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能接受表揚,不能接受批評,怎麼辦?

2021-01-11 寶寶知道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聽到別人的表揚時表現的很開心,但是批評他的時候,他就會垂頭喪氣,會不停的發脾氣、哭鬧,有的甚至開始摔東西,孩子只能聽進好話,但是對於善意的批評卻怎麼也做不到虛心學習,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進行賞識教育,就是平時對於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之後讚不絕口,很少批評,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慢慢的把外人的表揚養成了一種習慣,突然一下子被批評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2、孩子比較小,他沒有理解了批評的真正意義,只是單純的認為打人不喜歡他,自己不夠優秀。

3、平時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孩子怎麼表現都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肯定,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此會對批評產生逆反心理,就會導致孩子牴觸批評。

面對孩子只接受表揚不能接受批評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小建議:

1、不能接受批評的孩子大多都是比較敏感的。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表揚和批評一定要在孩子能夠接受的範圍以內,不要去誇大事情的本質。

2、當孩子犯錯時,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用溫和、坦然、堅定的態度去指出孩子的錯誤,我們要真誠的傳遞給孩子一個理念,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與不犯錯都是成長中不會缺少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犯錯中增加自己的經驗。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陶玲~家庭育兒親子顧問)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讓別人接受批評的說話技巧,駕馭批評,先表揚後批評
    讓別人接受批評的說話技巧有關調查顯示,每個人都是喜歡聽到別人的表揚而不是聽到別人的批評。雖然古人有「聞過則喜」的良好品德,但在現實生活中,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而批評又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那麼,如何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批評呢?這主要是要懂得,批評的主要目的是要對方改正錯誤,而不在於批評本身。
  • 家長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平庸怎麼辦?
    1 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很平庸怎麼辦? 造成孩子「平庸」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之一當然就是孩子的教育,從「菜市場學校」畢業的孩子和從無論是國內頂尖的公立高中,還是從國外頂級的公學畢業的孩子在思維深度、學術能力以及人格內核上肯定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
  • 孩子只經得起表揚?不能被批評?抗壓能力太差?這是怎麼回事?
    有一種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只能聽表揚,聽不了一點批評,抗壓能力較差…… 大部分家長一碰到他們,就直接「玩完」。
  • 樊登讀書會力薦《不管教的勇氣》:既不批評又不表揚的育兒方式
    這是在上網課還是在刷視頻,過兩天就開學了,我看你怎麼辦!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以後能有什麼出息!這些咆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很常見,孩子不學習,我們就會著急,一著急,我們就會聲色俱厲批評孩子。誠然,批評是有效的,孩子一旦被批評就會停止問題行為,如關電視,停止玩手機。但是他們這樣做僅僅是因為害怕父母,而不是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沒有孩子願意被父母批評,有的孩子為了逃避父母的批評而不情不願地去學習,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有的孩子覺得反正做什麼事父母都不會滿意的,那乾脆破罐子破摔,就要做一些令父母頭疼的事情,以獲取父母的關注。
  • 經得起表揚,受得了批評,耐得住寂寞
    雖然每個崗位的性質不同,職責不同,但自身應該清楚,自己的崗位是醫院運行體系中的一部分,缺了哪個環節,就不能正常運行或運行效率下降,或出現更多的瑕疵。所以,每位員工既要把相關職責做好,也要秉承有界面無界限的文化,在整個醫療服務流程中學會相互補位,協同發展,實現團隊合作,真正實現以患者體驗為中心的文化。基於此,每位員工需要思考,自己的價值點在哪裡?
  • 專治各種不服|如何讓別人開心的接受你的建議或批評
    如何讓別人心悅誠服的接受你的建議或者批評呢?今天教大家另一個心理學效應—三明治效應。什麼是三明治效應?三明治效應是指人們在批評對方時,巧妙的把批評的內容加在兩個表揚之間,從而使受批評者愉悅的接受批評,這種現象在批評心理學中被稱為「三明治效應」。
  • 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批評的星座,一定有你
    面對批評,有人選擇虛心接受他人意見,有人則表示無法接受(哪怕是善意的批評)。接下來,摘星工廠—星吧就將細數驕傲自大,不接受任何批評的三大星座,來看看都有誰上榜了?獅子座獅子座人對自己一向自信、自滿,覺得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就都是對的,高傲愛面子的獅子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別人接他的短,尤其是在眾人面前批評他,讓他沒面子,他可能會瞬間被氣到爆炸,在他心目中,還沒有哪個人能這樣對他指手畫腳,就算是他崇拜的人也要在私下裡溝通。
  • 朱立倫:新北市已逐漸超臺北市 接受批評不能謾罵
    原標題:朱立倫:新北市已逐漸超臺北市 接受批評不能謾罵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新北市長朱立倫17日表示,選舉中各種批評都虛心接受,可以有競爭,但請不要貶低新北市,目前新北市已逐漸在超越臺北市。   朱立倫17日上午到競選總部,出席「新北市工商產業發展後援會聯合成立授旗」活動。
  • 批評別人講藝術,接受批評講境界
    職場上,任何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任何人都要批評別人或接受別人批評。如何對待批評,不僅僅是職場基本素養,也是如何樹立威信、提高效率的途徑之一。遇到批評時,無論是上級、同級還是下級,都要體現出海納百川、樂於改進的素養。這五個青銅法則,即學即用,現在就拿去試一試吧。【1】不揣測批評的動機。職場人士在遭遇批評時,習慣於妄加猜測對方的目的和動機,是故意讓我難堪,還是有意打壓我,還是向我示威?
  • 丁克十年了,老公突然想要孩子!我接受不了,怎麼辦?
    有的人,無論富有還是貧窮,都想要小孩,與孩子一起相伴成長,全家人其樂融融(或雞飛狗跳),感覺很辛苦,但同時很有動力,或很幸福。有的人,或者天生不喜歡孩子;或者對社會有不安全感,生小孩到世上會受苦;或者對自己能力沒信心,認為自己帶不了孩子……所以,選擇了丁克。這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無論選擇什麼,都應該尊重另一個群體的選擇,不能歧視或嘲諷。
  •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
    孩子愛撒謊怎麼辦?聰明媽媽這樣做,比任何批評打罵都管用!昨晚,有位媽媽在群裡訴說了自己這兩天的煩惱。6月2號,全市幼兒園都開了學,家裡的二寶也送進了幼兒園。前兩天,接他回家之後,會發現他書包裡總是會莫名其妙多一些玩具,問他,他會說是媽媽買的、爸爸買的、奶奶買的,這在我們大人看來,很明顯孩子在說謊。細問之下,孩子才說出是從幼兒園拿回來的。當時我真的很生氣,他不僅隨便亂拿東西,還學會了說謊。但我還是忍下了,耐心跟他講:明天就把東西還回去,跟老師主動承認錯誤,告訴他不能說謊。
  • 我們應當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
    英國政治家狄斯雷利說:「坦率是批評最燦爛的寶石。」  而法國作家蒙田則曾經如此說:「我們非常需要敏銳的耳朵,坦誠地聽取自我裁判。因為很少有人能忍受公開批評,敢於批評我們的人做的是最好舉動。」  這些話語都是勉勵我們應當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並且藉由別人的批評來改正自己的行為。
  • 改變不能接受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一件事情的好與壞,我們不能自以為是的去認為,要注意往往經驗會成為一個人成長的瓶頸。任何人做事的出發點都是想要把這件事做好的,怎麼在某些人眼裡就變了個樣子呢?或許我們換一種態度去與之溝通,與之協調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呵斥,責怪,冷淡,甩臉子。結果是不是會稍微好些呢?
  • 中超郜林接受採訪,評論區批評郜林跳水多於點讚
    近日,深圳佳兆業球員郜林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在採訪中郜林稱當助教是一個新的挑戰,還稱如果國家隊有需要會隨時接受徵召,除了這些,還聊到了個人的生活、球隊的打法,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職業生涯等等內容,但是這都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內容是球迷的留言,根據球迷的留言,小編已經做好了分類,總的來說,批評多於點讚
  • 在工作上,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吧,這將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
    接受老闆的批評和建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難免要犯錯誤的,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誤,聰明人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不犯二次過錯。但一個人要能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因此,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藉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
  • 被表揚孩子的背後:都是成功的人生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這個階段出現,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第一,老師的表揚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價值,以及在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光是孩子,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獲得表揚,而非批評,因為人都有榮譽感。
  • 恆大保利尼奧接受採訪,評論區鄭智批評多於表揚
    近日,恆大外援保利尼奧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中,保利尼奧稱隊長鄭智永遠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同時也給予了年輕球員建議,希望他們在踢球前要學會如何做人。而剩下批評鄭智的留言如下圖所示
  • 恆大保利尼奧接受採訪,評論區批評鄭智多於表揚
    近日,恆大外援保利尼奧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中,保利尼奧稱隊長鄭智永遠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同時也給予了年輕球員建議,希望他們在踢球前要學會如何做人。不少球迷看到該採訪後,紛紛留下了評論。而剩下批評鄭智的留言如下圖所示第三類,同樣也是對鄭智的評價,是維護鄭智的評論,不過所佔的比例就小了一些,如下圖所示。最後,對於這兩名球員,你怎麼看?
  • 自己的孩子家庭作業不能按時、按質量完成怎麼辦?
    有人用這句話來形容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時的情形,可謂是太真實了!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二胎媽媽因輔導大寶寫家庭作業而被氣得早產!看見這個新聞的時候我覺得挺好笑的。輔導作業居然會被氣得早產!看完之後我又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要家長去輔導孩子作業的情況呢?孩子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該怎麼辦?
  • 表揚孩子,家長不能只會說「你真棒」,這三個竅門建議收藏
    當孩子學會打籃球了,你會說「你真棒!」當孩子學會背乘法表了,你會說:「你真棒!」我已經有鼓勵和表揚孩子了,不就行了嗎?「你真棒!」不是一個萬能工具,不管孩子做了什麼,家長都能夠用這句話進行隨口表揚。孩子會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得好,哪裡還需要改進。因此我們的表揚和鼓勵應該具體、有細節,注重行為的本身和過程。有時候,表揚也會引起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