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立秋,北京人除了貼秋膘了,還有這麼多講究!!

2021-02-17 四九城

今兒立秋了,雖然高溫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桑拿天」漸行漸遠了……

根據《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年立秋的準確時間是2020年8月7日,09:06:03。

早立秋與晚立秋

在北京有句諺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據磚家說判斷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以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來判斷。每年立秋的公曆時間並沒有大的出入,但農曆時間就有差別了。一般而言,立秋在農曆六月為早,七月為晚。

另外一種是:如果當年立秋的時間在當天早上,那就算「早」,如果立秋的時間在下午或者晚上,那就算「晚」。

今天是陰曆六月十八,而立秋時間是上午,那今年應該是早立秋。

其實不管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在北京,立秋之後,還有「秋老虎」等著大家。今年秋老虎厲害麼?民間有一種「順秋」的說法,說如果立秋下雨的話,秋天會來得順利,如果不下雨,那麼秋天的雨水就會少,那麼出現高溫天氣的可能就會增加。

立秋節氣的傳說故事


中國上下有5000多年的歷史,走過了那麼漫長的歲月,最不缺的就是民間故事傳說,大到一些傳統佳節,小到每年的24節氣,都會有相關的故事傳說。馬上,我們就迎來今年的立秋節氣,你聽過哪些關於立秋的傳說故事?

梧桐令牌的傳說

梧桐本是知歲的神仙,少昊的妃子,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梧桐育有一子一女,女兒叫鳳凰,繼承了母親的靈動與聰慧,兒子叫蓐收,殺伐冷峻,被天帝封為秋神。《山海經》記載,秋神的左耳盤著一條蛇,左手拿著一把曲尺,右肩扛著一柄巨斧。蛇是生,斧是死,蛇和斧象徵生殺予奪的權利,曲尺象徵裁定人間是非曲直。蓐收被封秋神後,縱橫人間,無日無夜裁定曲直、殺伐奸佞、誅滅宵小,儘管伸張了正義,但戾氣充盈世間,世人時時自危,民無寧日。天帝得知後,始遣梧桐化作樹木下凡,掌管十二月令牌,節制秋神,為人間劃定執法殺伐的時間。據《花鏡》載:梧桐能知歲,枝有十二葉,喻十二月,若閏月,則多出一片。「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立秋,梧桐落葉即是頒發令牌,秋神得令方能裁曲直、決生死。自此,人間處決犯人,都是在梧桐落葉的立秋之後,稱為「秋後問斬」。

梧桐走後,鳳凰思念母親,經常下凡與母親團聚。「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鳳凰非梧桐不棲,實際上是女兒對母親的眷戀。因此,古代皇宮一定要栽梧桐,一來知歲,二來引鳳。

立秋別忘「貼秋膘」


北京人在立秋時,有「貼秋膘」、「咬秋」等講究。

先說說咬秋吧,在北京立秋這天有吃瓜的習俗,叫做「咬秋」,俗稱"咬瓜",意為天氣轉涼,瓜類水果少了,趕緊多吃點瓜,要不然就等來年了。但是現在瓜果梨桃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不用擔心想吃瓜的時候吃不到。但立秋這天可以吃點瓜應景。

咱再來說說貼秋膘:早年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據小編考證,立秋這天姑娘們可以放開腮幫子吃肉,吃多少肉都不會胖。

北京人喜歡吃肉,比如以前在北京街頭看見哪個大老爺們吵架賭氣的,經常會說一句:「誰也不是吃素的」 。潛臺詞意思就是,爺們兒我是吃肉長大的,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一說貼秋膘小編首先想到了銅鍋涮肉,天氣熱忍了一夏天,現在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搓一頓了。

老北京人吃涮肉講究原汁原味,手切的羊肉用清湯一涮,恰好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羊肉的鮮美,吃出食材純樸本味。

北京人喜歡吃烤肉,過去老北京人貼秋膘也以烤肉為主。而京味兒的烤肉與內蒙、新疆的烤肉以及西方的烤肉有很大的區別。京味兒烤肉在製作時,把羊肉先用蔥姜和調料醃製好,然後放在炙子上邊炒邊烤,大家圍在炙子爐四周,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

貼秋膘也離不開爆肚,爆肚兒吃起來一定要脆嫩,吃爆肚講究一口只夾一塊,抹著調料碗底託著香菜蔥花蘸起調料入口,嚼在嘴裡要有咯吱咯吱聲響的「齒感」,並有清香的口感,而且不油不膩,據說還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確實是一大快事。

吃鴨子。烤鴨講究外觀飽滿,顏色呈棗紅色,皮層酥脆,外焦裡嫩,並帶有一股果木的清香,細品起來,滋味更加美妙。將荷葉餅抹上甜麵醬再放蔥段、黃瓜條、烤鴨片捲起來吃,那叫一個解饞……

醬肘子,講究天福號的。這醬肘子可有多種吃法,冷切片蘸三合油吃。北京人喜歡用烙餅,蔥絲,甜麵醬,肘子切片,像吃烤鴨一樣,趁熱卷著吃。

北京人常說「好吃不過餃子」,北京人就是喜歡吃餃子,頭伏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過年吃餃子,破五吃餃子,下酒吃餃子,出門餃子等等!所以貼秋膘當然得吃一兜肉的肉丸兒餃子……

北平之秋似人間天堂


老舍筆下北平之秋便是人間天堂!


對咱老北京人來說

立秋,是赴一場與時節的盟約

青草瘋長,已成過往;

生命充實,已知去向

作為一個飽滿的季節

秋也可以比方成開朗的人生立場

因此,若將每日當作生命裡的立秋

便是將日子悄然歸零的一種生存智慧

也是一種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處世藝術

當天兒不再烏塗了

坐等北京天高雲淡

小風兒一刮涼颼颼

最美的秋高氣爽的藍天白雲吧!








立秋養生

重在「收」與「養」

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1.立秋撞上三伏天,養生謹防「秋老虎」!

今年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養生專家提示:「秋後一伏熱死人」,此時節,市民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一旦出現「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

2.立秋養生---收斂陽氣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

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

3.立秋養生---養肺護肝

中醫認為,肝為將軍之官,攘外平內全靠肝,相當於西醫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一身之氣,皆出入於肺。攘外平內之後,就要治理。管理自身、養生不能不靠肺。

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髒」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應該注意護肝早睡,早起。

- End -


掃碼關注公眾號

掃碼看視頻

掃碼加好友

相關閱讀

60多年前的北京!第6張照片是北京孩子最喜歡的,現在變味兒了!

「進門叫人」,聽北京人的!太真實了!

156歲的全聚德,為了生存降價了!但能找回以前的味兒嗎?

北京的"地盤",居然距離北京1060公裡!

5年前的電影《老炮兒》,張一山這段北京話太溜了!

今天二伏了,北京人的麵條就得這麼吃!!

東四,將要回到60年前!老街坊們怎麼看?

老北京人小柯,這段北京話太地道了!您能都寫出來嗎?

【珍貴視頻】老北京中產階級記錄片!您想像不到的生活實錄!

北京破獲驚天大案:案情細節讓無數人咬牙切齒!

相關焦點

  • 今兒個立秋,北京人您貼秋膘了嗎?
    小編認為應該算是晚立秋,但準確答案還得聽磚家的。其實不管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在北京,立秋之後,還有「秋老虎」等著大家。今年秋老虎厲害麼?民間有一種「順秋」的說法,說如果立秋下雨的話,秋天會來得順利,如果不下雨,那麼秋天的雨水就會少,那麼出現高溫天氣的可能就會增加。
  • 今兒是立秋,貼秋膘吃什麼美味應時又應景?講究還挺多!
    各位親,今兒個,立秋了!在周一清晨的一場大雨過後,北京的氣溫由35℃+,驟降至30℃上下;本周,京城幾乎天天都有雨,「蒸煮」變「水煮」,您出門時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雨具。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日21時30分34秒,是立秋的準確時間,標準的晚立秋啊!所以雖然近日氣溫降低了不少,但由於空氣相對溼度沒有明顯減小,悶熱感依然存在。
  • 立秋貼秋膘老北京的習俗,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立秋貼秋膘,這是老北京人多少年的一種習俗,更近似乎一種儀式感的節日或者禮節,雖然立秋這天未必天真的會涼,也許還是悶熱難耐,但是人們似乎會欣慰的說,今天立秋了,天兒馬上要涼快了,那種愜意和暢快,仿佛炎炎的烈日忽地下了一場淋漓的大雨,那樣的清爽和舒適,是的,八月七日農曆 2020年六月十八今日立秋。
  • 今兒立冬!怎麼吃餃子才最講究最過癮?
    今兒立冬,您家吃餡兒了嗎?北京有句俗話,叫「立冬補冬,補嘴空」。過去種地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立冬這天犒賞一下自己和家人,也可以帖些肥膘,為冬天攢點脂肪好抗凍,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到了後來,老北京人習慣於在這一天吃頓餃子,由於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 還有三天立秋,村裡老人說立秋後不能做4件事,指的哪四件呢?
    導讀:還有三天立秋,村裡老人說立秋後不能做4件事,是哪四件呢?農村老人愛說立秋之後不能做4件事,這也是季節更迭之後,生活之中也要相應地作出應有的調整,一些原本的事情,要少做或者儘量不做,指的是哪4件事呢?不洗冷水澡:立秋之後,早晚氣溫開始逐漸降低,尤其是習習涼風的吹來,會讓人感覺到舒爽的秋意。
  • 今兒個立夏,咱聊聊這老北京的澆頭!
    老街坊們,今兒個立夏。
  • 【立秋】立秋養生有講究!
    ——唐|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立秋是下一年人體陰陽平衡的開端。今晚依然要早睡,在這麼重要的節氣熬夜,補一個禮拜也未必補得回來。此時做好「順天時、因天序」可事半功倍。雖然還那麼熱,但從第一片梧桐葉子落下開始,天地間陰陽的變化已經悄悄轉換了形勢。立秋是一年圓運動的起點,陰陽之氣由夏長轉為秋收,由浮轉為降,人體氣血亦同,要開始為來年春夏的生長蓄積能量了。
  • 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將迎來「立秋」節氣,整個秋季也漸次拉開序幕。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所謂「一夏無病三分虛」,經過苦夏的煎熬,立秋後,必須做好以下三件事,才能保證秋冬少生病!
  • 進入立秋後,今年秋老虎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立秋又有哪些習俗呢
    進入立秋後,很多人都說立秋涼颼颼,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就代表著夏天結束,實際這個時候天氣會更加悶熱,在我們民間有著「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的說法,另外在我們農村老輩人常說「秋老虎秋老虎」,它的意思就是說秋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可是這秋老虎還被分成公老虎和母老虎,兩者在秋天出現將會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如果說秋老虎是公老虎,那麼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涼爽,但如果立秋之後是母老虎
  • 中元「提示」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末伏夏盡,涼風漸至北京時間8月7日21時31分將迎來「立秋」節氣整個秋季也漸次拉開序幕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民間還有說法,「咬秋」吃西瓜可以不生秋痱子。其實,除了西瓜以外,還有三種瓜是特別適合化解「秋老虎」的暑熱。
  • 今年立秋早 聽說貼秋膘與適量運動最配哦
    今日立秋。說起立秋的習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貼秋膘。經過一季苦夏,缺覺、出汗、食欲不振可能使很多人消瘦不少,秋天到了,人們想增加一些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以肉貼膘」成了首選方法,所以,立秋這天,燉肉、烤肉、紅燒肉等成為了絕對主角。
  • 今年立秋早,聽說貼秋膘與適量運動最配哦
    今日立秋。說起立秋的習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貼秋膘。經過一季苦夏,缺覺、出汗、食欲不振可能使很多人消瘦不少,秋天到了,人們想增加一些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以肉貼膘」成了首選方法,所以,立秋這天,燉肉、烤肉、紅燒肉等成為了絕對主角。
  • 胖瘦皆美的時代,讓「秋膘」在立秋季節變成健康脂肪
    13個節氣,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以往,人們常常以胖瘦作為健康評判的標準,夏天的酷暑使人胃口、睡眠欠佳,導致身體內耗、人顯清瘦,等立秋時節天氣轉涼,當然需要好好「補」一番,因此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
  • 二十四節氣——立秋
    清晨與夜晚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相比三伏天是好受多了。百姓為迎接立秋這一天,有許多慶祝風俗活動,下邊老正為您介紹立秋節氣的民間風俗,關於立秋三大傳承習俗。不知道你的家鄉怎麼過立秋呢?這習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帶曾很流行,人們在立秋的前一天將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湯放在庭院中晾一天,於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氣避免得痢疾腹瀉的作用。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
  • 今日立秋!除了貼秋膘,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會瘦一些,因此有了「貼秋膘」的習俗。專家提醒,適當的「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啃秋」,也稱「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 今日幾點立秋 2019立秋會下雨嗎?立秋三候是什麼有什麼含義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時,北鬥指向西南。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帶來的首先是天氣的變化。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
  • 立秋後,多吃1道菜炒肉,熱量低不長肉,胖人可以多吃點
    (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 籤約,本文原創,搬運轉載必究)立秋後,多吃1道菜炒肉,熱量低不長肉,胖人可以多吃點。立秋後,選擇肉類時一定要注意選擇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的,我平時喜歡吃牛肉,所以就喜歡用牛肉和其他的蔬菜一起來烹飪。秋天是容易貼秋膘的季節,所以這個季節一定要少吃特別油膩的豬肉,多吃一些牛羊肉以及魚蝦這類的食材。
  • 立秋過後,女人晚餐吃它最合適,低脂低熱量,敞開吃沒壓力
    雖然今天立秋,但是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天氣依然會非常熱,所以大夥千萬不著急貼秋膘, 溫度高,本身就很難受,如若貼了一身的秋膘那就更加難受了。 這個時候飲食還是要偏清淡,適合食用一些低脂低熱量食物,切不要大魚大肉,暴飲暴食, 以免傷了腸胃。
  • 講究!今兒夏至,吃碗什麼面才過癮!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這麼多好吃的面,看得小北好餓……有沒有找到您愛吃的面?「青豆嘴兒、香椿芽兒,焯韭菜切成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狗牙蒜要掰兩瓣兒.」,這順口溜還沒念完,小北的哈喇子就噼裡啪啦落到了鍵盤上。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頗多。一般用六必居或者天源醬園的黃醬,炸醬的肉丁以五花肉為佳,當黃醬與肉丁在鍋中交融之際,醬香撲鼻。
  • 籬落蕭颯話立秋
    《後漢書》:「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立秋立冬祀五帝於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