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一隻口罩的環球之旅

2020-12-22 華發集團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 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2020新春,我們對這句話有了更切身的體會。全國各地數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幾乎所有的醫護人員在全國各地救死扶傷,政府部門和各行各業的人員嚴密防控,目的只有一個:將疫情消除,讓嚴冬過去,讓春天到來。

雖遠隔一千公裡,珠海也從未置身事外。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華發集團積極海外採購、自主生產、積極捐贈、免費派發應急醫用物資。

口罩只是一個縮影,華發也只是抗疫阻擊戰中的一個縮影。我們選取了幾個口罩的故事,讓你管窺此刻的中國,在如何應對這場大考。

2020年3月13日上午,位於香洲區興華路的珠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點,迎來了數量最大的一次捐贈,華發公益基金會捐贈180萬隻口罩,用於免費向全市醫療機構、大中小學校和幼兒園以及復工復產一線派發。

這180萬隻口罩中,有100萬隻來自於華發集團旗下企業華冠科技的生產,而另80萬隻來自於1月底開始的海外採購。這批物資價值1050萬元,是華發集團第六次對珠海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捐贈。截至3月15日,華發集團已累計捐贈各類口罩366.38萬隻、醫用手套65.37萬隻、防護服2.48萬套、護目鏡2600個,以及測溫儀、洗手液等其他防疫抗疫緊缺物資。

關於此次捐贈的新聞報導,被迅速轉發、刷屏,短短幾個小時,便獲得了10萬+閱讀量。「太有愛、太給力、振奮人心!」「向珠海責任企業致敬」……留言區裡,網友紛紛對這一「硬核」捐贈點讚。

「硬核」捐贈的背後,是一支「硬核」的團隊。

從農曆臘月二十九開始,華發集團緊急成立的海外醫用物資採購小組,已連軸運作了一個多月。在團隊努力下,一批批貨物從日本、韓國、法國、英國、巴西、阿根廷、以色列、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等近20個國家的國際機場起飛,源源不斷飛往珠海抗疫一線。

抵達一批,捐送一批。沒有隆重的捐贈儀式,只有爭分奪秒和時間賽跑,和疫情抗爭。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這家珠海本土國企用專業、高效和愛心,鋪就了一條海外物資救援的生命通道。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華發集團在集團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之下,緊急成立了海外醫療物資採購小組,發動體系內所有資源,調用一切可以調用的力量,面向全球範圍尋找醫療物資。大家意識到,這是在為珠海儲備戰略物資。

「一開始遇到的問題是,在極短時間內通過各種渠道找到的採購信息,都存在去偽存真的一個過程。」葉寧,華發投控總經理助理,是採購小組的核心成員之一。此前,他管理的是數以百億計的投資項目,從未接觸過醫療物資採購。對於各類產品的採購標準,團隊成員也是「一頭霧水」。

很快,他們看到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發出的物資需求信息,並第一時間聯繫上中大五院裝備採購科、院辦的專家。醫院的專業力量,給予了團隊在產品質量方面的可靠把關。「在確定來源基本可靠的前提下,每一單物資都會給醫院裝備採購部門發證書、發圖片,確認是否可以達到醫用標準」。

華發集團投資的深圳可思美科技董事長黃萬富得知消息時,正好在日本度假,他當即放棄與家人朋友的團聚,利用其在日本留學、工作積攢的人脈,全力投入到幫華發尋找口罩、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國內緊缺的醫療物資中。

一開始,他聯繫的幾批貨物都被人「搶」走了。貨源越來越少,怎麼辦?他急中生智,聯繫到相識的日本銀行負責人,從銀行大數據裡挖掘醫療客戶,並迅速鎖定了來自日本大坂的66萬隻醫用手套的訂單。剛開始,對方報出的高價讓他有些猶豫不決,客戶一氣之下甚至還將他拉黑。非常時期,他只得又通過朋友請求對方,最終才挽回這個寶貴的訂單。

當地時間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此後,60多個國家相繼取消了直飛中國的航班。尤其是需要中轉的航班,有可能還在飛往中轉地的途中,下一趟航班已經取消了。

物流,成了最大的難題。

日本採購的醫療手套訂單確定後,已經是當地時間1月31日(周五)。採購團隊意識到,必須趕在下午5點前運到機場,才能通關。否則至少延誤兩天時間。此時,日本到中國的運輸已趨於緊張,日本物流公司還一度「罷工」。團隊最後幾乎是哭著求日本運輸公司,才終於趕上了2月1日晚直飛深圳的貨運包機。

2月2日,66萬隻醫用手套經深圳抵達珠海,成為華發集團首批抵達珠海的海外採購物資。2月4日,該批物資被送至市政府相關機構。據悉,這是珠海國企捐贈的首批大額醫療物資,將滿足全市未來幾個月的醫療手套需求。

「號外號外!通過努力,巴西和阿根廷的口罩、護目鏡已上飛機!」「買到了,也即將全部運回來!」……好消息不斷傳來,讓這個特別的團隊雀躍不已。這一刻,團隊成員忍不住喜極而泣。華發集團跑在了疫情前面,跑在了時間前面。

回首這一個多月的採購經歷,葉寧說,最讓他感動的是每一位參與者在最緊張的時期都是不眠不休,每一個畫面他都歷歷在目。2月8日晚上10點多,採購小組組長郭瑾在群裡傳達了來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一條消息:珠海市中醫院庫存防護服只剩32套了,連一天的用量都不能保證。接到這一緊急採購需求後,葉寧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聯繫了華發集團旗下英飛尼迪資本的合作夥伴——香港上市公司國藥科技。

獲悉消息,國藥科技二話沒說,把僅有的300件防護服樣品從倉庫翻了出來,無償提供給採購小組,並表示只要能解決醫療一線的問題,他們將全力配合。2月9日凌晨1點,採購小組開始聯繫跨境運輸車輛,上午11點,物資進口手續辦理並順利完成通關,防護服在第一時間送至中醫院,解決了該醫院的燃眉之急。

因為時差的原因,團隊最忙碌的時段往往在後半夜。在珠海大後方,集團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在密切關注海外採購的近況,針對各個採購團隊遇到的問題,及時尋求各方的支持和幫助。幾十個微信群裡信息此起彼伏,24小時都不間斷。

華發員工連夜接收海外採購抵達物資

對於採購小組成員來說,通宵工作是常態,但想到手頭上是用來挽救生命的物資,大家幹勁十足,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比起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公安幹警等人群,我們所在的環境還是安全的,只是休息的時間少一些。所以大家覺得做這些事情都微不足道,是應該的。」

讓葉寧感動的還不止這些。好幾次,聽說華發採購是用來捐贈,供應商把正常的商業採購機會讓給了他們。在珠海政府、醫院、海關、公益機構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團隊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難關。無論是合作夥伴還是同事,大家都只有一個心願:快些,再快些!

除了承擔採購物資的對接和協調工作之外,當一批批採購物資運抵珠海,哪怕已是凌晨4點,葉寧也要爬起來去庫房驗貨、搬運。他說,這些醫療物資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樣,一定要親手把他們接回來,「孩子回來了,長啥樣,總要去瞅瞅才安心」。

面對數量高達幾十萬以上的大批量物資到貨的情況,集團主要採購平臺商貿團隊組織了幾十人的團隊,加班加點對每一箱、甚至每一盒口罩進行清點、抽檢、分類和入庫。採購小組成員華發商貿總經理助理陳星,經常和同事在倉庫一蹲就是好幾個小時,不覺辛苦,「希望爭取早日將物資送到需要的地方去」。

在外出執行任務時,大家都自發穿著華發志願者的服裝,很多同事甚至把黨徽掛在胸前,因為覺得這是非常光榮、非常自豪的事情。「大難面前,考驗人性,人性在這個時候暴露得淋漓盡致,也看到了各個城市之間的差距。華發集團勤奮,踏實,奮不顧身,兢兢業業地做實事,不是親眼所見我根本不會相信。」可思美董事長黃萬富,這個年輕卻老練的跨國電商人,在朋友圈由衷評價道。

各路物資僅在華發商都的倉庫短暫「集結」,就馬不停蹄奔赴至珠海市疫情防控第一線。華發持續捐贈的行為獲得包括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等主流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對於這些天的付出和努力,華發採購小組組長郭瑾「淡然」的一句話,道出了小組成員的心聲。她說:「一生碰到這樣的特殊時期是一種非常難忘的經歷,每段經歷都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將來才不後悔。」

華發的捐贈還在源源不斷地進行。「全力保障珠海全方位的疫情防控所需,疫情一日不解除,我們的採購不會停止。」這是華發集團海外醫療物資採購小組的心聲。

相關焦點

  • 《一隻口罩的故事》那班人首站來到長寧
    《一隻口罩的故事》那班人首站來到長寧 2020-12-21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隻口罩的自述:我被推上C位的這些日子
    我是一隻口罩新冠疫情暴發後,憑藉阻擋飛沫傳播等本領,平凡的我成了「抗疫功臣」,人們誇讚我:「小口罩,大擔當。」就拿美國來說,疫情暴發初期,「抗疫隊長」福奇曾表示:公眾沒有必要佩戴口罩;以總統川普為代表的政府官員拒絕認可我的作用;不少民眾懷疑我
  • 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我終於在波蘭戴上口罩
    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我終於在波蘭戴上口罩 2020年05月08日 10:32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時尚先生 Esquire》,全國的口罩產能在 1480 萬左右(自國家發改委 2 月 3 號消息),但中國 14 億人口,假設 5% 的人每天佩戴一次口罩,口罩每天的需求量是 7000 萬。急迫需求和產能之間的缺口一時難以填補。
  • 凌雲抗疫一線那些感人故事
    凌雲抗疫一線那些感人故事 2020-02-26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球深度」中西抗疫「反差」,背後到底是什麼
    張莉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而遠在大洋彼岸,美國人瑪麗莎·斯奇比利亞的感恩節卻籠罩著悲傷的灰色:她的父親因新冠肺炎而離世,再不能和家人分享火雞與南瓜餡餅。「在我們的餐桌上,他的位置從此將永遠空空如也。」瑪麗莎對著CNN的鏡頭講述道,「我情願餘生的每一刻都戴著口罩,假如這能讓我的父親回來。」
  • 四個武漢家庭的抗疫故事:武漢人民永不投降
    武漢帶著熟悉的煙火氣復甦了,速度就像當地解放大道上計程車的車速,不過年初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留給這座城市的痕跡依然存在,口罩佩戴率可排全國前列,飯館裡一次性餐盤幾乎是標配……2020年即將過去,為了深入探究這場疫情帶給武漢市民怎樣的改變,《環球時報》記者再赴武漢,傾聽親歷那場抗疫戰爭的醫生、康復者和志願者回顧各自的經歷。
  • 《環球人物》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講述平凡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
    原標題:《環球人物》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講述平凡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12月19日,《環球人物》雜誌社舉辦年度主題演講活動,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趙嘉鳴出席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北鬥系統專項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等9位嘉賓,先後分享了2020年的經歷和感悟
  • 澳門首位完賽UTMB的美女跑者,拄著拐杖籌措抗疫防護物資!
    這個愛笑又漂亮的女孩,她可是澳門首個完成UTMB的女選手,還參加過巨人之旅、毅行者一百公裡、香港環大帽山賽…… 不過你或許還不知道的是,在一張張歡樂的參賽照背後,Vivi曾是重度抑鬱症患者,今年的疫情期間,她還拄著拐杖捐贈口罩等抗疫物資。
  • 一隻口罩的接力
    一隻口罩的接力 2020-02-1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獨家】四個武漢家庭的抗疫故事:中國人的凝聚力藏在日常生活的...
    武漢帶著熟悉的煙火氣復甦了,速度就像當地解放大道上計程車的車速,不過年初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留給這座城市的痕跡依然存在,口罩佩戴率可排全國前列,飯館裡一次性餐盤幾乎是標配……2020年即將過去,為了深入探究這場疫情帶給武漢市民怎樣的改變,《環球時報》記者再赴武漢,傾聽親歷那場抗疫戰爭的醫生、康復者和志願者回顧各自的經歷。
  • 十個故事致敬抗疫英雄
    《在一起》以抗疫期間全國各行各業的真實故事、人物為基礎,呈現了10個單元故事。 《在一起》的製作方式偏重紀實風格,每2集組成一個獨立故事,全劇總共20集、10個故事,故事主人公以普通人為主,包括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外賣小哥等。
  • 口罩賣空!抗疫物資告急!點這裡!
    口罩賣空!抗疫物資告急!點這裡!——「全國緊缺醫用物資供需平臺」公益上線,兩日內對接庫存物資超過500萬件,實力支援抗疫組織!「不是告急,是沒有了!」1月30日,武漢協和醫院再次求助:「物資即將全部用盡!……只要你弄到了符合標準的醫用物資,郵費到付都可以的。」
  • ...題材微電影溫暖上映《口罩日記》「疫」線大探險 沒有出神入化...
    ▲片中再現環衛工人為行動不便的市民贈送口罩的溫暖故事本網訊  (巴南融媒體中心記者  方霞)  全國抗疫形勢正朝積極向好態勢發展,但在抗疫初期,人們對口罩一度緊缺的感受仍然刻骨銘心,這隻口罩也由此每天都在領銜上演一部洞察人性的
  • 環球深觀察丨當「偽專家」換成了真專家,美國抗疫還缺什麼?
    來源:環球資訊當地時間7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公布了其未來抗疫團隊人選:除了新的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公共衛生局局長、疾控中心主任外,此前備受白宮排擠打壓的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將繼續擔任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並將出任總統的新冠肺炎首席醫學顧問。
  • 三個武漢人的抗疫故事:中國人的凝聚力藏在日常生活的瑣碎裡
    武漢帶著熟悉的煙火氣復甦了,速度就像當地解放大道上計程車的車速,不過年初的那場沒有硝煙的抗疫之戰留給這座城市的痕跡依然存在,口罩佩戴率可排全國前列,飯館裡一次性餐盤幾乎是標配……2020年即將過去,為了深入探究這場疫情帶給武漢市民怎樣的改變,《環球時報》記者再赴武漢,傾聽親歷那場抗疫戰爭的醫生、康復者和志願者回顧各自的經歷。
  • 「南京抗疫」被網友配了11種字幕 日本導演:希望各國受到啟發
    【環球時報-環球網 報導 記者 邢曉婧】在拍攝製作出日語「防疫教材」《南京抗疫現場》之後,日本導演竹內亮又推出《南京抗疫現場》的英文版短片,詳細介紹南京的防疫方法,在海外引起巨大反響。竹內亮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此舉並非為了呼籲外國一味模仿中國,而是希望大家從中國經驗中「得到啟發」,從而制定出符合各國實際情況的防疫措施。竹內亮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前拍攝的《南京抗疫現場》短片主要是向日本觀眾介紹中國的疫情防控情況,沒想到播出之後在中日兩國之外也得到很多關注。「導演有沒有德語版?」「有西班牙語版嗎?」「韓語版有嗎?」
  • 環球領域採購3M1860口罩助力抗戰全球疫情
    近日,大唐領域亞太(香港)控股攜手夥伴領域資本及環球領域(西安)國際貿易公司為回饋廣大客戶,穩定3M1860口罩市場價格及緩和口罩市場需求,聯手2家3M全球特許戰略經銷商、3家3M全球貿易商,再次斥資預定2000萬支3M 1860醫用口罩平價銷售!
  • 揭秘非洲大陸 分享在非華人抗疫的故事
    其次,南會長以自身環球廣域傳媒集團和非洲華文傳媒集團為例,講述華文媒體為當地的疫情防控做出的貢獻和努力。最後他總結說,「中國打前半場,世界打後半場,華人華僑打全場」,而「非洲打加時賽」,希望各國能夠攜手共同抗擊疫情。李新鑄主任在介紹南非的疫情後,詳細講述了南非30萬華僑華人,「至今為止零感染」。
  • 口罩風暴|一隻口罩的跨國救援見聞
    原來是戴在小姐姐臉上的口罩叔叔。「咦?你認識我?」我一陣狐疑。「我和你父母可是好朋友呢,不過很遺憾以後再也見不著了,但它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叔叔,發生什麼事了?」「孩子,它們都犧牲了。不過,它們的故事值得世代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