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曬出娃的作業,評論區笑成一片,關於孩子寫作業,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沒攤上這樣的孩子,你看到這樣的作業,覺得這是樂子,如果家裡就有這樣的孩子,那每天寫作業就是在「災難」啊!
那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些問題,要怎麼做呢?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下介紹:
當孩子在認真寫字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這些問題時,說明孩子感統失調了,那麼,關於感統失調,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培訓機構,通俗的講: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機器,我們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後,發出指令,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感統失調,簡單解釋就是心裡想的,與身體做的,很難統一起來,身體不受控制,導致身體協調能力差,從而出現寫字困難、寫字出格,以及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
孩子感統失調,通常會出現問題:
手眼不協調:看到的和寫出來的不同,易抄錯數、寫字顛倒、控制不住筆,易出格、寫作業拖拉,等問題,
手耳不協調:聽到的和寫出的不一致,在學習過程中聽寫易出問題;
身腦不協調:大腦對身體控制不住,孩子好動不安,小動作多,尤其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語言遲緩:因為控制這些精細動作和手腦協調的神經同時也控制著語言系統,所以,當感統失調時,還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發音不清,大舌頭、口吃等問題,而語言上的落後,直接導致孩子的認知、理解差,從而影響到學習能力。
專注力差:感統訓練,主要是對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平衡覺、本體覺等感覺的鍛鍊,通過訓練增強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平衡的能力,簡單來說也就是身體對大腦發出的指令,能做出準確的反應!
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聽覺(耳朵認真聽)、視覺(眼睛認真分辨)、運動協調(手眼協調能力)、邏輯思維(應用題)等能力相互配合,所以,專注力與感統相互存在聯繫,但相對於感統,能力又更上一個階層,因此,如果孩子感統失調通常專注力也會欠缺,那麼在進行感統訓練的同時,也是在為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打基礎!
學習困難:感統失調孩子,因上述原因,導致在上學後也更容易出現寫字不好、做事拖踏、學習困難的問題,所以,為了避免今後孩子上學時出現這樣的問題,當孩子出現上述問題時,一定要儘早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
目前很多關於孩子的感統訓練培訓機構,通常都價格不菲,而感統訓練可以說,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訓練通常在家裡就能夠完成,另外,家長不要一聽訓練,就覺得自己不行,或是覺得只有機構才專業,關於感統訓練,尤其是6歲前的感統訓練,通常都是把訓練和遊戲相結合,而6歲前是
建立親子關係的最佳時期,通過訓練,既培養了親子關係,又提升了孩子的綜合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下面就提供一些感統訓練方法,不需藉助教具,在家隨時隨地就能訓練,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