誦藥王孫真人寶誥可保長生,勤行念誦,自有靈驗!
  • 美麗中國寺院之唐山大藥王寺!
    打卡唐山大藥王寺!近日小編無事,來到唐山豐南大藥王寺為大家留影,正趕上大藥王寺中舉行誦經儀式,寺院上天空中出現奇雲異彩,在這裡談經聽佛,為我大唐山有這樣一座既有文化,又美麗的寺院感到幸福!大藥王寺位於唐山豐南區,京津冀地區的網友可自駕車在唐山南湖高速口下,順著運河景觀道,一路直行,就可以到達這座壯觀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