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篆刻家唐建平先生:書法求古意,談感悟融氣息

2020-12-12 騰訊網

藝術簡介

唐建平,又名唐華,1956年生,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和上海師大美術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協篆隸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政協書畫院特聘畫師,上海市海上蘭亭書法院院士,金山區書法家協會副會長。1985年調入金山少年宮,在少兒書法教學中成績顯著,桃李芬芳,1999年被評為上海市園丁獎。師從劉兆麟、劉一聞、高式熊、王偉平老師。曾多次舉辦書畫個展與聯展。作品十餘次入選由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展,其中三次獲最高獎。

作品欣賞

學書法求古意,談感悟融氣息

一個藝術家面貌之形成需經歷漫長歲月之積澱,被人認可的稱之為風格,不好的謂之習氣。從小學書有人指點,當然是好事,可以走捷徑。自學的人可能要多走很多彎路,然亦是好事,因為經曆本身就是一筆財富。我從拿毛筆到現在,經歷了四十多年的磨練,我很服膺像星光大道那樣脫穎而出的歌手,沒有一、二十年的功底,絕對不會走出來。

我自己一開始摸索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徘徊,後來有幸遇到劉兆麟、劉一聞、高式熊、王偉平四位老師,使我逐步走上正途。雖然老師不會明確叫你臨學什麼,但是,老師的治學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兆麟老師一生一直在學習,一直在臨摹,書風一直在變。晚年書風簡潔幹練,線條清厚老辣。一聞老師經常教導我們,寫字不是靠時間、數量,關鍵是你的理念、意識,決定你的定向和發展。

我主要學篆隸,早年取法《曹全》、《乙瑛》,然轉師《衡方》、《張遷》,後目光又投向了秦楚和簡牘、帛書,穿行於古人腳步比較稀疏地帶,置定於古代書法經典之中,力求尋找書風形成與表現方式的突破口,以求與傳統臨寫碑帖與大眾一貫形式拉開距離。同時我又經常關注當今秦楚漢簡大家許雄志、高慶春、鮑賢倫等,觀其發展之軌跡,在他們身上吸取營養、豐富自己。我總覺得能夠入古,就是一種深度,一種對傳統經典的把握。只有深入古人,才知古人的奇妙,古人的境界。只有入得深,才能出得顯。目前,我的簡隸書風初具格式,也入了不少展,獲了很多獎。但是,我依稀感到熟稔之後的某種程式正在侵襲,雖然,書法要追求「熟後生」,這不難理解,但要付之具體的筆墨行為,談何容易!

學書法求古意很重要,古意是對碑、帖的忠實臨寫和悉心體會才能漸漸悟得。如學隸,從漢入手,慢慢地可以逆上。因為相對而言,隸書好入門。稍有成後,千萬不要跟時人走,只有入古,才能有自家面目,只有真正入古,才能開出新路。有些追風者所以失敗,就是沒有從古代書跡中去探索而直接模仿先行者的作品。看似學古,似是而非,接受的是二手古意。先行者從古典中擷取精華,合理巧妙地融合在自己創作中而出彩,然追隨者投機取巧,順手拿來,看似煞有介事,其實則是無意義的山寨版。

我們在取法漢隸過程中,無論怎樣調整取捨,無論怎樣置換改良,一定要保持「漢碑基因」的純正性。如果沒有了「漢味」,就等於丟掉了隸書之根本,這是不能突破的底線。

當然,筆墨也要當隨時代,希翼在書法事業上有所建樹的藝術家,必須具有深厚的古典傳統,鮮明的時代精神,以及強烈的個人風格,三者缺一不可。我很欣賞邱振中先生的一段話:好的書法作品必須同時感受到兩種東西:一種是傳統核心的東西,一種是傳統沒有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孔小平先生和書法
    孔小平有著傳奇般輾轉起伏的人生經歷:從省級金牌摔跤運動員,到中國500強企業高管,再到長沙市書法家協會主席,豐富的生活閱歷讓這位無意浮華的謙謙君子活出了生命的本真,也為他的書法作品賦予了非凡的藝術感悟力和創作靈性。三十多年的時光,他筆耕不輟浸潤翰墨,師法前賢而脫卻藩籬,在書法技藝和藝術修為上都取得了極高的造詣,昭示出個人獨特的書法美學。
  • 現場觀後感 "楊淳書法藝術展」完美收官一位慈祥可敬的書法篆刻家
    遵囑作小文如下:懷念書法篆刻家楊淳先賢。回顧榕城已故書法家,有不少造詣極深、令人崇敬的前輩,如沈覲壽、謝義耕、周炳旦、王希堯、章友芝、劉松年、吳味雪等,而楊淳先賢亦當屬於不應被忽略的一位.福建省書法研究會會長   陳文斌
  • 梅花透雪香——紀念書法篆刻家劉廼中先生百歲誕辰(《江城日報》專稿)
    2月1日是我市著名書法篆刻家、「江城四老」之一的劉廼中先生百歲誕辰日。
  • 氣韻相通·意境幽深—當代名家鄭景元的書法境界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歷史長河中,書法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一幕幕歷時性的改變過程。它熔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和哲學感悟,形成了絢麗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系,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和審美理想。
  • 宜賓書法名家丨邢聖君
    宜賓書法名家丨傾力推介邢聖君【書家簡介】     邢聖君,男,漢族,1986年生於四川江安。書法啟蒙於宜賓方正先生,受業於李代煊先生;篆刻師承汪黎特先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宜賓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 毛峰先生書法賞析
    眾所周知,尺牘書法是毛峰先生的精招。特別是他所追求的簡書行草尺牘化過程更是卓立獨行的有效嘗試。蕩漾於先生傾心營造的這樣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每一件作品都充滿精品意識,傾注了作者的才華和真情,章法或不拘一格,行列或長短不一,結字或大小錯落,行氣或正斜相間,用墨或枯溼相合,竭盡揚其鮮明個性和以強烈的藝術感悟翰墨而發,恣意揮灑,更將其所擅長的秦、漢簡書筆法滲以尺牘行草書筆意,顯得古香古色,厚樸醇雅,天真爛漫,挫以成趣。故雖非巨幅寬幛,卻似磐石驚鴻、飛泉瀑布,令人神往意適,充滿遐想,觀賞雖久而常新。
  • 春光無限浴藝海,乘風破浪會有時……著名書法家鄒春光先生的書法藝術之路!
    鄒春光先生(原名鄒金雄),號霍山人,1962年生於廣東河源龍川縣,中國著名書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深圳市霍山書畫院院長
  • 近代書法帖學名家馬公愚,精選18幅書法欣賞:筆力渾厚、氣息醇雅
    書法藝術發展至今已歷數千年,由於其獨特的藝術性質,要想寫得一手好書法,書家往往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嫻熟的技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悟性和修養。修養則不說了,悟性則是指藝術的敏感性,以及捕捉和提煉美的能力,比如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
  • 炁韻生輝、暢寫人生、書之為道---當代著名書法家謝金龍書法欣賞
    你看不見她,但是你又無時無刻的在體驗著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寒來暑往……養生能懂得順其自然,也就是真正開始接近了天地萬物。才能夠,天人合一 。那麼善的境界,事業很順利,財富很富貴,家親眷屬很和睦,智慧開發很好,身心很康寧,這些善的境界就是福了。這些福是由心變現出來的。如果能夠以念佛法門規範自己的身口意,我們的心清淨、善良,由這個心命運。
  • 旅日書法篆刻家張大順創作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近日,聯合國「和平藝術家」稱號獲得者、旅日甲骨文學者、書法篆刻家張大順,為回應和助力聯合國在全球發起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對話活動的倡導,經過近半年的創作,完成了巨幅作品《甲骨文之夢》系列等20餘點新作,為此項活動增添了一個新的亮點。
  • 雄健灑脫·蒼勁有力—當代名家徐仁乾的書法境界
    書法家徐仁乾先生,是一位既重視文化、尊重傳統、崇尚古典,又努力追求形式美感與現代審美意趣的藝術家,具有較深的文化底蘊,文理兼備。以自己的情感、心智注入書法創作中,體現出生動、灑脫,表情達意的特點。徐仁乾,1956年8月出生,號萬安居士,男,漢族,大學文化、中國河南洛陽市人,著名書法家。
  • 清新淡雅·情趣盎然—著名書畫家熊漢武藝術論要
    在當代藝壇、熊漢武先生是書畫界中具有博學多識、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他書畫兼修,其作品有著豐富生活內涵和文化意蘊,注重表現和反映對生活的理解和認知,通過藝術創作傳達自己人生的體驗和感悟。憑藉堅實的創作功底與立意深刻的創作思維,融情感於筆端,傾情於筆墨,畫意深遠、獨具一格。熊漢武先生用自己擅長的抒情方式,構建自己特有的筆墨形式,成功的賦予了中國畫極其豐富內涵及現代審美意趣。
  • 中華書畫家聯合會副主席王耀宇,精品書法欣賞,古意粲然卓爾不群
    最近有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留言:書法家的書法價格是怎麼計算的。這樣的問題絕對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畢竟問題本身就有很多的瑕疵。但是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做一個簡單的闡述的。閱讀過我前期文章的朋友就不難發現,我曾經就粗略地談論過這樣的問題。決定書法價格的因素,出來書法本身的之外,還摻雜這各種外在的力量。
  • 胡維平書法作品網絡展
    筆走龍蛇老辣飄逸——觀《胡維平書法作品展》有感墨趣 今天參觀了胡維平先生書法作品展,展出的「
  • 書法,載道之器——著名學者王建梁釋儒道書法一體化探秘
    毛筆字,是那時蒙童學習漢字的初始,少年的建梁先生也不例外。  膠東半島榮成,鍾靈毓繡,名人輩出,擁有悠悠千載文化底蘊。培育出書聖王羲之、顏真卿的齊魯大地,對建梁先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培植了他對儒釋道書法的濃厚興趣。  ---  中得心源——  王建梁,這個名字在文化界、書法界已是耳熟能詳。
  • 著名書法篆刻家鍾國康在彭福灣文化大講堂開講
    8月4日上午,彭福灣文化大講堂第四期在寶安福永鳳凰山下,特別邀請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鍾國康前來開講。
  • 張文平書法精品展
    曾獲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稱號,作品曾獲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一等獎,首屆中日書畫公開徵集展書法唯一金獎,第三屆中原書法大賽個人創作一等獎,全國第五、六、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七屆書法、篆刻千人千作展,首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
  • 《吉藝書法》第7期|「訪談戴家妙先生」
    此次雖訪學日短,然學生們熱切向學,先生們亦欣然解惑。學生們心摹手追,各有所悟,假以時日,可有所成!一問一答之間,先生們除傳達書法奧旨,亦對吉藝書法專業的學科建設進言獻策!今選部分訪學問答,記述於下。「訪談戴家妙先生」
  • 書法欣賞|啟功大師《山水清音》田英章先生《謙光受益》等三幅書法...
    再觀賞啟功先生的書法,其中灑脫的神韻尤讓人眼前一亮,多少有點柳暗花明的感覺。練習工楷的朋友多少都想將工楷寫出點自己的特色,感受啟功書法的結體與筆法的灑脫,也許誰都會從中感受到點什麼!看看下邊啟功先生《山水清音》這幅作品,是不是有點「陽春白雪」的感覺了?
  • 篆刻為何不能少「古意」
    與其他藝術門類不同的是,時至今日,「古意」仍是篆刻是否具有「高格」境界的重要基因。但篆刻不能止於模古,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仍是它生命價值所在。「古」在篆刻創作中,不僅是由字法、章法、刀法、鈐印法等綜合要素形成的特殊藝術表現形式,更是體現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有別於他文化的一種永恆的生命意識和高古的精神格調。中國人認為自然萬物的生成,取決於「陰陽之開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