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積極布局高端製造業 立訊精密市值已破3700億

2020-12-23 中國經濟導報網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中國製造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奮勇前進。

  近日,專注於顯示面板和電視機製造的TCL科技斥資110億元收購半導體企業中環集團,TCL創始人李東生宣布將半導體材料研發作為未來的核心業務,提出「科技芯能,引領視界」的戰略口號。

  隨著我國製造業在精密製造領域迅速發展,另一家作為其中典型代表的電子產品代工廠——立訊精密的市值已突破3700億元,超越代工界巨頭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集團,輿論感嘆第二個「富士康」已誕生。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正是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批工人。從1988年10月起,她在富士康線裝事業部工作了10年,做到大陸員工的最高職位後離開並自主創業。2004年,王來春在深圳創建了立訊精密,幹起跟富士康一樣的老本行業務:研發、生產、銷售各種電子連接線和連接器。

  與通常的代工廠不同,立訊精密對研發創新極為重視。研發人員佔到員工總數的9.33%,研發經費投入也佔到公司總營收業績的7%。

  在立訊精密官網看到,早在2015年8月,立訊精密就在全球首先取得了USB-C接口連接器產品認證。作為一家技術導向公司,立訊精密如今專注於連接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高頻產品開發,產品主要應用於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和汽車等領域,並在2017年成為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的代工廠。

  今年7月17日的一則公告,再度讓這家公司引發關注。公告稱,立訊精密將以33億元的價格收購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的100%股權。這一舉動被認為是承接了緯創中國的iPhone製造業務。

  據媒體報導,緯創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廠之一,與富士康、和碩共享iPhone整機代工訂單。緯新資通則是緯創在江蘇省崑山市打造的智能終端產品主要廠區。相關市場分析人士都很看好立訊精密的這筆交易。

  緯創集團全球製造總經理周泓任接受採訪時表示,與舊觀念相反,代工業的技術含量其實很高,尤其是電子產品這類更新換代很快的領域。

  「10多年前的筆記本電腦、手機,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為了滿足客戶訂單要求,代工廠必須不斷更新生產線、改進生產方式,甚至研發新技術。」周泓任說,這個行業需要多年的技術積累,一般企業很難直接跳進來接手。

  立訊精密的大客戶不止蘋果公司,2018年11月華為舉辦的第十二屆全球核心供應商大會上,立訊精密獲得了華為「2018全球核心供應商金獎」。

  最近兩年,在富士康頻頻去印度、美國建廠,將生產轉移到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同時,以比亞迪、聞泰科技、立訊精密等為代表的中國大陸代工廠紛紛崛起,承接了國產手機、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產品的訂單,並在智能製造領域走在前列。

  在「芯能」被確立為TCL新戰略、立訊精密等代工廠迅速崛起的背後,是我國高端製造業進軍高技術領域、在創新中突圍所付出的努力。

  半個多月前,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令業界興奮不已。該文件制定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其中最後一項「國際合作政策」明確,深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全球合作,積極為國際企業在華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走出去」。

  如今,得益於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主要領域的高速發展,我國高端製造業在創新中破局正當其時。

相關焦點

  • 市值4000億代工龍頭立訊精密再起飛?
    同時,公司在半年報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40.4億至46.2億元,同比增40%至60%,因持續發揮公司垂直整合、自動化工藝、數位化管理及成本管控等相關優勢等。立訊精密作為公募基金持倉「明星股」,無非看重其業績確定性及可持續性。
  • 蘋果大賣,產業鏈業績大增,立訊精密市值破4000億
    為此,藍思科技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150億元,推動戰略發展項目落地,完善產業布局,提升在行業內的地位,同時智能製造規模的擴大和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的提升,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在筆者看來,藍思科技營收與利潤穩健增長,首先是消費電子需求強勁,其次是背後先進的智能製造生產線是核心之一。
  • 立訊精密150億市值歸屬陷爭議,實控人王來春違規代持?
    王來春作為富士康「打工妹」,其創業故事備受創業者推崇,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立訊精密從一家小組裝廠一躍成為蘋果代工廠,市值達3700億,超過「師傅」工業富聯,家族財富超千億。或許是市值的暴漲促發雙方利益訴求不一,一起2011年的代持股份承諾引發了雙方對簿公堂。
  • 消費電子優質股,勝藍股份離3923億市值的立訊精密,還有多少個漲停
    從而也推動了國內連接器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其中立訊精密是國內第一家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的連接器上市公司,其業績增長幅度在整個A股市場都頗為亮眼。截至目前,連續九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漲幅157.2%,市值達到46億元。但是若想市值破100億,股價要多高?有望衝擊50元大關嗎?離行業龍頭的立訊精密還有多遠?
  • 立訊精密股價暴跌,盤中市值蒸發289億
    今日,立訊精密股價之所以大幅下跌,可能與兩方面原因有關:一是原立訊精密集團管理中心高管吳政衛起訴立訊精密以及實控人王來春。據媒體公開報導,吳政衛對媒體投訴稱,他與立訊精密實控人王來春存在股權代持糾紛,糾紛涉及的持股市值超百億。
  • 「學徒」立訊精密
    已經得到足夠經驗的她選擇離開,與哥哥共同收購了香港立訊,這位女工叫做王來春,而這家公司後來叫做立訊精密(002475.SZ)。收購香港立訊以後,王來春開始發揮自己在富士康的所見所學,選擇從老本行連接器的代工入手,2004 年,王來春在深圳創建了立訊精密,很快成為了大陸的連接器代工龍頭。2010 年,立訊精密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創始人王來春身價達到了 23 億。
  • 子彈對準富士康 立訊精密進擊
    已經得到足夠經驗的她選擇離開,與哥哥共同收購了香港立訊,這位女工叫做王來春,而這家公司後來叫做立訊精密。收購香港立訊以後,王來春開始發揮自己在富士康的所見所學,選擇從老本行連接器的代工入手,2004 年,王來春在深圳創建了立訊精密,很快成為了大陸的連接器代工龍頭。2010 年,立訊精密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創始人王來春身價達到了 23 億。
  • 立訊收購緯創工廠:承接臺灣及海外退出產能或將迅速鋪開
    緯創是繼富士康及和碩之後,蘋果的第三家iPhone組裝廠,緯創早已積極在印度布局,目前在印度有三座工廠。相比之下,目前緯創崑山工廠近兩年的效益表現不佳。2019年緯新資通公司營收上漲不到0.1%。而且2018年利潤為1.6億新臺幣,2019年僅有6081萬新臺幣,利潤更是腰斬一半以上。而立訊精密正好是一個可靠的「接盤手」。立訊精密與緯創崑山工廠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立訊精密如何盤活緯創的一手「好牌」?
    通過財報可以看到,而此次立訊精密收購的緯新資通,主營業務為手持行動裝置之產銷,也就是為iPhone的主要生產基地。緯創出售崑山廠,或許與效益有關。拿下新iPhone訂單的三年時間裡,緯新資通的營收如今止步不前,利潤更是連年下滑。2018年營收從608億漲到767億新臺幣之後,2019營收上漲不到0.1%,也就是767.5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82億。
  • 立訊精密200億市值歸屬爭議 回應:不存在股權代持
    (原標題:立訊精密回應股權代持爭議:王來春與吳政衛不存在股權代持)
  • 立訊精密:小小代工廠如何做到10年50倍?
    立訊精密2010年上市至今,市值從幾十億元上漲至如今的超4000億元人民幣,成為了A股兩百多家電子企業裡的老大,也是中小板近千隻股票裡的市值第一。假設你在上市之初買入10萬元立訊精密,如今市值將突破500萬元,這回報比在10年前買入茅臺還要高得多。
  • 漲了70倍之後,立訊精密露出了命門|立訊精密|蘋果|工業富聯|iphone...
    01、抱上蘋果大腿 市值突飛猛進根據8月24日發布了最新半年報顯示,立訊精密實現了銷售收入364.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0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5.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01%,且在半年報發布當天,立訊精密突破4000億市值大關。公司有今日的成績,要從其16年前發家史開始講起。
  • 王來春與立訊精密,不斷奇襲
    郭臺銘在那一刻可能還沒有想到富士康的進入,會給中國製造業帶來多大的變化,以及這座「代工帝國」會培育出多少電子製造業的人才,多少富士康的大陸學徒。這一年裡,有一位不起眼的21歲女工,作為富士康在大陸的首批工人,9年後升為課長。
  • 拿下蘋果代工工廠,立訊精密牛在哪裡?
    文|市值觀察 江峰編輯|小市妹7月17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3億全資收購緯創資通兩家全資子公司100%的股權,並由此取得了iPhone手機的代工業務。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立訊精密(002475)並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
  • 立訊精密總市值超鴻海集團,這家潮企取代富士康的可能性有多大?
    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6月28日刊文稱,涉足電子產品代工服務的中國企業立訊精密目前在總市值上已超過同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富士康(Foxconn,臺灣方面稱「鴻海科技」),並且在業務方面該公司正在成為威脅富士康的存在。
  • 33億入局蘋果整機代工,立訊精密與富士康的正面剛?
    立訊精密(或控股子公司)計劃出資不超6億元,對目標公司不構成控股。除立訊精密及立訊有限外,可能存在其他潛在第三方共同參與此次收購。立訊精密在公告稱,本次收購框架協議的籤訂系基於公司多年以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深度沉澱以及對消費電子業務的中長期戰略布局,符合公司可持續發展規劃。
  • 拿下蘋果代工工廠,逆襲富士康,立訊精密牛在哪裡?
    作為一家消費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立訊精密(002475)並不為普通消費者所熟悉。但在二級市場,卻是不世出的大牛股之一。自從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股價穩步上漲,10年內最高漲幅超過40倍。截止到2020年6月底,立訊精密總市值已然超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
  • 市值超過富士康,開搶iPhone整機代工 立訊精密的逆襲與野望
    來源:中國經營報市值超過富士康,開搶iPhone整機代工 立訊精密的逆襲與野望本報記者/陳佳嵐/廣州/深圳報導在立訊精密(002475.SZ)市值趕超鴻海被市場廣泛關注,立訊精密的擴張也在加速中。《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立訊精密通過收購緯創位於崑山的組裝廠有意入局iPhone組裝業務的事情在產業鏈上遊已是人所共知。同時,立訊精密投資可成科技的談判已超過一年,現在已進入更深入的談判階段。記者發稿前,立訊精密已於7月17日收盤後發布公告稱,擬與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共同出資收購緯創投資(江蘇)有限公司及緯新資通(崑山)有限公司100%股份。
  • 惠州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3700億!
    11月5日,科翔股份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惠州A股上市公司軍團擴容至13家(包括借殼深圳公司上市的惠州公司德賽電池);同時,各公司股價普遍飄紅,截至11月23日收盤,全市13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3702.61億元,首次突破3700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高位套現近70億 或與收購緯創崑山工廠有關
    對此,立訊精密於7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王來勝於7月22日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公告表示,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