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句被奉為經典,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2020-12-23 葉三說

人心經不起推敲,人情更經不起打磨。人情世故,看起來非常複雜,好似為人處世一大難關,事實上,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生活本就沒有太多新鮮事。

俗語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出自《增廣賢文》,原句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道理雖然淺薄,但細細推敲,足可見人情之冷暖,人性之使然。

一、誰人背後無人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個人處事圓滑,我們就說:「他是個老江湖了」。「老江湖」是個中性詞,很多時候都像是在誇人,實際上是在暗自警惕,這個人不好惹,手段很多。

陽謀、陰謀,只要有「謀」,就要說、要做,「做」可能很難,「說」終歸是簡單的。一句話說出口,頂多費些口舌,不去論帶來的影響,只是說這個過程,就很簡單。

但老話又說:「禍從口出」、「福禍無門,惟人自召」、「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古往今來,因為亂說話,而慘遭殺身之禍的人不在少數。

北宋一小吏,負責看管庫銀,為人膽小,這一日從庫銀中偷了一文錢,時值新上任的縣令帶兵巡邏,縣令見小吏慌張,便讓人搜身,結果搜到一文錢。

縣令命人杖責小吏,小吏怒道:「偷一文錢算什麼,你竟然要這樣打我,你有本事就打死我啊」。

縣令聽後大怒,判詞改為:」一日一錢,千日千錢;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之後下令處死小吏。可見亂說話,真的會有生命危險。

二、被人說者,須知「看淡」

而背後說人是非,則又有不同,總透露著一種陰謀味道。與許多奸臣、賊子類似,朝堂之上不敢明說,怕人報復,私下裡偷偷見皇帝說人是非,說的多了,皇帝信了,難免就有忠臣遭殃。

從古至今,人們對於背後說人者,向來非常厭惡,但若處於局中,作為聽者反而又不這麼想了。

「湊熱鬧」的心態,是很多人的通病。聽人言語,殊不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潛移默化中,自身的改變尤不自知。

但是,只要身居江湖之遠,就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誰人背後無人說」的情況,對於被說者,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大可隨他去。

鄭人曾經羞辱孔子,對孔子的學生子貢說:「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子貢將鄭人的原話告知孔子,孔子又是怎麼回復的呢?

孔子淡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不僅不在意,反而以此為樂,這才是境界。要真與人計較,反而拉低了自己的檔次。

三、哪個人前不說人

是非,終是因人而起。如何解決是非,便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人類的悲歡離合大多是不相通的,比如窮人無法理解富人,富人亦不會去小瞧窮人。

我們終究是生活在人與人的社會裡,工作、學習、做事都要與人相關。人前說人,是一種常態,但此處的「說人」,明顯帶有一種目的性。

四、「人前說人」,須知「氣量」和「技巧」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逢陰雲漠漠,驟雨將至,曹操問劉備天下之大,誰可當得起「英雄」二字。

彼時劉備寄人籬下,倘若直接說:曹操您就是英雄,便失了氣節,若說自己是英雄,則又顯得倨傲,若是稍顯野心,恐怕又無法活著離開此地。

可見,「人前說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那麼,劉備是如何答覆的呢?

劉備說了幾個人,分別是淮南袁術、河北袁紹、劉景升、江東孫伯符、益州劉季玉、張秀等,說了這麼多人,就是不提曹操和自己。

結果,曹操自己沒忍住,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嚇的劉備湯匙都掉了。這裡的「人前說人」,對曹操來說,是試探劉備;對劉備來說,則是保全性命。

毫無疑問,劉備成功了。不提自己和曹操,更讓曹操對其高看一眼,而後人讀三國,又覺得劉備極有氣量,說話很有技巧。

結語

古人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對人、對事需知要變,「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雖有偏見但也不無道理。

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怎麼說,總歸是有根據的,不能亂說,須知今日之因,乃是他日之果,望諸君謹記,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相關焦點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這樣的道理,在我們周圍充斥著太多太多的信息,我們應該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看人,而不是通過耳朵去看人,這個簡單的道理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總結出來了,那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是不是覺得這句俗語還挺現代的,尤其是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成為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語的對象。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道盡人性的「惡」
    導語: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道盡人性的「惡」在這個大時代中,因為科技的高速發展,導致現在我們能快速地知道天下事,並且能夠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一句俗語說得好: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誰都有被別人說三道四過,這是人之常情,不過這句俗語的下半句說得更不錯,直接將人性的惡展現的是淋漓盡致「誰人背後不說人」,別人說你的同時,你也會在他人面前對別人品頭論足。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笑貧不笑娼後半句才是經典,但鮮為人知,老實人要謹記於心
    古代留下來的俗語多得不計其數,但是我們往往只知上句不知下句,或者只知下句不知上句。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就是「笑貧不笑娼」,很多人都只是聽說過這一句,但是,後半句才是經典,老實人要謹記於心。笑貧不笑娼「娼」這個字在我們初印象中是指行為不好的女人,不過在這裡它也指那些壞人,特別是一些表面乾淨風光,但是背後卻幹著骯髒的交易的人。「笑貧不笑娼」說的就是,人們不會嘲笑那些有錢、表面風光而背後骯髒的人,而是嘲笑那些沒有錢的人。 其實這種現象至今都有存在。其實在我看來「笑貧不笑娼」更多的是對現在社會形態的譴責。
  • 農村人說「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更經典,每個人都該引以為戒
    農村人說「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更經典,每個人都該引以為戒小時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鄉下的鄰居們聚在一起,聽他們嘮嗑,從他們的口中我可以知道周圍發生的新鮮事情,時不時還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
  • 老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更心酸,道出了人性和思考
    經過漫長的更新換代,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很多俗語,每個人都偶爾會說以一兩句「俗話說的好」「俗話說」來豐富對話內容,這些都是古人們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道理,正是因為通俗易懂,意義深刻所以流傳至今。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講述了什麼道理?值得一看
    俗語和文人墨客書寫的唐詩宋詞不一樣,俗語的語言比較直白,不像唐詩宋詞那樣有內涵,因為俗語是直接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開來的。俗語反映著人們的生活,也指導著人們的應該如何生活。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又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下半句才是重點所在,值得老實人學習!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說的是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這句話其實不僅適用於戲劇,還同樣適用於俗語文化,同一句俗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理解上,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偏差。
  •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當我們給水杯盛水時,都不會將水杯盛滿,會留一部分空間出來,這樣水就不會溢出來,端杯子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開水撒在手上燙傷了,而月亮也是如此,當月亮特別圓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月蝕,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說的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到真正的完美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被奉為經典,這樣的話能信嗎?
    俗語是中華文化中特有一種文化,沒有詩詞那麼韻律優美,更談不上富有詩意,也不似成語那般簡短精煉。但俗語卻是最接地氣的,最被普通大眾接受和流傳最廣的。 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候,農民甚至會根據俗語、諺語來決定播種和收穫的時間。所以,在民間大多數人對這些老祖宗留下的俗語深信不疑。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講的也是人們對醜事樂此不彼議論的現象,不過要是事情不夠明朗,只是有一些關於這個人醜事的風聲,左鄰右舍更樂於背後議論,通常背後嚼舌根,讓許多人非常痛恨
  • 「說曹操,曹操到」,實際上還有後半句,但在當時無人敢說
    我們的祖先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文化方面的財富,甚至一些歷史典故或是俗語,我們直到今天也仍在使用。我們常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描述同一件事情時,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有時候為了讓語言更加簡練,我們還可以用俗語或是成語來進行總結。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在日常生活中尤為常見,它就是「說曹操,曹操到」。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但是後一句才是經典,別再做老實人了
    生活中,總會聽到老一輩的人和我們說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短短一句話,卻道出了真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俗語雖然聽著簡單,但是卻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和為人處世的道理。不過我漸漸發現,很多俗語隨著流傳,很多人往往只記住了前半句,把後半句給漏了,而其實後半句同樣也是直擊人心的經典句子。
  • 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後面一句才是精華,道出現實和人性
    我們應該根據今天的現實情況,來判斷每一句俗語在今天是否依然適用。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的一句俗語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俗話說,人無完人,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十分完美的人,就算是神仙,他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呢。既然是這樣,那麼作為一個人,就免不了犯錯誤,也就免不了被人在背後議論。
  • 世人皆知「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下句才是經典,只是無人敢說
    如今甚至還圍繞著這句俗語出現了一個腦筋急轉彎,問:「歷史中誰的輕功最好」,答:「曹操,因為說曹操,曹操就到」。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只不過當時無人敢說。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解讀古人3句經典俗語
    俗語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解讀古人3句經典俗語在社會交往中,往往有許多潛藏的規則。儘管人們不會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但是在成年人的印象中,這些規則是圈子中人人都心知肚明的。所以在人們的心中逐漸形成了一種觀念:如果能跟富貴的人打好交道,在社會中相對來說好辦事。所以民間有句俗語:「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如果你不相信世態如此的話,那你不如去參加一場宴會,看看大部分人是不是先去給有實力的富貴人敬酒。在當今社會中很少能夠維持自己的初心,因為大部分都是用「勢力」的目光來看待周圍的人的。
  • 俗語「笑貧不笑娼」,譴責金錢主義的經典,下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本文為俗語賞讀第10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擊關注,更多精彩文章期待您的到來!對於俗語,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它們是一種類似於口語的經典短句,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們由古時的勞動人民所創造,是民間群眾智慧的結晶。俗語以精短通俗的語句,詮釋著世間樸實至純的真理,很多都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很多人都一知半解,下半句更經典
    弟兄中間擁有 十分濃厚的情義,有些人能夠說成同生死患難與共,可是唯有僅有另一方的老婆,這一道德底線是不可逾越的。更不可以越過不應該越的道德底線,若是一旦被發覺,那麼大家的情誼就告一段落,相互間會存有很深的芥蒂。值得一提的是,也會此後被冠上一個不負責任的頭銜,變成老鼠過街,每個人避之不出。
  • 古人說「餵狗別餵飽」,下半句才是關鍵,5個字送給心善的老實人
    生活在複雜的社會中,時常暴露出人性醜惡的一面,人們就說「狗是真的狗,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這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現實中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對自己有恩的人都能背叛。古人有一句俗語「餵狗別餵飽」,你知道是什麼道理嗎?後面還有一句話,雖然只有五個字,但心地善良的老實人聽了很受用那就是「對人別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