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家!猜猜有多少候鳥來旌湖過冬了……

2020-12-12 網易新聞

12月5日上午9點

天空下著冷冷的小雨

在彩虹橋至東橋之間的旌湖東岸

卻暖意融融

這裡聚集著不少德陽市民

他們準備了鳥兒們

愛吃的泥鰍、餅乾等食物

歡迎鳥兒們回家

現場,數百隻紅嘴鷗

圍著市民盤旋、爭搶食物

並發出歡快的叫聲

好像在感謝這場盛情的禮遇

每年入冬

德陽市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

都會組織愛心市民開展一場

「歡迎鳥兒回家」活動

旨在通過宣傳,影響更多市民,參與到保護旌湖越冬水鳥的行動中來。

今年的活動中,除了為鳥兒投食,同鳥兒互動,參觀攝影展,向市民贈送觀鳥手繪畫冊,同時還開展了旌湖水鳥調查。

白琵鷺

以及斑頭雁

並且數量上較

去年12月同期有所增加

德陽市觀鳥愛鳥協會副會長李濤介紹,目前候鳥還在繼續遷徙過程中,每一年來旌湖越冬水鳥的數量要到1-2月份才相對穩定,這次在12月進行普查統計,主要是為了監測旌湖越冬水鳥時,多一個動態數據。「每年1月底2月初,我們還要進行一次成都平原越冬水鳥同步調查,這個調查所得出的數據才能真實反映這一年旌湖越冬水鳥的數量。」

去年1月,旌湖越冬水鳥共36種、4163隻。「今年12月的水鳥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很有可能今年的水鳥數量會超過去年。」李濤說。

記 者 | 周玉琴 視 頻 | 何書陽 編 輯 | 何 娟

責 編 | 汪 巧 編 審 | 姜 穎 值班副總編輯 | 張 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冬候鳥為何變留鳥?夏天來了,綠頭鴨、斑嘴鴨留在德陽旌湖不走了
    據德陽愛鳥協會提供觀測的數據,近期,志願者在旌湖觀測到有300多隻冬候鳥,有綠頭鴨、斑嘴鴨、黑水雞、小鸊鷉等。「去年夏天的統計數據是200多隻。」德陽愛鳥協會副會長李濤說介紹,第一批在旌湖孵化的斑嘴鴨、綠頭鴨、黑水雞的亞成鳥一部分都已經具備了飛行能力。每年3月初就該飛往北方的冬候鳥,如今已到了6月,怎麼還有一些沒有飛走,居然變成了「留鳥」,留在旌湖繁衍後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松花江畔有個「過冬候鳥天團」
    「我每天早晨都會到這裡來看看,撒一把鳥糧,喂喂這些留守冰城的候鳥,希望它們能夠安然過冬」,兆麟公園鴛鴦守護人、市民車春虎告訴記者,今年冬天,「留守候鳥」數量和種類比往年翻了幾倍。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有一處形成了大片清溝,沒有結冰的活水下面,是鳥類天然的「取食倉庫」。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生活習慣的野生動物愛好者車春虎說,清溝裡最多能夠看到三四十隻過冬候鳥,平時也會有20餘只在一起嬉戲,往年這裡只有幾隻「留守候鳥」。車春虎說,這些「留守候鳥」,以綠頭鴨、斑嘴鴨為主,數量能佔到一半以上。
  • 上萬隻候鳥來津市毛裡湖過冬
    常德全媒訊(記者 孫露 )近日,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近萬隻過冬候鳥。開闊的水域,良好的水質,寬闊多樣的生物環境,為候鳥提供了休憩覓食的場所。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宣傳教育股股長鄧煥凡:我們將切實做好溼地保護工作,為前來過冬的候鳥提供有力保障。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鷸鳥、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隨著北方氣溫的逐漸降低,一些「老朋友們」又拖家帶口來泰州過冬了。白骨頂和鴨類在溱湖暢遊深秋的溱湖,有一種別樣的美,一陣微風拂過,片片落葉在空中起舞。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
  • 大批候鳥抵粵過冬 廣東成「鳥的天堂」
    大批候鳥抵粵過冬 廣東成「鳥的天堂」 2020-01-08 21:32:32   據南沙溼地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溼地,南沙溼地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絲光椋鳥、黑臉琵鷺等各類候鳥遷徙到南沙溼地,它們於此補充能量或者停留於此越冬。據統計,每年到此棲息過冬的候鳥近10萬隻。
  • 數十萬候鳥雲集洞庭湖:3000多隻小天鵝「組團」來過冬
    李石裡 攝洞庭湖,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國際重要溼地,不僅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的勝地。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有20餘萬隻候鳥在此越冬和棲息。12月7日,第十一屆洞庭湖國際觀鳥節開幕式暨洞庭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位於嶽陽市君山區的洞庭湖博物館舉行,國內外鳥類專家學者、環保志願者等共赴觀鳥盛宴。副省長陳文浩出席並宣布活動開幕。
  • 不僅是攝影聖地,還是珍禽候鳥棲息過冬的天堂
    日前,福建電視臺播出了《霞浦福寧灣:候鳥的天堂 攝影愛好者的「最愛」》的消息,點讚霞浦海洋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吸引了多種珍禽候鳥前來栖息過冬,並成為攝影愛好者鏡頭裡的「常客」。今天我們就分享一組由霞浦鳥友鄉音難改拍攝的照片,一起走進霞浦那些關於生態和鳥的世界——全球每年有數十億隻候鳥進行洲際遷徙,8條遷徙路線中有3條經過中國。
  • 留鳥與候鳥
    在一個地區生寶寶、養育寶寶,而到另外一個地區過冬,每年定時進行有規律地遷徙的鳥,叫做候鳥。候鳥又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     以北京為例,春夏在北京生寶寶、養育寶寶,秋冬飛往南方過冬的鳥,叫做北京的夏候鳥,杜鵑、家燕、黃鸝鳥都是夏候鳥。
  • 何家溝入江口有支「天團」,過冬都不走|特別好看
    「我現在每天早晨都會到這裡來看看,撒一把鳥糧,喂喂這些可愛的冰城候鳥,希望它們能夠安然過冬」,兆麟公園鴛鴦守護人、市民車春虎告訴記者,今年,在何家溝入江口選擇留守過冬的野生候鳥數量和種類均創下了歷年之最。
  • 德陽一越野車為避讓來車墜入旌湖 已被救援上岸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古蓉媛)12月22日早晨7時30分左右,一輛白色越野車在德陽市區鎣華路南一段附近從北向南行駛途中,因為避讓來車撞擊到右邊路基後猛打方向盤,撞毀左側旌湖護欄,不慎駛入旌湖河中。
  • 跨越2800公裡,租房車送候鳥來湘過冬
    宋永濱笑言,租房車就是為了給它們一個優越的環境,為了避免沿途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他們一行五人都有明確分工,有飼養師,有觀察師,「我是一名警察,就負責保駕護航。」實際上,為妥善安置這些候鳥,在出發前,大家費盡周折:要爭取綠色通道搞檢驗檢疫,還要精心準備長途路上的糧食、水等。經挑選合格,最終上路的候鳥共8種,包括藍喉歌鴝、黃雀等。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上周末,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福山郊野公園共同進行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次候鳥觀鳥調查。工作人員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觀鳥望遠鏡,仔細觀察林間的小鳥。石探記成員李女士說,她在福山郊野公園的最美觀鳥步道上,監測到紅尾伯勞、極北柳鶯等候鳥。此外,其他鳥友則在金牛山公園內發現了壽帶、白喉林鴝的蹤跡。
  • [科普一下] 冬候鳥 北票​下府溼地的短耳鴞
    冬候鳥:資料上這麼說:冬候鳥指冬季在南部較暖地區過冬,次年春季飛往北方繁殖,幼鳥長大後,正值深秋,又飛臨原地區越冬,對該地區而言,這類鳥稱冬候鳥,如鴻雁、天鵝、野鴨等,在中國長江中、下遊生活的鳥類都為冬候鳥。
  • 越冬候鳥如期赴約
    又逢一年越冬季千餘只過冬候鳥如期赴約為鄂託克前旗中水湖帶來了勃勃生機鄂託克前旗的中水湖佔地800餘畝,每年冬天這一帶都留有開闊的水面和連片的灘涂,得天獨厚的棲息環境成為了候鳥越冬的絕佳地點
  • 「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入冬後氣溫逐漸轉涼,大量候鳥陸續飛抵林周過冬,萬鳥齊飛的壯觀場面已成為林周縣鄉村風景中最靚麗的風景線,林周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成群的黑頸鶴便會從藏北高原飛至拉薩河谷、林周縣澎波河流域溼地過冬,這段時間是野生動物巡護員最忙碌,也是最幸福的時候。「每天清晨我們都要騎著摩託車,戴著標註有姓名、照片、巡護區域、手機號等信息的巡護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邏,仔細查看各種棲息野生鳥禽的生活狀況。
  • 江西湖口迎來候鳥遷徙高峰,3萬多隻候鳥飛抵鄱陽湖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隨著冷空氣持續南下,鄱陽湖湖口縣水域和溼地迎來小天鵝、白琵鷺、大雁等大批候鳥來此越冬。據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口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統計,目前,飛抵鄱陽湖溼地保護區湖口境內的候鳥有100多種,3萬多隻。11月30日,記者隨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口保護監測站、江西九江湖口縣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一起,進行全湖巡護監測工作。
  • 花沒開候鳥來了 稀奇古怪的鳥去這6個地方能看到!
    問題來了遼寧哪裡能看到候鳥呢?#春天來了,俺們到底往哪飛?#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我國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老家為西伯利亞,每年秋冬飛往中國南方過冬,次年春天飛回西伯利亞產蛋繁殖。春北秋南,從不失信。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冬候鳥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夏天在湖北、河南繁殖後代的藍喉蜂虎,到了冬季,南遷至東南亞等地越冬。今年年初我曾在泰國見到藍喉蜂虎,看著它熟悉而美麗的身姿,我笑了。在當地,藍喉蜂虎就是冬候鳥。那麼我們武漢的冬候鳥有哪些呢?水邊的,有雁、有鴨、有鷺、有鷸、有鷗、有鶴、有琵鷺、有天鵝;林子裡的,有鶇、有鵐、有鴝、有雀、有烏鴉、有椋鳥;當然還有追逐它們的雕、隼、鵟(kuang)。
  • 候鳥南飛,如何助它們一臂之力?
    加拿大鵝、白鵜鶘和黑海鳩等眾多鳥類陸續離開它們在加拿大的繁殖地,啟程飛往美國、墨西哥甚至中南美洲地區過冬。它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將從城市上空飛過。最大城市多倫多上空是五千萬隻候鳥的必經之地,在蒙特婁和渥太華等城市,一些大一點的公園也成了它們借宿的地方。為什麼候鳥喜歡經過城市呢?
  • 全民抗疫:一座「候鳥城市」的鼠年新春
    年逾六旬的陳安每年10月天氣轉冷的時候,和丈夫準時「飛」到北海過冬;次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的季節,再返回山西老家。據官方統計,像陳安一樣,每年冬季旅居北海的「候鳥人」數量超過10萬之眾。往年春節期間,陳安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組織「候鳥」老人一起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