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風暴|一隻口罩的跨國救援見聞

2020-12-10 華人頭條

我叫桃李,一個如假包換的罩二代。

不知睡了多久,當我醒來時,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白色無菌的車間裡,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滿負荷運轉的生產線,一位年輕的小姐姐正要將我打包進箱子裡。我努力地睜大雙眼,依舊看不見她的模樣,只記得她的手上戴著一雙白手套。

「你好啊,桃李。」迷迷糊糊中,我好像聽見了誰在喊我。原來是戴在小姐姐臉上的口罩叔叔。

「咦?你認識我?」我一陣狐疑。

「我和你父母可是好朋友呢,不過很遺憾以後再也見不著了,但它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叔叔,發生什麼事了?」

「孩子,它們都犧牲了。不過,它們的故事值得世代傳頌。」

口罩救國

父母的故事,要從三個月前說起。正當人們喜氣洋洋準備過大年時,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人間,成為了人類揮之不去的噩夢。

城市裡的人們,整日籠罩在陰影之下,哭泣著喊叫,表情恐懼。還有的人倒下了,再也沒能站起來。而這時候,能拯救他們的,只有口罩家族。於是,無數的口罩先輩,前僕後繼,挺身而出,為了抵擋病毒的侵入,光榮犧牲自己。

然而,病毒實在太兇猛,且出現了可怕的「人傳人」現象,再加之春節期間,全國停工停產,口罩家族幾近絕滅。春節期間,曹德旺先生親赴德國採購防抗疫情物資,並於2月7日抵達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此後還有從其他國家調運來的防抗疫情物資也抵達福州。

為了救人,同時也為了自救,中國民族企業,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口罩救國運動。不論是中石化,還是汽車、紙尿褲、服裝廠商,紛紛轉產口罩,撐起一條條生命的生產線。

此外,來自五湖四海的異鄉口罩兄弟們也紛紛漂洋過海前來支援。大家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長相,但內心都無比堅定,誓要共同擊退病毒,打響齊心抗「疫」第一槍。

我的父母,就相識在這場「亂世」中。母親的職責,是保護一位護士姐姐平安,它目睹著護士姐姐穿著厚重的鎧甲,臉上被護目鏡勒得斑斑印痕,卻不曾言說苦與累。唯一一次見護士姐姐哭,是在上前線11天以後,第一次見到她男朋友,二人隔著玻璃親吻,互訴衷腸。正是這一幕,讓我的父母一見鍾情,它們相約,要好好守住這座城。

皇天不負有心人,勝利的號角吹響了,病毒連連敗退,城市解封,我父母用生命守護的主人,終於如願領證了。但是它們,因為被病毒侵蝕太久,不幸雙雙殉職。

而我,帶著父母的希望,出生。

口罩援國

「手腳麻利點,等著救命呢!」叔叔的故事,被一句催促聲打斷了。

「是又出現啥變數了嗎?」我感覺有些許不對勁。

「哎,中國情況持續向好,可是世界的戰『疫』才剛開始。」叔叔的神情愈發凝重,「除了中國,病毒也在世界各地開展入侵行動。只是,別的國家反應慢了半拍,竟讓病毒佔了上風。」

「別的國家也缺口罩嗎?」

「不只是缺,很多人有錢也買不到。我昨晚在主人家裡才看了新聞,歐美多地養老院淪陷,許多老人被迫放棄治療,有的耄耋老人為了讓自己好好活著,拖著孱弱的身軀日夜不停地縫製口罩。醫院裡的醫生護士,被迫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實在令人絕望。」

「叔叔,我想幫助他們。」

「孩子,你父母給你起名『桃李』正是希望你能用感恩的心投桃報李,去接力曾經義無反顧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的異鄉口罩族!」

很快地,我帶著口罩家族的使命,成為一支援助物資,開始奔赴異國他鄉的戰場。一路不知顛簸了多久,正當我暈頭轉向時,我似乎聽到了來自異鄉人們的熱切歡呼聲。一隻柔軟的大手將我輕輕託起,我的心開始雀躍,我終於可以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了!

主人撕開包裝,將我戴在臉上。在黑暗的箱子裡待了太久,我貪婪地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不料,這裡的空氣很渾濁,我感覺到了危險在臨近。一路上,我跟隨主人的視線,看到大街上行人寥寥無幾,商鋪緊閉,偶爾瞧見幾個行人,也是步履匆匆。

哈,我終於碰到一個老鄉,它就離我1米外,「嘿,夥伴,見到你真是太親切了!」

「嘿,夥伴,你是我今天見到的第1000個老鄉了。」它笑盈盈地說, 「在我們家族復興後,每天都有1.2億個兄弟被運送往世界各地支援抗疫,到目前為止已經至少援助了127個國家了。當然我們也逢恩必報,在危難關頭時,義大利派了4萬個兄弟來幫忙,我們回贈了100倍數量的兄弟;俄羅斯派來200萬個,我們回派1.5億個;當時美國民間的口罩兄弟也源源不斷趕來支援,眼下那裡疫情最為嚴重,到目前,我們已經撥了超過24億個兄弟過去了!」

口罩家族真了不起!我在心裡嘀咕著。忽而聽到老鄉的聲音:「我家主人要在前面路口轉彎了,就此別過!」

我知道我並不孤單,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有千千萬萬個和我一樣的口罩兄弟,我們守著共同的信念,默默奉獻著。

很不幸,病毒太兇猛,很快地,我已無法呼吸,我的防護層正在被攻破,我知道自己即將走向生命的終點。主人,再見了,但請別怕,會有下一個兄弟替我守護你。

【叄口罩終言

我來到了下一個旅程——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突然,我感覺身旁有東西在移動。「這裡好黑啊,不過我看過的人心比這黑多了。」

「是誰在說話?」我的心裡一驚。

「是我,睡在你隔壁的鄰居。說起這一路的見聞,真是驚心動魄。」這位鄰居打開了話匣子,「我本來應該出現在歐洲,結果被攔路虎給截到了北美洲。我心想著隨遇而安吧,正要進入當地醫院救死扶傷,結果又莫名其妙被一群打著《國防生產法案》名號的人,給扛到了聯邦政府。我念叨著,這回總該可以合理分配了吧?然而殘酷的真相是,那些原本的主人需要支付更高昂的價格才能重新買走我們!比病毒更可怕的莫過於這場『搶奪口罩戰爭』了。」

「誰說不是呢」,這時另一個兄弟也發話了,「更過分的是,有的人趁機把口罩抬高數十倍倒賣,還有人已經開始制假賣假、利用口罩詐騙了。人間世相,多的是我們猜不透的壞心腸。」

「也別這麼沮喪,我遇到的事兒就很暖心」,一個安靜的姐們笑著說,「我的主人是一個中國留學生,當得知當地老人因為沒有口罩而心急如焚時,他從國內自費購買了一批口罩,走上街頭分發給了有需要的人。許多人在接過免費口罩時,都在衷心表達謝意,他們對主人說『我太需要它了,謝謝!』接下來的事情更出人意料,當主人的舉動被傳開後,國內熱心網友紛紛聯繫到他,表示也想出份力。於是來自國內多個城市的4000多個口罩紛紛郵到主人身邊,並最終捐贈給當地警察、醫生等一線人員。這也是真實而美好的人性呀!」

一場疫情,一個口罩,就這麼看清了世界善惡是非。這番爭論過後,所有口罩都陷入了沉思。我靜靜地躺著,回憶自己短暫的一生。沒有轟轟烈烈,至少也不平庸,我窮盡一生用無私奉獻傳承愛與溫暖,此生無憾矣。如果有下輩子,但願不要再邂逅惡行,只安安靜靜躺在藥房一隅,僅被少數人所需要。

[作者:張曉玲 審核:鄭昕]

(原創聲明:以上內容由「華人頭條」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一隻口罩的接力
    一隻口罩的接力 2020-02-1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讀懂「一隻口罩」背後的溫暖與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口罩,一躍成為風靡全球的「流量」擔當。口罩不僅成為人們隔離病毒的必需品,而且成為觀察疫情防控動態的「風向標」。透過一隻小小的口罩,我們不僅讀出了人間溫暖,更讀懂了中國力量。   從一隻口罩的流動之中讀懂人間溫暖。
  • 大理「口罩問責風暴」背後,誰有權徵收物資?
    通報透露,大理市委書記高志宏被黨內嚴重警告、免職;大理市委副書記、市長杜淑敢被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一場「口罩風暴」導致5個單位、8名責任人被問責。事實上,從大理「徵用」外地口罩事件開始,各地物資被扣押的消息曾一度瘋傳。儘管後來多被證實為「烏龍」或被闢謠,但人們的疑惑並未減少,究竟海關在何時有權利暫扣口罩?地方政府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徵用物資?
  •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的口罩
    前段特殊時期,由於深懼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幾乎人人外出時需戴上口罩,一時口罩奇缺,萬眾爭相購買,幾近患難之中的珍貴禮品了!有感於此,今天請允許我按「賣報歌」曲調,胡編亂造這首口罩歌,權當大家茶餘飯後消遣。我是一隻小小小小的口罩1.啦啦啦!
  • 牧原跨國採購口罩背後:出口國醫療物資管控,有口罩還在扣押中……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恆/文 受訪者供圖截至2月23日,7萬隻口罩仍滯留在沙烏地阿拉伯的港口。這批物資原本將用於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由牧原集團採購並無償捐贈。疫情引起全球多國的警覺,限制航班、醫療物資出口等措施為跨國採購帶來諸多麻煩。
  • 青島市二實驗小學師生原創繪本《我是一隻口罩……》,貫穿了我們每...
    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師生們集體創作了原創繪本《我是一隻口罩……》,引發了關注和點讚。「疫情期間,我們給孩子們開設了很多課程,怎樣讓孩子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居家學習,是我們一直都在考慮的」,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大隊輔導員劉靜老師告訴記者,2月份的時候,口罩成為最搶手的物資,各種渠道都很難買到,老師們在交流備課的時候受到《一隻蝙蝠的自述》等類似繪本的啟發,就想到以口罩為主角,動員師生的集體智慧創作繪本故事《我是一隻口罩……》。
  • 原創漫畫《一隻口罩的戰「疫"記》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靠著一隻口罩,奔波於監舍和勞動現場執勤,忙碌於服刑人員教育與改造,為監獄建起疫情防控阻擊的安全屏障。我是一隻有靈魂的口罩我一隻口罩,不懼不屈,不矜不伐,不僅是戰疫前線的生命防線,也是防疫戰場的奉獻者,見證者。
  • 一隻口罩帶來的「10萬+」
    新華社上海2月5日電(記者賈遠琨)「寶山社區通『口罩預約』功能上線啦!」上海市寶山區社區治理平臺「社區通」的一條推送瀏覽量快速突破10萬。截至2月4日16時,已有492個小區、76個村的12693戶居村民通過平臺進行口罩預約。
  • 疫情下的中國|一隻口罩:吳瑞宗
    領著兒子走在街上,我忽然感覺自己成了一個另類,大街上所有的行人都帶著口罩,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沒有戴。臨出門的時候,妻子翻遍了家裡的犄角旮旯,只是找到了一隻口罩,儘管電視和手機上所有的預防措施都在強調「出門要戴上口罩」,但就這一個口罩,當然要給寶貝兒子戴了。
  • 抗疫故事|一隻口罩的環球之旅
    口罩只是一個縮影,華發也只是抗疫阻擊戰中的一個縮影。我們選取了幾個口罩的故事,讓你管窺此刻的中國,在如何應對這場大考。2020年3月13日上午,位於香洲區興華路的珠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點,迎來了數量最大的一次捐贈,華發公益基金會捐贈180萬隻口罩,用於免費向全市醫療機構、大中小學校和幼兒園以及復工復產一線派發。
  • 疫情期間一隻口罩的生活遐想
    大約在臘月二十八,那會兒老妹就在微信裡喊我,讓我下樓買口罩,我那會兒還忙著給老公打下手收拾家,準備買過年的食材,沒把買口罩放心上,三十兒去婆婆家吃飯,順便去藥店問口罩,說只有一次性的,沒有其他,又跑兩家,回答一樣,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那一次性的也買吧,結果初一連一次性的口罩也沒有了。
  • 【非凡2020】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23日推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景明 濟南臺記者陳振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21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提醒大家,「兩節」臨近,外出依舊要戴好口罩。  2020年,是註定離不開口罩的一年。
  • 突破口來自一隻黑色口罩
    發現一隻黑色口罩視頻偵查小組發現,犯罪嫌疑人為兩名年輕男性,蘑菇髮型,穿運動衣、運動鞋,全程戴口罩。辦案民警反覆研究現場及周邊地區視頻,確保全覆蓋無遺漏。功夫不負有心人,4月13日8時30分,技術民警在案發現場周邊勘查時,在一隱蔽處發現一隻被遺棄的黑色口罩。
  • 特殊時期,有些口罩價格是平常的幾十倍,一隻口罩的成本是多少錢?
    口罩到底有哪幾種?  一般來說,市場上的口罩主要分為普通棉布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其材質主要為棉布、紗布等,材質不夠緻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  醫用外科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防護效果介於普通棉布口罩和N95型口罩之間。
  • 風暴將來臨瑞典仍無人戴口罩 華人急了從國內買口罩捐醫院
    口述者/執筆者:Anl(旅瑞華人,工程師)口述時間:3月20日之前吐槽前段時間以來自己的抗疫經歷,於是國內不少人問起瑞典的近況,我雖然心裡焦急,但也不想對瑞典政府的做法做過多評價,只說說這幾天身邊的見聞。
  • 【疫情防護】一隻口罩的科技含量
    從聚丙烯顆粒到醫用無紡布,經過口罩機的加工,一隻只口罩輕盈而出,再經過嚴格的消毒,最終成為當前抗擊疫情的核心防護物資。 每一個口罩都蘊涵著科技元素。本文就為您揭開關於口罩的科學秘密。揭秘口罩防病毒原理 口罩的雛形最早出現於中國,當時它是一種圍巾,用來遮住口鼻以免呼出的濁氣汙染食物。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時尚先生 Esquire》,全國的口罩產能在 1480 萬左右(自國家發改委 2 月 3 號消息),但中國 14 億人口,假設 5% 的人每天佩戴一次口罩,口罩每天的需求量是 7000 萬。急迫需求和產能之間的缺口一時難以填補。
  • 確保每一隻口罩都合格!威海對醫用外科口罩生產進行現場監督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4日訊 防疫戰鬥中,每一隻口罩、每一粒藥品都關係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從生產到銷售、使用,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控制、層層把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紕漏。記者從威海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日前,該局工作人員來到鴻宇無紡布公司、威海威高醫用材料公司等生產企業,對醫用外科口罩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指導、服務。「主要對原料採購、生產過程管理、產品檢驗和出廠放行這四個重點環節進行指導監督,幫助企業嚴格按照醫療器械生產規範進行生產。」威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科科長郝興典說。
  • 《一隻口罩的故事》那班人首站來到長寧
    《一隻口罩的故事》那班人首站來到長寧 2020-12-21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戴的3M口罩,可不是一家只生產口罩的公司
    3M公司全稱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明尼蘇達礦務及製造業公司),創建於1902年,總部設在美國的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是世界著名的產品多元化跨國企業。大多數人知道3M,可能因為口罩或者反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