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都勻橋梁廠子弟 他的「三線」情懷讓朋友圈沸騰了

2020-12-15 騰訊網

歡迎關注 都勻街坊

我們只想做成你喜歡的樣子

前幾天,網友「一帆青海上」在網上發帖,他要尋找都勻橋梁廠的子弟。

這位網友在帖子中說:

「有都勻橋梁廠的子弟嗎?我的老父親文革期間在橋梁廠工作,我也在都勻度過了不記事的幼年期。老人非常懷念當年支援大西南修建成昆鐵路的歲月,可惜一別五十年沒回來過貴州。我這幾天因出差來貴陽,特別想去都勻看看,但也是茫然不知自己想看什麼,畢竟都勻只是多年來出現在父母嘴邊的一個地名,都勻還好嗎?都勻橋梁廠還好嗎?」

很快,一些熱情的都勻網友給了他回覆:

網友「漢庭候」:橋梁廠快拆了 現在還剩點辦公樓還在, 橋梁廠老職工都是些老人了, 從貴陽來乘高鐵吧 很快的 以前的都勻城只有南北 現在有東西了 這邊有共享汽車 掃一個 開出去轉轉 拍幾張老人曾經的記憶 給他們帶回去吧

對了 還有西山大道有個 三線建設博物館 經開區有個黔南州博物館 估計有你想看到的老一輩建設者們的年代寫真 都去看看吧

網友「鬼喊辣叫123」:三線博物館一定能勾起你一些回憶

溪琪鼓乖:是的,三線博物館離橋梁廠也沒多遠,可以去看看

夏夜楊:你好朋友!你家現在搬到哪裡去了,歡迎帶家人到都勻來玩

「一帆青海上」接著遊覽了都勻

他說自己「去了三線博物館,看了好長時間,看到心酸淚目。後來又去到石板街看看,比想像中的都勻好很多。」

這位網友首先去了三線博物館,並拍下了許多對他而言,非常珍貴的照片。

他還留在博物館的留言簿上留下了一行行文字——

接著,他又到了都勻石板街,還有劍江河邊的文峰橋:

「一帆青海上」還在三線博物館高興留影

「一帆青海上」的留言,觸摸到了人們那些已經久遠、幾乎塵封的回憶

liyin60:三線建設確實為包括貴州在內的整個西南地區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貴州,很大一部分重工業是在三線時期打下的基礎。

Mzajesty:感謝建設者,建設都勻,現在都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常回來看看!!

溪琪鼓乖:還可以去勻東看看,影視城,茶博園,杉木湖,足球小鎮,,,都是近年新建的,感受下大都勻的大發展。

美男鳩摩智:橋梁廠一代人的回憶,都勻發展史的重要一角

還有一些網友,突然感觸起來

想起了他們的「三線子弟」或「三線朋友」

ly122807雙魚:我想找都勻橋梁廠的潘寧,家裡兩兄弟,他們的父親以前在橋梁廠燒鍋爐的,哪位朋友認識

zqinghua0619:我想找都勻橋梁廠盧雲,1986年17歲左右,當年的朋友,後來我去了廣西防城的部隊,然後失聯了,再後來到2006年轉業到了衡陽。請認得的朋友幫忙聯繫。謝謝!

吳小優Q:我想找橋梁廠財務科的餘成惠,應該有40-50歲了,哪位朋友認識,謝謝。

如果

如果你對「三線」有著難忘的記憶,如果你認識這些網友要尋找的人,請聯繫我們,給我們留言。

(都勻街坊/整理)

相關焦點

  • 「山西541廠記憶」父輩的三線腳印,青島、太原、絳縣55號
    現在真正思考一下,想來沒有丟失大約是他當肥皂盒的實用價值吧。至於為什麼從相對繁華的太原到那個中條山下的偏僻的山溝溝——絳縣磨裡鎮(原來叫麼裡公社)的地方,還是有必要提一下的:第一個原因:好人好馬的家國情懷當年的大三線建設是大趨勢,大潮流。當你是「好人好馬」時,那種家國情懷不由得你去過多的考慮自己。
  • 代號9103:太行淶源,抗戰迫擊炮擊斃日軍中將,三線再東方炮彈廠
    下面我們走進燕趙大地,在莽莽太行山,這片英雄的土地上,尋找代號9103——這個「太行山裡的迫擊炮彈廠」往事。生產迫擊炮被傳成炮彈·河南南召三線】湖南江南廠(282廠)則是在1890年創立的漢陽兵工廠基礎上,吸納河南鞏縣兵工廠、中央紅軍官田兵工廠、八路軍黃崖洞兵工廠等眾多兵工技術隊伍,而建立的一五期間「156項目」。據云南三線子弟楊大哥介紹,此廠還曾援建雲南宣威雲鑄一廠(991廠)。
  • 中國影像方志| 都勻:山水橋城見證滄桑三線建設歲月崢嶸 水族剪紙精緻細膩毛環方竹綠意盎然
    明洪武二十三年,平羌將軍何福在都雲竹林蠻寨建城,上奏朝廷,改設安撫司為都勻衛,在奏摺裡面他說,「雲」為天上之雲,變化不一,改「雲」為「勻」,取「均勻」之意。改名為「都勻」之後,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設都勻府,府衛同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都勻衛改為都勻縣,隸屬都勻府。今天的都勻市,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
  • 從輕機槍到魚雷,揭秘三線廠的那段歷史
    三線備忘·只為了不遺忘今天我們的編者,帶大家一起從東北到大西南,從白山黑水間到黃土高原山,去尋找曾經的「三線紅衛廠」記憶,揭秘三線建設的一段往事。陝西9929廠在八十年代軍轉民時,又改名為陝西省渭原機械廠,但眾多三線人與三線子弟依然執著的稱之為「紅衛廠」。
  • 備忘錄:代號850華陽廠,四機部三線軍工,輾轉津晉冀的半個世紀
    #尋找三線廠楔子:三線廠,一個漂泊的代名詞「三線廠」,這個帶著二十世紀特殊時期色彩的名詞,對於三線人和三線子弟來說,提起往事總會五味雜陳。本文所記錄的這個代號850的三線軍工廠,也是一個漂泊的企業。數十年間三線人從渤海之濱的天津,轉戰太行之西晉東南的晉城,最後走出大山,落地於太行之東石家莊。這也算是眾多小三線的「漂泊」歷程的一個縮影吧。下面請跟隨我們三線備忘編者的腳步,一起去尋找曾經的晉東南華陽廠的漂泊記憶。
  • 到都勻參加公務員考試的速看!15個考點地址及相關乘車路線→
    →沙壩→高速北出口4路(6:30→18:30,配車5輛),備用1輛補充運力:去向:青雲湖→都勻四小→龍潭口→州醫院→小十字→石油公司→大十字→西山大橋→104地質隊→雷缽寨→都勻八小→劍江半島→毛尖廣場→三線建設博物館→北部星城→州公安局→高速北出口→靈智廣場。
  • 「541記憶」三線子弟:中條山下荒冢、夜半歌聲中的童年片段
    本以為關於山西晉南黃土高原一隅的中條山下,541坦克基地建設時那些荒冢、半夜歌聲之類,噬心鑽骨般童年心理陰影,只有這樣的孤獨的三線子弟才會有。二十世紀的三線建設在靠山、分散、隱蔽的指導原則下,我們的大三線軍工廠幾乎都健在荒郊野外,因此我們童年和荒冢總是會有些偶遇。
  • 541廠子弟:誰記得那條住著黃風怪的過山窯洞?|山西·絳縣
    因為現在的磨裡鎮,當年的麼裡公社就和我們5409廠同在那一條溝裡。在與數個同為當年在山西541一分指生活過的三線子弟交流時,我還沒來得及提,就有產不多同齡的兄弟問我,「你還記得那個小路上窯洞不?」一瞬間,我記憶的閥門就此打開,原來有這麼刻骨銘心記憶的不僅僅是我哈!
  • 我與青海「三線」核工業705廠的不了情
    就在大通704廠那已經荒蕪但還存有大體量構造的工業遺產當中,我似乎還能感受到三線建設時青海工人們對國家建設、對生活、對未來的豪邁情懷。不論高原之美、人民之美還是遺產之美,這些無可複製的魅力無一不是時間的連續積澱所形成的。被青海之美所感動,更要為守護青海之美而努力。
  • 探尋9246廠:黑龍江葦河林區,佔地兩萬畝機槍廠遺址|哈爾濱尚志
    我們將帶你穿越半個世紀的時光,回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尋找父輩們的腳印!——三線備忘《黑龍江小三軍工紀實》黑龍江小三線機槍廠軍工代號為:9246廠。建於1965年,早期對外廠名:國營興龍林業修配廠,六十年代末成為:國營紅衛機械廠。主要生產大名鼎鼎的一代神槍56-1式班用輕機槍(56-1式7.62毫米輕機槍)。下面我們就按照習慣稱他為:尚志9246機槍廠。
  • 三線子弟:紅衛廠記憶,色樹漿子飲料,遍地的林蛙·黑龍江尚志
    三線子弟記憶題記:童年的記憶永遠是幸福的,而深處哈爾濱周邊張廣才嶺的黑龍江小三線軍工廠的子弟們,更有著亦工亦農、非城非鄉的常人所不知的童年今天我們隨季大哥的童年記憶,重返深山,體味三線子弟「春色亦到深山中」的童年。
  • 從「近」到「進」:我與三線建設的距離
    其次廠裡員工的也不一樣,當地的水泥廠等工廠的員工幾乎都是本地人,而這些代碼廠則是每天操著南腔北調方言的人。據說有一些畢業於北大、清華,他們的子弟也不進入當地學校上學,各廠都有自己的子弟學校。那時候這些廠子弟學校的各種設施和師資等遠遠超出當地學校,當地小學生上學需要自帶凳子,教師隊伍除了代課老師和民辦教師以外,流動性很大,而子弟學校規模雖然小,但教室裡桌凳齊全,並且還有電燈。
  • 解密三線:講述黑龍江八個軍工廠,在哈爾濱周邊,密林中神秘往事
    2020年已經過半,用三線備忘記錄來記錄「三線建設」歷史,也從單純的記錄山西大三線「541坦克基地」,而陸續寫了《三線尋槍》等一些不能稱為專輯的系列文章。盤點2020年半年時間,值得欣慰的恐怕是用三線備忘,寫了《黑龍江小三線紀實》,他揭開了哈爾濱周邊,8個小三線軍工廠,塵封神秘往事。
  • 解密晉東南:代號4402,沁水縣端氏古鎮,春光軍工廠三線備忘
    #尋找三線廠#,去尋找當年的4402廠的三線記憶。關於4402廠的生產情況,除了偶見於電子管產品的零星介紹外,並未見到更多的信息。曾經與當年生活在沁水端氏鎮三線子弟交流,關於春光廠的一些往事,可惜對當年生產狀況並不是十分清楚,想來那段歷史恐怕只有三線建設者才真正的了解吧?
  • 情系仁裡:追尋上海小三線印記
    封閉的村莊,卻是人人嚮往的「小上海」隨著工廠建設的完善和生產的正常正規化,到了1972年,工廠辦公大樓、大禮堂、職工宿舍樓、子弟幼兒園、小學、初中、醫院、電影院、澡堂、商店、籃球場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就像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工廠用的電是上海小三線發電廠直供電,沒有用地方電網。
  • 為三線建設研究辦微信公眾號和網站:我的三線尋根路
    我是一個孤獨的三線書寫者嗎?我有同路人嗎?帶著這些全新的思考,離開毛院後我開始了尋找。我先在湖南境內尋找,發現鮮有同路人,於是我放大尋找半徑,把目光投向鄰省貴州,這個省是當年三線建設投資大省,廠多人多,遇到同路人的概率應該大些,果然我遇上了三線人家公眾號。
  • 記憶中的四川:三線時期的268廠(國營金光廠)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關於三線的故事,這一集我們講講268廠(國營金光廠)。三線時期建設的軍工268廠,最初選址在達縣萬源,由於考慮到萬源山區太深,交通不便,生產、生活物資供應比較困難,1965年2月21日批准,確定選址廣安華鎣山西北側槽谷內的觀音溪,利用已經停產的鐵廠和農機廠進行改建。同年3月開始籌建工作。7月23日正式開始建設,全廠佔地12公頃,生活設施一應俱全。1967年正式建成投產。
  • 記憶中的四川:三線軍工明光廠(338廠)和「珠江」牌相機
    這款相機就生產於四川省華鎣山中的三線軍工廠,今天要講的就是曾經總裝這款相機的兩個三線工廠之一-國營明光廠(338廠)。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於戰備需要,一場轟轟烈烈的國防、科技、交通、基本設施建設運動在我國西南、西北廣大地區展開,史稱「三線建設」。
  • 巨人肩膀上:我的三線建設研究「速成」之路
    對他的主旨發言,我至今印象深刻。他回顧了2013年以來三線建設研究大勢,並展望三線建設未來的發展方向。徐老師強調三線建設史料收集與整理的重要意義;提醒大家在尋找新的科研題目中,要避免同質化;鼓勵大家系統研究,比如從三線建設研究發散開來研究某地當代工業史,進而研究當代史等等。他所講的內容多集中在三線建設研究的頂層設計,意在打造三線建設學術共同體,推動三線建設的整體發展。
  • 「鋼結構橋梁典型示範項目」開啟山區綠色公路裝配式建橋新模式
    2016年11月21日,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明確,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都勻至安順高速公路為典型示範工程,同時,推薦都勻至安順高速公路作為交通運輸部典型示範項目,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公路項目鋼結構橋梁與房屋建築的設計、製造、施工、養護技術成熟,技術標準體系完備,建成一批綠色示範公路和鋼結構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