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感統訓練,這並不是「有毛病」的孩子才需要

2020-12-26 太平洋親子網

「我家寶寶平衡力比較弱,每次過獨木橋走兩步就掉下來。」

「孩子學數字,經常分不清6和9!」

……

孩子的平衡力、認知力等,其實都和感覺統合能力息息相關。對不少家長來說,「感覺統合」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事物,但感統失調卻是相當普遍的情況,甚至於央視新聞也曾報導過感統失調的相關內容,呼籲廣大家長警惕感覺失調。但是由於對感統了解不足,感覺統合問題容易被家長誤解成單純的行為或心理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感統能力,滲透在孩子日常的每一方面

感覺統合,指大腦對前庭覺、觸覺、本體覺、視聽覺以及嗅覺等由多種感覺器官傳入的感覺信息進行識別、分類、解釋和整合,並依據既往經驗,對環境做出適應性反應[1]。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學習時做出的反應其實是受到感覺統合的影響。

無論孩子哪一方面能力有所缺失,必然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當孩子感統能力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自控能力差、環境適應能力弱、協調能力失衡等。在入學前,只體現為日常生活的小問題;當入園、入學後,專注力、學習能力、運動能力等問題都將凸顯、放大。

以前庭覺為例,前庭覺對運動發展、平衡感和肢體動作有重要作用。前庭覺失調的表現之一就是平衡力不好,如孩子已經學會走路了,但是走起來踉踉蹌蹌、經常會摔倒跌跤,很可能影響孩子的運動積極性。

但必須明確一點,感統失調不是病,而是一個症狀!網絡上有流傳關於感統失調的表現和特徵,孩子中了一個或者好幾個也不代表就是感統失調。孩子是否感統失調,必須到醫院檢查,以及後續是否需要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亦需要遵循醫囑。

▎感統遊戲,在歡樂中玩出超強感統力

感統訓練並不是等到發現孩子出問題才開始,及早對孩子進行一定量的感統訓練百利而無一害;感統訓練亦不是必須到早教機構才能開展,爸媽宅家和孩子玩感統遊戲同樣能訓練感統能力。在家開展感統訓練,爸媽要注意根據孩子的年齡、實際能力適當選擇感統遊戲。

·6個月-1歲

這時是孩子感統能力的萌芽階段,重點關注的是觸覺、視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的初步發展。例如浴巾搖、飛機抱等遊戲都適合小寶寶玩,尤其是當孩子學會爬行後,多爬行能訓練孩子四肢協調能力和平衡力。

·1-3歲

該階段是孩子感統運動發展的初步階段,各種感覺能力都逐步發展,重點關注視覺、前庭覺、本體覺的發展,尤其是兩種感覺聯合使用的能力。這時候,可以多和孩子玩單腳跳、走平衡木、拋接球、扔紙團、抓泡泡等遊戲。

·3-6歲

這時是感統運動能力的高速發展期,應該多玩與周圍環境相關的遊戲,運用活動和刺激促進感統運動能力的發展。例如跳圈圈、倒著走、跨越障礙、蒙眼猜物、拼拼圖等。

給孩子開展感統訓練,需要根據年齡、孩子的感統能力進行記錄並及時調整方法。從搖搖晃晃過平衡木到四平八穩、輕鬆自如,從大塊拼圖無法拼合到獨自挑戰小型積木……孩子每一次細微的改變,都將積累成日後的蛻變。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蛻變並不是突然而至,而是你們一起努力的結果。然而訓練時拍下的圖片、視頻常常把手機內存佔據得所剩無幾,可是每張圖片、每段視頻都記錄了孩子在感統訓練時的努力,無法輕易捨棄。其實相比糾結刪除哪一段視頻,全部保留才是每個家長會做的選擇,那麼「小身材大容量」的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碟,就會是你記錄孩子訓練中點點滴滴的好幫手。

將孩子每次感統訓練的表現拍攝下來,分門別類保存在閃迪的移動硬碟裡。每隔半個月、一季度翻一番影像,這都是你調整訓練方法的依據;每一次的回顧時,你會發現孩子在每一次感統遊戲中悄然進步;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有閃迪至尊超極速移動固態硬碟陪你一起見證。

[1] 黃晨,孔勉,張月華,鄭桂欣.兒童感覺統合及感覺統合失調[J]現代臨床醫學.2019:145.

相關焦點

  • 寶寶感統失調了?需要做感統訓練嗎?
    關於感統訓練,如果有接觸過早教課,估計都不會陌生。市面上不少早教機構,當你帶孩子去上過體驗課後,經常會對孩子進行評估,然後跟家長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進行感統訓練來改善。 那感統失調究竟是什麼呢?是否有必要特別去進行感統訓練呢?今天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學會這五種家庭感統訓練,孩子將遠離感統失調
    一直關注優佳加的家長對感統知識已經比較了解,除了教大家如何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更重要的是做到提前預防,今天就來講解簡單又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促進親子關係家庭訓練的執行者主要是家長,以孩子為中心頻繁互動,當孩子達到訓練要求時,家長可以多鼓勵、表揚,也可以設一些小獎勵作為目標,不僅方便家長掌握孩子的訓練情況,也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 孩子的感統訓練方法
    1、坐不住、小動作多。等系列問題,從心理生理上改變孩子現狀。臻愛暖陽兒童成長學院是一家以心理學為基礎專業提升兒童能力的成長機構。是一所專門從事自閉症、智力障礙、語言障礙、社會交往障礙、發育遲緩、感統失調等特殊兒童的康復訓練機構,是目前濰坊市內為數不多擁有專業師資隊伍的特殊兒童康復機構。
  • 感統訓練與體育運動的區別
    家長和社會一味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衡量與評論他們,孩子們心裡有苦說不出。家長總是安慰自己,「別老認為自己孩子有問題」 、「我們以前不做感統訓練,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感統訓練不就是體育運動嗎?你帶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所以直到孩子上小學後無法正常上課、無法應對一般功課時,家長才開始著急、焦慮起來。
  • 指望每周上2節感統課就能改善孩子感統失調?智商稅不是這麼交的
    現在網上很多宣傳感統失調的,但是有的家長肯定會疑問:感統失調是真的嗎?有這種疑慮很正常,畢竟感統失調這個概念流入中國也才20幾年,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興盛起來。為什麼感統失調概念到現在才開始宣傳到多了呢?因為現在感統失調到孩子越來越多了。
  • 感統訓練和體能訓練到底有什麼區別?
    事實上,目前有八成左右的孩子被感統失調所困擾。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與身心健康都受影響,卻未被別人看見和理解。家長和社會一味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衡量與評論他們,孩子們心裡有苦說不出。家長總是安慰自己,「別老認為自己孩子有問題」 、「我們以前不做感統訓練,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嗎?」、「感統訓練不就是體育運動嗎?你帶孩子多跑跑步不就行了?」
  • 孩子穿襪子這件事表明,父母的無知才是導致孩子感統失調的主因
    正是對於刺激的渴求,所以我們會看到孩子在早期會有喜歡用嘴吃咬、用手攥捏各種東西的習慣,這是他們天生的,是基因帶出來的,基因裡讓他們這樣做去儘快的獲取刺激,促進神經大腦的發育。而且如果有接觸過感統訓練的就應該知道,兒童早期最重要的感統訓練方式就是觸覺刺激,需要父母多給他們按摩。很多感統訓練工具,像大龍球、撫觸球等,就是為按摩刺激服務等。
  • 西安感統訓練機構有哪些怎麼選?
    感統訓練現在越來越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重視。兒童感統失調不屬於一種疾病,但是會對孩子未來的一個發展會有一定影響。所以如果診斷孩子有一定的感統失調,或者孩子有自閉症傾向。建議可以做系統的感統訓練。西安的感統機構有哪些?哪裡訓練效果比較好?
  • 適合自閉症孩子的居家感統訓練有哪些?
    感覺統合包括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自閉症孩子普遍存在感統失調。感統訓練不能直接改善自閉症,但感統訓練對自閉症康復的輔助作用不容忽視,感統訓練也能促進神經網絡的連接、神經元的發育。那麼,適合自閉症孩子的居家感統訓練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項重要且又適合居家訓練的方案。
  • 孩子寫字不好,學習困難,感統訓練怎麼玩?(附:訓練項目)
    近日有網友曬出娃的作業,評論區笑成一片,關於孩子寫作業,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沒攤上這樣的孩子,你看到這樣的作業,覺得這是樂子,如果家裡就有這樣的孩子,那每天寫作業就是在「災難」啊!那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些問題,要怎麼做呢?
  • 不給孩子做感統訓練不是合格媽媽,0-6歲家庭實用感統遊戲建議收藏
    文|CC爸媽本文於2016年1月14日首發於CC爸媽公眾號重發聲明:本來今天的推送不是這篇,但今兒一看後臺的消息,媽呀,一大堆我不熟悉的「關鍵詞」數字,每個都強迫症似的連續回復5、6次,看得我一臉懵逼,看到第五頁有個人發了個截圖罵我,我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 看看你家孩子做感統訓練了嗎?
    大家聽說過感統訓練嗎?對於學齡前兒童,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鍊孩子的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對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從日常活動來說,感統訓練就是一種在平時遊戲和玩樂中的訓練。關於感統訓練很多父母不知道究竟對於孩子有多大的必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為什麼讓孩子進行感統訓練!
  • 這筆錢該不該花,給孩子報感統訓練的你,後悔了嗎?
    可是感統訓練對於不少家長來說估計都是個新興詞彙,之前從沒有了解過,可是現在卻要為它花一大筆錢,這錢花得真會有價值嗎?感統訓練到底能不能有效改善感統失調?感統失調做感統訓練能做好嗎?而感統訓練則是專門針對這類問題,通過豐富多彩的訓練項目,以遊戲的形式來引導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從而有效提高孩子對前庭覺、本體覺、觸覺等感統器官感受,促進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聯繫和協調發展。多大的孩子適合做感統訓練?並不是所有存在感統失調表現的孩子,經過感統訓練都可以顯著改善的。
  • 感統訓練之增強孩子左右腦的協調
    如果孩子的左右腦配合非常默契,那對以後的學習和體能運動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大腦雙側分化不是說一朝一夕的,是需要相應的刺激才可以實現。那如果刺激不足,就容易出現身體靈活性差、協調性不好的情況。那如果發現孩子雙側感統失調,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左右腦功能的感統訓練,具體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哪些方法呢?請往下看。
  • 感統訓練和體能訓練的區別在哪裡?
    只是把感統訓練看成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致使許多感統失調的孩子不能在最佳時期得到專業的幫助。事實上,目前有八成左右的孩子被感統失調所困擾。孩子們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與身心健康都受影響,卻未被別人看見和理解。家長和社會一味用正常的標準去要求、衡量與評論他們,孩子們心裡有苦說不出。
  •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越早進行感統訓練越好
    然後覺得這個孩子們一定要重視教育。所以三年前的我就是轉為這個親子教育了。我現在目前的是當地一家大型親子教育的親子老師和感統訓練老師。我就是接觸了很多家長也就是帶了好多孩子,就是教孩子呢。做這個感統訓練啊我帶過很多孩子。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感統失調?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特別是還處在學齡期的孩子們,正處於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展階段,每天呆呆地坐在教室,缺乏鍛鍊,特別容易出現感統失調。關於感統失調感統失調大體分為6類:視覺統合失調、聽覺統合失調、觸覺統合失調、平衡統合失調的孩子、本體統合失調的孩子、前庭平衡覺統合失調。
  • 「感統失調是什麼?」,孩子要有這幾個表現,父母要注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幼兒園老師說我們家孩子上課坐不住,有時會尖叫,建議我們去做感覺統合測試」,「什麼是感覺統合?我們家孩子需不需要上這種培訓機構?」「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感覺統合失調嗎?」據調查研究表明:現代都市有85%以上的孩子存在感覺統合失調,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覺統合失調。感統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必須要經過後天的專業訓練才可以改善,而13歲之前為最佳訓練年齡段。1,什麼是感覺統合感覺統合簡稱感統,是大腦接收到信息後協調身體做出的反應。
  • 「謝謝感統訓練讓我的孩子變得更優秀!」
    後來幼兒園老師多次找我談話,今天說這個明天說那個,反正中心意思就是「要不讓孩子轉學吧!」當這一切每天不停發生時候,我崩潰過、絕望過,但是我知道這些都沒用,儘快找到問題關鍵、找到解決辦法才是關鍵。後來在跟一個很久沒聯繫的朋友聊天時,我知道到了「感覺統合」這個概念,我認識了葉子老師,這才開始了我和兒子真正的「感統之路」。葉子老師在百忙之中給我的兒子做了測評,測評結果出來後,我才知道,像我兒子這種的「活潑好動」,屬於雙側協調性差、前庭統合失調(當然還有其他方面我不多做介紹了)。
  • 孩子感統失調是一場騙局?還是確有其事?
    以前沒聽過的感覺統合,有科學依據嗎?很多人沒聽說過感覺統合理論,也是由於這一理念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間並不長。孩子的能力需要培養,如果家長缺乏有意識地引導,這種能力差距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大,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儘早培養對孩子的學習能力、人際交往、品德修養都有幫助,而這種改善往往是通過感統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