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立冬!怎麼吃餃子才最講究最過癮?

2021-02-17 北京退休俱樂部

今兒立冬,您家吃餡兒了嗎?

北京有句俗話,叫「立冬補冬,補嘴空」。

過去種地的時候,人們習慣於立冬這天犒賞一下自己和家人,也可以帖些肥膘,為冬天攢點脂肪好抗凍,這就形成了立冬補冬的習俗。

到了後來,老北京人習慣於在這一天吃頓餃子,由於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北京的餃子種類也多,水餃兒、煎餃兒、蒸餃兒和鍋貼兒,餃子講究餡兒大、皮兒薄。

「一個肉丸」的餃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愛,不管豬肉大蔥、羊肉大蔥、牛肉大蔥,裡面的蔥只是調味品,絕不摻其他的菜。

還有一種餡兒也是北京人的最愛——茴香餡兒,北京人管茴香叫混香,多數外地人不愛吃茴香,所以有人將吃不吃茴香作為衡量是否為正宗北京人的一個標準。

立冬這天還講究吃倭瓜餡兒的餃子。一般倭瓜是在秋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立冬這天做餃子餡兒。

用擦從把倭瓜擦成餡兒,直接包素餡兒餃子,也可加入雞蛋或者肉,倭瓜餡兒餃子蘸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有了餡兒,我們就該考慮怎麼包了,要說這餃子的包法,特別見功夫和想像力。給您推薦幾個平時不太常包的形狀,您今兒晚上吃餃子的時候可以試試~

餃子折成半圓,先捏緊中間。把餃子皮左半部分的上皮折3個波浪捏緊,再將另一邊的半部分上皮折3個波浪並捏緊,月牙就出來了。

將餃子封口折成半圓形,用拇指把餃子頂端往下捏薄,最後捏成一條完整的絞邊紋。


把餃子皮從中部壓實。兩個大拇指各按住餃子的一邊,再用力往中間合攏,這樣包出來的餃子上面會有一個可愛的小十字鎖,故名「小鎖餃」。

在一張餃子皮上放餡,在上面蓋另一張餃子皮,在邊上捏出花邊,如此一隻葵花一般的餃子就包好了!

包好了餃子,現在就可以準備做了,除了煮餃子,您還可以嘗試下面這些花樣吃法:

用料:蝦皮,香菜,蔥花,紫菜

做法:

1、倒入醬油少許,香醋可以多來一些,油潑辣子一大勺,建議添加一勺炒香的白芝麻,少許香油、味精、鹽。

2、等煮餃子的時候,用滾燙的餃子湯衝開,酸湯底料就調製好了。

3、最後將煮熟的餃子撈入酸湯汁中,紅豔豔、熱騰騰的一大碗。

用料:雞蛋、芝麻、蔥花

做法:

1、 雞蛋下少許鹽攪拌均勻,放一邊。

2、餃子先煎一會,倒入水蓋上蓋子,聽到吱吱的聲音就可掀起蓋子,倒入蛋液。

3、 燜兩分鐘,撒上喜歡的芝麻和蔥花就搞定了!

用料:番茄,洋蔥,香菜,番茄醬,羅勒,香芹,奶酪,火腿丁

做法:

1、番茄去皮切碎,加入切碎的洋蔥、香菜和番茄醬、羅勒、香芹拌勻待用。

2、熱油鍋,把餃子煎至微黃。

3、拌好的番茄鋪在烤碗下層,擺上煎好的餃子。

4、鋪上奶酪,放上喜歡的火腿丁等,入預熱烤箱200度烤18分鐘即可。

用料:油,麵粉

做法:

1、一小勺麵粉加12小勺的清水,和成稀稀的汁。

2、中小火把鍋燒熱,倒薄薄一層油,擺好餃子。

3、見底部稍微定型後,倒入調好的麵粉汁,浸過餃子的底部即可,蓋好蓋子,轉小火約8分即可。

不過如果您不想在家裡做,我們給您推薦兩家老北京餃子館,物美價廉,可以一吃~

老北京吃餃子的老字號,餃子種類繁多,口感味道出眾,每逢吃餃子的時令節氣,通常會爆滿。除了常規家常口味外,鮁魚餡、黑豬肉三鮮、牛肉大蔥等餡兒,還有酸辣烏魚蛋湯也可一嘗。

人均:78元

推薦:茴香餃子、鮁魚餃子、 鍋貼、 三鮮餃子、燜酥魚、幹炸小丸子 

地址:西四北大街乙199號(延吉餐廳同側南)

號稱百餃園,品種多是一定的。這裡的餃子皮兒薄,餡大,汁足。金牌餃「豬肉三鮮餃子」是招牌吃食,咬一口,裡頭的大蝦仁就露在外面了,還有全素、素三鮮和津味素水餃各有特色。

人均:70元

推薦:豬肉三鮮、蟹黃餃子、鮁魚水餃

地址:西城區新文化街甲12號

相關焦點

  • 今天立冬!吃什麼餡的餃子最講究、最過癮?!
    常言道:「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這就明確的告訴大家,立冬是吃喝進補的好時候。究竟咱瀋陽人在立冬節氣是怎般吃喝,如何進補的呢?立冬吃餃子的習俗由此得來,正所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大白菜是過冬的「平安菜」,富含大量粗纖維和蛋白質,既消食健胃,又可抗癌並預防心血管病,豬肉白菜餡也算是瀋陽人冬天最愛吃、最常見的餃子了。
  • 【立冬】立冬吃什麼?
    立冬是24節氣之一。2010年立冬是11月7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24節氣也是和吃、和養生聯繫在一起的。立冬吃什麼好呢?
  • 今天立冬,吃什麼好吃的補補?
    今兒個立冬,天氣越來越冷了,老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這一天,老北京在吃喝上最講究了。按老北京習俗過立冬一定要吃餃子。
  • 北京人過立冬,最惦記這盤兒餃子!
    這一天不僅代表冬季的開始,老年間還講究「立冬補冬」,所以立冬這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啦!北京人在立冬這天,家裡是一定會包餃子的。瓷,今兒,咱來點倭瓜餡兒的餃子,怎麼樣?要說起這倭瓜得從夏天就開始晾曬,慢慢讓它糖化,擦絲,用肉或是雞蛋和餡兒,等吃的時候,還得蘸上點放了蒜泥的醋。
  • 講究!今兒夏至,吃碗什麼面才過癮!老北京吃麵離不開的澆頭
    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頗多。一般用六必居或者天源醬園的黃醬,炸醬的肉丁以五花肉為佳,當黃醬與肉丁在鍋中交融之際,醬香撲鼻。夏至吃麵的「爆款」裡,怎能少了芝麻醬麵呢?北京人吃麻醬麵,講究麻醬、麵碼兒和麵條分開單放著。
  • 今天立冬,吃餃子!吃什麼餡的餃子,又講究又美味?
    送別深秋,迎接初冬,各位朋友,立冬節氣到了 。在昨天的推文裡,小北跟大家聊了聊立冬節氣以及整個冬季的養生之道,那麼今天就著重跟大家聊聊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吃。所謂:「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便是:冬天到了,要多吃些藏進身體裡,才能挨過這數九嚴寒。
  • 都是餃子,北京人立冬吃的餃子可不一般!!
    我們又要吃餃子啦!北京人立冬吃餃子的風俗,最早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瓷,立冬您家打算吃什麼餡兒的啊?不光立冬,北京人一年到頭都在吃餃子,大年初一、破五,頭伏,冬至要吃,就酒,出遠門兒也要吃…北京人吃東西,就是這麼講究!
  • 今兒冬至吃餃子!吃什麼餡兒的餃子最講究最美味?有學問!
    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作為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一天,冬至雖帶個「至」字,卻並非意味著冬季截止;相反,由冬至開啟的數九天,才正式宣告進入到一年中最冷的時段。關於冬至節氣,有太多的話題值得探討,可唯獨有一件事,大家總能達成共識——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 今兒大寒,吃什麼美味最應景最講究?辭舊迎新!
    圖源   圖蟲涮羊肉,講究的是原汁原味,化繁為簡,銅鍋炭火,清湯鍋底。蔥段、薑片、花椒,簡單的幾樣料品配好,再加入開水,清澈見底的鍋底就做得了。吃爆肚,講究一盤一盤的來,然後一盤一盤的吃,否則,涼了的話,口感味道會大大受損。
  • 今日立冬!吃餃子!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
  • 【明日立冬】大蒜餃子佛手卷 老字號備戰「立冬」
    論傳統,立冬最應景的食物,就是這「立冬佛手卷」,速凍的,看著有點像春卷,但又露著餡,裡面餡料用的是當季的大白菜,看似簡單的節令食品,名字裡可是暗藏玄機,因為這佛手,諧音就是「福壽」!每年立冬當天,家家戶戶都講究捏餃子吃,尤其得吃羊肉餡的,熱騰騰地一出鍋,吃的就是這股熱乎氣兒。如今大伙兒吃的精細,各種新奇餡料五花八門,玫瑰花、南瓜、蓮藕等等都能入餡包餃子,就連普通的大白菜也包出了新花樣,估計您還真不一定吃過。
  • 立冬吃什麼?
    「立冬補冬,補嘴空」才是正經事。在南方,人們多以吃雞鴨魚肉來迎接立冬,主意囤積能量。有些地方甚至煮食肉類時加入一些草根湯,加強「補」的作用。▲吃薑母鴨,暖胃亦暖身「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讓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們深信不疑,立冬吃甘蔗不上火,而且還能保護牙齒。
  • 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吃什麼?
    導讀:立冬將至,俗語:「立冬有食補,春來勇如虎」,立冬吃什麼? 隨著時間的流逝,立冬節氣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九月二十二,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立冬。這也宣告著冬季正式的拉開帷幕,天氣將會越來越冷。
  • 祝大家立冬快樂 !
    今兒是立冬。早上一早我媽就給我電話,她說,今天記得吃餃子啊。似乎一到立冬,能想起來的食物便是餃子。
  • 立冬餃子就吃這餡,熱湯煮太香了,再貴也要吃,驅寒又滋補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北方習俗吃餃子,因為餃子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所以有一句俗話,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可見立冬餃子必吃。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秋的結束,冬的開始。大海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道能量滿滿的青椒牛肉餡餃子,立冬就該吃這餡,熱湯煮太香了,再貴也要吃,驅寒又滋補。
  • 作為中國小朋友,你得要知道立冬吃什麼
    今兒立冬,萬物收藏,農民伯伯都把作物糧食收完了,豬牛雞鴨都肥肥的等著挨宰,蘿蔔白胖胖水靈靈的隨便怎麼都好吃。
  • 立冬
    《呂氏春秋·孟冬》有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是日,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裡處迎冬。回來後皇帝要大大賞賜,以安社視,而且要撫恤孤寡。
  • 明兒立冬!北京人除了吃餃子,這些千萬不能忘!
    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直至冬至的到來。立冬對於老北京人來說是個重要的節氣,有很多的規矩、講究。北京人吃的餃子講究餡兒大、皮兒薄,「一個肉丸」的餃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愛,不管豬肉大蔥、羊肉大蔥、牛肉大蔥,裡面的蔥只是調味品,絕不摻其他的菜。還有一種餡兒也是北京人的最愛,茴香餡兒。北京人管茴香叫混香,多數外地人不愛吃茴香,所以有人將吃不吃茴香作為判定是否北京人的一個標準。因茴香氣味特殊,也不是每個北京人都能接受的。反正我就最愛吃豬肉茴香的餃子。
  • 今日立冬!想吃媽媽包的餃子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的人們立冬講究吃餃子。餃子來源於「交子之時」,立冬是秋冬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有的地方立冬有吃南瓜或軟棗的風俗,在天津河東「老天津衛」聚居地,人們吃倭瓜餡的餃子。  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
  • 明日立冬吃什麼?你準備好了嗎?
    吃羊肉火鍋民俗有云: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