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更心酸,道出了人性和思考

2020-12-23 山水國學

經過漫長的更新換代,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很多俗語,每個人都偶爾會說以一兩句「俗話說的好」「俗話說」來豐富對話內容,這些都是古人們根據當時的社會狀況,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道理,正是因為通俗易懂,意義深刻所以流傳至今。當然,在判斷這句俗語有沒有道理的時候,應該根據我們的現實情況來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的一句俗語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作為一個人,就免不了會犯錯誤,也避免不了會被人在背後議論。就像一件衣服,有人覺得很好看,就會有人覺得很難看;同樣的一件事情,有人就會覺得對於他們是有利的,這樣很好,那麼肯定也會有人覺得這件事損害了他們應得的利益。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所以,做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人是不可能的。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有所留意的話,你就會發現,有這樣一種人,工作能力強,待人和善,領導賞識,仿佛沒有什麼是他們的做不好的,但是就算是這樣優秀的人,也還是會有人在背後議論他們的不是,如果他們犯錯了就會被抓住這個缺點不放。

一個人是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意見,就像父子兩個去賣驢的故事一樣,兒子騎著驢有人覺得他不尊重自己的父親;父親騎著有人覺得他不愛護自己的兒子;兩個人同時騎著的時候又有人覺得驢太可憐了。這告訴我們,你只要堅持你自己的本心就好了,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要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

而「誰人背後無人說」的下半句則更是經典,後一句「誰人背後不說人」說出了人性的特點,每個人都曾經對他人的行為作出評價,可能是誇讚也可能是批評,有人甚至拿別人的私事來和別人談論,還添油加醋的加上自己猜測的部分。這種行為嚴重了影響了別人的生活和侵犯了別人的名譽。我們也很討厭被人在背後議論自己,討厭那些說三道四的人,覺得這是小人行為。但是自己想一想,似乎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在背後議論別人。

有人認為,對別人的詆毀多數源於嫉妒,比如小魚買了一個大牌包包,同事在背後議論紛紛,有覺得小魚是被包養了,一傳十十傳百,導致大家看小魚的眼光都變了。但其實背包是小魚自己做兼職的錢買來的。因為這些流言小魚的名譽已經被毀了。

所以每個人都要遵守自己的基本道德底線,不要以自己的猜測去斷定別人的行為,有句話也說,你怎麼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看待你。在話語裡表達對別人的誇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揭人短處的時候,要想一下自己這樣被人議論心裡感覺是什麼樣的,所以,大家在與他人聊天的時候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古話上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也討厭別人背後對你說三道四,那就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的人。

俗語的大智慧是值得人學習的,有想了解可以看看這本書。

當然,我們在討厭被別人議論的時候,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看是不是自身有哪些缺點才引起了別人的不滿,要勇於接受別人的意見,如果發現有問題就加以改正,沒有就繼續努力。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做到對自己嚴格一點,對別人寬容一點。只有坦坦蕩蕩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才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莊子寫的《逍遙遊》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思就是真正完美的人,心中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什麼功名利祿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別人比我們更厲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 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後面一句才是精華,道出現實和人性
    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的一句俗語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俗話說,人無完人,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十分完美的人,就算是神仙,他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更何況是人呢。既然是這樣,那麼作為一個人,就免不了犯錯誤,也就免不了被人在背後議論。
  • 古人講:「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精妙,說透人性
    雖然聽起來有些直白和簡潔,但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智慧。據《增廣賢文》記載:「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人情冷暖,往往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夠深刻地體會到。古人用俗語告誡後人:「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精妙,說透人性,充分的展現了做人的道理。
  • 俗語:「烈女怕纏郎」這句話有道理嗎?後面一句更經典,道出人性
    當然,這些民俗文化之所以經久不衰,說到底還是其中蘊含的價值被人們所認同,其中我們就經常聽到一句俗語,說的就是「烈女怕纏郎」,其實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也是相當有意思的,了解清楚這句話,其實會得到不少的收穫,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講的也是人們對醜事樂此不彼議論的現象,不過要是事情不夠明朗,只是有一些關於這個人醜事的風聲,左鄰右舍更樂於背後議論,通常背後嚼舌根,讓許多人非常痛恨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道盡人性的「惡」
    導語: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道盡人性的「惡」在這個大時代中,因為科技的高速發展,導致現在我們能快速地知道天下事,並且能夠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一句俗語說得好: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誰都有被別人說三道四過,這是人之常情,不過這句俗語的下半句說得更不錯,直接將人性的惡展現的是淋漓盡致「誰人背後不說人」,別人說你的同時,你也會在他人面前對別人品頭論足。
  • 「久病床前無孝子」讓人心酸,下半句更經典,古人說透人性太現實
    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等等,這些俗語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而且家裡老人知道的俗語也非常多,但這些俗語不像詩詞歌賦有具體的作者,俗語並非出自某一特定的人,而是古代勞動人民對於生活中經驗的總結。把人生經歷匯總成一句句膾炙人口,通俗但又充滿大智慧的語言。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句被奉為經典,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人心經不起推敲,人情更經不起打磨。人情世故,看起來非常複雜,好似為人處世一大難關,事實上,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生活本就沒有太多新鮮事。俗語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出自《增廣賢文》,原句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道理雖然淺薄,但細細推敲,足可見人情之冷暖,人性之使然。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因此「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俗語的下句就是「只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古人曾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的大致的意思是講人在窮的時候,在人群中要少說話;沒有社會地位,處於社會的下層時不要來勸別人。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錢在人群裡可以說沒有發言權。位卑沒有權的人,也真的是很難讓人信服。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雖然說想要長生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但是通過養生的方法,同樣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存天理,滅人慾」,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誇張,但是這正是通過誇大的手法來達到警示的效果。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如果你真的理解明白了這句話,你會很佩服古人的處世智慧。從字面意思看,我們可以解讀為:在賭博和嫖娼之間,我們最好是勸導別人千萬別賭博,而不要去勸導別人別嫖娼,如果你去勸導別人不嫖娼,那你們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了。具體來說,這句諺語揭示出了如下的人生真諦。
  • 古語有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精闢,說透了人性
    文化是「理解世界上最好的人所說的話」。--阿諾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祖輩們在這千百年的文化積澱中總結出許多經驗,供後人借鑑。和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一樣,其中也蘊含著祖先的智慧。如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之作,說透人性。首先我們來看看「笑窮不笑娼」這句話,其中的笑不僅僅是嘲笑,這笑更多的是一種歧視。「笑窮不笑娼」一詞,大概是說,人們會嘲笑那些家庭條件差的人,而不會嘲笑那些靠當妓女為生的人。人活著,總覺得這個世界真的不公平。
  • 老人常說「酒中不語真君子」,下半句才是精華,說透人性入木三分
    說起農村人,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一旦你與農村老人深入接觸之後,你會發現在他們滄桑的眼神背後,對於人性的理解也是入木三分。雖然許多農村老人並沒有非常高深的學問,但是往往卻能夠說出一些耳熟能詳的俗話俗語,不少俗語值得深思!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講述了什麼道理?值得一看
    俗語和文人墨客書寫的唐詩宋詞不一樣,俗語的語言比較直白,不像唐詩宋詞那樣有內涵,因為俗語是直接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開來的。俗語反映著人們的生活,也指導著人們的應該如何生活。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說俗語「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它又能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 古人講「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下半句更經典,70、80後不妨一看
    今天筆者要說的是關於年齡的一句俗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了,這句俗語可能放在現代有些片面,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七零後和八零後不妨一看。四十多欲,大勢已去如果放在古代,這個年紀就是「高齡」了。一旦到了這個年紀的人,應該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
  • 老話說:麻面青須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教你識破人心洞悉人性
    麻面青須其實指的是2種人,麻面說的就是那些滿臉都是麻子的人,這種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舒服,面相上就是無論做啥事情,都會猶豫不決,心眼還特別小,愛記仇!如果一旦跟這種人交往的話,他們很容易就記恨你,甚至還會在背後插你一刀,因此,這種人是不能交往的。
  • 俗語: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說出真理,也道出人性
    有著詩歌散文的風雅高志,也流傳了成語俗語這樣樸實真理,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文化也在這樣的繼承和發揚之中,不斷獲得創新。那麼這句俗語:「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可以說是說出了真理,也道出人性,你還別說它說的現實。字面上的意思我想大家應該都能體會,就是說一個如果貧窮拮据,那麼就算他住在鬧市之中也無人問津,但是一個人如果富甲一方,即便他住在深山老林也會有遠親來探望。
  •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後半句更經典,道出了女人的弱點
    但是英雄有一關難過,那就是美人關,古人就曾說過: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只是很少人知道。02一、英雄難過美人關是人之本性其實英雄和大多數人一樣,對於美好的事物十分喜愛。普通人難過美人關,英雄也是如此,這是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