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婁文勇團隊建立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新型遞送體系用於包埋傳送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質

2021-02-13 食品加 智食科技

華南理工大學婁文勇團隊建立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新型遞送體系用於包埋傳送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質

Food Hydrocolloids (JCR 1區,IF:7.053) 

2020年12月30日,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婁文勇教授、宗敏華教授課題組在Food Hydrocolloids (JCR 1區,IF:7.053) 發表了題為Oxidized High-amylose Starch Macrogel as a Novel Delivery Vehicle for Probiotic and Bioactive Substances的文章。該論文先通過TEMPO氧化高直鏈澱粉,再與多種金屬離子交聯製備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最後用以包埋遞送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質,為設計適用於食品工業中封裝各種營養物質的潛在載體提出了一個有吸引力的策略。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直達文獻頁面)。

研究背景

如類黃酮、多糖、功能性油脂和益生菌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清除自由基、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等益處。然而,由於水溶性差、消化環境敏感性和體內吸收率低等不穩定的性質,生物活性很容易喪失,這嚴重限制了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在食品和醫藥工業中的應用。目前,解決生物活性敏感性的策略有多種,如篩選優良基因、優化下遊加工條件、採用微膠囊技術等等。其中,微膠囊技術是一種有效、安全、應用廣泛的技術。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微膠囊技術對生物活性物質的保護和持續釋放具有重要意義。

澱粉作為自然界來源豐富的多糖,由於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天然澱粉基本上不溶於水,這嚴重限制了其在生產和加工中的應用。氧化被認為是提高澱粉水溶性的有效途徑。尤其TEMPO作為碳水化合物氧化的催化劑,可選擇性地、高效地將醇和羥基轉化為醛、酮和羧基,並吸引了人們對多糖改性用於生物活性物質的封裝和緩釋的興趣。然而,使用TEMPO氧化澱粉的遞送系統的製造過程複雜,並且含有營養物質的顆粒或乳液只是物理性地吸附在改性澱粉上。此外,吸附條件相對苛刻,很難包封如益生菌等極敏感的物質。

相比之下,凝膠在製備封裝材料方面更具吸引力,因為凝膠在廣泛的pH條件下具有穩定性和高效性。據我們所知,TEMPO氧化澱粉是否具有與金屬離子形成大凝膠的能力尚未見報導。因此,本文選用一種具備益生元功效的抗性澱粉—高直鏈澱粉,通過TEMPO氧化製備氧化高直鏈澱粉,開發一種具有益生元功效的新型氧化高直鏈澱粉的包埋壁材,並建立一種由氧化高直鏈澱粉和金屬離子交聯製備的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緩釋系統,以保護和控制生物活性物質和益生菌緩釋的規律。

研究思路

研究顯示表明直鏈澱粉內部有一個疏水性空腔,可容納其他分子或配體的極性部分,再加上空腔外部的親水層,可誘導水合和凝膠化。最重要的是,高直鏈澱粉的鏈狀螺旋結構在氧化後可能仍然保留較長多糖鏈。由此,本文通過TEMPO氧化製備不同氧化度的氧化高直鏈澱粉,分別與不同濃度的Ca2+, Al3+, Fe2+, Fe3+, Cu2+, Zn2+和Ba2+交聯製備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製備的DO90- Zn2+凝膠用於包埋β-胡蘿蔔素、茶多酚和副乾酪乳桿菌。

如圖1A所示,DO90-Zn2+大凝膠在模擬胃液中浸泡2 h 以後,再轉移進入模擬腸液後仍能保持完整的形態,表明其具有較好的抗模擬胃腸液消化特性。本文選用副乾酪乳桿菌、β-胡蘿蔔素和茶多酚作為芯材,將其分別包封於DO90-Zn2+大凝膠,包封率分別為88.8%、62.4%和77.9%。結果表明,DO90-Zn2+大凝膠對副乾酪乳桿菌、β-胡蘿蔔素和茶多酚均有較好的保護和緩釋效果(圖1B)。

Fig 1. DO90-Zn2+ macrogel was suitable for encapsulating multiple types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such as hydrophobic β-carotene, hydrophilic tea polyphenols and probiotics, exhibiting outstanding pH-responsiveness and resistance to gastric acid, bile salt and digestive enzymes in vitro. Right (A): Images of DO90-Zn2+ macrogel in their dry states and swelling states in SGF and SIF at different times. Right (B): The viable count of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after immersion in SGI for 5 h, as well as release files of β-carotene and tea polyphenols from sodium alginate, DO90-Zn2+, and DO90-Zn2+ and chitosan macrogels in SIF (pH 7.5) after immersion in SGF for 2 h, respectively.

研究結論

利用氧化高直鏈澱粉凝膠的優點,建立了DO90-Zn2+大凝膠體外給藥系統。DO90-Zn2+大凝膠具有較高的包封率和模擬胃腸液耐受性,對益生菌(副乾酪乳桿菌)具有良好的控釋性能。與殼聚糖複合後,DO90-Zn2+和殼聚糖大凝膠不僅對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質(β-胡蘿蔔素)有良好的保護和釋放作用,而且對親水性生物活性物質(茶多酚)也有良好的保護和釋放作用。總的來說,這些物質的成功封裝和遞送緩釋證明了DO90-Zn2+大凝膠作為食品載體的可行性。本研究對澱粉在食品和生物製藥工業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0.106578

婁文勇,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國家食藥同源產業科技創新聯盟食藥發酵產業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傳統釀造食品分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學科基金獲得者(首屆優青)、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獲廣東省自然科學類二等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十一五」科技創新先進個人獎,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獎金(指導老師)以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2005年獲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博士學位,2007年赴英國Warwick大學從事合作研究。研究方向為食品生物技術、生物催化過程調控與應用、食品功能因子的挖掘及生物製造、腸道健康維護產品的研發等。承擔過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校企合作項目等30餘項。在Nat. Commun., Coordin. Chem. Rev., Green Chem.,ChemSusChem,Biotechnol. Bioeng., Bioresour. Technol., CEJ, JAFC, ACS Synth. Biol等著名刊物上發表了SCI論文120餘篇(封面論文8篇, ESI高被引論文2篇,熱點論文1篇),他引3300餘次,h因子33;擔任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刊物的副主編,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的編委;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2件,申請國際PCT專利(美國)5件,轉讓專利6件;主編中文專著2本,參編英文專著3本;多項科技成果在無限極、仙樂製藥、環亞集團、維汝堂、麥林食品科技等知名企業進行轉化及產業推廣,且聯合開發出一系列產品。

本公眾號推送文章僅為學術交流使用,『原創』為原創編譯之標記,不表示本平臺對文本主張版權。作者團隊或單位如需使用編譯文本,可聯繫小助開放白名單。凡是註明「轉載」的稿件,均已註明直接來源,如需使用,請聯繫版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儘快刪除。

相關焦點

  • 可注射自組裝天然產物凝膠用於生物活性藥物遞送
    :可注射自組裝天然產物凝膠用於生物活性藥物遞送DOI:10.1016/j.mtcomm.2020.101149具有理化功能的可注射自組裝凝膠已廣泛用於遞送化學治療劑,以增強抗腫瘤作用。然而,對生理功能性凝膠遞送系統的探索相對較少。
  • 想要抗過敏益生菌效果好,包埋技術不能少!說說兒童益生菌那些事
    多個因素會影響益生菌存活率一、衝調水溫過高益生菌是一種對溫度極其敏感的微生物,一般合適存活的穩定在0~37℃左右,而人體體溫是益生菌存活和繁殖的適宜溫度。包埋技術可提高益生菌存活率為提高益生菌在進入腸道後的存活率,研究人員研製出了包埋技術,為益生菌增加一層防護,以此來保護益生菌在儲存,運輸,攝入過程當中的活性,尤其可降低消化道當中影響益生菌活性的不利因素,使其能夠更好地進入腸道當中發揮作用。
  • 《綠色化學·綜述》生物分子合納米複合水凝膠用於止血和傷口癒合
    【背景介紹】納米複合水凝膠已成為新型生物材料,並在生物醫學應用中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將多種納米材料作為納米填料摻入軟聚合物基質中可增強水凝膠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從而形成具有改善的化學和生物學特性的納米複合水凝膠。然而,傳統的物理或化學交聯方法經常引起與納米複合水凝膠在製備,施用和隨後處置期間的毒性,生物相容性和環境問題有關的關注。
  • 杭師大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
    杭州師範大學謝恬教授團隊發明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統用於腫瘤手術輔助治療新策略手術是目前實體瘤治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創口感染和術後腫瘤復發是實體瘤手術治療面臨的兩大挑戰。新輔助治療和術後輔助治療在改善患者預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麵團工程之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
    澱粉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直鏈澱粉易溶於水,較粘稠,易消化,支鏈澱粉則相反。直鏈澱粉是由葡萄糖 以α-1,4-糖苷鍵結合而成的鏈狀化合物,能被澱粉酶水解為麥芽糖。能溶於熱水而不成糊狀。遇碘顯藍色。梗米、燦米含有較多的直鏈澱粉。玉米澱粉一般來說是直鏈的。玉米澱粉的粘度和粘付能力較弱。所以玉米澱粉多用於製藥或製作糊精葡萄糖等。不能用於製作粉條、粉皮等。
  • 綜述《材料快訊》分子檢測和生物傳感的響應型水凝膠自下而上工程
    示意圖1.分子響應水凝膠的分析物傳感機理水凝膠分子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1.陽離子由於某些物質(例如Ni2+,Cu2+,Hg2+,Pb2+和Cd2+)的毒性以及其他物質對生物學(Na+,K+,Mg2+,Zn2+和Fe3+)的重要性,因此檢測和定量水溶液中陽離子的濃度非常重要。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Cancer的研究進展
    智能水凝膠可以響應環境中的刺激(例如,熱,pH,光和超聲),以此實現原位凝膠化或drug delivery,這對於提高drug輸送的便利性和效率有顯著效果。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教授團隊總結了用於cancer therapy的水凝膠的尺寸大小對遞送途徑的影響,討論了刺激響應水凝膠的設計策略,並回顧了過去幾年中有關智能水凝膠的研究。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治療癌症的研究進展
    本文作者將討論水凝膠的不同大小及其在癌症治療中的遞送途徑,總結幾種水凝膠形成和從水凝膠中釋放藥物的方法,並分析水凝膠作為可控藥物遞送工具及其未來前景。  2 用於癌症治療的多尺度水凝膠及其遞送途徑  水凝膠是指由親水聚合物組成的三維(3D)骨架,它的普及可以歸因於四項性質: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載藥能力和可控的藥物釋放。
  • 高水分環境條件下普通和蠟質大麥澱粉不同比例復配體系的功能性質
    1 溶解度、膨脹性和持水力分析  結果顯示,NBS75∶WBS25和NBS的溶解度較好,分別為3.77%和3.72%。隨著NBS的含量增加,澱粉復配物的溶解度增加。在加熱過程中,支鏈澱粉可能發生斷裂或者較長的直鏈澱粉分子形成較多且短的直鏈澱粉分子,使澱粉的溶解度降低。
  • 益生菌植物膠凝膠糖果,素囊助力品牌商打造新爆品!
    作為上升中的藍海「新寵」,素囊根據多年營養品服務經驗,深入調研益生菌市場,認為益生菌產品未來或將存在以下發展方向:新劑型——植物膠凝膠糖果 當下,益生菌產品多為片劑、滴劑、粉末劑、硬膠囊等形式,存在加工過程需高溫,損傷益生菌活性;不方便攜帶,不能常溫儲存;需控制水溫衝服;出現「藥丸疲勞」情緒,產生牴觸等現象;
  • 福洋生物:澱粉廠邁向高精尖
    海藻糖是國際上最近開發的低聚糖之一,由於其性質穩定,不僅可作為蛋白質藥物、酶、疫苗和其他生物製品的優良活性保護劑,在化妝品、食品等行業也有廣泛應用。這一產品目前國內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主要依靠進口,而我市一家企業將在年內填補這一空白。前不久,記者到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訪,他們投資的3000噸海藻糖項目正加緊建設。
  • 新加坡通過「自下而上」的分子工程研發水凝膠分子傳感器
    由於在分子水平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具有自下而上設計的附加優勢,使用水凝膠傳感器進行分子檢測通常很容易執行,並且水凝膠可以與電子設備集成在一起以提高檢測靈敏度,或者與生物醫學設備集成用於體外和體內學習。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學院Jason Y. C.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微納界面體系與新能源、膜分離、界面催化、氣體捕集儲存等眾多研究前沿緊密相關。隨著界面化工新技術和微型器件與設備的開發及應用,界面體系的調控與強化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 杭師大醫學院謝恬團隊研發欖香烯鍺烯納米水凝膠藥物遞送系用於...
    該研究報導了負載臨床常用化療藥,如阿黴素和謝恬教授團隊研發的脂質體抗癌新藥欖香烯乳狀注射液的二維鍺烯納米片水凝膠創口塗層用於實體瘤手術輔助治療,發揮抑制腫瘤復發和預防創口感染的雙重作用,再次驗證了中西醫結合 「祛邪扶正」、「增效減毒」 理論,以及謝恬教授團隊提出的中西醫結合「分子配伍理論」治療惡性腫瘤的特色和優勢。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水凝膠是近年最為火熱的生物材料之一。它們具有化學和結構上的多功能性,使其可以在包括組織工程,藥物遞送和細胞培養廣泛使用。水凝膠的形成是溶膠-凝膠轉變過程,並且可以通過設計不同的觸發因素來引發,這些觸發因素可以精確控制水凝膠化動力學和水凝膠結構。所選的水凝膠引發劑和化學性質可能對目標應用的成功實現產生深遠影響。
  • 糖基化凝膠增強劑對魚糜製品凝膠特性的影響
    將其機械剔骨切碎,洗滌以除去血液、脂肪和其他有氣味的物質製成魚糜,便於冷凍保存,且由於具有獨特的凝膠特性,被用來製作蟹類、扇貝類、蝦類等多種海產品的功能性蛋白質成分。目前,在魚糜凝膠生產期間用以改善魚糜產品品質的副配料和改良劑較多,大致可分為澱粉、可食親水膠體、轉穀氨醯胺酶、非酶蛋白質、油脂、膳食纖維和酚類。
  • 新型微針注射器可用於口服遞送大分子
    新型微針注射器可用於口服遞送大分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9 11:07:18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Giovanni Traverso和Robert Langer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了可用於大分子口服遞送的腔內展開微針注射器
  • 華南理工大學進入ESI農業科學領域全球前千分之一
    近日該學科又攻克一項多孔材料領域的世界級難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有序大孔-微孔MOF單晶材料,這一成果在國際頂端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解決了工業催化和生物製藥產業的相關瓶頸問題,為行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